书城文学精神家园
7752800000009

第9章 边塞与从军 (1)

王昌龄

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安)人。其诗以边塞诗和闺怨诗最具特色。

从军行(七首选二)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1]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2]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3]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4]

[1]烽火,古代在边孤地区置高台,姗火报警或报平安;百尺楼,楼;海,青海湖。

[21更,又;关山月,乐府曲调;无那,同无奈;金闺,华美的闺房的妻子;万里愁,万里既言愁的深广,也指所思之人的遥远。

[3]孤城.玉门关,在今甘庸教煌。

[41楼兰,西域古国名。在今新疆境内。汉武帝曾遣使臣出使西域,到楼兰国受汉朝使臣遭到攻击。汉昭帝时,大将霍光派傅介子到楼兰国,用计杀掉了楼兰阻王

解读

前一首诗歌主要刻画了边塞戍卒思乡的真切情感。前三句写景,层层深入、反复渲染,深刻描绘了一幅边塞画面的苍凉气氛。而后一句总揽全诗,以愁结尾,感情上达至高潮,所表现出的,是承接着前句边塞景色的孤楼、秋风、山月意境而来的思妇的孤独、寂奥、苍茫的感情,由景而入情,不露痕迹地将视线转移到感情的回味上。这一转折,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从边塞风景到思妇情愁,使得全诗更具神韵,委婉动人。

后一首前两句以边塞的地理环境展开意境,青海、雪山、玉门关,将一片战场地域的辽阔与空旷的感觉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而后二句更是将这种感情强烈地表达出来,发下“终不还”的豪情壮语。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在艰苦的战斗争杀中,仍然作此豪语,不见言战之苦而只见其豪,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三、四两句豪气冲天的抒情在一、二句辽阔的场景衬托下.更见其气势的雄浑与意境的开阔。

话题

1.王昌龄(从军行)(其一、其四)的字里行间既回旋粉阴柔之美.也洋道.阳刚之气.诗情画愈自然交融。谕搜粼(或创作)有关的音乐和图画,为这两首诗设计多媒体的朗诵课件。

2.王昌龄《从军行)(其一、其四)这两首诗体现出丰厚的人性之美,请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同学一起讨论其“人性奖”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表现的?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世称”高封丘”、“高常侍”,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诗风感情深挚,语言端直,笔力浑厚,沉雄激壮。其擅长古体,尤以七古最为擅长。有《高常侍集》。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1]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2]

纵金伐鼓下榆关,族筛通违竭石间。[3]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4]

山Pi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5]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6]

大漠穷秋塞草排,孤城落日斗兵稀。[7]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8]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9]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10]

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11]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12]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13]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14]

[1}汉家,汉朝,借指唐代;烟尘,指战争;汉将,指张守硅;残贼,指敌军。

[2〕本自,本来。重,看重;横行,横行敌境,消灭敌人。

[3]纵(chuang),敲击;金,军中铜制的响器;伐,击打;下,出;榆关,山海关;族筛,旗帜;透道,连绵不断;喝石,山名,在河北渤海边。

[4〕校尉,武官名;羽书,插了羽毛的书信,表示紧急;瀚海,沙漠;单于,匈

奴首领称“单于”;猎火,即战火;狼山,在今内蒙古。

[5〕极,至,到达;边土,边地;胡骑,敌人的骑兵;凭陵,欺压侵凌;杂风

雨,喻敌军来势凶猛。

[6]半死生,半死半生,死伤惨重;帐下,中军帐里;犹,还。

[7〕穷秋,深秋;膝(fei),枯黄。

[8身当恩遇,褒奖赏赐。

[9]铁衣,恺甲;玉著,喻思妇的眼泪。

[10」少妇,指思妇;断肠,极度忧愁;蓟北,河北蓟县以北的地方,泛指东北边疆地区。

[11]飘砚,形容遥远;度,横越;绝域,偏远之地;苍茫,形容荒凉。

[12〕三时,早中晚称三时;刁斗,军中煮饭和打更巡逻的两用军器。

[13〕白刃,刀剑;死节,为正义而死称“死节”;岂顾勋,哪里顾得上建立功勋。

[14〕君不见,为乐府诗的提示语;沙场,战场;李将军,汉代的飞将军李广。

解读

《燕歌行》是高适的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诗的主题是有感于领骄轻敌,荒淫失职造成的战争失败,表现了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并对此深表同情,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前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全篇充满一种悲愤的情感和不屈的气概。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而含蓄,是边塞诗中富于气韵的一首力作。

话题

请找出高适《燕歌行》中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句子.体会“沙场征战”的浴血奋斗及悲壮气势。

李白

参见《将进酒》一诗。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1]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2]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3]

[1〕天山,今新疆天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

[2]折柳,乐府有(折杨柳》曲调,用笛演奏。

[3]楼兰,见前《从军行》注。

解读

诗歌起句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塞的苦寒境况。以无花的寒气淡淡诉来,以其轻缓暗示隆冬飞雪的苦难。只因由其反意表象而出,极具巧思。三句“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则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依然是以反意入诗。起四句,措语天然,结意深婉,别具一格。后四句承接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和境况,末一句未写怨思,却转语而言豪情,语气斩截,慨当以慷,成为全诗的点睛之句。

话题

该诗虽然写出塞下之苦,但读来仍有潇洒之气,请仔细体会

李益

字君度,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戌思归的遥望.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蔽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

夜上受降城闻留川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2]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3]

[1]受降城,唐代有三座受降城,东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中城在内蒙古包头市,西城在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这里指的是西城。

[2」回乐峰,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的烽火台。

[3]芦管,胡茄,乐器名。

解读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情的诗作。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沙似雪”、“月如霜”景色森冷而倍感凄凉。后两句触景望之,忽闻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由景入情的烘托、铺垫,皆在于末句的点睛,以征人望乡的镜头表现出的是余韵不绝的意境。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话题

王之涣的《凉州词》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都以戍边将士怀念家乡为题材,试比较两首诗歌感情基调的不同,并分析一下感情基调不同的原因。

范仲淹

宇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1]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3]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4]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四面边声连角起。[z7

羌管悠悠霜满地。[5]

[1]塞下,边塞地区;异,与中原不同,边塞的秋天来得早;衡阳雁去无留意,倒文,为“雁去衡阳无留意”,衡阳有回雁峰,北来的大雁到此便不再南飞,故云“雁去衡阳”。

[2〕边声,边地风声;角,守城军队的号角声。

[3]嶂,LU峰。

[4]浊酒,古人以清酒为贵,浊酒价廉;燕然,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杭爱山);勒,刻;东汉窦宪追击匈奴,至燕然山大败匈奴,在此山上刻石纪功而还。

[5]羌管,羌笛。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