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1890英国红衣主教、作家,著有《基管教教义的发展》等。其散文以理性分析见长,论述深入独到,概括性强,教人向真、向善、向美,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何谓君子
因此,一个人行事而不给他人招致痛苦,则于君子之义,也可谓相去无几。上面这话既不失为雅正,而所指范围也不为不确切。他的注意所及仅在为他周围的人解除其行动障碍,使之办事免受拘牵;他在这类事上重在同情,而不在躬亲倡导。而他所能给予的帮助也多少带有主人待客的性质,即在照拂他人时,尽量使其舒适方便:仿佛安乐椅之能为人解乏或一团炉火之能为人祛寒;虽说没有这些,自然仍能予人以其他恢复与取暖之法。
是故真正的君子在与其周围的关系上也必同样避免产生任何龃龉与冲突——诸如一切意见的冲撞、感情的抵牾、一切拘束、猜忌、悒郁、愤懑,等等;他所最关心的乃是使人人感觉安适自在。他的心思总是关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对腼腆的,便温柔些;对隔膜的,便和气些;对荒唐的,便宽容些;他常能记得他的交谈对象具有何种特点;他对那些不合时宜的事情或话题都能尽量留心,以防刺伤;另外在交谈时既不突出自己,也不令人厌烦。当他施惠于他人时,他尽量把这类事做得平淡,倒仿佛他自己是个受者而非施者。他一般从不提起他自己,除非万不得已;也不靠反唇相讥来维护自己;他把一切诽谤流言都不放在心上;对一切妨碍自己的人从不轻易怪罪;另外对他人的各种言行也总是尽量善为解释。
在与人辩论时他丝毫也不鄙吝褊狭,既不无道理地强占上风,也不把个人意气与尖刻词句当成论据,或在不敢明言时恶毒暗示。他目光远大,深思熟虑,每每以古人的下述格言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即我们之对待仇人,须以异日争取其做友人为目标。他深明大义,故不以受辱为意,他事务繁忙,故不暇对毁谤置念,他尽有他事可做,故再无精力对人怀抱敌意。他耐心隐忍,逆来顺受,而这样做都以一定的哲理为根据;他甘愿吃苦,因为痛苦不可避免,他甘愿孤独,因为这事无法挽回,他甘愿死亡,因为这是他的必然命运。
如果他与人涉人任何问题之争时,他那训练有素的头脑总不致使他出现一些也许比他更聪明但却缺乏教养的人所常犯的那种失检无礼的缺点;这类人仿佛一把钝刀那样,只知乱砍一通,但却不中肯綮,他们往往把辩论的要点弄错,把气力虚抛在一些琐细上面,或者对自己的对手并不理解,因而把问题弄得更加复杂。至于他的看法正确与否,倒似乎无关宏旨,但由于头脑极为清醒,故颇能避免不公;在他身上,我们充分见到了气势、淳朴、斩截、简练。在他身上,真挚、坦率、周到、宽容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他对自己对手的心情最能体贴入微,对他的短处也能善加回护。他对人类的理性不仅能识其长,抑且能识其短,既知其领域范围,又颇知其不足。
高健译
解读
阅读西方作品,不可不了解西方的宗教。所谓西方文明与基督教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基督教“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所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恩格斯语)。它全盘接受了犹太教的《旧约全书》,又为适应基督教的教义而编了《新约全书》,合在一起为《新旧约全书》,即《圣经》。《圣经》记载,耶稣(即基督)是上帝耶和华的使者,是拯救受苦受难者的 “救世主”,因在巴勒斯坦传道,而被犹太贵族勾结罗马总督钉死在十字架上。基督教后分为天主教、正教和新教三大派别:天主教是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部教会,又自称“公教”,是西欧 “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恩格斯语);正教是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意为“正宗的教会”,与天主教相对峙,又称“东正教”;新教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产生的新宗派,我国一般称新教为“基督教”或“耶稣教”。“红衣主教”又称“枢机主教”,是天主教的最高级主教,由教皇直接任命,分掌教廷各部和许多国家重要教区的领导权,穿红色礼服,所以称红衣主教。
英国红衣主教的这篇《论君子》无疑是训示天主教徒的,体现出寻根究底意识、悲悯意识与超越意识。作者强调,君子“心里总是关注着全体人们”,“最关心的乃是使人人心情舒畅,自由自在”,“行事而不给他人招致痛苦”,这和中国儒家学说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谓息息相通。作者所谓君子“耐心隐忍,逆来顺受”,“甘愿吃苦,因为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他甘愿孤独,因为这事无可挽回;他甘愿死亡,因为这是他的必然命运”,这又和佛教断除烦恼不无相通之处。
话题
作者认为怎样的人才是君子?从本文中我们应借鉴些什么?列举不少于三点。本文的“对手”、“仇人”可用于对敌斗争之“敌”吗?
相关资料索引
1.《论君子》就君子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展开细致的论述。但毕竟是红衣主教之作,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深深的基督教教义的烙印。文章反复申说的仁爱、宽容,只能是“君子”的一个方面。对压迫者、剥削者,对恶势力,能讲仁爱与宽容吗?“见义勇为”、“舍生取义”、“当仁不让”、“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应当是“真正的君子”的又一面。“费厄泼赖”实行与否,应视对象而定。这是我们阅读时不可不仔细加以辨析的。
2.《外国名家散文经典》,于文心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3. http: //www.cjlap.com
4.详见《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周定之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亚当·斯密
1723-1790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伦理学家。最先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体系。著有《国富论》等。
论相互同情的愉快
不管同情的原因是什么,或者它是怎样产生的,再也没有比满怀激情地看到别人的同感更使我们高兴,也没有比别人相反的表情更使我们震惊。喜欢从一定的细腻的自爱之心来推断我们全部情感的那些人,根据他们的原则,自以为全然说明了这种愉快和痛苦的原因。他们说,一个人感到自己的软弱和需要别人帮助时,看到别人也有这种感觉,就会高兴,因为他由此而确信会得到那种帮助;反之,他就不高兴,因为他由此而认定别人会反对自己。但是,愉快和痛苦的感觉总是瞬息即逝的,并且经常发生在那种毫无意义的场合,因而似乎很明显,它们不能从任何利己的考虑中产生。当一个人尽力去逗引同伴之后,环顾四周发现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一个人对他的俏皮话发笑,他就感到屈辱;相反,同伴们的欢笑则使他至为愉快。他把同伴们的感情同自己的感情一致看成是最大的赞赏。
虽然他的愉快和痛苦的确有一部分是这样产生的,但是愉快似乎并非全部来自同伴们表示同情时所能增添的欢笑之中,痛苦似乎也不是全部来自他得不到这种愉快时的失望。当我们反复阅读一本书或一首诗以致不能再从自己的阅读中发现任何乐趣时,我们依然可以从为同伴朗读中得到乐趣。对同伴来说,它充满着新奇的魅力。我们体会到在他心中而不再能在我们心中自然地激发起来的那种惊讶和赞赏;我们与其说是用自己的眼光,不如说是从同伴的角度来仔细玩味它们所描述的思想,并由于我们的乐趣跟同伴一致而感到高兴。相反,如果同伴似乎没有从中得到乐趣,我们将感到恼火,并且在向同伴朗读它们时也不再能得到任何愉快。
这里的情况与前面的事例相同。毫无疑问,同伴的欢乐使我们高兴,他们的沉默也的确使我们失望。虽然这在一种场合给我们带来了愉快,而在另一种场合给我们带来了痛苦,但是,任何一者都绝不是愉快或痛苦的唯一原因;而且,虽然我们的感情与别人相一致看起来是愉快的一个原因,它们之间的相背似乎是痛苦的一个原因,但是不能由此说明产生愉快和痛苦的原因。朋友们对我的高兴所表示的同情由于它使我更加高兴而确实使我感到愉快,但是他们对我的悲伤所表示的同情,如果只是使我更加悲伤,就不会给我带来什么快乐。不管怎样,同情既增加快乐也减轻痛苦。它通过提供另一种使人满足的源泉来增加快乐,同时通过暗示当时几乎是唯一可接受的合意感情来减轻痛苦。
因而可以说:我们更渴望向朋友诉说的是自己不愉快的激情而不是愉快的激情;朋友们对前者的同情比对后者的同情更使我们感到满足,他们对前者缺乏同情则更使我们感到震惊。
当不幸者找到一个能够向他倾诉自己悲痛的原因的人时,他们是多么宽慰啊!由于他的同情,他们似乎解除了自己的一部分痛苦,说他同不幸者一起分担了痛苦也并非不合适。他不仅感到与不幸者相同的悲痛,而且,他好像分担了一部分痛苦,感到减轻了不幸者的重压。然而,通过诉说自己的不幸,不幸者在某种程度卜重新想到了自己的痛苦。他们在回忆中又想起了使自己苦恼的那些情况。因而眼泪比从前流得更快,又沉浸在种种痛苦之中。但是,他们也明显地由此得到安慰,因为他们从对方同情中得到的乐趣更能弥补剧烈的悲痛,这种痛苦是不幸者为了激起同情而重新提起和想到的。相反,对不幸者来说,最残酷的打击是对他们的灾难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对同伴的高兴显得无动于衷只是失礼而已,而当他们诉说困苦时我们摆出一副不感兴趣的神态,则是真正的、粗野的残忍行为。
爱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感情,恨是一种不愉快的感情;因此我们希望朋友同情自己的怨恨的急切心情,甚于要求他们接受自己友谊的心情。虽然朋友们很少为我们可能得到的好处所感动,我们也能够原谅他们,但是,如果他们对我们可能遭到的伤害似乎漠不关心,我们就完全失去了耐心。我们对朋友不同情自己的怨恨比他们不体会自己的感激之情更为恼火。对我们的朋友来说,他们容易避免成为同情者,但对同我们不和的人来说,他们几乎不可能避免成为敌人。我们很少抱怨他们同前者不和,虽然由于那一原因有时爱同他们进行别扭的争论;但是如果他们同后者友好相处,我们同他们的争论就非常认真了。爱和快乐这两种令人愉快的激情不需要任何附加的乐趣就能满足和激励人心。悲伤和怨恨这两种令人苦恼和痛心的情绪则强烈地需要用同情来平息和安慰。
蒋自强等译(选自商务印书馆《道德情操论》)
解读
再坚强的人也有脆弱的时候,再幸运的人总有不幸的时候。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一些沟沟坎坎、挫折失败。我们需要同情,也应该同情他人。亚当?斯密《论相互同情的愉快》就为此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解说。
文章开头对痛苦和愉快是如何产生的作了解释,指出同情给人带来的是愉快,是对人的最大赞赏,论述了同情的重要性,然后剖析愉快和痛苦会随情况而变化,而同情既增加快乐也减轻痛苦,论述了同情的重要作用。由于人更渴望的是减轻痛苦,因而更需要的是同情。相互同情给人带来愉快。作者通过对痛苦和愉快、恨和爱的对比,通过对别人对自己不幸的不同态度带来的感受的对比论证,充分论述了作者的看法,从而启示人们,在别人悲伤、痛苦、失望需要同情的时候,请给以同情吧!作者论述时观点鲜明,论证环环相扣,逻辑谨严。
话题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读了本文后,你能否写一段文字来论述一下人的恻隐之心?三五百字即可。
相关资料索引
1.《外国散文百年精华》,丛培香、刘会军、陶良华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
2.《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毛信德、李孝华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3.《外国名篇散文经典》,于文心编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4. http: //www.jinjueculture.com.cn
契诃夫
1860-1904 俄罗斯小说家、戏剧家。小说代表作有《变色龙》、《套中人》等,剧本代表作为 《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他散大作品主要是旅汁札记(萨哈林旅行记》,风格质朴、清丽,充满了对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
河上
“冰流动了!”春天晴朗的日子里,可以听到这样的叫喊声。“孩子们,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