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走进科学
7756600000028

第28章 天文大发现

“日心说”的发现

1543年5月的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奄奄一息地躺在病榻上。他的学生把刚刚出版的凝结着他毕生心血的《天体运行论》送到他的手中,但他已经没有力气翻开这本书,只是用手摸了摸,不久,就与世长辞了。

他没有想到,在他死后,他的这本书在世界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咒骂它是异端邪说,不惜使用暴力禁止它的传播;有人赞美它是科学真理,为了捍卫它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这部不朽的著作中,哥白尼向世界庄严宣布:地球是绕着太阳旋转的!

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向封建教会发出的檄文,它第一次把科学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拉开了近代科学史的帷幕,掀起了人类认识论上的一场伟大革命。

地心说

在哥白尼的那个时代,“地心说”已统治世界一千多年了。那时候,在各个大学中,天文学教授的都是托勒密的“地心说”。

“地心说”并不是托勒密的发明。自古以来,人们看到太阳、月亮、星星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就开始思索一个问题,到底是天旋还是地转。

公元前三百多年以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地球是不动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这种看法与人们的感觉相符,因此被世人所接受。

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阿利斯塔克提出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可惜他的理论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托勒密是公元2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地理学家。他集前人之大成,写成了《天文大全》一书,把“地心说”发展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托勒密主张,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岿然不动。月亮、太阳还有其他行星一方面绕着自己的小本轮作匀速圆周运动,另一方面又沿着均轮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它们距地球的位置依次是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行星之外是恒星天。托勒密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数学计算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算出行星的位置,预报日食、月食。

托勒密的“地心说”本来是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提出来的,后来却被教会利用了。

中世纪(公元5世纪到15世纪),欧洲处于最黑暗的封建时代。代表封建主的基督教会统治着欧洲,他们不仅横征暴敛,而且不准人们自由的思想,圣经上怎么说的,人们就得怎么想,谁要是敢于怀疑和反对,就会被宗教法庭处以残酷的刑罚。

教会本来也反对托勒密的地心说,可是后来他们却发现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不动的观点,可以为上帝创世说服务。

圣经中说,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同时又按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让人来管理地上的万物。因此,上帝自然对人格外恩宠,把人安排在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日月星辰的位置也是上帝安排的。地球外边包着九重天,最低的一重天是月亮天,然后是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在第四层上,接着是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第八层天是恒星天,全部恒星像宝石一样镶在这层天界上。在恒星天之上还有最高的一重天——原动天,上帝就居住在这里,统治着整个宇宙。

于是,地心说成了维护教会统治的重要理论支柱,被教会奉为金科玉律,不准人们超越雷池一步,变成了阻碍科学进步的“紧箍咒”。

科学反对神学

15世纪,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资产阶级诞生了。那些新兴的商人们迫切希望开辟新的海上航线,到海外通商贸易,寻找财富。特别是13世纪有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他曾从陆路到过中国、印度,在他的游记中,把中国、印度等东方古国描绘成遍地是黄金的宝地,这对那些商人们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在“黄金梦”的驱动下,一些商人、航海家开始了大规模的航海冒险。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开辟了到达印度的新航线,哥伦布穿过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率船队进行环球航行……

航海活动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世界贸易,同时也直接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在茫茫的大海中航行,只有参照天空中星星的位置,才能确定船只所在的经纬度。这样,就需要编制精确的航海用的行星运行表。人们发现用托勒密的地心说为指导而编制的天体运行表,误差太大,已满足不了要求了。

资产阶级在用火与剑为自己在经济上、政治上开路的同时,也用笔与舌在思想文化领域与封建势力展开了殊死搏斗。最有名的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它的矛头指向封建势力的精神支柱——宗教与神学,科学与文化广为传播。

在这种情况下,僧侣们已无法用圣经来完全控制人们的思想了。作为基督教基本教义的亚里士多德——托勒密体系也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罗马教会枢机主教库萨的尼古拉就认为地球是个行星,不是宇宙的中心。达芬奇也有太阳不动的想法。意大利天文学家、数学家诺瓦拉指出,托勒密的体系太复杂,不符合数学的和谐。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天文学的巨大变革已经酝酿成熟,科学反对神学的革命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哥白尼创立日心说

尼古拉哥白尼于1473年诞生在波兰托伦城的一个富商家里。他10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由在教堂中担任牧师的舅父把他抚养成人的。

哥白尼的少年时代是在教会学校中度过的。18岁时,舅父送他到克拉科夫的亚哥龙大学学医,这所大学是欧洲有名的学术中心,很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哥白尼在那儿对天文学开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会了用天文仪器来观测天体。

23岁时,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先后在波伦亚大学、帕多瓦大学、法拉腊大学学习数学、天文学、医学、哲学。

哥白尼最早也是信奉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但是在实际观测中,他对此越来越感到怀疑了。为什么行星有些日子亮些,似乎离地球近一些,有些日子又暗些,似乎离地球远一些?它们为什么有的日子跑得快一些,有的日子跑得慢一些,和绕着地球转的月亮的情况完全不同呢?

用托勒密的学说计算星座的位置,需要列出那么繁杂的算式。一次,哥白尼的一位朋友计算时竟引入了79个本轮、均轮,结果仍然是破绽百出。哥白尼断定:“托勒密的体系不是忽略了必不可少的细节,就是塞进了毫不相干的东西!”

在意大利,哥白尼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文艺复兴是由复兴古希腊的文化开始的,因为古希腊以工商业为主的城邦经济及奴隶主民主政治与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相一致,因此,他们掀起了一股研究古代学术的热潮,文艺复兴运动也由此而得名。哥白尼孜孜不倦地阅读了他所能得到的古希腊、古罗马著作,他发现古希腊哲学家中已经有人描述过地球绕太阳运动,这使他受到了极大的启发。

那么,怎么样解释人们感觉不到“地动”而是天在运动呢?哥白尼引用了一位诗人的名言:“我们离港向前航行,陆地和城市后退了”。当船向前行驶时,坐在船上的人不感到船动,而是看到两旁的景物后退。与这个道理相同,位于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而是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日心说的思想在哥白尼头脑中形成了:如果把太阳看成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旋转,那么就可以构成一个美丽和谐的天文体系了。

光有新思想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大量的观测和计算来证明日心说体系,那么这一学说与古希腊学者所提出的地球绕太阳转一样,只能算作是一种哲学推测。

1503年,哥白尼回到了波兰,在波兰的海边的佛劳恩堡担任牧师职务。在他供职的教堂墙垣的西北角有一座小阁楼,哥白尼就在这里建起了一个简易的天文观测台。他亲自动手制做了各种天文仪器,每天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计算。在他的《天体运行论》一书中,记载有日食、月食、火星冲日、木星冲日、黄赤交角、春分点的移动等27项观察实例,其中25项是他自己的观测结果。

正是建立在富有想像力的哲学思考、精密的实际观察和严格的数学计算之上,哥白尼的日心说诞生了。

哥白尼认为,太阳屹立在宇宙的中心,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地球仅仅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在行星轨道以外,是布满恒星的恒星天。地球每天自转一周,造成了天穹的东升西落。

哥白尼深知,他的学说为教会所不容,如果公开发表,不仅他的学说将被扼杀在摇篮中,他本人也将受到教会的迫害。在1506到1512年间,他写了一个日心论的提纲《试论天体运行的假设》,分送给他最亲密的朋友。此后,他开始撰写《天体运行论》这部书,但却一直不敢发表。直到他已69岁时,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他的朋友的再三敦促之下,才破釜沉舟,决定出版这本书。

罗马一位诗人说过,一部著作必须经过9年才可以发表。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从1506年开始酝酿,到1543年发表,经过了37年!

在《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前言中,哥白尼写道:“摆脱错误的思想,寻求真理,是学者应有的责任和权利。我相信我的主张终究会被人们所接受。如果有人曲解圣经,对我的著作进行非难和攻击,我决不理睬,因为我鄙视他们。”

《天体运行论》出版之时,正是哥白尼弥留之际。这位伟大的学者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学说却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为真理献身的布鲁诺

《天体运行论》发表的初期,教会还以为这不过是一本普通的天文学著作,直到日心说在欧洲广为流传,动摇了基督教教义时,教会才大为震惊,下令禁止这本书。但是,真理是压不住的,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日心说。这些人中,有一位热情宣传、勇敢捍卫日心说的斗士,他就是意大利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

布鲁诺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诺拉镇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很小的时候父母便去世了,成为一名孤儿。村中的神甫们周济他长大并让他读书。15岁时,由于家境贫寒,无法再继续上学,他进了修道院,当了一名修士。

他所进的修道院圣多米尼克,有欧洲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布鲁诺博览群书,熟读了古今哲学家、科学家、戏剧家、诗人的著作。他非常聪颖,记忆力惊人,对书中的警句、精彩章节,可以倒背如流。靠着顽强的自学,布鲁诺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成为当时知识渊博的学者之一。

在修道院生活过多年的布鲁诺,格外了解教会中的种种黑幕,他对僧侣们的贪婪、自私、迷信、虚伪深恶痛绝。他阅读了文艺复兴时代的许多进步书籍,包括揭露教会、主张宗教改革的书籍、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等,这更加激发了他对教会的反抗。

1575年,布鲁诺因抨击宗教,受到教会迫害,不得不逃出意大利。在瑞士,他又因反对新教被加尔文教会抓进监狱。

历经磨难的布鲁诺后来逃离日内瓦,来到法国,受聘在图卢兹大学讲授天文学。正是在这里的短短几年中,他奋笔疾书,写出了著名哲学著作《论原因、本原和统一》、《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

布鲁诺以火一般热情,宣讲哥白尼的学说,坚决反对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宇宙体系。不仅如此,他还以天才的哲学思想和勇敢的革命精神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

布鲁诺认为,不仅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没有边界,因而也就不可能有中心。太阳系仅是宇宙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太阳也不是不动的,地球在转动,太阳也在转动,每个“世界”都围绕着另一个“世界”转动。在无限的宇宙中,有无数个“世界”在诞生,也有无数个“世界”在死亡,作为宇宙本身,永恒存在,既无开始,也无终结。

布鲁诺的学说弥补了哥白尼“日心说”的不足,他的许多天才思想,已为今天科学的发展所证明。

哥白尼把地球逐出了宇宙中心,而布鲁诺根本否认了宇宙存在中心,这样就把上帝从宇宙中驱逐出去了,沉重地打击了宗教神学关于“上帝创造世界”、“上帝主宰一切”的谎言。

布鲁诺比哥白尼更大胆和勇敢,他走到哪儿,就在哪儿用他的嘴和笔勇敢地捍卫日心说,无情地痛斥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揭露教会的黑暗和虚伪。因此教会把他看作是一个最危险的革命者,对他恨之入骨,非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

为了免遭屠杀,布鲁诺不得不从一个国家逃到另一个国家,在异国他乡过着飘泊不定的逃亡生活。

1592年,罗马教庭策划了一个恶毒的阴谋,他们收买了一个威尼斯商人。不久,布鲁诺收到了这个商人的一封信,信中甜言蜜语假惺惺地赞扬布鲁诺,并邀请他到威尼斯讲学。

1592年5月23日,布鲁诺乘船回到威尼斯,他刚刚踏上阔别多年的祖国的土地,几个彪形大汉就一拥而上,把布鲁诺绑进了一辆马车。翌年2月,他又被从威尼斯转押到罗马,投入宗教裁判所的监狱。

布鲁诺被关押在监狱中近8年,受尽了严刑拷打。由权威神学家组成的检查小组不断从他的书中找出一些矛盾,企图说服他放弃自己的观点,声称只要他改过自新,就可以保全他的生命。但无论如何威逼利诱,布鲁诺都毫不动摇。

1600年2月8日,宗教裁判所对他作出最后判决:“布鲁诺宣扬异端邪说,亵渎神灵,处以火刑。”

布鲁诺毫不畏惧,他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宗教法庭的法官们高声嘲笑地说:“你们宣布对我的判词,比我听到判词还要恐惧,还要胆战心惊!”

2月17日,衣衫褴褛,被折磨得瘦弱不堪的布鲁诺被押到了罗马鲜花广场。火刑柱旁堆满了干柴。神甫最后拿出了刻有耶稣受难的十字架让他忏悔,布鲁诺高昂着头,露出蔑视愤懑的目光。

“烧死他!烧死他!”教会的刽子手们高喊着。

在熊熊的烈火中,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勇敢的抗逆中世纪天主教黑暗势力的不屈战士,为追求真理,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布鲁诺牺牲了,然而他为之献身的真理却是无法消灭的。

两次受到审判的伽利略

在为捍卫和发展日心说的斗士中,还有一位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比萨城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7岁时进入比萨大学医学院,后来,他的兴趣从医学转向了数学和物理学。

伽利略从青年时代就表现出杰出的才华,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被人们称作“当代的阿基米德”。

还在医学院读书时,有一次伽利略在教堂作祈祷,发现一盏挂灯在空中来回摆动,他用自己脉搏的跳动来计时,发现挂灯每往返摆动一次,时间都是一样长,这就是著名的摆的等时性原理。

伽利略是经典力学与实验物理学的开创者,他设计了许多实验来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

最有名的就是落体实验。许多人都熟知这个故事。为了证实自由落体定律,1590年,伽利略登上了比萨斜塔作公开表演。他同时丢下两个不同重量的球,结果两个球同时落地。这就证明了,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不同重量物体以等加速下降,这就是自由落体定律。

不过,据考证,历史上并无其事,这仅仅是一个传说。伽利略的实验是让一个光滑的黄铜球沿一个可以改变倾角的光滑斜面滑下,用一台简陋的水钟测定小球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结果发现,不同质量的物体沿相同倾角的斜面运动,加速度相等。当倾角为90°,物体自由下落时,这个结论也成立。这样就推论出自由落体定律。这个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物体越重落得越快的说法。

伽利略还发现了惯性定律、合力定律、抛物体运动规律、相对性原理等等。

伽利略在比萨大学任教时就接受了哥白尼的学说,他在1597年写给开普勒的信中,透露了他的这一观点。但是伽利略一直不敢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不愿意遭到像哥白尼、布鲁诺那样的命运。为寻求真理,他在私下进行了许多观察、实验。

1609年,伽利略从一位朋友来信中得知,一个荷兰商人利用镜片组合可以看见远处的东西。伽利略非常感兴趣,经过反复研究,他制造出了由二组透镜构成的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放大倍数达到32倍。

当伽利略把这架望远镜指向天空时,所看到的景象使他惊喜若狂。他写道:“我惊讶得忘乎所以,感谢上帝,它使我发现了如此壮观和迄今还不知道的奇迹。”伽利略看到了许多过去从未有人看到过的新的天文现象。因此,人们称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伽利略发现,月球表面并不是光滑无瑕的,像地球一样有高山有峡谷,他还发现太阳上有黑子,也就是说,天体并不像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学说所说的那样,比地球更完善和优越。伽利略发现,金星与月亮一样,不时从新月变成满月,这就表明金星是一个黑暗的球体,它是被太阳照亮而发光的,是绕着太阳旋转的。他还发现,木星有4个卫星,它们绕着木星旋转,这也间接证明了地球并不是宇宙惟一的中心。伽利略还观察了银河,发现它是由无数恒星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星团。

所有这些发现都证明,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地球与其他行星一样,也是一个普通的天体,在宇宙中并不占有特殊的位置。

伽利略欣喜地宣传他的新发现,一再邀请那些经院哲学家和神学家用望远镜观察天象。他们不但拒绝,而且骂伽利略是骗子,说望远镜是魔鬼的发明,是伽利略用符咒把新星星从天上咒出来的。

有人向罗马法庭告发了伽利略,说他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圣经进行随心所欲的解释。1616年,宗教法庭传讯伽利略并对他作出审判:禁止哥白尼的日心说,警告伽利略不得再宣传日心说。

由于伽利略是一位著名科学家,而且在宗教界有有权势的朋友,因此教庭对他还算是客气的。

1623年,新的教皇乌尔班八世即位。这位教皇早年对科学感兴趣,是伽利略的朋友。伽利略赶往罗马,希望取消对哥白尼著作的禁令,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教会同意他写《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前提是不能损害上帝创造世界的基本信条。

伽利略花了整整9年时间,写成了这本关于天文学总清算的名著。他采用威尼斯市民沙格列陀、新科学家萨尔维阿蒂和亚里士多德学派辛普利邱三人对话的形式,用新颖通俗的文体,无情地批驳和嘲弄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体系的各种陈词滥调,有力地论证了地球的自转和围绕着太阳的公转。

这部书出版后,人们争相阅读,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罗马教庭被激怒了,《两种新科学的对话》被禁止销售,并传讯伽利略到罗马受审。这时的伽利略已年近70,正在病中。教庭下令:“就是用铁链锁,也要把他押到罗马来。”

拖着病弱身体的伽利略被押到罗马宗教法庭,10名法官对他进行了审判,罪名是违反教庭的禁令,坚持宣传哥白尼著作中的异端邪说,伽利略被判处有罪和下狱。

在教庭上,伽利略被迫当着众人宣誓,放弃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异端邪说。一个人被迫否定自己多年来追求的真理,这是何等痛苦啊。据说,当伽利略精疲力尽地离开法庭时,还在喃喃自语:“可是,地球还是在运动的啊!”

伽利略后来被幽禁在佛罗伦萨他郊外的别墅中,不许他和亲友来往。伽利略的病越来越重,视力迅速衰退。他没有退却,倾注了自己全部精力,完成了《两种新科学的对话》。这部不朽的名著总结了他一生的研究成就。当这部书出版时,伽利略已双目失明,最后,伽利略死于幽禁中。

日心说的胜利

教会的残酷镇压可以使人们一时沉默不语,但是它改变不了地球绕太阳旋转的事实,也阻止不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与认识,日心说冲破了重重阻力,在斗争中不断发展,日臻完善。

与伽利略同时代的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开普勒在蒂宾根大学读书时,就开始研究哥白尼学说。由于反对新教,29岁的开普勒被迫离开家乡来到布拉格,在这里他结识了著名的天文学家第谷,这成为他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被认为是近代天文学的始祖。他在弗恩岛上建立了福堡天文观测台,在这里进行了20年的天体方位测量。

第谷有惊人的机械操作能力与技巧,设计制造了许多仪器。他对各个行星位置的测量,误差不大于4角分,即0.067度。他收集了丰富的有关恒星和行星方位的数据,编制的恒星表,相当准确,因此被人们誉为“星学之王”。

1599年第谷定居布拉格。1600年,他开始与开普勒合作,共同进行天文研究。可是不幸的是,第二年第谷就去世了。第谷临死前,把毕生观测所得的宝贵资料,全部送给了开普勒。

开普勒不仅是天文学家,还是有很高造诣的数学家。他善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他相信,宇宙是有秩序的,全部行星构成一个整体,并存在统一的定律,可以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

他选择火星为研究对象,因为在第谷的资料中,对火星的观测占有最多篇幅,而且这个行星的运行与哥白尼理论出入很大。

开普勒按照哥白尼体系也即行星轨道是正圆作了多次计算,但结果总是与实际观测数据差8角分。开普勒幼年患天花,损伤了视力,不能亲自进行天文观测,但他相信第谷的测量是非常准确的,自己的计算也没有问题。于是他敏锐地感到行星的轨道为正圆是错误的。正是凭这8角分的差异,开普勒开始了天文学的革新。

经过无数次刻苦计算,尝试了70多种轨道,最后,开普勒终于发现椭圆形轨道与观测值十分吻合,而太阳恰好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开普勒终于发现了火星的真实轨道。

经过分析归纳,开普勒得到了行星运动第一和第二定律,即每个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行星的运动不是匀速的,连结太阳和行星的直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又经过十年苦战,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不同行星绕日运行周期的平方,与它们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开普勒因发现行星运行的规律,被人们称为“天空立法者”。他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用定量的数学方程把太阳系体系表示出来,更确切地反映了行星运动的真实面貌。

在开普勒之后,1687年,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找到了理论根据,那就是行星是受到太阳的引力,才围绕着太阳不停旋转的。

由于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工作,哥白尼的学说建立在了更加科学的基础上,日渐深入人心,教会的种种阻碍对日心说已无济于事了。

1757年,罗马教庭不得不宣布解除早已名存实亡的对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一书的禁令。1882年,罗马教皇又无可奈何宣布承认日心说。

经历了300多年的斗争,日心说终于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哥白尼的日心说翻开了自然科学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正像革命导师恩格斯评价的那样:“从此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过去,自然科学只不过是神学的奴婢,只能用来解释神学。而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开始走上独立之路。因此,人们把1543年《天体运行论》出版那一年做为近代自然科学史的开端。

哈雷慧星的发现

1682年的一个晴朗的夜晚,星月皎洁,欧洲大地像往日一样平静。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奇异的星星,它像一把扫帚,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闪闪发光,在群星灿烂的夜空里,显得格外耀眼。它的出现立刻引起了欧洲大陆的轰动。人们对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议论纷纷。

它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彗星。在这以前,16世纪有一位名叫布拉的丹麦天文学家,对彗星进行了非常荒唐的解释,他把彗星当作“妖星”,说成是上帝惩罚人类的预兆。这和中国古代把彗星称为“扫帚星”,其出现是不祥之兆一样。

一连几十个夜晚,这颗彗星总是沿着自己的轨道缓慢运动在浩繁的星空,人们望着这颗“妖星”,心惊肉跳,昼夜恐慌,欧洲大地呈现一片混乱的景象。直到它渐渐远去,消失在星际里,人们才重新安定下来。

然而,在这无数双注视彗星的眼睛里,却有一双蓝色的眼睛毫无惧色。这双眼睛闪烁着智慧之光,流露出一种狂热的、渴望揭开这个幽灵般的星体之谜的感情。它们就是爱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1656~1742,英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的眼睛。

1656年11月8日,哈雷生于伦敦附近哈格斯顿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他小时候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是他学习很勤奋,因此在中学读书期间,成绩很出色。老师给他讲解的有关天文知识,介绍的伽利略、布鲁诺为天文学事业而英勇无畏的事迹,引起了哈雷对天文学的极大兴趣。

1673年,哈雷考入牛津大学王后学院,在这所当时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里,他学到了许多有关数学和天文学的知识。他大学三年级时,父亲因病去世,哈雷得到了一笔不小的遗产。这年哈雷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放弃在牛津大学的学习,而到地球的南半球观测星象。这时的哈雷已经醉心于天文事业。他发现地球的南半球是观测星象的好地方,这对天文学的研究工作将会大有推进。

1676年的一天早晨,21岁的哈雷和两个忠实的青年伙伴搭乘了一条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扬帆南下航行了一百多个日夜,终于到达了距离英国一万一千多公里的南大西洋中人烟稀少的圣赫勒拿岛。

岛上的生活十分艰苦,然而哈雷把这一切困难早已置之度外。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1677年的1月,建成了一个小小的天文台,这是人类历史上设在南半球的第一个天文台。哈雷从此开始了他的天文学的研究生涯。

哈雷经过近两年的时间,测编完成了《南天星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南天星表,包含341颗南天恒星的黄道坐标。1678年,该星表在英国伦敦发表后,名声大震,他也因此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自此,23岁的哈雷和牛顿在剑桥结为好友。受牛顿影响,哈雷开始以万有引力定律对彗星进行研究。

哈雷编纂了大量彗星的观测记录,并且是第一个全力以赴地从事彗星轨道计算的人。经过几年的努力,哈雷搜集了英国和世界各地历史上关于彗星的观测资料,找到了从1337年到他1698年观测到的24次关于彗星的记载。哈雷对这24颗彗星的轨道做了计算后,发现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三颗彗星,轨道十分接近,而且这三颗彗星出现的时间,又恰好都是相隔75年左右。这使哈雷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难道它们竟是同一颗彗星吗?这个想法使他兴奋不已。但是,他清楚地认识到,要使设想变成科学,必须掌握大量的真实数据。

于是,他又开始查阅更早的历史资料,果然又发现每隔75或76年就有一颗明亮的大彗星出现。看来,这颗彗星的周期回归已经无可怀疑了。接着他又开始对这颗彗星的运行轨道作进一步的计算。

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奋战,计算、复核、计算……哈雷得到了令人欢欣鼓舞的结果:这颗彗星在运行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与历史上的记载完全相符。他不仅发现彗星的运行轨道,同时又一次雄辩地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使天文学和物理学都向前推进了关键的一步。哈雷令人信服地指出:这颗彗星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受太阳引力的吸引,围绕太阳运行,不过,这个椭圆形的轨道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大得多。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一年,它则需时75年左右。

1720年,哈雷担任了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台长,成为皇家天文学家。他正式宣布:“人们在1682年看到的所谓‘妖星’,是颗大彗星,实际上是1607年那颗彗星的回归。这颗彗星将在1758年底或1759年初重新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这一庄严的宣告,振撼了整个欧洲大陆。整个英国社会乃至欧洲都产生了强烈的回响。社会上大多数人半信半疑,一些天主教士更是立即跳出来进行冷嘲热讽。但是,许多真正的科学家却极为重视哈雷的预言和论证,肯定了这一天文学研究方面的重大成绩。

哈雷的预言会成为现实吗?人们都拭目以待。

1758年12月25日,圣诞节之夜,这颗彗星没有辜负爱德蒙哈雷的厚望,果然如期莅临了。人们高声呐喊:“哈雷来了!”

哈雷的预言得到证实使天文学界为之振奋,遗憾的是,哈雷没有等到这一天,他已于1742年1月14日卒于格林威治。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家的预言,将该彗星定名为“哈雷彗星”。此时,长眠地下达16年之久的爱德蒙哈雷可以瞑目了。

发现月球的另一面

人造卫星没有上天之前,月亮的另一面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永远是个谜。这是因为,月亮自转的周期和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相同,它总是一个半球对着地球,另一个半球永远背向地球。原因何在?第一个解答这个问题的,就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的大科学家拉格朗日(Joseph Louis Lagrange,1736~1813,意大利数学家、力学家。他在分析和数论的各个领域以及分析力学和天体力学中都有杰出的贡献,其最重要著作《分析力学》是以后这一学科所有研究的基础。

拉格朗日是变分法的开拓者和分析力学的奠基人。1766年,普鲁士王腓特烈大帝写给拉格朗日的信中说:“欧洲最大之希望,欧洲最大的数学家——拉格朗日在我的宫廷之中。”拿破仑曾赞美他是“一座高耸的金字塔”。

拉格朗日1736年1月25日生于意大利的都灵。父亲是陆军骑兵里的一名会计官,后又经商,因经商破产,家庭经济景况日渐衰落。拉格朗日是长子,他有11个弟弟的妹妹。因此,父亲一心想让他学法律,将来当一名大律师,重振家业。然而,拉格朗日对法律毫无兴趣,却偏偏喜爱文学。父亲因而对他大失所望,放弃了对孩子学业上的信心。

拉格朗日并不是一位“数学神童”,恰恰相反,直到17岁的时候他对数学还未发生兴趣,他特别喜欢文学。17岁那年,他偶然读到一篇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撰写的介绍牛顿微积分方面成就的文章——《论分析方法的优点》,使他对牛顿产生了无限崇拜和敬仰,于是下决心做牛顿式的数学家。

在进入都灵皇家炮兵学院学习后,拉格朗日就开始有计划地自学数学。由于他勤奋刻苦,进步很快,尚未毕业就担任了该校的数学教学工作。18岁开始撰写数学论文,19岁竟然已经被正式任命为该校几何学教师。

这一年,拉格朗日开始研究“极大和极小”的问题,采用了纯分析的方法,全面而系统地处理了范围很广的一类问题。1755年8月,他写信把这个方法告诉了著名数学家欧拉,欧拉立即给他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祝贺他取得的巨大成就。就这样通信、讨论,拉格朗日和大数学家欧拉一起开辟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变分法。

1756年,在欧拉的推荐下,20岁的拉格朗日被提名为柏林科学院的通讯院士,接着又当选为该院的外国院士。

1762年,法国科学院提出“月球天平动”的问题,作为1764年的悬赏题目。要求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月球何以自转,以及自转时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且产生二均差。在这次悬赏征答中,拉格朗日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获得了科学院大奖,得到了巴黎同行的赞扬。一下子,拉格朗日的名字便传遍了法国、德国、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两年之后,法国科学院又提出了木星四卫星的问题,这是一个比克雷罗、达兰贝尔、欧拉研究过的“三体问题”复杂得多的“六体问题”。所谓“六体问题”就是木星、木星的四个卫星(当时只发现木星有四个卫星)和太阳之间的摄动问题。

这个问题精确的数学计算在当时是相当困难的。拉格朗日面对这一难题,毫不畏惧,经过数个昼夜的艰苦奋斗,最后,他终于用近似解法克服了困难,从而再度获奖。这两次获奖使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1766年,拉格朗日到柏林科学院工作,1776年接替欧拉担任柏林科学院院长的职务。1787年,拉格朗日离开柏林到了巴黎,先后任巴黎师范学校和巴黎工艺学院教授。

在柏林科学院的20年中,拉格朗日发表了许多的论文,成果丰富,多次获得法国科学院大奖:1772年以论文《论三体问题》获奖;1773年以论文《论月球的长期方程》再次获奖;1779年又以论文《由行星活动的试验来研究彗星的摄动理论》而获得了双倍奖金。

拉格朗日在柏林科学院期间,对代数、数论、微分方程、变分法和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是在方程论方面。在对前人用来解决四次以下方程的全部方法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于是得出了结论:用代数运算解一般n次方程(n>4)是不能的。虽然对于这一结论他没能给出证明,但它对后来伽罗华建立群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完成了自牛顿以后最伟大的经典著作《论不定分析》,出版时他已经52岁,整整经历了37个春秋,倾注了他的全部智慧和心血。在这部巨著中,他是利用变分原理,建立了优美而和谐的力学体系。

他在序言中写道:“我们已经有了力学方面的各种专著,但本书的计划是全新的。我曾致力于将这门科学‘力学’,以及解决与它有关问题的技巧,化归为一般性的公式,这些公式的简单推导就给出解决每一个问题所必须的全部方程……在这项工作中找不到圆形。我在其中所阐明的方法,既不要作圆,也不要求几何和力学的推理,而只是一些遵照一致而正确的程序的代数‘分析’运算。喜欢分析的人将高兴地看到力学变为它的一个分支,并将感激我扩大了它的领域。”

确实,拉格朗日把宇宙谱写成由数字和方程组成的有节奏的旋律,把动力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并把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这两个分支统一起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巨著奠定了现代力学的整个基础。因此,伟大的科学家哈密顿把它誉为“科学诗篇”。

拉格朗日堪称第一位真正的分析家,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每一个问题,精益求精。他的工作对于以后几个世纪中数学所遵循的路线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高斯、阿贝尔等一代数学家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以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数学里很多重大的发现几乎都与他的研究有关。

1813年4月10日早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巴黎因病逝世,走完了他那光辉灿烂的科学旅程。在科学发展史中拉格朗日是一位“总结了18世纪的数学成果,开辟了19世纪数学研究道路”的科学天才。

天王星的发现

1781年,太阳系的一个新成员,第七大行星——天王星被发现,天文学又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天王星的发现,在当时引起了科学界的巨大震动。这颗行星的发现者,竟是一位极普通的乐师——威廉赫歇耳(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1738~1822,英籍德国天文学家)。

威廉赫歇耳于1738年11月15日生于德国西北部的汉诺威,当时父亲给他取名为弗里德里希威廉姆(Friedrich Wilhelm)。父亲是汉诺威军队的中的一名乐师。由于家庭贫困,他15岁时就被父亲送到军乐队拉手风琴和吹双簧管。然而,残酷的战争来临了。1757年,法军占领汉诺威。他18岁时只身从德国流亡到英格兰,靠演奏手风琴糊口度日。后来他把德国名字改为威廉赫歇耳。

此时,赫歇耳已经迷恋上了天文学。观察天空需要望远镜,他没有钱买,就自己磨制。1773年,他开始磨制望远镜,先后制出了焦距为2米、3米、6米及12米的望远镜。

有了自己的望远镜,赫歇耳立即把它指向星空。

1774年,赫歇耳不仅制作出世界上最好的反射望远镜,而且第一次使反射望远镜的效能真正超过了当时的折射望远镜。正是这架反射望远镜使他的天文事业进入到科学的研究阶段,进而取得一些重大发现。

在赫歇耳进行“巡天观测”的第七个年头,1781年3月的一个夜晚,晴朗的天空格外寂静,月光下,赫歇耳照例用自制的2.1米焦距反射镜和放大二百多倍的目镜作“巡天观测”。

突然,朦胧的双子星座内出现了一颗绿色的光点,他重新调节了一下焦距,没错,是一颗美丽的绿色的星,还带有草帽似的光环呢!

当时,他无比激动,寂静的夜晚无法抑制他的喉咙:“我发现新的星星了!”嘹亮的声音,响彻天空。

起初,他怀疑这可能是一颗彗星,所以他报导说,自己发现了一颗彗星。然而,他又进行了多次观测,发现这个小圆面像一颗行星那样具有明显的边缘,而不像彗星那样只有模模糊糊的边界。

后来,许多天文学家摆出了各种证据,特别是当计算出它的轨道时,赫歇耳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确发现了一颗的新的行星,是一颗比土星更远的大行星。”这一重大发现振撼了英国,传遍了全世界。从前,人们一直把土星当作太阳系的边缘,认为太阳只有六颗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和地球。现在这一传统观念被打破了。

威廉赫歇耳,这位英籍德国人发现新行星后,当年5月,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科普利勋章,6月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王乔治三世鉴于威廉赫歇耳的重大成就,特别奖给他200英镑的年俸,还给他大笔观测费用和设备。从此以后,赫歇耳再也不必为穿衣吃饭发愁了,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天文学事业。

“天王星”的发现,给宗教神权又一次致命的打击,为哥白尼的“日心说”增添了科学证据。这一发现开阔了天文学家的视野,导致了海王星、冥王星的发展,使行星天文学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赫歇耳成为他那个时代最重要、成就最大的天文学家。

1782年,英王乔治三世聘他为宫廷天文学家。同年他从巴斯迁居达奇特,并完全致力于天文学的研究。1786年定居于斯劳。1787年制成一架焦距6米的反射望远镜。1789年又制成一架焦距12米、口径122厘米的大型望远镜(他一生制作望远镜达数百架之多)。他用这些望远镜获得许多重要发现。

1800年,赫歇耳用灵敏温度计研究光谱里各种色光的热作用时,把温度计移到光谱的红光区域外侧,它的温度上升得更高,说明那里有看不见的射线照到温度计上,这种射线后来就叫做红外线。

由于赫歇耳发现了太阳光中的红外辐射,并推测出这种辐射的性质,从而创立了天文学中的一门新学科——彩色光度学,成为人类第一个发现大自然中除可见之光外还存在着其他辐射的光。

1821年,赫歇耳成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第一任会长。次年8月25日在斯劳逝世。

除上述之外,赫歇耳还先后作出三份“双星表”及2500个星云和星云团,发现天王星的两颗卫星和土星的两颗卫星,发现了太阳的空间运动,提出了银河系的形状假说,并用统计恒星数目的方法,证实银河系为扁平状圆盘的假说。他企图测量银河系的大小,但没有成功。虽然他曾错误地认为银河系的深度是“不可测量的”,但他创立了恒星天文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他对恒星及恒星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人们称为“恒星天文学之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妹妹C。L。赫歇耳(Caroline Lucretia Herschel,1750~1848)和儿子J。F。赫歇耳(John 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1792~1871)也都是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

宇宙大爆炸的发现

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宇宙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都是人类探索了几千年而且至今仍在探索的问题。

牛顿在1692~1693年给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牧师本得利(1662~1742)的四封信中谈到了他的无限宇宙观:由相互吸引的物质所组成的宇宙是无限的;否则,在此力的作用下所有的物质将会坍缩到有限的宇宙中央,聚集成一个巨大的球体。他抛弃了早年的有限宇宙观。

然而,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的无限宇宙却遇到了两次强有力的挑战。除了1895年西利格提出的无限宇宙中任一点的引力势及其导数都是不确定的,而出现“引力佯谬”之外,就是著名的“光度佯谬”了。

提出“光度佯谬”的是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奥尔伯斯,他是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挚友。他于1826年提出的这个佯谬指出,既然宇宙是无限的,那就分布着无穷多个恒星。这样,宇宙中任何一点将会由于这无穷多恒星的光照而呈现无穷大亮度,考虑到恒星相互遮光后,这一亮度将变为一恒定的有限值,这就是说,夜空也将有一个恒定的均匀亮度,而不是黑的。这一结论显然与事实相悖,于是构成又叫“夜黑佯谬”或“奥尔伯斯佯谬”的悖论。他本人也提出解决这一悖论的一种方案。即星际尘埃遮住了大部分星光。但显然这一方案不能完全解释这一佯谬,无限宇宙在物理上面临不可逾越的困难。

为了解决以上两个悖论,上述西利格和诺意曼于1896年,沙利叶在1908年分别另外提出了解决方案,但却没取得完全的成功。不过,前一方案中实际上引进的宇宙斥力项所代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对其后爱因斯坦相对论宇宙学的建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事实上,由广义相对论可知,物质使时空弯曲,引力作用以光速传播;加上宇宙有限年龄和目前处于膨胀阶段,以及恒星发光寿命决不是无限均等因素,以上两个佯谬是不难解决的。

宇宙学是从整体上研究宇宙结构和演化的一个天文学分支。如果把前述牛顿等的研究归为“古典宇宙学”的话,则“现代宇宙学”的研究就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开始了。

爱因斯坦在1915年创立、1916年发表广义相对论后,就用它来考查宇宙结构的问题。结果,他发现这个宇宙是不断膨胀的,宇宙中的物质不断相互远离扩散。这时,他害怕极了,怎么宇宙会越来越大呢?他怀疑自己相对论中一些公式的正确性。为了弥补这一膨胀宇宙模型的“缺陷”,他在前述诺意曼等人引进宇宙斥力项的启发下,也在他的宇宙模型中引进了宇宙斥力。这种斥力只有当物体之间的距离很大时,才变得比引力更大。若宇宙斥力与引力正好互相抵消,就得到一个稳定的平衡宇宙。

爱因斯坦真是会神机妙算的:用相对论得出宇宙不断膨胀的结论是有条件的,因为宇宙项会使物体在距离很大时有大于引力的斥力,而距离小时斥力会小于引力,这时则不会膨胀。这样,既保证了相对论的正确性,又保证了宇宙不会膨胀,这宇宙项真是支能射双雕的宝箭!

于是,“爱因斯坦宇宙”应运而生。1917年他在《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查》中提出了他的宇宙模型:“有限无界”(边)的“静态”宇宙。有限无界源于相对论,因为在相对论看来,有物质存在空间必然弯曲,整个宇宙的平均物质密度不为零,那么,它整体上必为封闭体系,所以它“有限无界”,就像二维球面是一个有限但无边界的二维空间一样。“静态”则来自他关于宇宙应是静态的猜想,虽然他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只能得到动态解导致膨胀的宇宙,但他“巧妙”的宇宙观却维持了宇宙的“静态”。

不过,神机妙算的爱因斯坦很快就发现,他“巧妙”的宇宙观是弄巧成拙。

原来,就在他提出上述宇宙模型的1917年,荷兰天文学家德西特也根据广义相对论得出“德西特宇宙”,它不断膨胀,但物质平均密度为零,是一个有运动无物质的空虚宇宙。接着在1922年,苏联物理学家、数学家弗里德曼重新用引力场方程进行研究,得出了非静态的宇宙模型。他认为无须使用爱因斯坦那个宇宙项,这样所得到的爱因斯坦方程的解是不定的,即宇宙可能是膨胀的,也可能是收缩或脉动的。当时,爱因斯坦并不相信这一模型,便在德国《物理学期刊》上公开反驳。

但是,爱因斯坦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失误。

在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天文学家斯弗莱测定了41个星系的视向速度,发现除少数以300公里/秒的速度趋近我们外,大多数离开我们有的可达1800公里/秒。1917年的爱因斯坦模型解释不了的星系谱线的这一红移;而同年德西特的模型则预言了这一模型,而且,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在1925年、罗伯逊在1928年先后证明,通过适当的变换,德西特的宇宙可以有运动而无物质,而宇宙观则引起恒定的加速膨胀。由此可见,爱因斯坦的模型是错误的。

事情并没有完结。

1927年,勒梅特建立了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宇宙;1929年,美国天文家哈勃确定了星系的红移和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这不但证实了德西特距离与红移成正比的预言,还导致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1852~1944)把它与宇宙膨胀论联系起来,认为这是证实了宇宙膨胀论。1932年,勒梅特终于从宇宙膨胀论出发,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的宇宙演化学说。而这正是德西特、弗里德曼等人的后续工作。“宇宙大爆炸”理论现在有许多观测事实给予支持,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广泛承认。

爱因斯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失误:毫无依据地引入宇宙项,并由此错过提出“宇宙大爆炸”这一至今流行的宇宙学理论的机会。对此,他终身懊悔不已,多次说这是他一生中干的“最大蠢事”。由此可见,没有依据(理论或实践依据)的假说在未被实践检验之前是不能成为真理的,如果囿于这靠不住的假说,有时还会错过作出进一步大发现的机会——像爱因斯坦痛失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那样。

法国物理学家布罗意曾说,爱因斯坦“这样一个人物的天才和独创性,他能够一眼看穿那疑难重重、错综复杂的迷宫,领悟到新的、简单的想法,使得他能够吐露那些问题的真实意义,并且给那些黑暗的领域突然带来清澈和光明。”看来,任何伟人只要从主观臆想出发,就会产生失误,不再“带来清澈和光明”,爱因斯坦也不例外。总是能一眼看穿迷宫的先知先觉是不存在的。

不过,爱因斯坦对待自己的失误却是坦然的。他曾在同一刊物《物理学期刊》上公开承认对弗里德曼的错误批评,接受弗里德曼的理论。此外,他在建立狭义相对论时,1907年他大学时的老师、德国数学家闵可夫斯基(1864~1909)根据他的理论提出时空的四维形式,他开始也不赞同,认为这是数学家把物理问题复杂化了,但不久他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最终让四维时空帮他走向广义相对论。知错必改,从不文过饰非,正是这位伟人令人敬佩的优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