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河南先锋诗歌论
7805100000004

第4章 “在场”的写作(2)

王向威在大学里开始写作,已在全国不少诗歌刊物上发表了作品,并在2007年获得北大未名诗歌奖。虽然他还在不断的变化、完善中,但他的诗一开始就写得沉潜而洗练:“气候中的炎热因子跑动起来。//一片空气点燃了附近的一片。/在火车行驶的轨道上,火焰蔓延下去。”“为了漫长的死,你在准备着/短暂的生,你准备了生命几十年的/长度,为了正常的或突然的死亡。”董非在高中期间就开始了写作,懵懂的几年里,参与并策划了网络论坛的一些小活动———看似离诗很近,却似乎于诗无补。近两年,他沉静了许多,作品也有了“诗的洞察”:“……在谎言与陷阱中学着去爱//他学着在风中变换方向/在人群里妥协/在清晨的赞歌中忘记抗拒。”是啊,我们理应“原谅一个孩子的无知/以及他日渐弯曲的青春”。董非让我们期待。

自马拉美开始,诗歌写作有了另一个维度———纯诗。后经瓦莱里等几位大师的推演,纯诗拓宽了它的疆域而形成语言诗的一个体系。语言诗人们聆听语言,听从语言的召唤从而进入语言的晦暗。在河南先锋诗人中,森子、罗羽、王东东、铁哥、楮矗、刘旭阳等都或多或少地含有语言诗的有效元素。

(二)

诗歌,在本质意义上属于感性的抒情的范畴,是“发乎于情”的东西,一部中国诗歌史足以证明这一点。而当诗人们有了更多的人生历练或磨难,那种情愫里也许会融入知性的感悟。但归根结底,诗源自心绪的披露———无论有多么曲隐,乃至晦涩。我们几乎可以称之为:抒情的持久是在生命的体察之后。蓝蓝的诗歌写作早在十三岁的少女时代就已经开始,证明她的早慧。那些早期的有关乡村的诗,多是及物的,充溢着饱满的、温馨的情感,或美好的歌唱:在《大河村遗址》这首诗里,就有乌鸦、杨树、晒谷场、沙丘、炊火、铁锹、田埂……这些名词就是物自身———就是乡村的基本元素,诗就在这些元素里流淌。而她的《如今我黑黑的眼睛》《在小店》《那个秋天》《鹤岗的芦苇》……这些及物的诗却又让你充满新异和惊奇。周瓒曾经说过:“蓝蓝的诗源于炽热、深沉的情绪,诗人擅以跳荡的词语、鲜明的意象和对比的手法刻画这种情绪,带给读者强烈的震动。”

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野葵花》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她开始进入生命的“痛感”———这大约也是蓝蓝的诗获得某种硬朗质地的起始,而且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失去它。蓝蓝属于典型意义上的抒情诗人,即便当大多数诗人拓展于“叙事性”诗学的田园里,她依然坚守着“抒情”的阵地。蓝蓝近年的诗中,那来自生命的体悟愈加强烈———其中,有“消失。比死亡远,比拥抱近”的人生慨叹;有“从绝望开始”的“一克重的幸福”;有“我的唇最终要从人的关系那早年的/蜂巢深处被喂到一滴蜜。”而更多的是“我是别的事物”的那种对世道人心异化的无奈……尤其那些断裂的诗句,犹如撕裂的心在滴血:

死人知道我们的谎言。在清晨

林间的鸟知道风。

果实知道大地之血的灌溉

哭声知道高脚杯的体面。

喉咙间的石头意味着亡灵在场

喝下它! 猛兽的车轮需要它的润滑———

碾碎人,以及牙齿企图说出的真实。

世界在盲人脑袋的裂口里扭动

……黑暗从那里来

———《真实》

这首诗是悼念石漫滩那些无辜的罹难民众的。死了那么多人,居然被当局遮瞒下来。“死人知道我们的谎言”———这是诗人直面现实的血泪控诉!接下来,诗人并列的三句诗暗示了“谎言者”的可耻嘴脸。每一位有良知的人面对亡灵,都会悲伤而愤怒,犹如“石头”哽在“喉咙间”“……黑暗从那里来”!多年来,我读了蓝蓝很多诗,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她那种欲哭无泪般的愤懑和控诉的气概,那裹挟了那么多的寓意后依然如此的纯粹而铿锵有力的诗句,犹如千锤百炼后一块精纯的钢。我曾经在北京跟蓝蓝聊天时说过一句话:“每当我的诗写散了的时候,总会回头来读你的诗”———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冯新伟在“平顶山诗群”中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诗人。在80年代中期创办了“自选书店”———文学尤其是国内外诗歌书籍居多,自然都是自己喜欢的书。经营状况不佳,却给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便利:据张永伟说,他就在那里读了不少的好书。后来他又做服装生意。但上帝似乎没有特别惠顾这位“忧郁的出类拔萃的抒情诗人”(森子语)———他的生存环境终究没有得到改善。目前他似乎是一个“游吟诗人”,或“隐居者”。而他自己也承认,“长达十五年的酗酒史,已经严重破坏了我的大脑,对我的记忆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在上世纪90年代,他写了大量的抒情诗。在那里有他生活破碎的影子:北洼,“许多次,我穿过铁路下的涵洞,/在这片种植麦子的洼地散步”,“一列火车/在屋后五百米外的焦枝线上疾驰而过”,“一条陈旧的溪沟”“积雪的院子里,父亲/已将我儿子铲出的/分叉的甬道,铲得更宽了”。也有他迷乱的情怀:“天气阴冷得/像失去老婆的单身汉/我隐隐有了不祥的预兆/下决心,忘掉1993”;于是,有了《兰波的雨》。他说:“这首组诗是一次精神崩溃和语言历险的成果,颇具实验性和文本价值,也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我的代表作之一。”还有《情史续篇》———他“个人至今偏爱的一个组诗”。新世纪以来,新伟的诗有所减少,但语言愈加精粹,意蕴愈加深厚,意境更加幽远:“每年四月,我总是无言/说不出话———只有默默地接纳”;“因画下一条虚线,鸟雀被虚线驱逐/一滴跑龙套的雨突然将自己摔碎”;“那年,蚊子咬住古河道的宽/风雕刻沙岭的抬头纹”;“向石径上朝我仰望的蜗牛致敬/这位天生的哲学家、隐士//拖着自己的活动房/有一副小鹿、小山羊的善相”……愿新伟今后的日子里不是“酗酒”于生活,而是“醉心”于诗歌,写出更多的作品。

高春林是一位富有才情的诗人,你总能被他的诗里的情感所打动。而在本质上春林是一位抒情的诗人,正如蓝蓝所说:“看了高春林的诗,发现这位跟我一样土的老乡在诗中坚持了抒情的根本,坚持写进入他视野的田野、庄稼和其他事物,心中就有了引为审美趣味相近者的安慰。”他又是沉静的、内敛的,而且是智慧的,“高春林将诗歌的沉静变成了一种诗歌的治疗”,“把沉静引入修辞,并且有机地熔铸到诗的结构中”(臧棣语)。跟其他抒情诗人不同的是他让他的诗歌进入了“描述”———从而更微妙地展示了他在这个时代的“个人性写作”。我关注他,缘于他的一首长诗———《雨中的旅行》。“在这个‘在路上’的爱情故事中,长诗展现的不是两个人的内心,而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声音的入侵。这是因为这位诗人的内心过于饱满的结果”(邹汉明语)。而“标志性场景”的展开:车站、街道、书店、博物院、古迹和自然的风景———“这些实实在在的意象给一首抒情诗准备了一个坚实的台阶,它们保证了一首诗歌最基本的大地感和现场感”

(同上)。当我读了他的《花非花》《私人信件》和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组诗,特别是读了他的《安良,安良》后,坚信他是一位组诗高手,是一位河南乃至于国内的实力诗人。系统阅读春林的诗,你会发现,他在微观的地理———“安良”这个自然村落,挖掘出了富有历史深度的“经验/感知”世界,从而使他的诗写走向丰厚与成熟。其实,那时候我们还未曾谋面。后来相识后,交流得多了就成为挚友。现在,我尤其对他写于2008年的一组《自然书》深爱有加:

对风景的修复在于人潮退落后

在于夜,断桥,风微凉

不纠缠湖水。话语的鱼可以自由到长翅膀

自由到一种妩媚,然后

是小雨点,然后是我们的不紧不慢

前边是孤山,不是孤单

我们在一条木质长椅上坐下,只是坐一下

不远处有人在爱,他们和杨柳

比妖娆。用夜色,水色,荷色,剧情色

这时候,鼓噪来自身体

这时候想起情感是奢侈的,所以危险

唯一炫耀是,北山的灯很童话,像身边人的

质朴,让安静更安静。而时间走得快

抱别后,成水纹般细碎的远方

———《夜走断桥》

春林冷静于“风景的修复”;对于“感情”或“友谊”也是平静的:“我们在一条木质长椅上坐下,只是坐一下”,尽管“鼓噪来自身体”,但他明白“这时候想起情感是奢侈的,所以危险”———哦,他的“冷抒情”真的让我着迷!春林工作、写作之余,创办了大河风,出版《21世纪中国诗歌档案》,为河南先锋诗歌做了不少的事情。

简单的诗,在洗练的语句里,总是表达着并不简单的意蕴。早年风靡一时的《胡美丽的故事》系列奠定了这位年轻诗人的地位;早在2001年就有评论:“是就我所见近几年现实题材中非常优秀的诗作。……其中语言上的分寸感和词句里的趣味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想,这个河南诗人恐怕是我看到的对现实题材倾注最多的一位。”(冷面语)张清华也说过:“我个人认为,这首长诗是近年来当代诗歌写作的一个重要收获,它对我们时代和社会生活的深层状况的看似漫不经心的揭示,是直观、形象、犀利和令人震惊的。它看上去是如此的平易和浅显,但分量却是如此实在,辐射的力量是如此深远。而且最令人欣悦的是,它还这样的好读,轻巧、流畅,叙事的控制驾轻就熟,没有一点障碍。是真正的干货。”可以想象,在那个时期《胡美丽的故事》多么的“渗入诗心”。

其后,简单又写了大量的短诗———尤其是“城市诗”,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实力:“啊,旗袍,发卡,乳罩,假发/涂着口红的人性,无法遏制的激情”;“春天的激情蛇立着/投射出双颊粉红的阴影”;“双乳微露,挤着月光/性感的摆动,臀,补充着更深的错位”———这些看似“性感”的诗句,其实正是“贸易之风已熏遍所有的灵魂”,是那个所谓“开放”的世态真切而微妙的写照。另外,简单还写了不少记游诗,“这些诗篇呈现的是诗人远离都市、完全置身自然时的感悟……诗人愿意‘忘记那条返回的路’,‘让我像一片树叶,光合吧’,‘坐一会儿,在岩石上∕让青苔和野草爬满我的双脚∕把我伪装成可爱的∕另一块’。这样的飘浮、游荡,是自然对心灵的一次修复,诗人从这里重新汲取将近枯竭的力量,获得面对现实的澄明心境与超然、豁达”(梁小静语)。特别是近期的人物序列,多了几分历史长河里钩沉的“洞察”。同时,我们看到,简单又似乎在作大的谋划:

再也没有一片,清净的地方,

连小巷子里,也跑满了那些东洋的

畜生。清如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多么可笑,在自己的故乡,

竟要化身为别人!

———《1944年的朱生豪》

我在自己的空虚中,与自己

对弈。我吞下昼夜,

如同服下白加黑。我对生活,

永远保持着一种,厌倦的敬意。

———《2011年的安娜》

简单同样倾心于河南先锋诗歌的推介工作。除了频繁接待省内外的诗人,进行诗歌交流外,还创办了《外省》民刊。现已经出版十期,在国内颇有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河南诗坛———不,中国诗坛应该记住这两位热心的诗人!

几位80后诗人都是抒情的高手:芒川的诗写得沉静而有序,甚至于沉重:“你的叹息是一只空空的杯子/渴望把井口安在空中进入雨季”,“人们习惯了快速的获得与更加快速的失去/像习惯于廉价的死”;还有不少80后诗人———比如李浩、马东旭、张庆东、钱冠宇、丁东亚和90后诗人狂童等,坚实地走在先锋诗歌的道路上,值得我们去期待。

(三)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河南先锋诗人的风格不同程度地转向:明显的“叙事”元素在诗里出现,而与之相伴的是“反讽”的诗学策略,语言也呈现散体状态。这显然“与诗人生活其中的社会语境有着关联,也与诗歌对经验世界的承受有关。或许可以说并不是叙事消解了抒情,而是一种基于社会生活感受的反讽意识”(耿占春、王东东语)。同时,他们必然会走向“在场”的写作:从乌托邦走向现实,不再凌空蹈虚,增强了诗歌的及物性,诗拥有了现场感———这是“九十年代写作”的一个突出贡献。考察河南的先锋诗歌写作,直逼当下的及物性写作亦应该称为“传统”了。几年前,一位南方诗人在跟我讨论河南诗歌时说的话,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你们强大的叙事功能非其他省份的诗人所能超越,这几乎带着悠远的宿命般的文化遗传……”是的,叙事性曾一度成为河南一批先锋诗人主要的技法和先锋诗歌明显的症候,尤以森子开风气之先。90年代,他的很多诗都有“叙事”的迹象。如《在雨中打电话》《读一篇朋友写的小说》《明媚的城区》《夜宿山中》《在昭平台水库观浪》《乡间公路》以及写给故乡的组诗……此举拓宽了现代诗狭窄的路子,包容了更多的经验,有效对接了当时喧嚣的社会生活及其文化、思想、观念的裂变。

读一篇朋友写的小说,在四处漏风的

空房间里,我感到清冷包围着我,简单的场景

像话剧的舞台效果,只有电压不稳的灯泡

闪闪烁烁,他是唯一的主角

———《读一篇朋友写的小说》

你在雨中打电话,打给阳光灿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