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文系是治愈系
7818200000013

第13章 呐喊与彷徨(5)

古往今来,总有人赞同这种教学法,自然也总有人强烈反对。“读者的某些反感”——更确切说,包括某些读者的完全的反感——出自原则上的完全不认同(很深层很复杂),另有些则是“某些反感”——出于对方法表述上的误解。(解说也是没用的。)当然,还会有些人如我,则不仅不反感,反而对弗莱的说法很酷爱。

在教学中,需要用“反语”,也需要用“禅宗”,以此来做“称职的教师”。两者都意味着设法邀请学生遭遇“更好更深入的问题”,破除“束缚”和“阻塞”。弗莱和我,都不是那种在教学中高举亮瞎众人眼睛的“指路明灯”的人,并认为那离智识的偶像崇拜和反动会道门已经不远了。是的,教学所导致的心头的刹那间敞亮,对每个人来说,都出现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向。教育不过是催化剂,让每个个体营造自己的私有智识财产——当然和别人获得的绝对不是同一款。

这种强调“自由”的教育,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必须都真正行使自由并把对方当作真的大活人去对待,不能把对方缩减为概念和标签。当学生期待自由式教育结果时,最好意识到:不要用自己头脑中关于开明、自由的18岁单纯想象来评判教师——否则,眼睛所追逐的往往是中国式的关于开明的作秀,而不是真正的自由教育的实惠。当一个学生满脑子“死亡诗社”或“放牛班的春天”或对知识偶像的渴望而进入大学时,他/她既可能是真聪明,也可能是真傻子——区别在于是否给自己搭了个新框框,不管它与高中的那个被动的框框是多么不同。框框终究是框框。也就是说,一方面,专制的课堂会阻碍学生的自由;同样,专制的学生也无法真正懂得自由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样子。姿态上的新潮自由,固然让不动脑筋的人都能轻易辨认出姿态上的新意,然而如同僵化的模式一样,同属于“自愿专制”的共谋和表现。

“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最多的应该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也并无压制学生提问的意思。它意味着学生在积极提问时,教师更不能懒惰,教师更需要成规模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领思考。这种双方都要出力、缺一不可的动态,很珍贵、很微妙。

打开天窗说亮话——不是说有了“西南联大”的老师,学生也就自动升级换代为西南联大的学生了;反之亦然。更糟糕的是,装西南联大就更不应该了。

“教育学”or“治愈”

“教育学”or“治愈”,或被遗忘,或被篡改,或从未抵达。

这个民族到了今天,(至少在最大块儿的那个部分)基本上男女老少,对教育学毫无兴趣。

掌勺儿者基本上不去顾及教育里面的复杂问题。

教育对象们(按照推理当为改变教育现状的推动者),也同样对教育学不感兴趣,因为大脑皮层里面神经突的这方面关联实在薄弱。

有的只是十分盛行的,对不合理、不满意状况的吐槽。

庙堂上的教育学俨然被社会公众看做是摆设。

无论虚假的照搬、标榜,还是货真价实的真诚的探讨,都已经被预先视之为唱高调。

这就清空了对真诚探讨意见的真诚思考的可能。这也是那么多的高端大气的教育学研究项目造的孽。

大学里总要有个“教育学院”。搞得好的教育学院里面,60后以降的“少壮派”能人,能开出很受欢迎的“心灵鸡汤”式本科公共课程,把从思想政治课程到思维方法偏方的各种科目娱乐化,于是乐完了,在微博上转载了,也就完了。发发牢骚,发现“原来老师也很有人情味儿”,对“行政化”也很“无奈”,再画一画“思维结构导图”,学一学成功学的诀窍偏方,口头上治疗治疗“拖延症”,也就满意地散去了。

而文史哲、外语、政经和所有理、工院系,则完全无视教育学院的存在。如此的教育学院,无视也罢了,不过是大学里面一个给人解闷儿的德云社。

而公知和公众也完全对真正的教育学、教育机制的探讨,不感兴趣,或者说没有耐心。

于是很有意思的事实是,草根和公知们对性、食品安全、养生、空气污染、房价、文艺、明星、政坛,从近在眼前到八竿子打不着的事都津津乐道地谈起,唯独对至少与性、食品安全、空气污染等一样近在眼前的教育方法,并无兴趣,无热点。

教育,难道不是每个草根生活中必经的日常经历吗?为什么养生法很草根,教育法就不草根?

对文青来说,为什么能从远在天边的抽象到“蛋疼”的黑格尔、海德格尔,谈论到民主、法治、正义、灵韵、神性、意识形态,显得那么博学多才,令人昏昏欲睡,却从不谈论认知本身的机制,是如何让文青们自己,从不识字的小朋友一步步变得如此博学多才的,仿佛文青们从来没有穿过开裆裤,都是直接从少年大师班毕业的。

殊不知“一粒种子大千世界”……也不见孔子、苏格拉底、耶稣这些一流人物同时是精通教育法的大师,说起话来多么通俗易懂,永难忘怀,穿透数千年?

我们的老祖宗说的“循循善诱”,不要“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什么的,怎么就落不到实处呢?

你看看国外的本科基础教材,把上述都很好地做到了。不夸张地说,我们这边,本科基础入门级教材的不靠谱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似乎我们已经连靠谱的入门教材都搞不出来了。似乎从文到理的许多学科都是这样。而我们各个领域的名家众多……但不懂教育呀……

看哪,有一个民族,兴趣浓厚地在网上谈论从月饼的制作到牙龈保健,到如何让皮肤有效地吸收水分,却无人说说如何让大脑来有效地吸收知识?

从根子上说,这是一个机会主义、各人自扫门前雪、自私、被动智慧型的民族。受教育者和育人者都算上。

受教育者眼巴巴地想近在眼前地获取(这还是在高精尖的好学校里面),但不愿费力去找寻,希望值在于直达结果,略掉过程。

而教育者则深明大义,一竿子给你捅到结果——你不是就想要这个么?怎么,又不满意了?(悲剧呀!悲在大家都不知道其实缺的是什么。缺的是让知识十月怀胎、坐床的教育法。否则,如果一竿子就能把智慧捅到大脑深处,我国的大街小巷早就圣人遍地走,也无需“珠峰计划”和“钱学森之问”了。)

兄弟在国外上日语课的时候,那是五个日本人老师,一个星期轮番上阵哇,具体的精微教学设计不一而足。兄弟当他教 Madarin Chinese,中文组集体讨论、轮流备课,具体教学效果要落实在每个5分钟……每个学科的课程从大一大二到大三,都是层层衔接,托举着你,为你设身处地地搭桥。

而且这效果的实现,必须有整个校园文化、学生心态的整体土壤,否则空降到“我们这边儿”仍然是白搭。君不见500人的通识课?

其实,这么说吧。我国的教育法一直在很大程度上是添乱的恶法。

我们处于刀耕火种,或者漫灌的阶段……

而大家能存活下来的,都是同一种人——苦逼的自学者。一旦自学成才了,仍然茫然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那土造儿的成功学习经验里面,有怎样的机制可资讨论和推广。

于是就“上楼拔梯”,成为“学霸”供膜拜。

往往所谓“弱势群体”的教师也不能免俗,在教室里关起门来,俨然也是学霸转世……你就算是膜拜他到了高山仰止的地步,他若不帮你得到知识,又有屁用呢?

大家见到貌似权威的就拜,不问道理。

所以说,不要总是抱怨教育当局了。大家的意识是皮,教育当局的嘴脸,不过是附着于其上的毛发末端——在大家所有人的大脑皮层与货真价实的教育学问题意识通上电之前,教育的改观只是扯淡。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人太多。当然这是中国几乎所有问题的症结。医院要保证每天上万人都见到了医生,食堂要保证不要出现大规模食物中毒,学校要保证人坐在那里貌似在上课。至于每个诊断、每道烹饪、每节课的质量,不能奢求。

二、弘扬道德实为极度缺德的症候。不解释了。姿态不等于实效。教育是门科学呀。

不以科学为指导的教育都是耍流氓。

三、还远没有达到把教育视为一门科学的阶段或档次上。如同还没吃饱的人不会想到营养搭配。也不解释了。

教育目前是一个分成很多档次的“会所”体系。能好不容易进入比别人高档的会所,已经烧高香了。

其实这三条都解决了,仍然是白搭。钱有了,条件有了,“精英”了“贵族”了,仍然没戏。

根子上的问题,是是否以人为本的问题。以人为本了,丐帮的条件如西南联大,也能成绩斐然。

总之,祝大家先“自学成才”,然后不要“上楼拔梯”,思考一下怎么教,并遏制当学霸的欲望。

当人们普遍思考教育里面的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的问题时,教育当局的怎么教,也自然改观了。

否则,永远只有吐槽和造神,没有活生生的教育中的,需要被服务的人民。

这篇文章在如此局面下,写了也是超前的白写。费力不讨好。如有冒犯,请多包涵!

好“牛×”的老师——陶行知

在百度上看到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教育小男生的一则故事:

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真是赞叹!

陶行知很有经验,拿捏得很准确。这个教育情境的上下文很重要,如同王阳明的知与行的成功处理。这里面没有教条,而是根据经验和针对实际的不同状况,灵活地实施,达到效果。

设身处地一下那个小男生,手里得到了无功受禄的好几粒糖。小男生还没有长成老油条哇,是有可塑性的,关键是需要塑造他的技巧。

小男生一下子就学会了:一、严谨守时;二、服从管教;三、正直仗义;四、勇于认错,而且受教得刻骨铭心,永远忘不了了吧。

所以需要陶行知这样的牛×教师的精湛教学法。若没有陶行知出面这样巧妙地教育,那男生很可能完全不会有如此的收获。

但我等一般人,没那个教学水平,模仿不来。不要弄巧成拙。

是的,我再说一遍:关键是陶行知这样的人,太少。他是有实际经验加理念的,一眼能看出是个怎样的孩子,“上下文”如何?

我相信,陶行知不会每次都给糖或每次都吓唬的。

而是如同知行合一的王阳明平叛宁王之乱那样,将深刻的洞察与不拘一格的做法结合得完美。

若在教育中教条起来,那可就不是陶行知了。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