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
7828300000020

第20章 区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内容

随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复兴,近年来,社会生活史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已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大有成为一门显学之势头。但以往有关社会生活史的研究似乎多致力在具体研究方面,较少关注这门学科理论问题的专门性探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门学科研究的深入。

(一)区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对象

区域社会生活史,顾名思义,应该是研究中国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历史,亦即中国城乡居民社会生活的变迁。但是,由于学术界对“社会生活”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这就导致人们对于中国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对象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生活”一词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些学者采用广义的概念,将“社会生活”理解为人类全部活动,在具体的研究中则把社会结构包容进去。这实际上是将社会生活史与社会史研究等同起来。更多的学者采用的是狭义的概念,即认为“社会生活研究具体社会结构中人们的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互动过程变迁的历史”,也就是“从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的表现和演变中了解人们的社会行为的历史演变”。也有学者习惯于用“日常社会生活”来表示狭义的“社会生活”概念,“用‘日常’这个形容词来限制它,使其成为狭义的,即人群在生产、政治活动之外的物质与文化生活,这样使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两大部分都突出了”。还有一些学者虽然采用的是狭义的“社会生活”概念,却将社会劳动包括在社会生活之中,并且认为“在诸种生活方式中,社会劳动居于核心地位,是其他生活方式存在的根本,诸如日常物质消费、教育和文化活动及娱乐消遣、宗教活动、社会交往等,无一不是建立在社会劳动基础上的”。

笔者认为,为了避免将社会生活史与社会史等同起来,克服以社会生活史研究取代整个社会史研究的倾向,中国社会生活史研究宜采用狭义的“社会生活”概念,即将研究对象确定为“日常社会生活”。至于社会劳动,虽然可以说是“其他生活方式存在的根本”,但就其研究的内容来看,更多的是属于经济史研究的范畴,所以也不应视为中国社会生活史研究的核心部分。

将区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狭义的“社会生活”,亦即“日常社会生活”,不等于说其他内容不重要、不需要研究,而是为了明确各学科之间的主要研究任务,以便促进社会生活史乃至整个社会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实际上,就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现状而言,确实存在如赵世瑜所说的情况:“已经有人讥笑社会史只研究一些无关大局、琐细不堪的东西,甚至有猎奇猎艳的倾向,比如研究宦官、妓女、小脚、无赖之类,这固然是保守者全然不理解社会生活研究的意义之故,可以置之不理,但如果只把社会生活理解为内容上的丰富,只是描述和记录其表面现象,而不在研究视角和方法的转换上下工夫,客观上还是极有可能造成上述局面。”冯尔康也深刻地指出:“日常社会生活的题目,现在研究的尚属有限,那么多的节日,有的还没有认真的接触。有的课题似乎并不新,但若一研究就会把课题范围拓宽,如宗族史、家庭史已有不少成果,然而拟血亲的问题未被注意,家庭史主要探讨了家庭类型、功能、与社会的关系,但是如果按所谓‘人口学的家庭史’‘法学的家庭史’‘经济学的家庭史’‘社会学的家庭史’‘心理和行为科学的家庭史’五种家庭史来考虑,所要增加的研究事项就太多了。”由此可见,狭义的“社会生活”,亦即“日常社会生活”虽然不是人类活动的全部,但其本身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问题的实质不是将狭义的“社会生活”确定为中国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对象是否太过狭小、是否合适,而是如何拓宽视野、如何进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的问题。

(二)区域社会生活史的学科属性

关于社会生活史的学科属性问题,亦即这门学科在中国社会史或中国史研究体系中的地位问题,目前大致有如下三类观点:

其一,认为社会生活方式应当是社会史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社会生活方式对社会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功能,同时对深入了解和识别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特质具有重要的认识论价值。“这是由于社会生活方式是由社会主体的人与社会生活环境、条件综合地相互作用形成的,它既反映社会主体的人的自身发展水平和相应特征,也反映地理与生态环境的特征、社会物质、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关系类型、社会结构特质;既反映特定社会的现实的水平、特质,也反映该社会形成传统的历史文化的特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变迁,往往以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演变为前奏,其中往往以某些生活方式的变化为先导,而社会变迁的最终结果,又往往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整体转型上。”所以,“归根结底,是否把生活方式作方式为社会史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关系到社会史应否以社会主体的人为中心的问题。如果认为社会史不应以社会主体的人为中心,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如果认为社会史应以社会主体的人为中心,那么,理所当然地要把历史上的人,即我们的前人是怎样活着的人,也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这样的观点显然对社会生活尤其是社会生活方式在社会史研究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对其他社会问题在社会史研究中地位与作用认识不足。

其二,认为社会生活史是社会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社会史学者都持这种观点,但在具体认识上有一定的分歧,这涉及到对社会史的概念和学科体系问题的理解。乔志强等将社会史的知识体系分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三个部分的历史变迁:“①反映中国社会内部各种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形式的社会构成的历史;②反映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性行为与互动过程的社会生活的历史,包括社会生活中人们按照一定文化模式进行的衣、食、往、行、用等基本需要的原生性活动,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各种派生性活动(艺术、宗教、群体意识等)发展变迁的历史;③上述两个方面诸要素相互交叉、相互作用,产生出各种社会功能的历史。具体反映为各种社会制度(生育制度、养老制度、教育制度、消费制度等)和社会控制等社会机制发展演变的历史。社会史集中研究上述三个方面的历史变迁,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这样可以将我们对社会史学科体系的观点概括为一种‘3 1模式’,即社会构成史、社会生活史、社会功能和社会制度史三个部分的历史,加上整体社会变迁的历史概括”。冯尔康认为社会史“是研究历史上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的运动体系,它以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等级、阶级、社区、人口的社会构成,以及上述成分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及其变动,构成社会结构的人群的日常生活行为及其观念为研究范畴,揭示其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它是历史学的一门专史,并将其研究置于整体史范围之内,处理好两者关系,以便促进历史学全面系统地说明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它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有交叉的研究内容,具有多学科研究的性质与方法”。常建华基本同意社会史包括社会结构和日常社会生活这两大组成部分,但同时又认为“还历史以血肉的社会生活研究、揭示社会精神面貌的社会文化研究、置社会史于地理空间的区域社会研究是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三大特征”。还有学者将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与范畴概括为以下五个部分:“一、群体结构,其中分作:甲,人口、行业、家庭、家族;乙,社会群体;丙,社会组织。二、社会生活。三、社会心态(含教化、信仰、迷信、价值观、社会思潮等)。四、社会运行(含社会问题、自然灾变、社会保障与救济等)。五、区域社会。其中,前四个方面是社会史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国外不少学者也持类似的观点,如苏联学者兹韦耶列娃等转述P。伯克的观点,就将社会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1)社会关系史;(2)社会结构史;(3)日常生活史;(4)私生活史;(5)社会公共和社会冲突史;(6)社会阶级史;(7)社会集团史。”上述学者虽然对于社会史的学科体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分歧,但都将社会生活史视作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三,认为社会生活史是与社会史并列的“一门独立的学科”。雒有仓认为:“社会生活史应当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研究的对象上来看,它比社会史更为具体,其研究范围既重视社会下层广大民众生活的研究,又不忽视上层社会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既重视社会下层经济生活状况,又不忽视上层政治文化对下层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与传统史学相比,社会生活史主要体现在研究范围的扩大与研究重点的转移上,目的仍在于体现社会变迁,其性质是从属于通史的专门史。社会史与此不同,它更多的是对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及研究角度的更新,深受社会学理论方法的影响,重在探求社会构成及其良性运行。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所在。”这一观点过于强调社会生活史研究的特殊性,忽视了其与社会结构史、社会功能和社会制度史等方面研究的互动和联系,所以在学术界并未引起广泛的共鸣。

对于上述三类观点而言,笔者比较认同第二类观点,即认为中国社会生活史是中国社会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社会生活史近年来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在社会史研究中的地位也愈来愈高,但社会生活史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并不能完全取代社会结构史、社会功能和社会制度史等社会史分支领域的研究。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尤其是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加强,区域社会生活史有望成为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并且处于核心地位的分支学科,但它是否能成为一个与社会史并列的独立学科,并不取决于某些研究者的主观愿望,而取决于学科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以及学术研究的自身规律和科学使命。

(三)区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内容

与区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问题相一致,目前学术界对区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内容也持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为了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生活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固然需要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并且用整体史的观念指导研究工作,但区域社会史研究既要充分体现各研究方向或分支学科之间的互动、联系,同时也应该适当体现学术分工、明确自身的研究内容。根据中国社会生活史应当以狭义的“社会生活”即“日常社会生活”为研究对象的观点,区域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六个方面:

1.区域生活环境研究

生活环境,亦可称为生存环境、生态环境。广义地说,人类生活在环境之中,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的载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构成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因而,“一切环境质量的因子皆可包括在生活质量之中。环境和教育、消费、健康一起构成了生活质量的基本框架,它们是生活质量的基本内核和构成要素”。

人类的生活环境大致可以划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两大部分。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物、动物、矿产等要素,是人类赖以存在和生活的最为基础的条件。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的制约,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变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始至终都是备受关注的哲学命题,人类的社会生活史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人类如何适应、利用、改造自然,如何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历史。人文社会环境包括政治、军事、经济、人口、民族、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它同样也是人类赖以存在和生活的基础条件。人文社会环境因子与自然生态环境因子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在某些历史时期,尤其是随着人的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科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转型,人文社会环境的演变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也日益突出。正是因为人类的生活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存在和生活的基础条件,而且是完整的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生活环境研究就不仅是社会生活史研究的前提或基础,而且应该视为社会生活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区域生活方式研究

生活方式是社会生活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侧重于人类的生活方式研究,是社会生活史区别于社会结构史、社会功能和社会制度史等社会史分支领域的关键所在。生活方式既包括社会生活中人们按照一定文化模式进行的服饰、饮食、行旅交通等基本需求的原生性活动(或称为物质生活),同时也包括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婚姻、丧葬、教育、文体娱乐、社会交往、宗教信仰等各种派生性活动(或称为精神文化生活)。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的演变,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有明显的变迁过程。探讨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人群的各种生活方式的具体变迁过程、特点、原因和机制,正是中国社会生活史研究的一个关键性课题。

3.区域生活观念研究

人们采用何种生活方式固然取决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但同时也受制于其具体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因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态度与价值观影响下产生并随着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了解人们的生活的形成与变迁的过程和规律,就必须深入研究其生活观念的形成与演变。“以食为天”“尚俭”“淡交”“舒缓”和崇“礼”素来被认为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北方人生活方式的最基本的特质和风格,这与人们的生活观念密切相关。另外,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和社会风尚的演变也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并且一直在深层次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正因为如此,对于生活观念的研究应当并且正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

4.区域消费结构研究

人的一切活动都源于一种需要,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人的需要又是分层的,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会出现更高层次的享受需要与发展需要。消费与生活质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而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是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因此,消费结构在现代社会学领域已日益受到重视。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结构呈现日趋复杂多样的发展态势,即有一个从“以食为天”向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并重转变的过程,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差异,不同阶级阶层,不同民族、职业、年龄的人群有不同的消费结构,并且其消费结构也有因时而异的特征,所以消费结构问题其实是古已有之的,是综合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自然应该成为社会生活史研究的一项内容。以往社会生活史研究比较关注生活方式,对消费结构研究不太重视,这样的局面应当尽快有所扭转。中国社会生活史中的消费结构研究不能简单地套用现代社会学的消费指标体系,而应充分“考虑到历史研究所主要借助的文献资料本身就含有自己的一套概念、话语和思维结构”,确定相应的研究内容。历史时期,人们在各种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人、财、物的投入或支出,甚至于时间方面的具体安排,无疑都是考察研究的重点问题。

5.社会生活的区域比较研究

中国自古领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十分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民族分布状况复杂多样,各地文化传统也不完全一致。受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消费结构的内涵及其变迁也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不仅传统农耕地区与畜牧渔猎地区的生活方式明显不同,中原地区与江南地区的生活方式也存在同中有异的现象,并且各地的生活方式还有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过程。可以说,在中国社会生活史上,共性特质和区域差异自始至终都同时存在着。所以,只有在研究中国社会中的人们生活方式共性特质的同时,深入开展社会生活的区域比较研究,才能全面揭示中国社会生活史的基本规律。近年来,区际差异研究与区内差异研究已逐渐引起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学者的重视,但总体而言,社会生活史领域的区域比较研究尚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生活史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而在社会生活的区域比较研究方面,历史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当得到充分的借鉴和运用。

6.区域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就是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贫富差距日渐拉大,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充分关注,同时也成为各相关学科研究的焦点所在。历史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要“鉴古察今”,探寻历史发展规律,总结经验与教训,以供当世有所借鉴,包括社会生活史在内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也不例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运用整体史的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当代社会生活状况的分析与研究,提出有助于全面改善和提高广大居民生活质量的参考意见,是区域社会生活史研究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之一。

总之,生活方式研究虽然是社会生活研究的核心问题,但就历史使命和学科建设两方面而论,区域社会生活史应当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借鉴运用全新的理论与方法,从生活环境研究、生活方式研究、生活观念研究、消费结构研究、社会生活的区域比较研究和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诸多层面,积极开展学术探索,从而构建出具有本土立场的区域社会生活史学科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