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修对象
超越了意识(第六识)证入“本地风光”或净土境界的修行人。
(二)目标
超越第七识,认知第八识。
(三)原理
超越意识之后,我们对自我的体认就从原来大脑中的一点转变成以肉体为中心的全方位形式,这样一个“我”的存在形式就是所谓的第七识。与超越第六识一样,要想超越第七识,也必须先搞清楚第七识的本质是什么。在实证中,我们可以这样来把握第七识:它是以第八识中的见分为根而幻生的一种“我”相,因为执持八识的见分为实有,导致所幻的“我”相日益强化,从而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无形无相的自我;与第六识相比,它在肉体的存在点位于中丹田,一经释放可以遍及全身,也可超越肉体的空间限制;它具有“知”的功能,能够了别形而下的世界;通过训练,也能具有调用不同能体或能量的能力。由于其本质是幻,所以一旦体认到了所执持的第八识中的见分,也就是知道了自己的出处,当下就会明白自身为幻的事实,第七识当下就“空”掉了,从而自然实现了对第七识的超越。
(四)修证方法介绍
如前所述,对第七识“我”的超越是以体认第八识中的见分为基础的,而要体认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认知“我”的存在形式,对“我”的这一认知过程则是通过“我”的作用来实现的。具体方法如下:
1.在当下的状态起观,所有能被你观察或体认到的现象或觉受都是对象,细细地体验“观”的过程,尝试着分清所观(对象/客体),再由所观之对象返观。
2.通过“观”(主体→客体,知觉外放)与“返观”(客体→主体,知觉回收)的来回练习,最终由客体退至或“定/住”在相应层面的主体(裹了层层“我识”的“我”),然后在新的层面上重新开始起观并进行前述主客的分别。
3.通过逐层返观,将第七识外所裹的所有“我识”都剥开,这时如果继续“返观”就会进入一种“自我”将要瓦解或毁灭的临界状态,前述“返观”的操作已无法进行了,需要转成下述练习方法。
4.通过“观”的功夫,最后渐渐聚于“自我”本身(一种作意所构造的境界),于此境界反复进行“自我”的“觉起”(“自我”从无知到知的过程)、“觉灭”[放下(松)“自我”,从知到无知的过程]操作或作用,在起灭的过程中体认“自我”的产生过程,直到机缘成熟最终体证到“自我”是由“空”而起的,如果进入“空”中,则“自我”就“化”掉了,而一有感应即刻现起为“我”。所谓的“自我”,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我们执“空”为实有而幻现出来的。至此,习练者对第七识有了切身的认知,对它的执著也就自然放下了。
(五)讨论
认知或体证第七识的过程,是对自身能所或主客细细分别的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最终达到了认清“自我”的目的,而体证了第七识之后,由于认识到第七识后台的存在,所以原来以“自我”为根基构建起来的世界观瓦解了,同时产生了对其后台源头进一步认知的渴望。
在按上述证知第七识的方法进行“观——返观”、“觉起——觉灭”的练习时,初习者往往很难掌控“起——灭”操作的分寸。观和起时自我会整体外驰,而返和灭时又会整体回来。
正确的操作技巧是:保持“观”和“觉起”外驰势头始终不断的动态前提下,分心“返观”、后退,直至觉起之源头。即对第七识“起处”的证知,实际上是在“空”的力量源源不尽外涌的动态过程中实现的!
从现量的角度来说,证知第七识之前,对身心世界的感知都是以一个无形、无相、但又无处不在的“我”为基础生起的作用。如果强化这种作用,“自我”也就同时得到强化,慢慢变得越来越实,最终构成一个“我”所掌控和营造的境界;而“放下”或“随缘”的起用方式,则会使修行人长期处于超越意识之后的某一状态或境界,丧失了继续深入的可能。
当体认到第七识之后,我们对自我身心和外在世界感知的源头就退到了第七识的后台,第七识本身不再作为一个起点,所以也就不再作为一个真实的“自我”而存在了,但此时虽然已现证了第七识源于第八识的道理,知道了“水波”是“水”所形成的,可还没有能力或功夫从“水波”的状态返回“水”的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