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对佛法修证中所要涉及的基本对象进行说明和讨论,并结合经典的内容,明示佛之所证,也就是佛法修证的终极归属,为后续的具体修行方法提供一个原理上的依止。
说起人,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自我这个充满七情六欲与各种外在头衔及装饰的肉体。现代科学把人的存在分为身(肉体)和意(意识)两部分,两者的基本关系是意因身成,身因意变,身意一体,相互制约。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随着个体的成长开始逐渐有了意识。由于个体的遗传和成长环境不同,所以这个世界上的人个个不同。然而,仅仅这样来认识是不全面的。
无数古德和今人的修证结果表明,一个完整的人除了上述两部分外,至少还应包括能体和本心,而且身、意的内涵也比上述的更深更广。如果我们把肉体看作实体,意识看作实我的话,那么能体就可看成是虚体,而本心就是虚我或自心。修行实际上就是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对肉体和能体的调整而复还本心,再在本心的指导下使生命不断升华的过程,而佛法的修证则尚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上努力,体证形而上的自性或佛性。本篇对人体的描述仅限于形而下的层面。
从上往下看,第一个方框内的色、声、香、味、触、法,分别代表外在环境中存在的色形、声音、香味、味道、触受及法尘,这些外在的自然存在可以通过人体相应的器官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传递到人体,并通过意(识)的加工进一步作出反应。感觉器官是肉体的一部分,属于人体中最实的部分。通过感觉器官探测到的各类信息,最终都将传到大脑的相应区域,并在此进一步加工组合成高级的概念。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大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简单的信息探测与反应;另一类则是对所收集信息的思维加工与整合,由此产生更高一级的知识。知痛痒、知香臭是属于第一类的认知。语言、文字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一切人类文明则属于第二类认知。第二类认知可以说是目前所知自然界所有生命中人类所独有的,也是现代教育体系对人的主要训练内容。而第一类认知则是所有生命体都具有的能力,相比之下,人类由于在第二类认知能力上的强化训练,对其第一类认知能力还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各类修行训练是对第一类认知能力的开发与强化,但佛法的功能则涵盖了全部的认知训练。
各类信号在人体内部的传递和加工属于微观层次的物质运动形式,与组成肉体的分子、细胞或更高级的器官运动相应的能体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述运动。能体与肉体就是建立在这一层次上的一种相互关系,本心则是最底层的一种存在或后台指挥。
则可以这样来认识人体:人体由本心、能体和肉体三部分组成。本心通过能体来与肉体相关联,能体与肉体的关系较复杂,它可以在微观层次上对肉体的各个部分起作用。本心对肉体的影响则需借助能体。修炼就是在分清主客的基础上,通过肉体去感知能体,并最终体认到本心这一主体,然后在本心的指导下再去调整能体和肉体并实现与环境的交流,最终达到人体从内到外与宇宙的和谐与统一。将组成人体的各大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以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在以下篇幅中我们将对人体构成的三个部分进行更为系统的介绍,同时对这种认识在人体修行中的作用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能体及其性质
能体实际上就是与肉身相应的人体场态的总称。
能体有能级,大的能级间又存在由许多能量差别较小的能态组成的能带。为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人体的能体能级按其复合能场极值(fi)所处的频率大致分为几个状态:普通人能态(f1),修行人能态(f2)和圣者能态(f3)。普通人能体的主要能级分布在低频的范围,身心健全的人,能体场比较匀和,其能体相状类似白色的云团;有病的人,能体场就比较浊,其能体相状会向浓密的乌云方向转变。修行人能体的主要能级根据其修炼状态不同,所处的能态频率及其强度会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说,能态的强度(Intensity)与修炼时间成正比,但能态的层次(频率)变化则不仅仅取决于时间。
能体的能级是可变的,身心状态的改变可以导致能体能级的变化,反之亦然。常人的主要能体能级分布仍在自然界物理场范围之内,用适当的仪器是可以测定或干扰的。能体间的相互作用与物理场间的作用相似,能级相近的能体可以发生共振,高能级的能体可以影响低能级的,但低能级的能体不能影响高能级的。
能体有质量,能体的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能体与肉身密切相关,不同能级的能体对应不同健康(生理和心理)状态的肉身,两者间存在自然平衡。能体在空间上与肉身是相重的,形状可以随意(识)而变,其自然的形态为球体。
能体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可以借用量子物理学的概念来描述。
对能体的上述性质,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来对它进一步认识。
1.能体是不同频率能量空间的复合体
这个意思就是不要把能体理解成类似肉体一样的一个个体。能体属于微观层次的概念,就像我们周围的空间,如果你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其实充满了内容,有无线电波、微波、光波等等。每一种波若按频率来分,又包含了很多个单频波。如果把每个单频波看成一个能量空间,那么我们周围的空间实际上就是一个由不同单频波重叠复合而成的复合能量空间。虽然所有这些单频波都处在同一个空间,但由于频率的差别,所以相互间是独立的。我们日常用的收音机、电视机都可用来当探测器,探测周围存在的这些频率空间。当你把机器的探测频率调到特定的频率时,只有这个频率的能量空间对探测器开放,此时你可收到这个空间的所有信息,例如声音、图像等,而其他频率空间对探测器则仿佛不存在。如果探测器可探测频率足够宽的话,理论上它可以探测到任一频率空间的内容。而整个过程只是改变一下探测频率。能体的情况与此相似,不同频率的能体以肉体为原点,相互重叠,复合存在于同一空间。通过调整肉体的不同状态(松紧程度),你也能亲自探测到不同频率的能体场,不过与一般探测器不同的是,肉体本身还可被作为能量发射器,用以向外发射特定频率的能量。理论上说,任何人经过适当的训练,都可利用自己的能体与他人或环境进行交流。
2.通过适当的修行训练可以改变能体场
能体场与肉体状态是相对应的,不同的肉体状态对应于不同的能体场。修行的过程就是先通过调整肉体来改变能体,随着功夫增加,逐渐过渡到直接调整能体,以达到随“意”改变能体强度和层次,实现与环境全面交流的目的。由于能体场的离体特性(可以比实际肉体所占的空间大)和具有微观层面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上一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训练有素者可以实现对自身肉体以外其他物质或个体的随“意”调变。
3.肉体和能体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这是质能转换规律在人体的一个体现。能体可以转换成物质的形态积存于肉体,肉体的物质也可以升华成不同能态的能体。肉体内的水分通过汗腺排出体外并蒸发的过程,就是与这种转换相似的一个最低级的转换例子。当然实际的转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涉及整个人体由里及外(或相反过程)的许多环节,这也是修行过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4.能体的空间、质量密度与频率
能体有质量、有空间,因而也就有密度。能体场的空间与频率存在相关性。能量层次越高的能体,其对应所占的空间也越大。因此若以能体重叠空间的原点为零点向外延展,则整个人体仿佛由无数个球体套叠在一起组成。从里往外,一个球套一个球,每一个球体代表一个层次的能量空间,球越小,能级越低、球越大,能量频率越高。高频能场包容了所有低于它的能量空间,并已自然渗入其间;低频能场则只能自知而无法知晓高于它的能场的存在,除非突破能垒升华至高能场。修行的过程,就是“主体”通过层层剥离所附着的“客体”,由肉体超越至低频能体、高频能体,直至赤裸裸的“自性”展示的过程。如果能证达“自性”,则修行人将有能力自由往来于所有的能量空间。达到这一状态的人,理论上说已具有了可以知晓所有能体空间信息的潜在能力,只要将其肉体相应通道打通,就可以将这些信息翻译成人类能够理解的内容。
能体的质量密度是反映个体能体状态的一个动态指标,它随能体场的频率和绝对数量/质量变化而变。能体的质量密度与能体所占空间内能体的数量/质量有关。虽然能体与其对应的肉体之间是一种平衡的关系,特定的个体其对应平衡态的能体场(频率空间和数量/质量)也是一定的,但是,由于影响能体空间和其空间中能量数量/质量的因素较多,所以,个体的能体质量密度是一个变化较大的参数。个体身心状态的变化,就有可能改变与肉身平衡时能体场中能量的数量/质量及其主要能体场的频率,从而使其能体的质量密度发生变化。而通过修行练习的人们,既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自身能体场频率分布的重心,使之逐渐向高频方向移动(有更大的能体场空间,从而减少能体密度);也可以使其肉体内有更多的物质转变成能量形式(不改变能体空间大小,而增加其中的能量的数量/质量,从而增加能体的密度)。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从环境或第三方获取能量,提高相应能量空间的能体密度。总之,能体的质量密度会随着个体与环境或第三方的不同作用而暂时偏离其与肉身正常的平衡态。
(二)本心(自心)
相对于表层意识而言,本心可以理解为最深层次的意识,亦即意识的原态,是自性在人体的第一重投影。
本心与宇宙的本体是同质的。
所有人乃至一切生命体的本心都是同质的。
本心是物质的最基本形态,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影响。它的存在与否,用仪器是无法测知的,只能用人体自身去验证。
本心具有启用和控制全部人体显在及潜在功能的能力。
本心被层层意识所覆裹并深深地埋藏于心底(胸口膻中的区域)。对它的存在,普通人是不知道的,只有觉者才能清晰地认知并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通过剥离和粉碎覆裹在本心外的层层意识沉积,可以使本心复还,并最终汇入宇宙本体。
应该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本心”与佛法中的“本性”或“自性”、“佛性”等尚不是一回事。我们所讨论的“本心”仍属形而下的范围,是“自性”在人体中的第一重投影,所反映的只是一种极空的“自心”境界,有时我们也把它叫做“心相”。而真正的“自性”是一种绝对的“空”,是超越了现实时空概念的一种存在,属于形而上的范畴。在此不再作更深入的讨论。
(三)肉身的性质及功用
肉身是人类生命在这个物质世界中存在的载体,也是我们修行的下手之处。对它的性质及功用,现代科学已作了很多研究。下面仅从修身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如今这个构造精巧、功能齐全、运作自如且完整的巨系统——人体,实际上是人类在大自然优胜劣汰的环境下长期进化而成的。可以想象,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人类的生活环境曾多次发生过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在某一阶段人类会产生出一些适应当时环境的能力。然而在以后的环境中因条件变化,这些能力可能因不常使用而退化,同时产生出一些新的能力(注意,这里说的“退化”应理解成使特定功能由使用状态转入存贮状态)。显然,这些适应人类各个时期生存需要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功能,无论是显在的还是潜在的,最终都会以遗传的形式留存下来,从而造就了今天的人类。
通常的功夫修炼就肉体而言,实质上首先就是对肉体各部分常用功能和整体健康状态的改善,然后再进一步使那些存贮于人体深处的各种潜在功能得到显化或强化,从而达到提升肉体生存状态与质量的目标。
(四)意识
这里所说的意识是指以人脑为基础的表层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受制于肉身,具有思维和学习功能,是人体综合系统的前台管理者。常人从三岁左右开始直至死亡,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它的管理下度过的。它也是我们修行过程中必须借助的重要工具。
意识只有以本心为源时才能得到升华。
普通人对自身的认知以及正常的思维过程一般也就到意识的层次,“我”的概念也是以此为根的。从体验上来说,它的位置基本上就在大脑。一般的修炼方法或功法,基本上也都是在这个层面上来操作的,所以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达到所谓“三际脱空”的境界。
(五)对宇宙的认识
和人体一样,宇宙也有实的和虚的两部分,日月星球是它的实体,虚无的空间是它的虚体。
虚空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从气、无线电波、电磁场、光到各种能场、暗能量、暗物质应有尽有。它们在空间上也是相重的,宇宙本体是它的最原态。
我们人体与宇宙是相通的,通的程度取决于人体。人体的状态不同,与宇宙相通的层次也就不一样,亦即高能的能体与宇宙以高能级态的形式相交流,低能的能体只能在低能级态层次上进行交流。显然,两种交流形式对人体的影响质量是大不一样的。
可以比照人体来认识宇宙。人体是宇宙的一个缩影。所以前面对人体的介绍都可借来描述宇宙,它们两者之间天然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转换和相互交流的关系,只不过由于在质量和时空上的巨大差别,人体对宇宙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罢了。
(六)小结
能体和肉身是我们修习施为的对象。
意识是我们在修炼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工具。
本心是连接虚实两个世界的桥梁。
复还本心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重要目标,真正的修行将由此开始起步。
本心和能体与宇宙本体乃至肉体完全融和的境界是我们修行的第二大目标,最后的归宿尚需由此更上一层楼。
大多数修行人所易犯的错误就是把能体、肉身或意识的某一特殊状态作为修行的究竟了,从而酿成自误误他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