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咏物文学与时代精神之关系研究
7836400000017

第17章 唐宋牡丹绘画

中国古代绘画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从绘画载体的角度划分,有壁画、帛画、卷轴画等,其中,卷轴画最能代表中国古代绘画的民族特点和艺术成就,影响也最大。

早在先唐,牡丹就已入画。据介绍,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画有当时富豪在洛水之滨观赏牡丹的场景;北齐画家杨子华也曾将牡丹入画。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云:“世谓牡丹近有,盖以前朝文士集中无牡丹歌诗。公尝言杨子华有画牡丹处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花亦久矣。”唐宋牡丹玩赏趋于兴盛,流风所及,许多画家亦纷纷以牡丹入画,唐宋盛极一时的花鸟画中,以牡丹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占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也涌现出边鸾、黄筌、徐熙等擅长创作牡丹画的著名画家。兹据《宣和画谱》及相关文献略为叙述。

1.边鸾

《宣和画谱》卷一五云:

边鸾,长安人,以丹青驰誉于时,尤长于花鸟,得动植生意。德宗时有新罗国进孔雀,善舞,召鸾写之。鸾于贲饰彩翠之外,得婆娑之态度,若应节奏。又作折枝花,亦曲尽其妙。至于蜂蝶,亦如之。大抵精于设色,如良工之无斧凿痕耳。然以技困,卒不获用,转徙于泽潞间,随时施宜,乃画带根五参,亦极工巧。近时米芾论画花者,亦谓鸾画如生,今御府藏三十有三。

按,边鸾为中唐花鸟画名家,其所画牡丹“妙得生意,不失润泽”(董逌《广川画跋》)。《宣和画谱》所存其三十三画目中,有三幅标明为牡丹画,即《牡丹图》、《牡丹白鹇图》、《牡丹孔雀图》。另,边鸾尝创“折技花”画法,促进了唐宋花鸟画的发展。

2.黄筌

《宣和画谱》卷一六云:

黄筌,字要叔,成都人,以工画早得名于时,十七岁事蜀后主王衍,为待诏。至孟昶,加检校少府监,累迁如京副使。后主衍尝诏筌于内殿观吴道元画钟馗,乃谓筌曰:“吴道元之画钟馗者,以右手第二指抉鬼之目,不若以拇指为有力也。”令筌改进,筌于是不用道玄之本,别改画以拇指抉鬼之目者进焉。后主怪其不如旨,筌对曰:“道元之所画者,眼色意思俱在第二指,今臣所画,眼色意思俱在拇指。”后主悟,乃喜筌所画不妄下笔。筌资诸家之善而兼有之,花竹师滕昌祐,鸟雀师刁光,山水师李昇,鹤师薛稷,龙师孙遇。然其所学,笔意豪赡,脱去格律,过诸公为多,如世称杜子美诗韩退之文,无一字无来处,所以筌画兼有众体之妙,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今御府所藏三百四十有九。

按,黄筌为五代花鸟画一大宗,《宣和画谱》赞其“凡山花野草幽禽溪岸江岛钓艇古槎,莫不精绝”。所存三百四十九幅画中,牡丹画凡十六幅,分别为《牡丹鹁鸽图》七幅、《牡丹图》二幅、《山石牡丹图》一幅、《牡丹鹤图》二幅、《牡丹戏猫图》三幅、《太湖石牡丹图》一幅。

3.黄居宝、黄居寀

《宣和画谱》卷一六云:

黄居宝,字辞玉,成都人,筌之次子,以工画得传家之妙。……今御府所藏四十有一。(其中牡丹图四幅,分别为《牡丹猫雀图》一幅、《牡丹太湖石图》一幅、《牡丹双鹤图》二幅。)

《宣和画谱》卷一七云:

黄居寀,字伯鸾,蜀人也,筌之季子。筌以画得名,居寀遂能世其家,作花竹翎毛,妙得天真,写怪石山景,往往过其父远甚。见者皆争售之唯恐后。故居寀之画,得之者尤富。初事西蜀伪主孟昶为翰林待诏,遂图画墙壁屏幛不可胜纪。既而随伪主归阙下,艺祖知其名,寻赐真命。太宗尤加眷遇,仍委之搜访名画,诠定品目,一时等辈,莫不敛衽。筌、居寀画法,自祖宗以来图画院为一时之标准,较艺者视黄氏体制为优劣去取。自崔白崔慤吴元瑜既出,其格遂大变。今御府所藏三百三十有二幅。(其中牡丹图四十五幅,分别为《牡丹图》三幅、《牡丹雀猫图》二幅、《牡丹鹦鹉图》一幅、《牡丹竹鹤图》六幅、《牡丹锦鸡图》五幅、《牡丹山鹧图》四幅、《牡丹鹁鸽图》八幅、《牡丹黄莺图》二幅、《牡丹雀鸽图》一幅、《牡丹戏猫图》三幅、《湖石牡丹图》五幅、《牡丹金盆鹧鸪图》二幅、《牡丹太湖石雀图》二幅、《顺风牡丹黄鹂图》一幅。)

4.滕昌祐

《宣和画谱》卷一六云:

滕昌祐字胜华,本吴郡人也,后游西川,因为蜀人,以文学从事。初不婚宦,志趣高洁,脱略时态。卜筑于幽闲之地,栽花、竹、杞、菊以观植物之荣悴而寓意焉,久而得其形于笔端,遂画花、鸟、蝉、蝶,更工动物,触类而长,盖未尝专于师资也。其后又以画鹅得名,复精于芙蓉茴香,兼为夹纻果实,随类得色,宛有生意也。其为蝉蝶草虫,则谓之点画,为折枝花果,谓之丹青,以此自别云。大抵昌祐乃隐者也,直托此游世耳,所以寿至八十五。然年高,其笔犹强健,意其有得焉。今御府所藏六十有五。(其中牡丹图九幅,分别为《牡丹睡鹅图》二幅、《湖石牡丹图》一幅、《龟鹤牡丹图》四幅、《太平雀牡丹图》一幅、《牡丹图》一幅。)

5.徐熙

《宣和画谱》卷一七云:

徐熙,金陵人,世为江南显族,所尚高雅,寓兴闲放,画草、木、虫、鱼,妙夺造化,非世之画工形容所能及也。尝徜徉游于园圃间,每遇景辄留,故能传写物态,蔚有生意,至于芽者、甲者、花者、实者与夫濠梁喁之态,连昌森束之状,曲尽真宰转多之妙,而四时之行盖有不言而传者。江南伪主李煜衔壁之初,悉以熙画藏之于内帑,且今之画花者,往往以色晕淡而成,得熙落墨以写其枝叶蕊萼,然后传色,故骨气风神为古今绝笔。议者或以谓黄筌、赵昌为熙之后先,殆未知熙者。盖筌之画则神而不妙,昌之画则妙而不神,兼二者一洗而空之,其为熙与。……今御府所藏二百四十有九。(其中牡丹图四十幅,分别为《牡丹图》十三幅、《牡丹梨花图》一幅、《牡丹杏花图》一幅、《牡丹海棠图》一幅、《牡丹山鹧图》二幅、《牡丹戏猫图》一幅、《牡丹鹁鸽图》二幅、《牡丹游鱼图》二幅、《牡丹湖石图》四幅、《红牡丹图》一幅、《折枝牡丹图》一幅、《写生牡丹图》二幅、《写瑞牡丹图》一幅、《桃夭牡丹图》一幅、《牡丹桃花图》三幅、《风吹牡丹图》二幅、《蜂蝶牡丹图》一幅、《牡丹芍药图》一幅。)

6.徐崇嗣、徐崇矩

《宣和画谱》卷一七云:

徐崇嗣,熙之孙也,长于草木禽鱼,绰有祖风,如蚕茧之属,皆世所罕画,而崇嗣辄能之。又有坠地果实,亦少能作者,崇嗣亦喜摹写,见其博习耳。然考诸谱,前后所画率皆富贵图,绘如牡丹、海棠、桃竹、蝉、蝶、繁杏、芍药之类为多,所乏者,丘壑也。使其能展拓纵横,何所不至。今御府所藏一百四十有二。(其中牡丹图十幅,分别为《牡丹图》五幅、《牡丹鹁鸽图》一幅、《牡丹鸠子图》一幅、《写生牡丹图》一幅、《荣牡丹图》一幅、《牡丹芍药图》一幅。)

《宣和画谱》卷一七云:

徐崇矩,钟陵人。熙之孙也,崇嗣、崇勋,其季孟焉,尽克有祖之风格,熙画花、竹、禽、鱼、暗里蝶、蔬、果之类,极夺造化之妙,一时从其学者莫难窥其藩也。崇矩兄弟遂能不坠所学,作士妇盆工,曲眉丰脸,盖写花、蝶之余也。今御府所藏十有四。(其中《牡丹图》四幅。)

7.赵昌

《宣和画谱》卷一八云:

赵昌字昌之,广汉人,善画花果,名重一时。作折枝极有生意,传色尤造其妙。兼工于草虫,然虽不及花果之为胜,盖晚年自喜,其所得往往深藏而不市,既流落,则复自购以归之,故昌之画世所难得。且画工特取其形耳,若昌之作,则不特取其形似,直与花传神者也。又杂以文禽猫兔,议者以谓非其所长,然妙处正不在是,观者可以略也。今御府所藏一百五十有四。(其中牡丹图十一幅,分别为《牡丹图》六幅、《牡丹锦鸡图》一幅、《牡丹鹁鸽图》一幅、《牡丹猫图》一幅、《牡丹戏猫图》一幅、《写生牡丹图》一幅。)

上述诸家中,以黄筌、徐熙牡丹画最擅胜场,其子嗣亦皆能继家学,故《宣和画谱》皆特为表彰。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七亦记其事:“国初江南布衣徐熙、伪蜀翰林待诏黄筌,皆以善画著名,尤长于画花竹。蜀平,黄筌并二子居宝、居实(《宣和画谱》作“寀”),弟惟亮,皆隶翰林图画院,擅名一时。其后江南平,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格,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筌恶其轧已,言其画粗恶,不入格,罢之。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画工与诸黄不相下,筌等不复能瑕疵,遂得齿院品。其气韵皆不及熙远甚。”

除此之外,尚有于锡(《宣和画谱》载其《牡丹双鸡图》、《雪梅双雉图》各一幅)、梅行思(《宣和画谱》载其《牡丹鸡图》一幅)、易元吉(《宣和画谱》载其《牡丹鹁鸽图》、《写瑞牡丹图》各一幅),崔白(《宣和画谱》载其《牡丹戏猫图》二幅、《湖石风牡丹图》一幅)、宗室赵仲佺(《宣和画谱》载其《写生牡丹图》一幅)、武臣吴元瑜(《宣和画谱》载其《写生牡丹图》一幅)、内臣乐士宣(《宣和画谱》载其《牡丹鹁鸽图》二幅)。

以上所列,仅据《宣和画谱》,已见唐宋牡丹绘画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