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7851700000046

第46章 不贪权贵的“罗敷”

古人形容美貌、善良的女子的词语很多,如玉人、佳人、丽人、佼人、婵娟、千金、娇娃等。而罗敷则被称为贞洁美女。

古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上载:“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文中“罗敷”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名字。

此段大意是说,刘兰芝没有妇节,婆婆不喜欢她。告诉儿子邻居有个贤惠的女子,名叫秦罗敷,长相惹人喜爱,无人可比,母亲替你去求婚。你赶快休掉刘兰芝,送走她千万别挽留!

《孔雀东南飞》是有名的长篇叙事诗,内容主要是叙述后汉时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虽然贤淑,却不得婆婆欢心,儿子被迫遵母命休妻。刘兰芝回娘家后,被逼改嫁,于是投水自尽。焦仲卿得知,便在庭树自缢,双双殉情而亡。

那么,为什么古人称貌美贞洁的女子为“罗敷”呢?

罗敷,人名,源自于乐府诗《陌上桑》所载:“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陌上桑》是汉朝著名的民间叙事诗,又称为《日出东南隅行》、《艳歌罗敷行》。由于乐府诗是民间歌谣或可配乐歌唱的诗,这首诗内容有罗敷采桑陌上,所以早期乐歌就称为《陌上桑》。

因诗中首句为“日出东南隅”,故南朝陈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即题为《日出东南隅行》;诗中叙述罗敷遭官吏戏弄,而严词拒绝其邀约,美而贞洁,故《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虽然许多古籍都收录此篇,但却未署名为何人所作。

其实,早在晋朝崔豹撰《古今注》中,就记载了这首诗:“《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焉。罗敷乃弹筝,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焉。”

后来,宋朝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辑录时就采用《古今注》的题名,之后便一直沿用至今。

按照《古今注》的说法,东汉时,邯郸城秦家有个容貌姣好的女子,名叫罗敷,她是同乡人王仁的妻子,而王仁是赵王的家臣。罗敷擅长采桑、养蚕,经常到城南角采桑。罗敷天生丽质、娇艳动人,经常让路过的男子见了浑然忘我、神魂颠倒。这就是诗中所写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有一天,罗敷出门到田间小道的桑林里采桑,当时赵王正好登上高台赏花。赵王一眼就望见貌美如花的罗敷,他一见倾心,打定主意要得此佳人为妾。

于是,赵王命人准备酒宴,邀请罗敷前来赴宴。罗敷依约而来,赵王以礼相待,酒过三巡,赵王借着酒意,向罗敷吐露爱慕之意。

罗敷不慌不忙向赵王表示,她要为赵王弹唱歌曲以助酒兴,于是弹筝作《陌上桑》一曲,表明“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婉言拒绝了赵王。

《陌上桑》原诗中:“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意思是说太守有自己的妻子,罗敷有自己的丈夫。后来,“使君有妇”被用来比喻男子已娶;“罗敷有夫”原用来表示与丈夫感情坚深不移,后指妇女已婚。由于《陌上桑》传唱千年,罗敷也就成为美女的代称了。

《古今注》的这个说法和《陌上桑》诗句有出入,但是对于文学作品没有必要深究。我们今天读这首诗,看到罗敷不攀富、不攀权贵,对爱情专一的美德,这是值得赞扬和肯定,也是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