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7851700000006

第6章 史上“小学”和“大学”

国学,我国历史上固有的学术和文化。国学也是西周在王城及诸侯国都的学校。根据《礼记》、《大戴礼》和《周礼》记述,西周国学由前代学制发展而成,分小学和大学。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

小学以书、数为主。西周即有小学,其后各朝代继续设立。名称不一,官学如四门小学等。西周以前,学在官府,当时没有私人办学。春秋时,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历史记载,孔子学生有三千人之多,贤者七十二人。战国时期私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汉以后,私学成为中国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学如书馆、私塾遍地开花。

魏晋南北朝时,私学有的要求学生兑资入学,有的酌收束脩,有的接收帝王的“资给”或“馈赠”。元代庙学多为民间捐资或集资兴建、维持。历代书院经费来源有的是政府拨给的,有的是私人筹措、捐献的,有的则是通过“学田”自给自足。

早期私学的师资来源于平民学者。私学的宗师,有入仕做官兼领官职或短期为官者,但是,为师的资格不以入仕与否为先决条件。唐宋以后,随着科举制的强化和读书人的增加,许多科举落第者选择教书谋生,这是私学特别是蒙学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

近代小学始于清末。小学还有另外一种含义,那就是语言文字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因儿童入学要先学文字。隋唐以后,范围扩大,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清末称为语言文字学。

大学以礼、乐、射、御课程为主。西周大学有“东序”、“瞽宗”、“成均”、“上庠”、“太学”等名称。又有总名:天子所设的学校称为“辟雍”,诸侯所设立的学校称为“泮宫”。《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於道路矣”其中的“庠序”就是地方办的学校。到后来大学和小学为京师官学的统称,即国学。

西周开设在王城的学校为五学,《大戴礼·保傅》记载:五学是西周设在王城的大学,包括东、南、西、北四学和太学。清朝孙诒让《周礼正义》:“周大学之名,见此经者唯成均。见于《礼记》者则又有辟雍、上庠、东序、瞽宗、与成均为五学,皆大学也。”又引郑锷说:“周五学,中曰辟雍,环之以水。水南为成均,水北为上庠,水东为东序,水西为瞽宗。”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西周已有太学之名,《大戴礼·保傅》:“帝入太学,乘师问道。”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设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为西汉太学建立之始。东汉太学大为发展,顺帝时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质帝时太学生三万人。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中国西周的“辟雍”,汉代以后的太学,以及晋代以后国子学等都属于大学性质。近代大学始于清末,即公元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

国子学,历史上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开始设置,与太学并立。南北朝时期,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北齐改为国子寺。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唐宋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明清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构,兼具国子学性质。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设学部,国子监遂废。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与太学名称虽然不一样,历代制度也有所变化,但作为最高学府,唯当两者并设时,国子学的教育对象乃属于更高级统治者之子孙,但目的都是培养封建社会的官吏。

如今的学校和历史上的学校性质完全不同,历史上能够上得起学的主要是统治阶层子女,而今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在学校接受教育;历史上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学而优则仕”,今天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