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7851700000007

第7章 “青竹”与“青史”

“青竹”与“青史”看起来是毫不相干的,“青竹”指四季常青的竹子,“青史”指史册、史书,这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有,而且关系相当密切。

其实“青史”一词是由竹简的演变而来的,所以说“青史”和“青竹”关系密切。

“青简”也就是“竹简”,在《后汉书·吴祐传》中记载:“(父)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这句话是说,吴祐十二岁时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父亲想烤竹简刻经书。之后“青简”就成了书籍的代称。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有《秘书省中忆旧山》诗,诗中写道:“厌从薄宦校青简,悔别故山思白云”中的“青简”就是书籍的意思。为什么把青简代指书籍呢?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青”是指竹简,因为在没有发明纸张之前是用竹简当作书写工具的,因为竹子是青色的,主要是写历史,所以称作“青史”。在竹简制作过程中,因为竹子表面有一层竹青含水分,不易刻字保存,所以就将竹简放到火上炙烤。经过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且防虫蛀,又易保存,当时这种竹简主要是记载历史的,所以“青史”泛指史书。如江淹《诣建平王上书》说:“俱起丹册,并图青史。”又有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写道:“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此外,当时把火烤的程序叫做“杀青”,也叫“汗青”。所以“汗青”一词和“竹简”、“青史”都被后人引申比喻为史书。如文天祥的《过伶仃洋》里有“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竹简”和“白绢”又统称竹帛,许慎《说文解字·叙》解释说:“著于竹帛为之书。”后来,也用来记载历史,所以后世就以“青史”当作史书的代称。

青史是指史册,古人希望在史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流传千古,相应的就产生了带有“青史”的成语,而且用的极为广泛。如青史留名,《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

和“青史留名”意思相同的,带有“青史”的成语,还有“青史名留”,如明朝佚名《桃园结义》四折:“我则待要西除东荡,博一个青史名留。”此外还有“青史传名”,如《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见其意已决,便说之曰‘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再有成语“青史标名”,“标”是留下名字,如元朝佚名《昊天塔》一折:“俺不能够青史标名,流芳万古。”

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古人在用这些成语时,有时还比较活分,下举两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就有“青史”一词,如第三十六回说:“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在《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说道:“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

“杀青”、“汗青”还有一种意义,就是比喻著作的完成,如曾巩《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说:“虚食大臣,汗青无日,以负陛下任属之义,此臣之所大惧也。”这是说史书非常多,没有完成的日子,这样就辜负了陛下的委任了。

我们常说“留名青史”,或者说“青史留名”是说在历史书籍中,特别是史册中留下姓名和事迹,这样可以流传千古。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为社会做一些好事,多做一些善事,在历史的进步中贡献力量,如果积累多了,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也能够“青史留名”。人的能力有大小,但要尽心尽力,做到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