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7851700000064

第64章 反复考虑称“斟酌”

荀子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代表革新势力,在稷下三任祭酒,晚年应楚春申君召,授任蓝田(今山东境内)令。其代表作为《荀子》。在《荀子·富国》中陈述了他富国强兵的理念:“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此段大意是说,英明的君主必须谨慎地维护国家的和谐安定,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尽力开辟其他财源,还要时时考虑调整各项收支。文中“斟酌”两字,就有反复考虑后决定取舍之意。

那么,为什么反复考虑后决定取舍称为“斟酌”呢?

斟,本意为用勺子舀取,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任重如坚石,则不可以剖而斟。”《说文解字》:“斟,勺也。”泛指执壶注酒、茶,如斟酒、斟茶。酌,从酉从勺,从酉则与酒有关,本意为斟酒,如《说文解字》:“酌,盛酒行觞也。”就是斟酒待客。可见,斟、酌都有倒酒之意。班固《西都赋》:“腾酒车以斟酌。”

斟、酌二字虽然都是倒酒,但还是有区别,倒酒不满曰“斟”,倒酒太多曰“酌”。杯里的酒太满与不足都不适宜,最好是不多不少最适中。故“斟”酒不满就要增加一点,而“酌”酒溢出就要减少一点,因此要反复增减才能把酒倒得刚好,这就是“斟酌”的原意。

“斟酌”也用来借指饮酒。如晋朝陶渊明《移居》:“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斟酌”一词最早见于《国语·周语上》上载:“故天子听政……百官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ɡǔ,乐官。古代乐官以瞽者担任)、史(春秋时有外史、左史、南史等。为掌管法典和记事的官)教诲,耆艾(年寿高。古称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据载,周厉王残暴无道,人民都咒骂他。邵穆公对厉王说:“人民已经无法忍受暴虐的政令了!”厉王听了大怒,就找一个卫国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密告,立即处死。

于是,人民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敢以眼神相互传达内心的愤恨。周厉王非常得意地告诉邵穆公说:“我能制止毁谤了,人民都不敢说话了。”

邵穆公劝厉王:“你这种做法只是堵住人民的嘴,防堵百姓的口,比防堵河流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河道因堵塞而造成溃决,就会伤害很多人,因此堵住人民的口,后果也是一样。所以,治水只能用疏通来排除壅塞,治民应该善用引导来让人民说话。”

邵穆公接着说:“因此君王处理政事,要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员进献讽喻诗,乐官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书,少师诵读规劝箴言,无眸子的乐工吟咏诗篇,有眸子的乐工诵读讽谏之言。”

邵穆公说:“百官纷纷进谏,平民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身边的近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亲戚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书加以劝导,年长者再进一步整理修正,然后由君王加以斟酌考虑后决定取舍,再付之实行。如此一来,国家政事得以实施而不违背理法。”

后来,文中邵穆公所说的“斟酌”一语,就被人们用来泛指凡事经反复考虑后再决定取舍。

当政者听取各方意见,然后仔细斟酌,衡量利弊得失,再作出决定,这是历史经验。而百姓也要三思而后行,斟酌后才能做出取舍,判断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