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孩子
7852300000001

第1章 祝贺“段镇少先队教育思想研讨会”的召开

段镇同志是我国少先队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他的少先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理论是几十年来上海及全国少先队教育和活动实践的研究结晶。他的思路和建议影响着近年来全国少先队工作的重要决策,他的书和文章培训过大批辅导员和少先队工作者,他本人的德才人品在少先队界得到很高的赞誉。

“百年树人、树人百年”,少先队事业是一项功需百年而又功在百年的事业,这项事业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一大批不求名利、不计得失、咬定青山,扎实奋斗的献身者。中国的星星火炬事业和整个少年一代的成长就是靠这些献身者们用青春和心血托起来的。段镇同志作为一位解放前就参加少运的“老革命”,把自己一生的追求和才智都融进了少先队事业,我们所有的“后来者”们都要向他表示敬意。

中国的少先队事业已经走过了40年的路,其丰富的实践已经为学科理论框架的构成提供了基础,但是这个框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需要大批有理论造诣的少先队专家的努力,这是少先队事业中当前特别需要加速发展的领域。

鉴于少先队学科理论在中国还是需开垦的领域,也鉴于我们的学校还没有大批培养出少先队的专家,所以我们主要依靠那些在实际工作中注意理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注意理论总结的同志来推进少先队学科理论框架的构建,并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升华”成为少先队教育理论的专家。我认为,段镇同志就是这条成长之路上的一个好榜样。

我们做少先队领导工作的同志应该创造条件,让那些有创造热情,有真才实学的同志真正把他们的光和热发挥出来,变成整个星星火炬事业中的一份光和热。因此,对于上海团市委、少先队工作学会和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召开这次讨论会,我认为是少先队事业中一次有意义的首创。

我因故不能前来参加这次讨论会,但我仍将像当年的少先队员一样,向我们红领巾事业的前辈――“老段”,致少先队的敬礼!

祝您们的会议成功。

如果说,李源潮的信代表了领导层的评价,那么,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刘佛年教授的发言,则代表了理论界对段镇乃至对少先队教育的评价。

如77岁的刘佛年教授说:

少先队教育是整个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教育除了靠学校、家庭外,还要靠他们自己的集体,自己的组织,也就是让他们从小在集体中学习当家作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这种儿童集体的自我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所不可缺少的。儿童集体的自下而上的教育同学校自上而下的教育相结合,这是中国儿童教育特色,也是中国儿童教育的传统和成功的经验。这是被少先队40多年来的历史所证明了的。因此,我认为搞好少先队工作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的重要标志。

少先队教育有其独特的规律,少先队教育科学是整个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将对整个教育科学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段镇同志从解放前开始从事少先队工作已达45年,他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10年来,他致力于理论研究,探索少先队的规律,在这方面是有建树的。我曾经读过他的专著《少先队教育学》,还看过他的《论少先队的自动化》、《中国儿童组织的社会功能》和《培养儿童创造精神》等论文,我认为这些论文都具有较高的质量。他主编的《少先队教育学》既是理论专著,又是教科书,又是实践工作的参考书,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方针。他倡导的“少先队自动化”主张,引导少先队员从小学会自主、自动、自治、自理,充分发挥少年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这种主张是完全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他提出的中国少先队的社会功能有:教育功能、自治功能、娱乐功能、参与功能、交往功能和保护功能,其中教育功能是少先队的基本功能。少先队对少年儿童具有政治思想的启蒙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德、智、体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自治功能,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这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他们日后的终身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参与功能就是儿童参与社会活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列宁、邓小平对此都十分重视,充分肯定少先队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贡献。娱乐功能和交往功能也是符合儿童特点的,玩是儿童第二生命,结伴成群过集体生活是儿童最大的快乐,少先队教育应当是快乐的教育,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发展。最后是保护功能,儿童应当受到保护,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总之,以上述的一些观点来看,段镇同志对少先队工作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认识,观点比较鲜明,完全符合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需要,所以他的研究具有创造性,既有学术性又有实践性。

同志们,少先队是一门未来的学科,段镇同志为学科化建设带了一个好头,作出了贡献。上海和全国还有一批老少先队工作者也在为少先队学科建设而共同努力,这一形势是十分喜人的。我希望教育部门都来重视少先队研究,更希望我们的师范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学者,教授也都关怀少先队教育,支持少先队学科化建设,为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教育科学,为创建中国儿童组织的学科体系,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开幕式上发言最长的是上海少工委主任吴汉民,他做了段镇少先队教育思想概述,题为《为创建中国儿童组织理论体系而奋斗》。他认为,段镇少先队教育思想有三个基本观点:第一,社会主义的儿童观――“主人观”;第二,少先队的教育观――引导少年儿童在集体中自觉自动地自我教育;第三,全面发挥少先队组织的社会功能。吴汉民还谈了段镇治学的三大特点:1.少先队研究与少先队教育实践紧密相连,及时回答现实提出的新课题;2.少先队研究与少先队教育实践齐步同行,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到实践,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3.少先队研究面向全体少先队工作者,面向全体少年儿童,实行“专兼群三结合”、“大小研究相结合”。

专程从北京赶来的全国少工委副主任温愉新也在开幕式上发了言。他称此会的召开标志着“少先队的理论已经堂堂正正地登上了社会科学的学术殿堂”,“还标志着少先队界优秀的理论工作者已经成熟起来了,尽管目前为数还不多,但他们已当之无愧地进入中国当代教育专家的行了。”在谈到段镇少先队教育思想形成时,温愉新分析了6个方面的背景,其中之一是:“段镇同志蒙冤20年,坎坷的经历使他对‘左’的路线的危害有了切身体会。正是渴望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理想,推动着他的育人实践和对育人实践的理论研究。他的实践和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未来新世纪培养新主人。这无疑是他的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原动力。”

在开幕式上最后发言的是段镇本人。已经63岁的段伯伯穿一件白色的夹克,动情地说: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把社会理想寄托于少先队事业中。我已有的成果是集体的成果,我还处于幼儿园水平,顶多是初生的牛犊,是终身陪同少先队的孺子牛和敢死队。我希望大家多一些批判思维,这将有助于少先队研究的发展……”

这次研讨会开了4天。也许,最令人兴奋的是去闵行区华坪小学参加“小队长招待会”,也是小队优化组建的形象展示。

据校长郭西薇介绍,该校前身是民办浦江小学,条件极差。直到1985年迁入新校舍,改为公办小学,才逐渐发展起来。校长当过辅导员,对少先队一往情深,并带年轻的大队辅导员张卫红去段镇家拜师求教。

张卫红不是一般的年轻,她长长的辫子,长长的流海,小小的个子,戴着红领巾,与孩子们站在一起,让人难以分辨谁是少先队员谁是辅导员。

火爆的场面发生在与队员的相见之时。“小队长招待会”犹如超市一样,每个代表可与小队长随便交谈,也可以较集中地听小队长介绍情况。听张卫红说,刚开始自愿组队实验一年,已经优化组建64个小队,有镜子小队、飞鹰小队、男子汉小队、赛男孩小队、克赛号小队等等,小队活动空前活跃。男子汉小队队长胡凯南开心地说:

“我们自愿组队了,小队自主了。我们男子汉小队,深夜去爬新建成的24层楼,悄悄躲过守门人,打着手电爬空楼。可是,爬到19层,累得都瘫在地上喘气。好一会儿才爬上第24层,看到了闵行全景。我们男子汉们激动得全拥抱在了一起,太难忘了!”

这次“小队长招待会”设若干个点,每个改革实验的中队负责一个点。在五年级的另一个点上,一位小队长讲了一个故事:

“我们的中队长是大队委员,她想当‘四道杠’的大队长,也来竞选小队长。可她站出来之后,没人参加她的小队,因为她太凶了,总爱说教,谁自愿跟着她受折磨呀。结果,她大哭一场,最后,还是小队帮她进步了……”

可惜,由于时间匆忙,来不及细细采访。但是,这个故事引起了本书作者的浓厚兴趣,并以这些故事为轴心创作了一部17万字的长篇小说《金猴小队》,1994年由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式出版。不久,又将《金猴小队》改编成8集同名电视连续剧,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赴作者故乡青岛摄制完成,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

在研讨会期间,代表们各抒己见,学术民主气氛甚浓。夏禹龙、燕国材、曹子方、叶澜和来自北京及各地的少先队专家王怀倜、卢勤、缪力、徐子煜、徐刚、唐云增、韩振东、康文信、夏秀蓉、倪谷音等同志,还有来自上海红领巾理事会的小代表张炼红、吴弘、张琳等人,都在会上发了言。大家对少先队自动化的提出极感兴趣,也提出不同见解,但绝大部分同志热情赞赏少先队自动化,并从理论与实践上给予高度评价。

韩振东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副教授,他的讲演总是超常的投入,不仅声音洪亮,而且常常大汗淋漓。这一次,他从孙敬修谈起的。他说:

著名的故事爷爷孙敬修铜像揭幕的时候,我想,除了孙爷爷死了之外,段镇与他是一样的人。孙敬修常对孩子们说:“咱们是一头的。”段镇同志和咱们是一头的,是一位以“一辈子”精神为少先队事业服务的忠诚战士。我想是不是可以用这么五句话对他进行角色评价:少先队工作的“敢死队”;红领巾们的“孺子牛”;辅导员们的知心友;共青团带队的好帮手;少先队学术研究的好带头。

他的评说给大家留下极深的印象。

1月31日下午,“段镇少先队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了闭幕式。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叶澜教授首先发言。她一向关注和支持少先队改革,曾发表“自愿比合理更重要”的观点。她指出,段镇少先队教育思想和实践探索的核心,即通过儿童组织及其活动,使每一个儿童的个性得到健康、主动的发展。她说:

“段镇的少先队教育思想体现了这样一种彻底的主体论:人应该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儿童不仅是活动的主体,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叶澜特别指出:

“我认为,段镇的思想中最有价值、最有贡献的是在于对‘怎样做’问题的研究,即少先队活动实践的组织与方法问题研究,这也是他教育思想中最活跃、最丰富的一部分。”

继叶澜之后,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发了言。吕型伟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也是上海教育学会会长、研究员。他非常熟悉段镇,平时一见面,总开玩笑说:“自动化来了。”

吕型伟谈笑风生地说:

段镇同志是我国少先队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也是全国少有的、唯一的终生从事献身于少先队事业的人,因为好多少先队工作的开拓者,以后做官去了。在这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少先队工作者,多数也去搞别的事业去了,就是段镇把他一生的心血,全部献给少先队事业。毛泽东讲: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段镇就是这样的精神。我对段镇十分钦佩,可贵的是他的思想并不随着他的年龄的增长而老化、僵化,而是随着时代的步伐和经验的积累而长改长新,不断发展。人老,而思想不老,这是很不容易的。当然,这是说他的思想长改长新,并不是说他的思想是变化多端,反复无常,有一个基本思想是不变的,是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那是他要让少年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中的主人、活动中的主人、长大后成为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未来的主人,这个思想是不变的。但是他要儿童做主人的思想,同西方资产阶级学者鼓吹的儿童本位思想是有区别的,并不是让儿童自然发展,也不是要儿童离开社会、集体去讲个人发展,而是有领导的、有目标的、有导演的,这个导演是中国共产党,是通过中国共产党提供的条件、指出的目标,通过儿童自主自觉的活动,最后在具体中实现他的价值,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当前教育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门问题,全国也开过三次全国性讨论会,讨论教育的功能问题。主要争论是: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是本位论还是工具论,资产阶级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段镇少先队教育思想实际上已经接触到这个问题,但是我感觉到还需要在理论上深下去,而不是仅仅在方法上探讨,要在理论上讲清楚,站住脚跟。

段镇所以能不断发展他的思想,重要一点,他是不唯上,不唯书,不人云亦云,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这是非常可贵的。我想到郑板桥有一首写竹子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非常适合段镇同志。他从16岁起,搞少先队工作,45年了,我是从解放初认识他的,从段大哥,到段叔叔、段伯伯,现在变成段老、段爷爷。少先队工作是不老的,所以叫他段伯伯可以了,不要再上去了。他非常像郑板桥写的这首诗,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少先队工作是一门科学,但这门科学现在还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有待于大家努力。希望段镇同志继续发扬开拓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