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孩子
7852300000015

第15章 友爱小队

蹲点让段镇尝到了甜头,甚至使其终身受益无穷。

建队50周年时,段镇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写的最重要文章即是《沉下去,‘海底探宝’――五十年一得:谈蹲点》。

他写道:

我从事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从“地下”到“地上”,从筹建中国少年儿童队直至今日少先队,前前后后总共有54个年头,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少先队,这是我的幸运。如今虽已年过七旬,仍能快乐地为少先队奋斗。我的座右铭是:“甘为红领巾孺子牛,誓当少先队敢死队。”我想我将干下去,干到死而后已。

我的领导,我的老师,那些大哥大姐们传授给我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最珍贵的“宝贝”是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它是少先队工作的“法宝”,又是培育锻炼少年工作者的“法术”。建队50年来,我就是这个“法宝”、“法术”的学习者、使用者、体验者和受益者。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具体化为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就是“蹲点打圈,点面结合”。这是50年代以蒋文焕为首的团市委少年部所倡导、实行的。蒋文焕一直要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沉下去,沉到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结合,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结合”。他强调领导首先要抓点,有了点才有面,由点而面,这是科学的领导规律。他任少年部长期间总是以身作则做示范,亲自抓点,蹲点。上海首创的第一届夏令营,他亲自担任营主任,住在营地,10天里与孩子们同吃同住同玩,打成一片,从中直接了解孩子,同营中队辅导员一起研究怎样组织野外活动、军事活动和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亲自总结办营经验。以后六七年就都让我去办。他又亲自分别去一个中学和一个小学蹲点,在师大附中创造了“把烂污二变为王牌二”的培养初二集体,转变顽皮少年的经验,带出了优秀辅导员林炳英(林后任附中校长);在南市实验小学蹲点,总结了中队辅导员培养小学少先队集体的经验。点的经验宣传了科学的少先队教育思想和辅导方法,一个点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面就被带动起来;先进的典型人物、典型经验带动了面的工作,也带动了面上一大批辅导员,真是闪光一点,引亮一片。

在肇周路小学期间,段镇与刘元璋一起,总结创造了著名的“友爱小队”的经验,而这完全是从队员的实践中来的。

一天下午,段镇正和刘元璋在商量事情,副小队长张元元推门进来,急匆匆地说:

“辅导员,小队长陆幼珍两天没来上课了,怎么办?”

他说话的态度,既不焦急,也无同情之感。两个辅导员还未回答,他接着又说;

“准是逃学了。哼,还是小队长哩!”

“中队辅导员知道了吗?”刘元璋问。

“知道了,他让我到她家去了解了解。”

“那么,你去了没有呢?”

“没有……没有去。”他吞吞吐吐地说。但接着又肯定地说:“我猜想,她为什么不请假,一定是没有什么理由,我吃准是赖学了!”

“吃准是赖学?”刘元璋不由得重复地想了几遍。他为什么这样分析呢?陆幼珍并不是经常旷课的学生啊!是什么原因促使张元元这样猜测呢?一个是小队长,一个是副小队长,两个人每天都在一起,然而张元元竟是这样不信任陆幼珍,他们的友谊在哪里呢?可能,陆幼珍真的是逃学,然而那需要去家访之后才能肯定啊!可现在,他没有这样做就断定陆是赖学……很明显,在这两个小队长之间,友谊还没有建立起来,不,也许整个小队都存在这种情况吧?……“友谊”,这是任何一个小队都不能缺少的啊!

“你推测她一定是逃学吗?”刘元璋又重复地问了一句。

“一定是!队组织应该处分她。”

“嗯,处分?确有这件事,中队委员会是可以给予必要的批评的,可是,要有足够的理由!怎么可以只凭猜测,就随意批评或处分人呢?队章上有这样的规定吗?”刘元璋有点激动了。他想,应当尽力使他意识到作为一个同志的责任。

张元元沉默了,一声不响地望着两个辅导员。

“现在我还不能同意你的意见,我不赞成随意批评一个人!”刘元璋继续说:“我看,还是按照中队辅导员的建议,先派一个同学,或者你自己亲自去一趟,了解了解她到底为什么不来上学,弄清楚了事情再来决定是否要批评,好不好?”

张元元的脸骤然地红起来了,两手搓着衣角,也许他事先没有料到辅导员会这样回答吧?为了使这种不协调的空气快点散开,刘元璋扶着他的肩膀说:“张元元,我思考再三,最好还是由你自己去完成了解的任务,不知你是否同意?”

“我愿意!”他的脸色开始阴转晴了。

“很好,请你今天就去!把陆幼珍不来上学的原因详细地实地了解一下。如果真的是旷课,那小队应当给予必要的批评;要是因为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我们队组织就应当关心她,帮助她。你了解完了,希望能让我们和中队辅导员最先知道,我想看看你任务完成得怎样?你同意吗?”

“好,我现在就去!”张元元兴奋起来了,话刚说完,就飞也似地冲出了办公室。

望着张元元远去的背影,段镇与刘元璋俩人对视了一下,会意地大笑起来。

“你为什么笑?”

听段镇发问,刘元璋没马上回答,却反问:“你为什么笑呢?”

段镇回答:

“我笑你这一招实在妙不可言,既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又为解决难题架起了桥梁,张元元却毫无所知。”

刘元璋眯着眼睛说:

“阿段,我时常觉得当辅导员开心死了!这孩子一个个跟水晶人似的,整个儿一个透明体,那点儿小心眼儿谁看不出来?可孩子是那么热情、执着,让人怎能不喜欢他们?”

“等着瞧吧,准有好戏!”

段镇自信地说。

果然,第二天早晨,段镇和刘元璋吃过早餐,刚刚走进大队部,张元元就来了。紧接着,中队辅导员也匆匆赶来,她也是来谈陆幼珍缺课的事儿。

三个辅导员交换了一下眼色,示意张元元先讲。

张元元的表情和昨天下午来报告的状态大不相同,脸上已经没有昨天那种毫无同情之感的神色,而是相当严肃地汇报说:

“报告辅导员,我已经到陆幼珍家去过了,她不是逃学。”

“那为什么不来上课,又不请假呢?”刘元璋急着问。

“她的弟弟病得很厉害,妈妈要去上班,又要请医生,买菜,只能把陆幼珍留在家里照顾弟弟,而且也一时抽不出身来请假。她见到我去了,很着急,说弟弟不知道什么时候病好,如果老不到校上课,功课会落后,她担心赶不上大家……”张元元愈说愈急促,看样子已动情。他最后问:“辅导员,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是的,怎么办呢?”三个辅导员都在想着这个问题,以至于忘了张元元站在一边正等待着他们的回答。

“我知道,昨天是错怪了她,随便说人家逃学。可是现在 ……”他自言自语地像在作检讨似地说。

这时,中队辅导员讲话了,他说:“我们大家应当立即想办法帮助陆幼珍。”

段镇和刘元璋当然很赞成中队辅导员的建议,因为这正是向孩子们进行友谊教育的好时机。

于是,张元元活跃起来了,他说:“我们想今天下午开个小队会,由我报告访问陆幼珍家的情况,然后请大家讨论帮助她的办法。”

“好!我们也来参加。”

出乎意料之外,这个平时并不怎样关心人的小队,在讨论帮助陆幼珍的问题时,竟是那样的一致。当张元元报告完毕时,孩子们都抢着发言,情绪十分热烈。

“我住在她家隔壁,到她家去很方便,让我去帮助她好了。”有的说。

“我和她平时很说得来,我去吧。”另一个说。

“让我去好啦,我能帮助她补课,还会帮助她做点家务事。”

队员们热烈争抢着承担任务,这种对同学困难的热切关心,谁见了都会感动的。刘元璋激动极了!是的,队员们心中确实蕴藏着无私的友谊火石,只是需要我们成年人去擦一下,它就会融融地燃烧起来。

小队会很快作出了决定:从当天开始,由功课好、住得离陆幼珍家最近的朱珊和林小娥负责去帮助。

“我们一定很好的完成大家交给的任务。”朱珊和林小娥激动地说。荣誉感责任感在她们身上涌现了。

两个孩子没有辜负小队的委托,她们实现了自己在小队会上的诺言。为了正确清楚地给陆幼珍补上脱去的功课,上课的时候,她们更加用心地听讲;每天下午散学以后总是准时地到陆幼珍家去履行任务;每天早晨又总是把陆幼珍做的作业按时交给老师批改;一天又一天,可说是从不间断。

本来,一个同学的作业做得怎样,是不大有人注意的,可现在,陆幼珍的作业完成得怎样却成了全小队都关心的事了。每天早晨,朱珊和林小娥在教室里一出现,教室里会特别热闹,孩子们会自动地围着这两位“特使”,争着问陆幼珍的作业情况,问她的家里怎样怎样。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段镇回到了团市委少年部。按照规定,每个蹲点的同志每周回部里一次,蒋文焕副部长亲自听取汇报,并给予分析指点。由于肇周路小学成了少年部重点联系学校,所以,全部同志都来听汇报,还要一起讨论研究。

“阿段,你好有胆量啊,敢找李蕙芳这么漂亮的女朋友!”

“阿段,什么时候吃喜糖?”

“阿段,可别欺负人家呀!”

哥哥姐姐们总爱议论小弟弟的恋爱故事。段镇只好坦白:

“我是主动出击,攻下山头,马上转移阵地。”

“转移阵地?”吴芸红愣了,问,“往哪里转?再去爱一个?阿段?”

段镇急得直挥手,辩解道:“转移阵地是转到少年儿童队工作上,不能总在追女朋友呀!时间也不够嘛。”

这时,蒋文焕匆匆进来了,使劲儿拍了段镇的肩膀一下,说:

“女朋友有了,干劲大了,快说说又探到什么宝贝?”

于是,段镇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张元元小队的故事。少年部一班人都是“少儿队迷”,个个听得入了神,有的张着嘴,有的瞪大眼,有的还屏住了呼吸……

蒋文焕把笔一扔,跳了起来,围着段镇转起来打量着,说:

“好家伙,阿段,你成精了,这宝贝都让你探出来了!”

段镇摇摇头,谦虚地说:

“是刘元璋能干,不是我,我不过帮他总结提高一步罢了。”

“罢了?”蒋文焕盯着段镇,说,“什么叫罢了?你的任务就是推出一个刘元璋,带出一批少儿队教育家!”他转向大家,“你们都来讨论一下,从张元元小队的变化发现了什么?”

少年部顿时热闹起来。有的说发现了应当特别重视小队,只有小队建设好了,整个少年儿童队才有坚实的基础;有的说队员的团结是永恒的主题,应当坚持抓好团结友爱的教育;有的说队员做好事可能只有“五分钟”热度,应当想办法把他们的热情保持下去……

蒋文焕仔细听着飞快地记着。他坐在少年部办公室的东南角,背后是高高的壁橱,右侧是宽大明亮的窗户。当他停下笔的时候,常常凝神望着窗外那片草坪和高高的广玉兰。

当大家发表完意见之后,蒋文焕指指窗外,缓缓地讲了起来,他说:

“你们看见那片绿草坪了吗?那一棵小小草如果孤立起来,谁能成什么风景?可他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就构成了人人喜爱的景致,小草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这不就是少年儿童队员与集体的关系吗?同志们,少年儿童队工作者首先要有一颗童心,而童心体现在两个原则上,即一切为儿童幸福着想,一切从儿童实际出发,这也是少年儿童队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他站起来,又走到段镇身边,再一次拍拍这位小弟弟的肩膀,说:

“阿段发现的这个小队是一个友爱小队,我们要把这友爱的种子播撒进每个队员的心田,让每一个小队都成为友爱小队。这是少年儿童队建设的百年大计!”

这天晚上,蒋文焕留段镇共进晚餐,与他谈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团华东工委将召开少年儿童队工作讲习会,由胡德华、蔡怡曾主持,少年部拟派段镇去做专题报告,介绍一下肇周路小学培养团结友爱集体的经验;第二件是经过组织考察,团市委拟调李蕙芳来少年部工作。

段镇只感到身上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