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上
7857700000008

第8章 欧洲(1)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

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台农神庙以及罗马的圆形剧场,这些都让人浮想翩翩,从伟大的古代文明,法老和哲学家,想到皇帝和史诗传说。

史前巨石柱却不会令人产生这些遐想。

索尔兹伯里平原上有大规模的石头建筑遗址群,它们被现代的高速公路所环绕,并向东一直延伸到伦敦,这儿没有象形文字来破译,也没有苏格拉底的语句去解释。建造了史前巨石柱的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的人们还建造了一些石头纪念碑,这些纪念碑的遗迹散布于乡间。但是他们为何或者是怎样设法建造了像史前巨石柱这样独具特色的惊人建筑呢?他们没留下任何东西作为解释。而且,考古者发现索尔兹伯里平原的古代居民在其他方面显示出他们的文化仅仅位于生存线之上,直到20世纪后期,史学家还心安理得地称这些人为“野蛮人”。但是,难道是这些“野蛮人”建造了举世震惊的史前巨石柱,如果不是他们那么谁是真正的建造者?

毫无疑问,从中世纪起,那些研究这个古代建筑群的人们在设法解释谁建造了这些东西时,眼睛并不是只盯着索尔兹伯里平原,他们把目光伸得更远,从历史到地理,从航海到天文,一切可能的因素都被进行详细的阐述。12世纪时,蒙默斯的牧师威尔士·杰佛里就曾把史前巨石柱的建造归功于亚瑟国王的宫廷男巫默林。根据杰佛里的《不列颠国王的历史》,这些古代建筑群是受亚瑟王的叔叔——一个名叫奥里利厄斯·安布罗修斯的人委托建造的。安布罗修斯想寻求一种适当的不朽的方式来纪念反盎格鲁一撒克逊侵略者战争的伟大胜利。默林建议,在爱尔兰的一个名为基拉罗斯的地方取出一些石头,造成纪念碑,然后再用船把它运到不列颠。

17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对史前巨石柱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就委派宫廷建筑师伊尼戈·琼斯去调查。在对纪念碑进行一番研究与分析之后,琼斯只好赞同杰佛里的理论,这里的石器时代或铜器时代的居民不可能建造出这种石柱。“不可否认,他们缺乏知识,即使给自己穿上衣服”,琼斯推理说,“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建造像史前巨石柱那样结构雄伟、令人惊叹的作品”。

琼斯得出结论说,如此精巧雄奇的构造只能出自罗马人之手,而且象征着一位未明身份的罗马神的庙宇。

在接下来的一些年代里,人们试图把史前巨石柱归功于不列颠以外的建筑师。就像古代凯尔特牧师被人们认为是德鲁伊特人一样,丹麦人、比利时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都有他们的支持者。

所有这些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虽然直到20世纪人们才发明了放射性碳元素来测定年代,早期考古学家的粗陋的年代测定法却已表明史前巨石柱极有可能造于公元前1500年以前。大部分学者也意识到,德鲁伊特人的到来不早于公元前500年,而罗马人在他们之后。那意味着在他们两者到达英国之前1000年,史前巨石柱就已被建造出来了。

因此,直到20世纪,谁建造了史前巨石柱仍是一个谜。

1953年,一位考古学家的偶然发现给这一问题找到了答案。7月10日,作为对遗址调查的部分,理查德·阿特金森准备给位于大垂里森旁边的一块石头上的一些17世纪的刻画拍照。因为希望得到光和阴影的鲜明对照,他一直等到下午很晚。当他透过照相机的镜头观看的时候,阿特金森注意到在17世纪的刻画下面,是一些其他的雕刻。其中有一个刻的是指向地面的一把匕首。附近是四把斧头,斧头的类型是大约史前巨石柱建造时期在英格兰发现的那种。

那把惟一的匕首而不是那些斧头令阿金森最为激动。与此类似的东西以往从未在英格兰发现,也从未发现于北欧的任何地方。最能与之相比的典型物品来自希腊迈锡尼城堡的皇家坟墓。

这是与一个更加高级文化的联系,是一个人们有理由期望能建造像史前巨柱这样建筑的文化。足以让人乐观的是,在迈锡尼发现的那些匕首,其制造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这个时间与史前巨石柱的建造时间恰巧吻合。与丹麦人和德鲁伊特人的说法不同,有关迈锡尼的说法从年代上而言有一定意义。

阿特金森形成了一个较为详尽并且有说服力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史前巨石柱是由来自更加文明的地中海地区的拜访者——一位建筑师设计的。他推算甚至可能还有一位迈锡尼王子埋葬于索尔兹伯里平原。考古学界欣然接受了这一理论,他们为最终能找到了史前巨柱问题的答案而感到骄傲和欣慰。

但是就像有关迈锡尼的一致意见迅速形成一样,它很快又被摧毁。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一种新的放射性碳元素测定年代法,表明史前巨石柱比原先设想的要古老得多,而且比迈锡尼文明也要古老得多。考古学家们突然面对一个更加严肃的问题,新的放射性碳元素测定年代法证实迈锡尼城堡建于公元前1600至1500年,这样就使史前巨石柱的起源往前推移,远远早于任何地中海文明的可能影响。

根据这个最新推断,史前巨石柱周边的河床和外部沟渠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950年。周边内的一些木结构大约建于公元前2900至2400年之间,之后不久的某个时候被我们熟悉的石头结构所取代。

新的年代测定法动摇了迈锡尼理论的根基,也动摇了该理论的传播者们的整个思想体系,他们的探查、研究,他们为之欣慰的一切成果也都付诸东流。史前巨石柱如此古老,它根本不可能是由任何伟大的欧洲文明建造的,而且非欧洲文明也离此太久远。大部分学者不得不第一次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建造史前巨石柱的是那些居住在石屋附近的人们,而且他们完全是在没有外界的帮助下做到的。这些原始的人们是如何建造成世界上最为持久的纪念碑的?

但这还不是给人最深印象的地方,因为建造史前巨石柱的人们所使用的石头来自威尔士东北150英里以外的普里斯里山上,这就使他们的建造工作更加困难。

1932年,地理学家H·H·托马斯探寻到了他们使用的原料蓝砂岩(实际上,说它是一种污渍斑斑的灰色物更为适当)。这些蓝砂岩中的三种岩石类型跟在史前巨石柱附近发现的任何岩石都不同,但是托马斯发现同样类型的三种石头却能够在威尔士的卡梅宁山和富尔·特里冈之间山峰上的露出地表的自然岩石中找到。

索尔兹伯平原上的人们是怎样把这些重5吨的石头从威尔士运到英格兰的呢?

有一些地理学家,其中著名的是G·A·凯拉韦,大胆争辩说,这些蓝砂石是通过冰川,不是由人力搬运的。但是,大部分专家一致反对凯拉韦的观点,因为他们不相信最近的冰川作用会向南延伸到普里斯里山或者索尔兹伯里平原上。即使的确如此,冰川运动可以把威尔士一小片地区的蓝砂石集中起来,然后再把它们沉积在英格兰的另一小片地区,而不可能把它们散落于各地。而且布里斯托尔海峡的南部或东部没有任何其他的蓝砂石这一事实(可能只有一个例外,现在索尔兹伯里博物馆,但对此历史上有争议)从反面证明了冰川理论的不可信。

因此,最通常的解释是来自索尔兹伯里平原的人们把一些独木舟捆绑在一起,然后通过爱尔兰海搬运这些蓝砂石。问题是要找到进一步的证据证明索尔兹伯里平原的人们能拥有如此非凡的、了不起的技术知识。

伴随着知识传播者们认识上的混乱,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更值得注意的关于索尔兹伯里平原人民的提法。这些提法不是来自考古学家或地理学家,而是来自天文学家。

20世纪60年代并不是天文学家第一次发表见解的时候。早在18世纪,威廉·斯蒂克利就曾观察到史前巨石柱的主线是“白天最长时太阳升起的地方”,而且研究该纪念碑的许多其他人发现它的方向是面向太阳、月亮或者星星的。然而这些研究中没有一个能像波士顿大学的天文学家杰拉尔德·霍金斯的研究那样引起轰动。他醒目的著作《破译史前巨石柱》出版于1965年,并且很快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一本书。

霍金斯发现纪念碑上165个主要点之间的定线与太阳和月亮的升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更能引起争议的是,他认为史前巨石柱上的称为奥布里孔的一圈坑穴曾被用作预测月亮的圆缺。霍金斯把史前巨石柱称为“新石器时代的计时器”。

自从发现“迈锡尼”雕刻以来,仍然是史前巨石柱问题的首要专家阿特金森也以同样醒目的标题《史前巨石柱上的月光》进行反驳与回击。阿特金森认为史前巨石柱上的天体准线极有可能是偶然出现的。至于奥布里孔作为月亮圆缺的预测物,阿特金森提出证据说这些洞孔曾被用作火葬坑穴,而且在挖掘后不久即被掩埋掉。

在某种程度上,天文学家反对考古学家的争论伴随着每一种说法而引起频繁纷争,且在理解对方的技术论点上都有极大的困难。天文学家们提出了多种方法证实史前巨石柱可能被用作一个天文观测台。但是,天文学家们有这样一个趋势:他们强调的是不同的点与太阳或月亮如何构成一条直线,而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这些想当然的圆点中的一个可能比另一个造于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后的某个时候。考古学家们很快就找到了大量理论的弱点。

然而,甚至这不确切的天文学也表明,索尔兹伯里平原的人们研究过天空,并且有某种方法记录他们的发现。显然,史前巨石柱的建造者尽管在某些方面有些原始,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是高度发达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最近的发现在加深我们对史前巨石柱理解的同时,更加深了围绕到底是谁建造了它这一问题的神秘色彩。

阿尔弗烈德大帝

1991年,法国潜水员偶然在水下发现了一条岩石隧道,没想到一个月后,这条隧道得到了法国文化部长的高度评价,称它是“一座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丰碑”。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科斯凯将在水下发现岩石隧道的秘密透露给了考古学家让·库坦后,他当即决定与科斯凯一起冒险再次潜入水下,探索这一秘密。由于淤泥不时泛起,搅得海水又稠又浑,他们俩先小心翼翼地游过了一条37米长仅1米宽的管道。然后,又穿过一条150米长、2米宽的隧道,接着挤进一个窄洞,最后才进入一个5米高的石屋。

借助自带灯光,他们看到了一个奇幻世界:石屋四壁有石器时代的雕刻,人们所绘的各种马的图案,这些马有的仅能看到露出水面的头部和背部,而浸在水中的则已经无法辨认了。

科斯凯和库坦不满足这些发现,又摸索着从石屋游入另一岩洞。岩洞高约30米,直径为50~60米,呈拱形。借助灯光,科斯凯发现洞内天顶上饰有色彩斑澜的钟乳石。洞内四壁所绘动物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库坦在事后承认,他以前从未见过年代如此久远、绘制如此精美的绘画。据他估计,洞内的绘画大约形成于1.2万到2万年前。因此把这个水下岩洞称之为“水下大教堂”。

据初步考证,岩洞内的这些画是远古时代艺术家以动物脂肪和矿物为颜料,用动物毛制作的画笔绘在岩石上的,其中有鹿、鸟、马、牛等。最令库坦惊异的是,这里的欧洲野牛头部画法与石器时代的岩石绘画迥然相异,那时一般只画牛头的侧面,而这里的牛头竟绘出3/4的面部。库坦说,这种画法在旧石器时代也是非常少见的。

库坦推测,远古时代的画家们在此岩洞内绘画时岩洞尚位于海拔80米处。在以后的岁月中,地中海海水不断上涨,终于堵塞了通往此洞的入口。因此这个岩洞一直没有被人发现,至今保存得完好无损。

专家们认为,这个保存下来的水下岩洞是古代祭祀场所,它与法国拉斯高岩洞相比,或许更有价值。

征服者威廉

17世纪至19世纪,是德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时期。在这期间,德国经历了30年战争(1618年~1648年)、狂突击运动、拿破仑的入侵和资产阶级革命。这些历史事件都在不同意义上影响了德国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德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发展落后于英、法等国,但在教育上却毫不逊色。国家政权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师范教育和学前教育开始兴起,学制和课程出现了一系列变革,特别是教学方法实行了重要改革,大学中加强学术研究,系统的教育理论产生,同时还出现了像赫尔巴特、福禄倍尔、第斯多惠等在世界教育史上有影响的教育家。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中期的教育

1.初等学校

这一时期德国初等学校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德语学校的发展,国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强迫教育的提出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进。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时,马丁·路德用德文翻译了《圣经》,又写了简本和详本两种《教义问答》,使德语逐渐成为德国宗教教育的用语。所以,在新教地区的初等学校大都采用德语教学,后来逐渐出现德语学校,有的属于地方教育机构,也有的是私立的。

17世纪至18世纪,德国各诸候国的统治者为扩大自己的势力,争夺霸权,都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忠顺的臣民和士兵,因而十分重视国民教育,不少公国很早就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并将学校,特别是初等学校的管理权从教会转到国家手中。这是德国初等教育的一大特点。

强迫教育的法令首见于16世纪下半期。1559年威丁堡公国、1580年萨克森公国颁布了强迫教育法。1619年魏玛公国颁布的学校规章,要求6岁至12岁男女儿童必须到学校全年上学,规定除放假日外不得缺席一天。1763年普鲁士腓特烈二世颁布《普通学校规章》,规定父母必须把5岁至13岁或14岁的儿童送入学校,儿童缺席处以罚款。规章还详细规定了学校各项经费的来源和使用。但从具体情况来看并不理想。经历了30年战争后的德国,处于贫困和落后的状态,家长由于经济困难,态度不积极,学校规章中的很多内容都没能认真执行,学校缺少经费,基本设施很差。尤其突出的是教师普遍没受过师范训练,不少乡村教师是由教士或工业者担任,其中大部分是裁缝和鞋匠,有的是残废军人。这些人知识贫乏得可怜,只能教简单的读和写,最多再教些简单的算术。教学方法是拷打加死记硬背。初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大都是读、写、宗教教育和唱歌。以后逐渐增加一些算术,自然科学和历史知识。

2.中等学校

文科中学17世纪至18世纪德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是文科中学。它以城市贵族和最富有的新兴资产阶级子弟为招收对象,培养官吏和向大学输送新生。文科中学的教学内容以拉丁文、希腊文为主,以后逐步增加了一些现代语文和数学、自然科学及历史、地理等学科。新增学科的教学注重实物和应用。

实科学校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需要,发展中的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设置一种注重讲授实科知识的中等学校。1708年哈勒学院的副主教席姆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该校讲授数学、物理学、力学、自然、天文学、地理、法律学、绘画制图,在教学法上广泛应用了绘画、学图表、标本和模型等直观教具。这是一所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中学。在这所学校影响下,许多城镇也都随之设立了类似的学校。

实科中学排除了文科中学中纯古典主义倾向,要求教授实际生活和国民经济部门必需的实用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科中学的出现,在当时来说,是教育史上的一个进步现象。

3.骑士学院

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德国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学校——骑士学院。它以训练包括王子在内的贵族青年担任宫廷文武官职为目的。19世纪骑士学院逐渐消失。

骑士学院为新贵族们提供文雅的现代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现代语言和自然科学占首要地位,同时开设神学、骑士训练类课程。骑士学院不主张专攻任何一门知识,要求扩大知识面,帮助学生精通世故和提高军事能力及宫廷交际的水平。这时期出现的骑士学院已不同于中世纪的骑士教育,它具有近代教育性质和功利主义的目的。骑士学院中开设的体育运动、现代语文和自然科学等课程,成为以后德国中等学校课程的必备内容。

4.高等教育

德国的大学产生于文艺复兴运动之前,到15世纪已有9所古老的大学。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在新大学运动中又创办了一些新大学,如哈勒大学(1694年)、哥廷根大学(1737年)等。

哈勒大学是普鲁士振兴的基石,在德国和欧洲都享有盛誉。哈勒大学以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为基本办学原则,重视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的教学,在大学中采用德语进行教学。哈勒大学的办学特点影响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18世纪末,德国的大学都在不同程度上扭转了旧大学的宗教神学性和古典主义方向。

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的教育

1.泛爱主义教育运动

18世纪下半期,当英、法、美的产业革命、政治革命震撼旧世界的时候,德国仍然是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的启蒙运动给德国以强大冲击,教育改革便应运而生了。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教育思潮——泛爱主义。泛爱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巴泽多(Basedow,1724年~1790年)。巴泽多深受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影响,曾著书大力宣传卢梭的教育观,并呼吁按照卢梭的教育原则创办新学校。1774年巴泽多按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德国东部德骚创办了一所学校,被称为“泛爱学校”。其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对人类的广泛的爱,“泛爱主义”因而得名。泛爱学校在教学内容上扩大了各科实用知识的范围,重视体育和劳动教育。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木工、镟工、制图和农事。巴泽多还编印了《初级读本》,读本汇集了有用的人文、自然科学知识,配有插图100页,作为儿童的初级教材。学校生活顺应儿童的天性,废除“小大人”的培养方式,强调应把儿童看作是儿童而不是成人,教学时注重实物、语言的学习,采用谈话、图片、游戏、演剧等方式进行,算术注重心算,地理的教学采用由近及远的方法。本族语的学习在学校中居于重要地位。泛爱主义者和卢梭一样,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强调尊重儿童个性,反对束缚儿童自由,绝对禁止体罚。

泛爱学校的新气象受到社会的欣赏,很多人来学校参观,康德曾对泛爱学校做过很高的评价。在巴泽多等人的思想影响下,德国各地办了很多类似的学校,一时形成一种运动。后来泛爱学校的教师散布到欧洲各地,使泛爱学校的影响扩及法国、瑞士等许多国家。

2.洪堡德教育改革

1806年,在耶拿战争中德国被拿破仑彻底打败,割地赔款使德国民族感到莫大耻辱,以费希特为首的学者提出“教育领先”的口号,主张通过改革振兴教育,培养一代新人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把德国重建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费希特的号召受到公众和当局的重视,新政府把重建教育的工作交给了学识渊博的教育部部长洪堡德,为此,洪堡德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改革了初等、中等教育,推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方法,创建柏林大学,使德国的教育制度在19世纪前半叶成为英、法、美等国学习的楷模。

初等教育改革洪堡德进一步强调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先后于1802年和1805年公布了初等义务教育法案。为了改进和发展初等教育,他选派了大批青年到伊佛东向裴斯泰洛齐学习,这其中就有赫尔巴特、福禄倍尔。他要求前去学习的青年不仅要学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让这位伟人胸中焕发出的神圣的爱与力的火,点燃他们的心灵。这些青年从伊佛东回来后,决心重建小学教育体系,使德国初等教育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初等教育相联系的师范教育也有所发展,建立了几所师范学校,将来希望当小学教师的人要在师范学校学习三年。

中等教育改革洪堡德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改革中等教育。1810年制定的中学教学计划,削减了古典学科的内容,扩大了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使中学更接近于实际生活。为保证教学质量整顿教师队伍,1810年规定:凡要担任中学教师的都得通过国家考试,合格的给予中学教师称号,未经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得录用为教师。考试由国家委托大学办理,考试的科目和要求,都以大学为训练中学教师所开设的课程为依据和标准。这种考选教师的制度,改变了以前文科中学教师只能由神学家、牧师担任的现象,保证了中学教师的水平,并将德国中学教师提高到专业工作者的地位。

大学教育改革1810年德国根据拱堡德的建议创办了柏林大学,费希特被选为柏林大学首任校长,10月6日第一批学生注册入学。

柏林大学的创建不只是增加了一所大学,而是意味着大学的变革。

洪堡德在创建柏林大学时提出的口号是:学术自由,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大学把重点放在科学研究方面。该校认为,在科研方面卓有成就的优秀学者,也总是最好的和最有能力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再是博学,而是要求其掌握科学原理,提高思考能力和从事创见性的科学研究。基于这个观点,必须选择那些对学问有造诣、有独创能力的人来担任教授。

格林大学无论在研究、教学还是学校事务管理和行政方面都拥有完全的自由。柏林大学实行教授治校的原则;校长一年选举一次;学生有权批评校方,并享受大学公民权;大学实行超然的总务管理;大学校长及教授仅负责学术性工作而不理庶务等。

在柏林大学建立后,又有不少大学是仿照柏林大学进行整顿和新建的。

3.1848年后德国教育的停滞和倒退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德国教育也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现象。教育部改为精神教育及医学事务部,几任教育部长不信任教师并厌恶“全面教育”。1849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在普鲁士的师资培训学院召开的教师会议上,怒气冲冲地指责教师,要他们承担1848年发生革命运动的全部责任。政府认为不能使平民什么都知道,要降低教师的学识水平和初等学校的标准。1854年普鲁士政府颁布关于师范学校和国民学校的法令,规定小学全部由教会管理,教学内容以宗教为主,其余科目被削减到最低限度。在中学里,强调宗教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只集中学习一门学科,最好是古典学科,文科中学的教学计划中取消自然学科,实科中学中增加拉丁文和神学。在大学里解散了学生协会,解聘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教授,对大学实行严格的管理。1848年以后,德国整个教育领域充满了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和普鲁士国家专制主义精神,这些大大妨碍了德国教育的发展。

查理大帝

血型的研究过程从一开始就和输血疗法密不可分。因此,要了解血型的发现过程,就必须先从输血的历史谈起。

1665年的一天,英国科学家查理·罗尔看到一条出了意外的小狗,因失血过多而濒临死亡。他尝试着将一条健康狗的血管间接地与那条奄奄一息的小狗的血管连通,过了一会儿,小狗竟神奇地起死回生了。查理·罗尔的大胆尝试,使人们第一次认识到在不同个体间输血是可能的。这个300多年前的实验是后来输血技术发展的萌芽。

1668年,在法国医生丹尼斯的诊室里,一位年轻的妇女恳求医生把羔羊的血输入她性格暴戾的丈夫的身体里,她的丈夫也同意这样做。丹尼斯医生出于无奈,被迫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开始进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人体输血的工作。但是,手术中这名男子突然心跳加快,最后无法挽救死去了。丹尼斯医生因此被人指控为过失杀人而入狱,从此再也没有人敢采用输血的技术了。

在丹尼斯医生输血事件沉寂了150年后,1818年,英国的生理学家兼妇产科学家詹姆士·博龙戴尔医生为了预防一位难产的孕妇在生产时突然发生大出血危及性命,果断地做出决定,立即为孕妇输血。他将一名健壮的男子的血输给了那位失血过多的产妇,终于使她得救了。同年12月22日,詹姆士医生在伦敦医学年会的讲台上做了人与人之间输血成功的第一例报告。但随后的医疗实践中,并非每个受血者都能够获得救治,甚至有的还出现严重的生理反应而加速了死亡。输血技术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奥地利医生兰德斯坦纳在维也纳病理研究所工作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深知这一现象的存在对病人的生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威胁,医生的道德操守促使兰德斯坦纳开始了认真、系统的研究。长期的思索促成了灵感的迸发,有一天,他终于想到:会不会是输入的血液与受血者身体里的血液混合产生病理变化,而导致受血者死亡?

1900年,兰德斯坦纳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交叉混合,发现红细胞和血浆之间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某些血浆能促使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但也有的不发生凝集现象。于是他将22人的血液实验结果编写在一个表格中,通过仔细观察这份表格,发现表格中的血型可以分成3种:A型、B型和O型。

1902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把实验范围扩大到155人,发现除了A、B、O三种血型外还存在着一种较为稀少的类型,后来称为AB型。到1927年经国际会议公认,采用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即确定血型有A、B、O、AB四种类型,至此ABO血型系统正式确立。

英法百年战争

法国文艺复兴较之意大利相对迟缓,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国缺乏政治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14至15世纪末,爆发了英法百年战争,战争的结果,法国得到了完全的独立和统一。15世纪的政治缺乏统一导致社会的不安定。从而影响了艺术的发展。其次,法国是哥特式建筑艺术的故乡,它拥有欧洲最优美的哥特式建筑。这一中世纪的传统无论在宗教建筑还是在世俗建筑中都是根深蒂固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艺术的发展。再次,法国人缺乏意大利那种深厚的古典主义传统和复兴古典文化(建筑)的意识。

15世纪,法国美术受到意大利和尼德兰的影响开始发展起来。产生了亚威农画派。亚威农画派的著名代表画家是活跃在1444-1466年之间的安盖拉·夏隆东,关于他的生平现在知之甚少。根据他的作品表明,他最初在爱库斯,是后来才定居亚威农的。现存奥尔良·莱塞农疗养院的《圣母戴冠》是他的代表作品。在这幅作品中,画家笔下的玛利亚和其他人物都带上了人间的自然感情,风景的表现也趋向写实,使画面带有真切和生动的感觉。

以布尔日为中心的卢瓦尔河,14世纪以来和亚威农一样是法国美术的一大中心。在这里以手抄本插图和教堂玻璃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国艺术在15世纪下半期成就卓然,图尔的让·富盖(1420年—1480年)的绘画作品使法国艺术别开生面。他的成就代表了法国早期文艺复兴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富盖出生于法国中部地区的图尔,在那里度过了青年时期。1440至1445年旅居巴黎,1445年到1447年他去了向往已久的意大利,在罗马逗留了两年的时间,曾画过尤金四世的肖像。1448年他重新回到图尔,受到查理七世的青睐。1475年,他荣获了画家之王·的称号。

富盖的绘画创作吸取了意大利艺术的理想化和装饰性的表现,又学习了尼德兰的写实精神,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风格。他既画《圣经》插图。也画贵族和僧侣的肖像。他的肖像画真实地刻画了各种不同性格和其内在精神状态,形神兼备。代表作有《查理七世肖像》和《居文纳·德兹·尤桑肖像》等。他的宗教题材的画,充满了人间世俗的情感。代表作有《圣母与天使》。这幅作品中的圣母是按照查理七世的宠妾来描绘的,她袒露着胸部,披着貂皮斗篷,十足的一贵妇人的打扮。

富盖曾致力于袖珍画的创作,并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创作的《祈祷书》显示了他在袖珍绘画方面的杰出才能,也是它袖珍艺术顶峰时期的作品。他具有故事性描绘的能力,整个画面的空间处理和人物的动态表情的刻画都十分成功。他的《审判阿朗松公爵》也取得了上述作品同样的成就。

进入16世纪初,活跃在法国画坛上的画家大都是富盖的后继者。其成就并不很大。16世纪中期,法国的肖像画在富盖的肖像画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多少代表了16世纪法国绘画的艺术成就。重要的代表画家是让·克鲁埃和他的儿子弗朗索瓦·克鲁埃。

让·克鲁埃(1485年—1540年)终身从事肖像画创作,其代表作品是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约姆·彼特》以及《法兰西斯一世像》等,画面颜色闪闪发亮,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技巧。

弗朗索瓦·克鲁埃是让·克鲁埃的儿子,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肖像画作品。代表作有《药剂师比尔·居特》、《查理九世像》、《亨利二世像》和《奥地利的伊丽莎白像》等。

在这些作品中,画家经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把帝王及其家属及男女贵族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克鲁埃父子的绘画以造型准确,严谨和优雅为其特色。

16世纪末,由于30年的宗教战争,法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法国出现伟大的绘画艺术是在巴洛克时代以后。

圣女贞德

6世纪之后的西欧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农奴制为核心的新的封建经济形态逐步形成——中世纪时代。其政治重心由以意大利为中心的环地中海地区迁至以法兰克为中心的内陆地区;其统治民族由罗马拉丁民族转化为日耳曼民族;其精神文化的主体由世俗性极强的罗马文化转化为宗教色彩甚浓的基督教文化。由于日耳曼诸王国、法兰克、加洛林帝国以及法兰西、德意志、英格兰等国家的兴起,文化上也呈复线多元的发展趋势。这个时代,既是“黑暗的愚昧时代”,也是“玫瑰红的理想时代”,既遍布着饥谨、困苦、暴力和不平等,又充满着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时代,正是在这一时代所造成的种种磨难与机遇中,源于古典时代的西欧文明获得了再次扩充和更新。

14、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进入了后期阶段。在这一阶段,触发了其自封建制度确立以来的第一次经济结构大调整,以农奴制、庄园制为基础的封建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在空前尖锐的阶级矛盾下,人民大众的反抗浪潮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如意大利的多里奇诺起义、法国的“扎克”起义、英国的瓦特·泰勒起义等等)。统治阶级为了适应社会变化,也不断地强化了王权统治。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在英、法两国出现了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市民的崛起,成为英法王权统治的社会基础之一。等级代表会议的确立,使得国家政权出现了新的形式。在此期间,发生了一场惨烈而漫长的英法百年战争(传奇式的法国女英雄贞德即在1429年英军围困重镇奥尔良时脱颖而出,后被英军活活烧死)。但与此同时,德国和意大利却日益分裂,曾君临一切、不可一世的罗马教皇时代也告终结。中古时期的欧洲首富之地西班牙曾被阿拉伯帝国统治了800年之久,直到15世纪末。在西班牙出现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封建文明的交会与碰撞,引发了“再征服运动”——基督教国家的反攻,最终于1492年,费迪南国王攻陷穆斯林最后的一个据点格拉纳达城,而使“再征服运动”宣告结束,完成西班牙的统一。

14世纪前后始,处于中世纪的西欧逐渐进入一个新旧时代转换的变革时期,资本主义精神正在萌动之中,为欧洲资本主义得以战胜封建主义、为近代工业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与条件,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得以发生和发展的基石。其重大历史事件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近代科技革命,地理大发现导致全球航行的沟通(1487~1514年葡萄牙人开辟了从远东经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西欧的漫长海上商路。此后,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船队西进时,意外地发现了美洲大陆。1520年西班牙人麦哲伦率船队发现美洲最南端的海峡,由此驶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再继续西航,返抵西班牙,完成了世界首次环球航行),海外扩张(早期殖民),经济结构由农本经济向重商经济的转变,科学理性精神的觉醒和实证方法的出现,以及国家政治权利的集中化和民族文化的一体化聚合等等。

格里高利圣咏

中世纪初期,西欧教会使用有安布罗修斯圣咏、法兰克的高卢圣咏以及西班牙的莫萨拉布圣咏等几种不同的宗教仪式歌曲。

安布罗修斯(约339~397)于374年任米兰主教(见图)。他抵制异端阿里乌派,强化罗马教会,促使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于392年承认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并严禁异教信仰。安布罗修斯为了更好地宣传宗教,主持教会利用东方曲调写成圣咏,在米兰甚为流行,通常称之为“安布罗修斯圣咏”,将赞歌和交替合唱形式吸收到罗马教仪中,并亲自为很多赞歌作曲,将其大众化。

西罗马帝国覆灭后,罗马失去了教会中心的地位。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604年在位)始重建罗马教会中心的地位。在重整教会各项宗教礼仪和机构的同时,在590至604年之间,他组织教会人员,从各教会所用的教仪歌曲、赞美歌等歌曲中进行选编工作,主持制定了教会音乐的法典——《唱经歌集》,并派使者送往欧洲各地教会,命令各地教会在教仪中使用。这是一部中世纪经典性音乐文献,收集了教会礼拜仪式和圣餐仪式上应该演唱的歌曲。现存两种版本,一为8~9世纪法兰克国王查里曼时期的、带有法兰克风格的圣咏;一为11~13世纪的古罗马本(据考证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

格里高利圣咏又称“素歌”。素歌的特征为以拉丁文演唱的单声部歌曲。素歌的旋律有音节式的(即一个音符对一个拉丁文音节),或花唱式的(一个音节配一段拖腔),或咏唱式的(介于前两者之间)。使用八种调式(即后称之为教会调式的四种正格调式和四种变格调式),并以符号记谱法纽姆谱记谱(无固定音高,只有旋律走向),是典型的回避世俗个性情感的教会音乐。它不仅覆盖面很大,而且又摆脱了民间音乐的即兴演唱以及口传心授的形态,使之成为书面形态的、规范性的经典文化,从而在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教会为了传播圣咏,又设立了圣咏学校,圣·加尔修道院即为其代表性学校之一。

此外,罗马天主教的礼拜剧也成为西方戏剧艺术的雏形。据说于5世纪就已出现。教士们在诵读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复活和再现肉身时,常插入对话与戏剧化的表演,从而形成礼拜剧。后演出规模逐渐扩大,演出地点和演员也从祭坛转到教堂门口改由普通人演出。其音乐与圣咏有关,并明显地受到世俗音乐的影响,力求接近剧中角色的情绪,又以管风琴和管弦乐器等乐器进行烘托。

世俗音乐的发展

欧洲中世纪的世俗音乐尽管处于教会对异教文化的仇视下,但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随着各种行业的行会组织的出现,世俗音乐也得到了发展,成为中世纪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与宗教音乐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下,推动了中世纪音乐的发展。

早在10世纪就已出现了流浪艺人,他们或一人,或成班结队,到处流浪,靠卖艺为生,特别是在节日期间,他们成为最受欢迎的人。但教会却将其排斥在社会之外,纵容人们迫害他们,死后也不准在教会坟地埋葬流浪艺人。随着城市文化的兴起,这些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教会内容的流浪艺人的音乐戏剧诗歌活动,却得到市民阶层的支持。许多作品都是揭露僧侣神甫的贪婪,赞扬“小人物”的机智、聪明、高尚的品德和实际的才干。

中世纪教皇与世俗统治者联合组织军队,用以镇压各国人民的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异端”运动。1096~1291年发起了著名的“十字军”(因军服上印有红十字而得名)东征,骑士文化得以盛行。骑士是这些镇压战争中的重要力量,他们是中世纪统治阶级中的最低阶层。骑士文化的价值观是荣誉和忠诚,甚至爱情也要服从这个准则。在骑士文学中,常可演唱,从而形成游吟诗人的艺术。游吟诗人发源于法国南部,后发展到北部。特别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成为游吟诗人的汇集地,至今留存有400多游吟诗人所做的2600多首歌曲,故又称之为“普罗旺斯艺术”。较晚出现的北部的游吟诗人,也留存有约4000首诗歌和1400首歌曲。两者均使用方言演唱,前者为奥可语,后者为奥依语。游吟诗人既是诗人,又是音乐家,一般为骑士,亦有贵族、国王,间或有一些出色的艺术家加盟。他们填词、作曲,然后交由流浪艺人们去演唱,但也有自做词曲并演唱的。内容大多为爱情题材,也采用战争、宗教或世俗生活题材的。它所抒发的爱情却带有神秘和崇高的色彩,被教会视为邪恶化身的妇女成为颂扬的对象。它的音乐乐句清晰,又因歌词采用游吟诗体,故具有诗韵的节奏,调式虽采用教会调式,但却运用了变化音,而近似于近代的大小调。

随着诺尔曼人对英国的征服,法兰西文化对英格兰的渗入,游吟诗人也来到英国,影响了世俗音乐的发展。12世纪中叶,在德国兴起了恋诗歌手(大都为封建贵族骑士阶层的人物)。至14~16世纪德国又出现以市民行会为依托的名歌手,可以说是贵族恋诗歌手的继续。名歌手是由城市的商人和手工艺者组成,组织者为手工艺者行会,成员依严格规则被划分为不同的级别:艺徒、学友、歌手、诗人、名家等级别,这往往是在经常举行的比赛后获得的。后在瓦格纳的著名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曾对名歌手做了生动的描述。名歌手到17世纪就已衰落,其学校——乌尔姆学校——也于1839年解散,最后传人死于1876年。

13世纪上半叶,在热爱诗歌的弗里德利克二世的统治下,大批法国游吟诗人来到意大利,从而在普罗旺斯艺术的启迪下,意大利音乐的抒情传统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与罗马教会音乐截然不同的民族世俗文化。

西方复调艺术的第一高峰——古艺术(1150~1300)

中世纪的宗教音乐中开始出现了多声部的宗教歌曲。最初是两个声部的,形成平行的八、四、五度,间或也有三、二度的,其气氛是肃穆的。9世纪时即已出现,被称作“奥尔加农”。因其过于呆板,于是就将第二个声部采用与第一个固定的格里高利圣咏的曲调反向进行的复调技法,称“迪斯康特”(意为反向固定调)。进而,将第二个声部白行创作,又将声部增至三或四个,曲调和节奏也复杂和丰富起来了,即为“康都克特”。甚至,有的已经将圣咏固定调置于低声部,更突出了迪斯康特声部。巴黎就是这种多声部音乐的中心。

占艺术是后来的新艺术音乐家们对12世纪后半叶至1300年的法国音乐的称谓,以与他们所提倡的新艺术相区别。就在这一时期,以巴黎圣母院的僧侣音乐家雷翁南(活动于1150~1175午间)、贝罗坦(约1183~1238)为代表的音乐家,采用迪斯康特与康都克特手法创作了许多多声部复调音乐作品。故又称迪斯康特派,或巴黎圣母院乐派。

雷翁南是作曲家,曾任巴黎圣母院唱诗班的指挥,贝罗坦是他的继任。后者以创作经文歌著称。贝罗坦所创作的经文歌(是一种大约于13世纪兴起于法国的无伴奏合唱曲,是世俗化了的宗教音乐体裁)往往是四声部的,突出了横向音响的独立性,各声部歌词不同,甚至文种也不同,多为生活风俗性的,将格里高利圣咏与民间音乐融合在一起,增加了世俗的因素。贝罗坦的这种经文歌的出现,导致了早期全部采用拉丁文的经文歌的消失。后期经文歌则更进一步不再采用圣咏的固定调了,将世俗音乐的活力注入到宗教音乐之中,是中世纪音乐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奥托大帝

历史上的布拉格

布拉格地处欧洲大陆中心,是捷克的首都,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城。

布拉格整座城市分布在十座山丘上,伏尔塔瓦河从城市中蜿蜒流过。整座城市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城堡区和小城区四个区。其中,小城区和城堡区在河西岸,老城区和新城区在河东岸。在老城区中,还包括一个独立的犹太区。

自从公元5世纪斯拉夫人到达这片地区,布拉格就开始了它漫长而多舛的历史。公元9世纪的摩拉维亚大公国曾是捷克历史上的繁盛时期。古老的布拉格城堡就是在那个时期建成的。公元950年,奥托大帝将大公国并入神圣罗马帝国版图。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是捷克第二个黄金时代,此后又经过一段时间,布拉格逐渐成为欧洲最大,最重要的都市之一。

“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

公元18世纪,中欧局势稳定,经济复苏,此前一度陷于衰落的布拉格人口开始逐渐增多,日耳曼、西班牙,意大利商人云集于此,这给布拉格的建筑风格和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无数精美的哥特式建筑点缀了这座美丽的城市。现在的布拉格拥有各类古建筑1700多处,故有“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该市最古老的建筑为维舍赫拉德城堡,始建于公元9世纪下半叶。这里还有中欧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和融哥特式与巴洛克式建筑艺术为一体的杳理桥,两者分别建于1348年和1357年。

更值得一提的是布拉格所有的广场、街道、居民住宅楼都五颜六色,很少能看见某种单一纯粹的颜色,绝大多数建筑的外部都被涂上一些粉色系列的混合色彩,比如水粉色、黄粉色。

布拉格古城堡

布拉格古城堡始建于公元880年,自第一代奠基人普热米斯尔家族开始修建以来经历了上千年的变迁。经过国内外建筑师和艺术家多次改建、装饰,布拉格古城堡集中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是捷克最吸引人的游览胜地之一。布拉格古城堡过去是皇帝、国王的宫殿,现在是捷克总统为外国元首来访举行欢迎仪式和接受各国大使递交国书的地方。站在古城堡上眺望整个布拉格市,美景尽收眼底。

布拉格古城堡内有三座庭院、几条古老街巷和画廊、花园,以及捷克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圣维斯大教堂。教堂的地下室安放着捷克历代国王的棺椁,并保存着国王的王冠和加冕用的权杖等。据说圣维斯大教堂的塔尖是布拉格城永恒的标志。圣维斯教堂外观雄伟,各处有做工细致的铜塑、铁塑,其中既有反映王室活动的场面,也有体现平民生活的图画,内容十分生动。教堂的东侧是有着砖红色与黄色外墙的圣乔治教堂。这座教堂建于1142年,教堂正面有“S·G”的图案,是布拉格城内保存得最完好的罗马风格建筑物。

查理桥

查理桥始建于1357年,1400年竣工,横跨伏尔塔瓦河。此桥是捷克国王查理四世命令建造的,因此得名“查理桥”。查理桥是捷克现存最大的古桥,也是连接布拉格老城、小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桥身长520米,宽10米,有16座桥墩,桥面为砖石所砌。查理桥以罗马天使桥为样板建造,是典型的哥特式建桥艺术与巴洛克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查理桥的一端入口处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两侧是带着巴洛克浮雕的哥特式门楼。桥两侧石栏杆上有30座雕像,充当天主教圣徒和保护神,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兽身像和兽面人身像等。

老城广场和自鸣钟

布拉格的老城广场是公元11~12世纪中欧贸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也是决定国家历史命运的政治事件发生地。1948年的“二月事件”和1989年的“十一月事件”两次重大政治变革均在此得到集中反映。捷克前总统哥特瓦尔德和现总统哈维尔都曾在此发表演说,宣布政权的更迭。

老城广场的中心是扬·胡斯雕像。扬·胡斯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伟大的爱国者、布拉格查理大学的首任校长。他改革和简化了捷克语语法,主张高校用捷克语教学,反对日耳曼化、教权专制等腐败现象。由于胡斯的主张与罗马天主教会针锋相对,因而于1415年7月6日在瑞士的康斯坦茨被罗马教皇宗教法庭以触犯教规、散布异端邪说罪处以火刑。扬·胡斯像于1902年至1915年用13年塑造成,于1915年7月6日扬·胡斯被焚500周年纪念日揭幕。

自鸣钟是布拉格老城广场上最具特色的古建筑之一,建于16世纪。钟体由三部分组成,即:雕像、钟盘、年历。每到整点时,象征时光消逝的小鬼塑像首先拉响铃铛并不断点头,而土耳其人塑像则不断摇头,象征始终不愿投降。钟右侧有两个寓意虚度时光的人物塑像不断摇头,象征未享尽人间富贵,不愿离开人世。同时钟上部的12个圣徒塑像在打开的天窗后相继出现。当最后一个圣徒走过并把天窗关上时,天窗上面的金鸡扇动两翼后鸣啼,宣告报时结束。钟的中间部分为钟盘,根据中世纪地球为宇宙中心论制作,标明太阳和月球的运动。钟的最下部分是12个镶有圆框的组画,描写农村四季耕作的情景。年历两侧还装饰着天使塑像和市民塑像。

红胡子腓特烈

18世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为了享受豪华的生活,招来天下能工巧匠,决定要建造世界第八奇观——琥珀屋。琥珀屋于1710年建成,约60平方米,室内全部采用带银的琥珀板。建造琥珀屋成了当时轰动世界的一大奇观。

1710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为了得到俄国的保护,将琥珀屋送给了彼得大帝。礼物于1717年运到彼得堡。彼得大帝不久病逝,继位的女皇把琥珀屋运到查斯耶西洛,安装在宫内,还设计安装了特制的窗间镜。琥珀屋成了叶卡特林娜皇宫里的一颗灿烂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占领叶卡特林娜皇宫后,把宫里的琥珀屋洗劫一空,琥珀屋被拆卸装箱,用火车运到了哥尼斯堡。

战争结束,苏联立即成立了一个专门寻找琥珀屋的搜寻队,他们在战争的废墟中到处寻觅。1949年底,搜寻队获悉,皮奥内斯克城德国人格诺斯知道琥珀屋的下落,于是他们找到了这个德国人。

按照他的介绍,搜寻队从波罗的海海底打捞上17只箱子,然而里面并没有琥珀屋,而是一些轴承之类的东西,令人失望。

搜寻队在研究了大量的材料之后,发现德国人罗德对琥珀屋的研究造诣匪浅,他任哥尼斯堡美术馆馆长时,是哥尼斯堡琥珀收藏品的管理人和保护人。

纳粹分子把琥珀屋从叶卡特林娜皇宫盗出来,偷运到哥尼斯堡后交给了罗德博士。一个目击者说,他亲自打开箱子,把自己关在屋里鉴赏这个独具匠心世上稀有的工艺品,甚至到了废寝忘食、入迷忘我的程度。

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后,纳粹头子纷纷撤离蒂尔西特和哥尼斯堡等地。英国飞机不断轰炸哥尼斯堡,王宫也在轰炸中中弹倒塌,设在王宫对面的博物馆面临被炸的危险。

在王宫被炸的当天,罗德博士就下令拆御琥珀屋,装箱待运。可是,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他找了冯·施威林伯爵密谈,经同意后,他把博物馆的部分展品转移到了施威林的维尔霍夫庄园,可是,琥珀屋却没有转移到那儿。这是为什么呢?

1945年4月8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哥尼斯堡。令人奇怪的是,政治上反共的罗德博士却没有离开哥尼斯堡。红军方面负责寻找文物的巴尔索夫教授找到罗德博士,罗愿意提供咨询。一天,罗德把巴尔索夫带到一个入口被堵死的地下室旁边,悄悄地告诉他说:“里面藏有博物馆的展品。”然而巴尔索夫却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认为他是随便说说而已,不久就传来罗德博士夫妇暴死的消息,寻找工作又断线了。

搜寻队从情报资料上得知,有个叫库尔任科的苏联妇女,曾在罗德博士的博物馆工作过。1958年,搜寻队在科斯特罗马教育学院找到教美术史的库尔任科。她向搜寻队提供了一些极为重要的情况。

库尔任科回忆说:1945年初,我跟罗德博士一起,到了维尔登霍夫。认识了施威林伯爵。罗德指着房间里的许多大箱子,告诉我哥尼斯堡美术馆的展品都在这些箱子里。我曾问到过有关琥珀屋的情况,可他们却从不正面回答我,此后,我们的话题就再也没有涉及到琥珀屋了。

“1945年1月22日,施威林一家打算离开维尔登霍夫,而且希望我跟他们一块去,可我决意不去,要留下来照管这些博物馆的财产。1月23日,开进维尔登霍夫的德国军队住进了博物馆。德国人一见到这些箱子,便歇斯底里地发作起来,他们说箱子不好搬运,要用来作燃料。一群德国兵狂呼乱叫起来:‘决不能把这些东西留给俄国人。’他们一边叫,一边开始破坏,我企图上前阻止,可无济于事。”

“突然,城里燃起熊熊大火——德军开始撤离了。我望着熊熊的大火一筹莫展,心想那些箱子完了,我就这么站着,直到苏联红军入了城。我立即找到红军首长,要派人抢救那些财产。可是,什么也没有找到,整个城堡已烧成了一片灰烬。”

以后,有不少外国朋友寻找琥珀屋,许多来自柏林、莱比锡、慕尼黑等地的信件转到了前苏联。其中,化名鲁道夫·林格尔的信颇引人注目。

此人在信中写道:“我父亲叫乔治·林格尔,他在希特勒的卫队和秘密警察里工作……在他去世前一个月,向我讲述他的生平经历时提到过琥珀屋。父亲死后,我在家里地下室,发现了一个记有100条命令的笔记本,其中有一条与琥珀屋的转移有关。”

现在,哥尼斯堡已成为楼房林立的加里宁格勒。根据鲁道夫·林格尔提供的情报,琥珀屋并未转移出哥尼斯堡,它还是人们心中的一座海市蜃楼,使人们扑朔迷离,它到底在哪呢?

十字军东征

大学的产生

中世纪的大学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10世纪~11世纪,欧洲封建制度进入巩固和发展时期,封建王权强固,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出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职业。在一些交通要道、关隘、渡口及教堂附近,逐渐兴起市集,手工业者聚居其地,形成了中世纪的城市。这些新兴的城市大都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城市中的市民和工商业者要求学习世俗文化以满足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另外,经院哲学的发展、兴起于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以及十字军战役对中世纪大学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影响。到11世纪,由于种种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原有的基督教学校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便产生了中世纪的大学。

12世纪初,在意大利和法国出现了当时最早的几所大学。

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一些地区,工商业发展较早,11世纪就形成了一些城市。城市中王权与教权的斗争,城市与封建主的斗争,以及新兴市民在处理工商业发展中的实际事务和解决财务纠纷都需要法律知识;这种处于复杂矛盾中的城市生活,使人们对法律知识发生了兴趣。意大利的波伦亚一直重视罗马法。12世纪初,一位深谙罗马民法的学者在波伦亚开始讲授《查士丁尼法典》和《法学总纲》,许多青年前来听讲。于是,在这里形成了一所法律学校。后来,学者们又把查士丁尼时代编纂的《民法大全》全部整理出来,加以介绍,民法便从修辞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与此同时,宗教法学者格拉蒂安(Gration)汇集教会法令,于1142年编成教会法的教科书——《格拉蒂安法令》,教会法学也从神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法和教会法的学习,需要几年的时间,以这两门学科的教学为中心,便组成了波伦亚大学,并于公元1158年得到政府的承认。13世纪初,波伦亚大学的学生达五千余人,教学内容日渐丰富和分化,除民法和教会法之外,后增设了医学和神学,但仍以研究和传授法律知识著称。

意大利的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的萨莱诺是个风景秀美的疗养胜地。11世纪初,犹太医生阿非利加诺在这里开办了一所医学校,讲授希腊和阿拉伯医学著作,传授医术。1099年参加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归来的诺曼底公爵罗伯特来此养伤。他和他的骑士们把萨莱诺医学校的名声传至四方,使西欧各国的青年都来这里学习医学。学生们联合起来,和医师订立合同,规定学生交纳学费和医师传艺的条件,进行知识交易。12世纪中期,萨莱诺医学校发展为以医学见长的大学,公元1231年得到了政府的承认。

波伦亚和萨莱诺大学是西欧中世纪成立的最早的大学。它们都是先由学者和学生们自己组织起来后才得到政府承认的。因此,它们对世俗政权和教会都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学生在学校中所起的作用也比较大。在波伦亚大学,因学习法律的学生年龄较大,较有主见,学校的校长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推选产生,学生也可能担任校长一职。学校中的规章制度、教师的聘用、学费的征收、教学时间的安排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根据学生的意见来决定的,因此,波伦亚大学习惯上称为“学生大学”。

巴黎大学也是在西欧中世纪成立的一所较早的大学,但它属另外一种类型。巴黎大学是在主教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神学著称的大学,以后又增加了医学和法学,再加上以传授“七艺”为主的文科,共计四科。12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国王和教皇竞相承认巴黎大学,并授予学校很多特权。学校则利用国王与教皇、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矛盾取得一定的独立地位,但巴黎大学的校务是受校长和教授们决定的,因而有“先生大学”之称。巴黎大学最盛时,学生达5万人,分为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个学科,成为当时西欧大学的典范。

在这三所大学创办之后,西欧各国大兴办学之风,13世纪至14世纪时,政府和教会或则认可当时业已存在的学府升格为大学,或则设立新的大学。在英国,公元1168年牛津大学得到认可,公元1209年从牛津大学分出去一部分,设立剑桥大学。在意大利,公元1224年由政府和教会创办了那不勒斯大学,13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共有18所大学,法国9所,西班牙和葡萄牙共8所。英国除牛津、剑桥外,又于15世纪设立了3所。据统计,到公元1600年,全欧大学总数为105所。

大学的组织类型和特权

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是在中世纪行会组织的影响下形成的。最初的大学称为“教师和学生的团体”,按拉丁语“Universitas”一词也是团体的意思,以后才用来专指大学。

中世纪大学领导体制有两种类型:波伦亚型的“学生大学”,由学生出任校长,主管校务;巴黎型的“先生大学”,由教师出任校长,掌管校务。

中世纪的大学在社会上享有特权。大学享有内部自治权利。学校的事务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行会来管理,反对外界干涉学校生活。大学有裁判权,在校内设立特别法庭,当学校里的人和外人发生诉讼时,均由大学设的特别法庭来审理,大学师生均可免除赋税和免服兵役。大学还有迁移权。当大学与教会或城市当局发生矛盾,或受到干涉而得不到完满解决时,学校可行使迁移权,搬出所在地。大学在政治、学术上有崇高威望,对城市的繁荣有重要影响,城市当局为了本市的利益,一般都对大学的要求作出让步。公元1209年,牛津大学学生因涉嫌杀人罪,警察人校捕人,侵犯了大学自治权,学校当局与城市当局发生争执,未获解决,开始迁移剑桥,城市当局便同意让步,已迁至剑桥的部分师生便组成了剑桥大学,成为英国第二所著名大学。但是,大学的自治地位和特权并不稳定,它随着社会各种矛盾斗争的发展,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大学的教学与影响

中世纪大学,在入学时间和学习年限上没有十分严格的规定。最初教学均为单科,后逐步完善为文、法、医、神四大学科。学生进校后须先在文学科学习数年,主要内容为七艺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学完全部课程后,通过考试和公开答辩,就可取得文科教师认可证书(文学硕士)。通过文科学习,既是获得文科教师职位的先决条件,又是进入专业学习的基础。取得文学硕士的人可以选学法律,医学或神学,分科的专业学完后,则可获得博士学位,或教授认可证书。授予博士学位要在教堂或校园外的场合举行公开认可的隆重仪式。获得者由同学、亲朋好友伴随,以鼓手乐队为前导,吹吹打打来到礼堂,先用拉丁文发表演说、辩论,然后由辖区副主教颁给学位证书,最后在象征讲座的椅子上坐下,以后便可以当教授了。最初的学位都是为当教师的人准备的。后来,大学为了满足不准备任教学生的需要,增加了其他的学位,学位便成了具有一定大学教育水平而欲谋职业之人的学业证明。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读和辩论。在印刷术传至欧洲之前,书籍靠传抄,因而价格昂贵,购买困难。教学时常由教师诵读教科书原文及其注释,学生记录。有时老师也加以评论。辩论是由两名或两组学生对辩,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考能力和练习推理方法。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还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大学,但它为近代的大学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无论是从组织上还是从思想上,都突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局面,从而有益于世俗性文化的发展。虽然大学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神学性,教学方法较为繁琐,但它毕竟研究和传授了医学、法学等世俗性的科学知识,动摇了传统的盲目信仰,重视人们的理解能力,开启了辩论的风气。

中世纪大学为当时的学者们提供了活动的舞台,又培养了一大批新一代的学者,这为文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

金帐汗国

文艺复兴运动始于14世纪,一直持续到17世纪初,点燃文艺复兴火炬的是欧洲的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思想主导了文艺复兴的整个过程。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这种新的文化观大大启发了人们的理性,冲破了封建与宗教的樊篱,影响遍及整个社会,教育领域也有深刻反映。可以说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史上出现了崭新的一页”。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一般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以新兴资产阶级的各方面需要为基础,是资产阶级教育实践的肇始。就西欧各国来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新人”。这种思想来源于古希腊的身心和谐发展观,但又不仅仅是对它的简单恢复,而是植根和着眼于当时的社会需要。新兴资产阶级所要求的不再是具有出世思想的僧侣或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化、商业方面的积极活动家乃至冒险家。人文主义者顺应社会潮流而提出了身心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相对于中世纪宗教性、封建性的教育,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人文主义教育家重视人文学科,强调学习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以人性和人际关系的学问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智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希腊和罗马的文学作品,中世纪的“七艺”经过人文主义者的改造成为传授人文之学的学科,并新增了历史和道德哲学的内容。自然科学也被纳入教学内容,但还不占主要地位。

人文主义者将宗教虔信与世俗道德相提并论,这虽然没有摆脱宗教的束缚,但较之中世纪已是很大的进步,意味着世俗道德与宗教道德已经受到同样的重视。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世俗道德品质如坚强、勇敢、克制、乐观、积极向上、热爱自由、追求平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等,反映了社会新兴阶层的要求,具有积极意义。

人文主义者把体育放到了重要地位,这与中世纪有根本不同。教会视人的肉体为“灵魂的监狱”,反对与蔑视体格的锻炼。而人文主义教育要求体魄健美,这不仅符合古希腊的教育观,而且适应了现实社会对“新人”的要求。

人文主义者强调环境的陶冶作用,主张建设优美的校舍;强调尊重儿童天性,教育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及其个别差异,反对体罚,反对压抑个性;崇尚自然,注重兴趣和启发诱导,提倡游戏教学和直观教学等。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对象的范围有所扩大,这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一些国家逐步建立了多种新形式的学校,例如,在文艺复兴早期由意大利著名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开办的宫廷学校;1526年由法国人文主义者创办的“法兰西学院”;16世纪在德国出现的城市中学等。这些新学校重视对人文课程的教授,重视发展实用之学,洋溢着新鲜的人文主义气息。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充分肯定了教育在培养新人方面的巨大力量与作用,扩大了教育实践活动,初步探索与总结了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和教育学科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这一时期的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有其自身缺陷和历史局限,但作为近代教育的发端,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进步意义是不可否认的。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文主义者都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关心教育改革,提出了反映时代特征的教育理论。他们的教育理论虽不成熟,却闪烁着人文主义进步思想的光芒,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改革的进程。这一时期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维多利诺、拉伯雷、蒙旦、伊拉斯莫、莫尔等。

维多利诺(Vittorino da Feltre,1378-1446)是文艺复兴早期著名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1423年,维多利诺应孟都亚公爵之邀,开办了一所宫廷学校,他称之为“快乐之家”。维多利诺认为良好的环境利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因而将学校设于环境优美之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精神、身体和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因而学校注重智、德、体、美诸育的普遍实施;他认为教育应利于发展儿童个性,因而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多运用直观与练习;他为学生安排了广博的课程,核心为古典文字和古典著作,也包括数学与自然学科。维多利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兼顾身心发展,德育与智育并重,儿童个性、人格的发展与他们的政治、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相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维多利诺最早把人文主义教育理想付诸实践,因此他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

拉伯雷(Rabelais,1494-1592)和蒙旦(Montaigne,1533-1592)是16世纪法国两位著名的人文主义文学家,他们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对旧式教育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并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拉伯雷的名著《巨人传》讲述的是一个在经院主义者的教育下变得规矩、愚蠢、痴呆的王子高康大,通过接受人文主义者的教育而成为一个智慧、勇敢、健康的巨人的成长过程。在《巨人传》中,拉伯雷辛辣地讽刺了中世纪的经院主义教育,提倡尊重儿童的人格,提倡启发诱导,重视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他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博学多才、活泼健康、道德高尚的新人。蒙旦的代表作是《散文集》,其中《儿童教育论》一文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蒙旦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通达人情世故、善于处理公私生活、掌握生活艺术的贵族绅士。他大力抨击经院主义学风,提出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思考力、判断力和理解力;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发展儿童的自动性和好奇心,使他们可以从观察、活动中获取知识;注重智育和体育的密切联系,使儿童成为身心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

伊拉斯莫(Erasmus,1469-1536)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最具国际影响的人文主义学者之一。伊拉斯莫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只有教育能给人以知识,养成人的善良行为与高尚思想;他初步探讨了一些教育理论问题,提出教育的三因素是自然(儿童的禀赋)、教导与练习,并正确地指出后两者的主导作用;伊拉斯莫主张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重视体育的作用;在智育方面,伊拉斯莫重视古典文和古典文献的学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在教学方法上,他特别注意培养儿童的记忆力,主张采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伊拉斯莫曾亲身从事教学工作,并发表了很多教育论文,还编写过拉丁文教材,这些教育实践促进了欧洲中等学校教育的发展,加强了人文主义的影响。

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家,西方第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所著的《乌托邦》一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关于教育的描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莫尔主张普及教育,认为无论男女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提倡希腊和罗马的文学与哲学,他为普通学校安排的教学科目包括读、写、算、几何、天文、音乐、辩证法和自然等,其中尤为突出了自然科学的地位;他重视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提出要发展成人教育;在教学方面,莫尔主张广泛地采用直观的方法。莫尔的教育思想虽然仅是空想而未曾付诸实践,但其历史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

沙皇伊凡雷帝

十七世纪以前的教育

俄国的学校教育产生比较晚,到10世纪时才出现一批最初的学校。它们是教王公、显贵人家和僧侣们的子弟读书和写字的。后来,在教堂和僧院设立学校,学习内容是读、写和宗教知识。

在11世纪至13世纪,当西欧的文化教育处于衰落的时候,俄国因受拜占廷文化的影响,文化水平略高于西欧各国。当时俄国人把大批希腊文的书籍翻译成俄罗斯文,并在僧院和大城市的教堂中组织手抄书籍,建立了一些图书馆。

从13世纪末到15世纪,由于鞑靼人的入侵,破坏了俄国的文化和教育,学校教育处于停滞状态,学校开始减少。16世纪,俄国开始统一,工商业有所发展,教育开始向前发展。

16世纪至17世纪,俄国社会上的主要教育机关是读写学校和兄弟会学校。在较大城市和修道院中也有少数稍高程度的“文法学校”。

初等的读写学校大多设在教堂和修道院中,也有的是神父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教学。孩子一般7岁开始学习,教师采用个别教授的方式,主要对儿童进行东正教教义的训练。为了防止异端的影响,儿童的行为受到严格监督。学校和家庭都对儿童实行严厉的体罚。学校中的教材都是手抄本,直到17世纪后半期才较普遍地使用印刷课本。

16世纪末到17世纪,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处在波兰——立陶宛统治下,波兰地主企图依靠耶稣会教徒的帮助,迫使乌克兰、白俄罗斯人信奉天主教,从而达到使之波兰化的目的。为了与波兰和天主教的压迫作斗争,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组织了自己的宗教组织——兄弟会。兄弟会按民主原则组织,信奉东正教。为维护自己的信仰,兄弟会在各地兴办了兄弟会学校。

兄弟会学校具有明显的民主性质:一切阶层的儿童都可以入校学习,孤儿可以靠兄弟会的资助上学;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由兄弟会大人选举;要求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论贫富应给予一律平等的爱护和教导,不准进行严酷的体罚。

兄弟会学校用本族语言进行教学,各学校水平高低不一,中心城市的兄弟会学校中还开设七艺。兄弟会学校是当时较先进的初等学校。

十八世纪的教育改革

1.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

俄国皇帝彼得一世(1672年~1725年)在位时,从增强国家实力出发,以欧洲为榜样,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彼得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开办普通学校、建立专门学校、创建科学院。

专门学校为培养各方面专门技能人才,以促进俄国军事和科技的发展,1701年彼得发布了3个开办专门学校的命令。1701年1月10日发布了建立炮兵学校的命令。炮兵学校培养掌握读、写、算并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炮手。学生来自各个阶层,贵族出身者居多。学校分初级班,高级班两级,学习期限四年,合格者送往部队,成绩差的令其退学,送到炮兵工厂当工人。1月14日发布建立“数学及航海学校”的法令,招收10岁至12岁少年,学习与航海有关的各种科学。学校管理严格,每天上9小时至10小时的课,对缺课者实行体罚和罚款。学生毕业后,大多送往荷兰、英国等地深造,回国后担任舰队将校级军官。1715年其航海班迁往彼得格勒成为“海军学院”。7月彼得又颁布了开设“外国语学校”的命令,要求学校用拉丁语、德语、瑞典语来教授俄国官员的孩子。学校除开设外国语外,还教授各种普通课程。至1715年,培养出250多名学生,多数担任政府部门和印刷厂的译员。

此外,彼得还允许成立了技术学校、医疗学校等。

普通学校18世纪以前俄国初等学校数量少,质量低。针对这一现状,1714年彼得命令全国各地开办计算学校,教授识字、写字、算术以及关于几何、代数和三角的基本知识。到1718年已开办了42所。学校招收一切阶层的儿童(农奴除外),但大多是军人子弟。1717年彼得又敕令要求木工、船员、冶炼工人及其他职工必须掌握读写。于是1719年彼得格勒海军工厂首先设立了俄语学校,此后不少造船厂也相继设立俄语学校,儿童一般7岁入学,前四年学习读写,后二年学习计算与几何,毕业后派往海军工厂或轮船厂当工人。不少船员和职工都积极送子女入学,俄语学校学生以工人子弟居多。

创立科学院彼得在访问欧洲时,受到德法等国科学研究的影响,为培养造就本国的专家学者,1724年发布了设置科学院的命令。第二年,科学院正式成立。科学院分三部分:一部分以研究数学为主,一部分以研究物理为主,一部分以研究人文学科为主。科学院还附设了大学和预备中学。

俄国著名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1711年~1765年)对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1741年他担任了科学院附属大学和中学的领导工作。1755年在他的倡导下开办了“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大学不设神学系,为便于平民进入大学,在预备中学里设平民部。1779年莫斯科大学又开办了一所附设的师范学院。

2.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教育

1762年叶卡特琳娜二世(1729年~1796年)上台,继彼得一世之后,重新开始建立和改善国家教育制度的工作。1782年成立了“国民学校委员会”,1786年颁布了由该委员会起草的《国民学校章程》。《国民学校章程》规定给予全体国民以教育的机会,不论其阶级、出身、性别如何,甚至农奴也可以进入城市的学校。根据这个课程,在县城设置五年制的中心国民学校,分四级,最后一级为两年。在县以下各区域镇设两年制的初级国民学校,其章程与中心国民学校的头两年(初级部)相同;中心国民学校高级部设有机械、物理、地理、历史、自然、建筑等学科。章程还规定所有国民学校由当地政府负责管理,实施免费教育,其经费由国库支付一部分,地方贵族和商人负担一部分。19世纪初期,许多中心国民学校改为中学,初级国民学校改为县立学校。

1764年,在彼得堡市郊的斯莫尔尼建立了俄国第一所国立寄宿制女子学校,它以贵族少女为对象。第二年曾附设一所平民女校,学习内容与贵族女校相同,主要培养贵族家庭的管家保姆和家庭教师等,但其存在时间不长。贵族女校影响波及国外,开了俄国女子中等教育的先河。

废除农奴制后的俄国教育

19世纪中期,围绕着俄国农奴制的存废问题,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社会革命运动,沙皇政府为了阻止革命运动的发展,被迫于1861年宣布废除农奴制度,相应地对国民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从1860年到1864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则,宣布了教育的改革。主要法规有《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大学章程》、《初等国民学校章程》、《文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

根据上述文件的规定,初等学校被宣布为无等级的学校,可招收各个阶层的子弟,不受等级和宗教信仰的限制;授权各地方自治机关、社会团体和私人开办学校;允许女子担任教学工作。但仍然把传播宗教观念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且给教士以担任教学工作的优先权。

中学除文科中学外,增设了实科中学,两者均可招收各个阶层居民的子弟,废止了对学生的体罚,扩大了校务会议的职权。但根据章程规定,只有学习了两种古典语的中学毕业生才有权升大学,实科中学的毕业生最多只能升入高等技术学校或高等农业学校学习。

在高等教育方面,规定大学有若干自治权。大学设大学会议,有选举校长、副校长的权限。系设系务会议,可以选系主任等。还有学术会议,可以竞选教授。大学设历史文学系、数理学系、法学系和医学系。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在60年代开办了工艺、矿业、交通和农业学院等学校。

19世纪中期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是由沙皇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后沙皇专制制度仍然存在,贵族利益受到保护,所以,19世纪60年代有关学校教育方面的改革,一方面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另一方面又带有封建制的残余的印痕。正如赫尔岑在批评1863年大学章程时所说的那样:“政府做事,像罪孽深重的耶路撒冷的朝圣地者,前进三步,又后退两步,但毕竟剩下了一步。”因此,通过这次改革,俄国的各级学校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无敌舰队”的覆灭

雕塑作品流传到现在的名作,值得圈点的也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件,其中希腊和罗马的雕塑作品名气要大一些。而古埃及的雕塑除了专门的研究人员提及的已经很少了,其实正是因为这两个民族在对埃及的占领中汲取了丰厚的营养,才催生了诸如《掷铁饼者》等名作的诞生。

在宗教介入雕塑之前,氏族社会的人们用绘画和雕塑的形式再现生活。那个时候,文字的作用还很有限,适合表现生活的方式也只有绘画和雕塑。雕塑的材料,是随处可见的泥土木头或者石头,相比而言,后两种材料对技巧的要求要更高一些。

后期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金属也成为雕刻的材料之一,不过古埃及青铜雕像的数量非常少,这和金属的稀缺程度有关系。金属的介入更有利于表现内容的细节,使被表现的对象表面产生一种其他材质所没有的光滑和细腻。至于贵重的象牙(也许那个时候的象牙一点也不贵重)就只有在练习雕虫小技时才能派上用场了。

古埃及的雕塑作品以人物形象居多,主要以人像和神像为主,其中的人像又以国王和王室成员雕塑为主,也有部分小官吏形象的雕塑作品。这些雕塑作品几乎是同一种风格,神情威严庄重。一般可以分为行进式和坐式,行进式雕塑中人物左腿向前迈了一小步。而坐式雕塑则端坐在底座上。不管是行进式,还是坐式,都以正面形象展示,头部和胸部保持垂直,以眉心为轴线左右保持对称。

古埃及人物雕塑大多是着色的,头发、胡须和眼圈涂以黑色,衣服则全涂成白色。在男女肤色上也有差别,男人的皮肤是棕色的,女人则为浅棕色或者棕黄色。大型雕像的眼睛不作进一步的加工,而小型雕塑的眼睛则用黄铜做成,更高级的还可以饰以玻璃或者宝石。

《哈夫拉像》是一件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个雕像的材质是闪长岩。画面中的国王神圣威严,脑后是一只展翅的雄鹰。而在《拉胡泰普王子及妻子奈费尔特坐像》中则把女性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座石灰石雕像中不仅在着色上奈费尔特和她的丈夫不同,在造型上她穿了一件性感的低胸装,领口低垂,胸部丰满。雕像线条阴柔,展示出一种女性曲线的美。

这些雕像的特征其实和宗教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他们的摆放地点大多是神庙或者祭庙等宗教场所。创作者在拿起凿子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空间和选择的余地,他们甚至连头像在人物雕塑中所占的比例都不能有丝毫的篡改,他们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创作,而是把统治者脑海中的形象再现出来。缺乏自由发挥的空间扼杀了雕像作品的多样化。而在陵墓中陪葬的一些小型雕像则不同了,墓主人下达的指令,只是把他的管家和农奴形象放到他的墓葬里,至于这个形象具体到什么程度则没有交代且无须交代了。

这种非命题性质的创作给雕刻者留下了充分的创作空间,这样他就能把自己脑海中的形象再现到作品中来。因为创作的对象都是割稻的农奴、酿酒的女仆等等,他就无须遵循传统的“正面定律”了,也正是这些在当时看来非主流的雕像给我们留下了更多个性化的艺术作品。

《坐着的书记官》是这种个性化雕像中的代表作品。雕刻者截取了书记官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用写实的手法刻画了一个拿着写字板捏着芦苇笔随时准备听从指令的小官吏形象。《坐着的书记官》是一座着色石灰石雕像,而同期较为著名的《村长像》则是一座木制雕像。雕像头圆颈短,身材矮小肥硕,拿着手杖,一副监工派头。之所以叫《村长像》并不是因为有什么记录说雕刻的对象是一位村长,而是因为参与发掘的工人感觉这个雕像酷似他们村的村长,所以以讹传讹把一个监工形象的雕像叫成了《村长像》。一个古王国时期的木制雕像能被人认定是他们的村长,也证实了雕像的写实风格。

一般地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特色,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算是古王国雕塑风格转变的分水岭,埃赫那吞没有转变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却改变了古埃及人的雕像风格。从那个时代发掘出的雕像可以看出,王室成员的雕像已经不再为了神圣化而舍弃真实性了。那个时代的雕像糅和了传统雕像的单纯和新加进去的自然主义风格。从出土的埃赫那吞的雕像可以看出,这位法老已经不再威严神圣了,他长着张长脸,厚厚的嘴唇,宽大的下颌,真实到后世的学者认为他患有“弗勒里希氏综合症”的程度。和埃赫那顿真实的丑陋比起来,王后纳菲尔提提真实的美丽就只能用“惊艳”这两个字来概括了。著名的纳菲尔提提半身像把她刻画成了一个略带病态的女人,纤细的脖颈仿佛无力负担沉重的后冠一样。雕像五官紧凑,形象传神。我们同样丝毫不敢怀疑她的美丽有任何虚假的可能。这尊雕像和传统雕像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没有基座,看来那个时期雕刻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王国时期的雕像还改变了古王国时期一成不变的人体比例。在古王国时期雕像的发际到肩、肩到膝、膝到脚的比例为2:10:6,而到了新王国这种矮胖的比例变成了3:13:6,雕像也减肥变得纤细苗条起来。

新王国时期著名的雕像首推阿布辛博神庙的拉美西斯二世像,这四座雕像从规模到气势上完全可以代表新王国时期的雕像风格了。

除了人物雕像以外古埃及的动物雕像也极具特色,孟斐斯神牛庙前的神牛雕像和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都是可圈可点的旷世精品。

地理大发现

古埃及的绘画出现得非常早,最早的绘画是画在岩石上的岩画,内容是他们经常捕猎的大型动物,如大象、长颈鹿和河马等。这些岩画只是几笔线条的描绘,表达的仅是一种神似,观察的时候还需要一定的想象力。

后期的绘画出现在墓室的墙壁上,这和宗教中的“永生”有直接的关系。古埃及人不做风花雪月的咏叹,他们描绘的是自己在来世的生活场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印象在他们的脑海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所以,永生的世界中也有劳作、啤酒、禽畜和战争。

在希拉奥波里的一处墓穴中,发现了最早的一幅墓穴壁画。画面的中心有六艘大船,大船四周有很多人和动物,姿势各不相同。而在画面的右下方则是两个正在搏斗的战士,其中一个被描绘成人头向下的姿态,象征着这是一名战败者;而在左下方的胜利者用棍棒押解着三名俘虏。

在古埃及的绘画作品中,押解俘虏的场景经常出现,也许古埃及的画师把这个场景当成了战争胜利的定式。因为绘画作品的功能是叙述事件和描绘永生而不是审美,所以古埃及人停止了艺术上的探索。从古王国开始到异族王朝几千年的时间里,埃及绘画没有大的进步。我们不能不说这种功能和实用性制约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综观古埃及的绘画艺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古埃及的绘画作品很像儿童的蜡笔画。这没有丝毫贬低古埃及绘画艺术的意思。儿童的绘画作品中能让人更容易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内容。如果让他们解释一下自己的绘画,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绘画语言中有更多抽象的东西,这是再三强调写实性的成人作品中所没有的。他们会为了更方便地表现而让两棵树根对着根生长。他们会把水中的鱼画到水面上来,他们把整张画布都画满,在空白处填充上互不相干的内容。他们更喜欢鲜艳的色彩,同时在一幅画中使用尽可能多的色彩,让黑、白、灰、红、粉、棕、黄、蓝、绿等颜色充斥整个画面。

这在古埃及的绘画作品中都展示得淋漓尽致。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在美杜姆的第四王朝的王后墓里有一幅著名的壁画,有人把他叫《美杜姆的六鹅图》。这幅壁画据称是古埃及绘画作品中的精品之作,罕有的写实风格。而同样是这幅壁画有的书中却把它叫成《群鸭图》。鸭和鹅的区别自不必细说,只有也只有儿童的绘画作品中我们才无法区分画面中的家禽是鸭还是鹅。

还有一个特点是在写实基础上的夸张。在一张表现埃赫那吞的女儿幼年生活的壁画中,两个赤裸身体而且剃着光头的公主就都凸兀着一个冬瓜一样的后脑勺。在儿童绘画作品中就经常表现为突出某一特征对这一特征进行放大的情况,而且这幅画的基调是鲜艳的红色,也不知道长大了的公主见到这幅画会不会感觉难为情。

在构图上古埃及的绘画还是中规中矩的。比如画一面墙上的壁画,他们先用长线把墙分成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上的内容互不侵犯。很多地方则是把主要的人物放大让他占据整个墙面,空白处则用小的画面叙述的情节填充,或者写上一些象形文字,总之他们不会像中国画那样留下大片的空白。

在中王国时期有一幅著名的壁画叫《牧羊图》,在前后景上分了两个层次算是一种创新。这幅画的前景是一个牧人正拿着一束草去喂一只趴着的羚羊,后景是一只调皮的羚羊正在被另外一个牧人拽着犄角往后拖。羚羊使劲地往后退而牧人则使劲地往前拖,两力正好平衡,形成一种动态的静止。

到新王国时期绘画艺术逐渐没落,已经缺乏可圈可点的作品了。

《马可·波罗游记》

一个民族的数学知识首先是从数字开始。在古埃及有很系统的表示数字的方法,这也是他们能够完成像金字塔这样的大工程的基础之一。

古埃及人没有零的概念,他们记述从1到9都用画竖的方式来代表。1就是一竖,9就是九竖,从10开始就用物品来代替了。10是一段绳子,而一卷绳子表示100.荷花代表1000,一根手指代表10000,蝌蚪代表100000,而一个举着双手的人代表着1000000.在表示5000000的时候,古埃及人并不是用5道竖加一个举手的人,而是把那个举手的人重复画5次。这稍微有一点复杂,不过也算是一种习惯,而且相当精确。

除了数字,古埃及人还会用精确的方法表示分数,他们用在这个符号下面写数字的方式表示这个分数是多少分之一。对一些特殊的分数,他们用特殊的符号表示,这些符号据说来自一个神话传说,比如1/2,1/4,1/8,1/16,1/32和1/64.

传说鹰神荷鲁斯在为自己的父亲奥西里斯复仇的时候与他的歹毒叔父塞特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斗。战斗中塞特挖掉了荷鲁斯的一只眼珠,并把它撕成了碎片,这些分数就用这些碎片表示。比如眼睛的一部分为1/2,眼珠表示1/4,眼眉表示1/8等,有意思的是这些数字加起来并不是一只完整的眼睛而是63/64.古埃及人也一定计算出了这个结果,他们说丢掉的那1/64由智慧之神填补。

在表示一些分子不为1的分数时,古埃及人用分数相加来表示,比如2/5就是由1/3和1/15的和来表示。从这种分数的表示方法,我们就很轻易地得出结论:古埃及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分数的加减。

这些知识主要来自两张纸莎草文书:一片叫做莫斯科草片文书,一共25题。另外一片叫做莱茵德草片文书,这也是记录古埃及数学常识的最著名的一片文书,共有85题之多。是英国人Henry Rhind于1858年发现的,现存大英博物馆。因为作者是一个叫Ahmes的人,所以又叫Ahmes草片文书。它的开篇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获知一切奥秘的指南。如果单看这句话很容易把这片纸草误认为埃及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对于这两片纸草,有人认为它是小学生的练习本,有人则认为是学校的教科书,不管是什么,我们都能从中管窥古埃及的数学水平。

在Ahmes草片文书的第31题,记录了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一个数字,它的2/3,它的1/2,它的1/7和它的全部加起来等于33.这个题目没有问答,但意思显然是让我们求解这个数字,这样的题目即便放到现在,没有初中一年级的代数知识,也是很难回答的,而且它的答案也是一个分数。

从这张纸草的第63题,可以看出数学的目的还是服务于生活的,这个题目是这样的:把700块面包分给4个人,第一个人得2/3,第二个人得1/2,第三个人得1/3,第四个人得1/4.这个题目给出了计算方法,而且有正确的答案。

不过我们还是很轻易地看到了编写过程中的漏洞,得出的这个结果是400,也就是说第一个人得到的是400的2/3,而不是那700块面包的2/3,这不符合我们把总数定为“1”的习惯。而且第一个人得当了400的2/3也不是一个整数,看来要真分这些面包,他还是要另掰一块带回去的了,现在我们在教案编写上已经知道避免这样的问题了。

古埃及人没有专门的乘除符号,他们用一双走近的腿表示相加,离开的腿自然是减号。他们的乘除法计算也是以加减法为基础的,这其实很符合乘除法的计算原理。

因为要丈量土地面积,所以他们在面积计算方面的公式非常准确。圆形和四边形的面积和现在的计算结果非常近似,圆周率一般近似地取3.因为金字塔是一种棱锥体,他们同样掌握了计算棱锥体的体积公式,这对采集石料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古埃及的长度单位是腕尺,1腕尺等于从肘至中指尖的长度,约合20.62英寸。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的肘到中指尖都是20.62英寸,这很可能是某位法老定下来的,具体是哪一位则不甚详细。

腕尺在象形文字中用前臂和手表示,读作迈赫(meh)。1腕尺被分成7掌,每掌等于4指。边长为1腕尺的正方形,它的对角线(长29.16英寸)的一半,叫做雷曼(remen),可分成20指,是第二个长度单位,是丈量土地的主要单位。100腕尺叫1哈特(khat),也是丈量土地的基本单位。面积和体积单位则是以腕尺为基础引申出来的。

古埃及人主要的容量单位是哈努(henu),约合29立方英寸,10哈努为一哈加特(heqet)。另一容量单位是哈尔(khar),等于1立方腕尺的2/3,或相当于一个直径为9掌、深为1腕尺的容器容量。1哈努的水被定为5德本(deben)。容量单位源于水的重量单位,这和我们把一立方米的水定为1000公斤也有着惊人的类似。1/10德本为1加德特(qedet),等于1个戒指的重量。看来埃及人把金戒指打造得够重的。

哥伦布发现美洲

葡萄牙人哥伦布从幼年时期开始就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东方富庶的印度和中国。当时,地圆说已经很盛行,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为此,他先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国王请求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夙愿。不过,直到1492年,西班牙女王才慧眼识英雄,同意资助他去东方探险。他们之间签订了名为《圣大菲协定》的航海协议,女王授予他“海上大将”的称号,任命他为所发现的岛屿和陆地的总督,并允许他从这些地方的产品和投资所得中抽取一定收入作为报酬。

1492年8月,哥伦布携带西班牙王室致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圣玛丽亚”号、“平塔”号和“尼尼亚”号3艘船、船员90人,从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发,向西航行,开始了他横穿大西洋的探索航路。

一个多月过去了,除了浩瀚的大海,追逐船只的海鸥,丝毫不见陆地的影子,富有航海经验的水手们开始怀疑,甚至纷纷要求返航。哥伦布顶住了船员们的巨大压力,在惊涛骇浪的侵袭中继续奋勇向前。

他的坚持终于赢来了奇迹。10月12日凌晨,在塔楼嘹望的水手终于发现了一片陆地。黎明时分,船队靠上一座岛屿。航行了两个多月,他们第一次遇到了陆地。

这个岛屿是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哥伦布高举西班牙国王的旗帜,宣布此地为西班牙国王所有。并给这座岛屿取了一个基督教名字:圣萨尔瓦多,即“救世主”。

船队绕岛一周,发现这里并不是理想中的黄金产地,于是,船队继续向南航行。几天后,他们到达巴哈马群岛中最大的古巴岛,哥伦布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按照已有的地图,它的东方应该就是日本了。船队转而向东寻找富饶的日本。他们登上了海地岛,哥伦布见岛上树木葱郁,山川秀丽,貌似西班牙,便将其命名为“小西班牙”。之后的圣诞节那天,由于航行不慎,最大的一只船“圣玛利亚”号触礁沉没,哥伦布只得无奈地停止前行。

1493年初,哥伦布率领剩下的两只船从海地岛返航,借着强劲的西风,3月15日回到帕洛斯港,受到了西班牙民众的热烈欢迎。这次航行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横渡大西洋成功,它为以后全部发现美洲大陆奠定了基础。

后来,在西班牙国王资助下哥伦布又向西航行了3次,先后到达过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一些海岸。那时候,葡萄牙人已经到了真正的印度,开始掠夺亚洲的财富。

达·伽马绕过好望角

凯旋门是炫耀罗马帝国对外战争胜利的纪念性建筑,也是罗马建筑特有的形式之一。

公元81年,提图斯皇帝为纪念镇压犹太人起义的“胜利”,在罗马广场的东南角首次建立了一座凯旋门。这座凯旋门形制比较简单,取单拱门之式,门道两边配以倚立的圆柱,上承一道顶阁式的短墙。凯旋门高15.5米,宽13.4米,厚4,8米,整体显得庄重秀丽,被建筑学家公认为最具古典精神的建筑。尤其是它的雕刻极为精美,是罗马城中现存古典浮雕艺术的三大杰作之一,被意大利人视为国之珍宝。

公元114~115年,图拉真皇帝为纪念他战胜安息人又建立了一座凯旋门。图拉真凯旋门上的雕刻不仅描绘了各种战争的场面,而且在顶端建造了一个乘着凯旋战车的皇帝镀金青铜雕像。比起提图斯凯旋门来说,图拉真凯旋门已经够豪华了,然而在公元4世纪上半叶君士坦丁皇帝在位时建造的凯旋门,比起公元1~2世纪的凯旋门则更为豪华。

凯旋门反映了罗马人对征服者炫耀武力和威力的心态,从一个特殊的层而展示了罗马高超的建筑艺术。

纪功柱也是显示战功的纪念性建筑,是古罗马独特的建筑形式之一。

1.船头纪念柱

公元前3世纪中叶,古罗马的广场上立起了一个镶着船头的奇特的大理石圆柱,人们将它称为“船头纪念柱”。这是为了庆祝罗马人成功地打败迦太基海军获得第一次海战胜利而建立的。铜制的船头则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战利品。

2.图拉真纪功柱

图拉真纪功柱建于公元109~113年,是图拉真为纪念战胜达西亚人而建立的,它是古罗马纪功柱的代表作。它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与艺术信息,成为古典文化传统的典型范例。

3.马可·奥里略纪功柱

马可·奥里略纪功柱建于公元180~193年,高达29.6米,全部为大理石砌成,柱身也有浮雕环绕,浮雕的内容表现了奥里略于公元167年越过多瑙河讨伐日耳曼人的经历。

麦哲伦环球航行

潘提翁神庙是古罗马时代最辉煌的庙宇建筑之一。

“潘提翁神庙”又称万神殿、万神祠,“潘提翁”的拉丁语意即“万神”,用于供奉众多神灵,主要是用于崇拜天上星宿代表的希腊、罗马的天神,特别是包括日、月在内的七大行星。神殿位于古城区北部的万神祠广场,原为奥古斯都的女婿阿克里帕所建,是一座有八柱门廊和长方形殿堂的希腊式神殿。万神殿外面看上去非常朴素,但殿内却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罗马人情有独钟的科林斯柱式在万神殿中得到了充分而巧妙的运用。万神殿的设计观念是全新的,它强调内部而不是外部,开创了宽敞精致的内部空间起主导作用的纪念性神庙建筑新形制。其后此庙被毁仅存门廊。在公元118~128年哈德良将其重建时,除了保留以前的八柱门廊外,还一反以前神庙的设计传统,将长方形殿堂改为通体浑圆的穹窿式。新建后的万神殿不仅气势宏伟,而且在形式上颇有创新。尽管从外表来看,它比较封闭沉闷,然而它的内部结构却很有特色。整个建筑由长方形门廊和后部圆顶大厅组成,这种结构不愧为罗马人的一大创造。前部门廊由两排科林斯式列柱支撑,后部圆顶大厅是整个万神殿的中心。之所以采用圆顶殿,可能与圆代表天穹有关。

万神殿的半球形穹顶之大,可谓古代世界之最。圆殿的平面直径达43米,顶端圆点距地高度亦为43米,内部和谐、稳定而庄严。墙面所有阁廊都饰以赭红色大理石,地面铺成各色大理石图案,穹顶上五排共140个凹框中原来有镀金的铜质玫瑰花。墙体内沿筑有八个拱券,其中一个下面是大门,另七个是壁龛,龛内置放诸神灵雕像。万神殿的主体圆顶大殿既高大又牢固,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小的宇宙之中。这种圆浑球体的空间自然体现了宇宙的和谐,而这种和谐既能为人的智力所领悟,也能为人的技能所创造,因此它同时也强调了人作为万物尺度在宇宙居于中心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古典文化中的这种宇宙人生理想。

万神殿建筑形象和谐统一,比例严谨完美,结构技巧高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在建筑上对建筑具有宽广内部空间的建筑物这一课题提供了完善的范例,始终是穹隆结构建筑的至高典范,为古代建筑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的修建标志着罗马建筑设计艺术和工程艺术的高超水平,也象征着罗马世界国家的气势和威风。

文艺复兴

古罗马戏剧萌芽于远古时期对农神的祭祀和农事节庆。公元前2世纪,罗马出现了戏剧的繁荣,或取材模仿希腊戏剧,或反映罗马历史与现实生活,同时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戏剧作家。

1.喜剧大师——普劳图斯

普劳图斯(约公元前254~前184年)是第一个有完整作品传世的古罗马作家。他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翁布里亚一个下层平民家庭,曾在剧院干过木工与演员,后因经商失败而去建筑工地、私人磨坊打工。这些经历使他在思想感情上与下层人民十分接近,为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也使他的喜剧深受罗马民众的欢迎。普劳图斯在业余时间创作了不少剧本,成为古罗马颇富盛名的喜剧家,后人称他在雄辩和机智方面甚至可以与西塞罗相媲美。普劳图斯一生写过130多部剧本,只有21部流传至今。其中除《行囊》一剧严重残缺外,其余20部基本完整,主要有:《安菲特里翁》《孪生兄弟》《一坛黄金》《吹牛的军人》《商人》《俘虏》《凶宅》等。

普劳图斯的喜剧题材多样,风格不一,大多根据希腊新喜剧改编,用的是希腊题材,反映的却是罗马人的生活。他用滑稽可笑的情节,揭露了当时罗马上层社会的生活腐化和道德败坏。在他的喜剧中,除了《安菲特里翁》取材于希腊神话之外,其余全部是各种类型的生活喜剧,情节不外乎情爱、财产纠纷等。如《孪生兄弟》就描写了一对孪生兄弟幼年失散、后来重逢的经过,情节生动,语言风趣活泼。《一坛黄金》描写一位贫穷而又吝啬的老人因偶然得到一坛黄金后患得患失的心理,因为突来的横财使他不知所措,终日寝食不安,直到将其作为嫁妆送给自己的女儿,才摆脱了沉重的精神负担。此剧语言诙谐传神,人物形象生动,作者在写作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喜剧手法,代表了古罗马戏剧创作的较高水平。《商人》讲述的是好色的父亲将儿子从外地买回的漂亮女奴占为己有,从而引起一场父子纠葛。此剧情节离奇,语言夸张,反映了奴隶主贵族腐朽的生活。《俘虏》是普劳图斯喜剧中最为严肃的一部作品,描写了奴隶如何冒险去救主人,最后成功脱险的故事,成为后世欧洲人情剧的雏形。神话喜剧《安菲特里翁》描写的是天神宙斯趁地上国王安菲特里翁出征之际,化作国王形象与王后阿尔喀梅娜幽会,他们的结合诞生了后来的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该剧讥讽了罗马统治阶级所标榜的理想道德的虚伪性。

普劳图斯所塑造的典型形象,如吹牛的军人与江湖医生、贪婪的老鸨、机智风趣的奴隶、吝啬的老头等剧中人物形象给人印象尤深,他们往往是剧中矛盾发展的关键,虽有几分粗俗,却与平民大众更为贴近,因而受到他们的喜爱,流传甚广。他还利用独白、旁白等表现形式来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并常常用序幕或尾声来解释题材来源、作者情况等。他的喜剧有别于希腊喜剧之处在于他基本上抛弃了歌舞队部分而代之以对话的表现手法,因而跟近代喜剧很接近,从而对近代西方戏剧产生了广泛影响。

2.英年早逝的喜剧大师——泰伦斯

泰伦斯(约公元前195~前159年)是与普劳图斯齐名的又一位古罗马的喜剧大师。他出身低微,是罗马在北非殖民城市中的一个家奴,幼年来到罗马,成为罗马元老泰伦斯·路卡努斯的奴隶。主人由于欣赏他的才华而让他享受与自由人同等的教育,并恢复了他的自由。从此泰伦斯得以跻身于罗马上流社会,受到以大贵族小斯奇比奥为首的文化集团的保护。少年的良好教育和成年之后进入的社交圈子使泰伦斯的文风高雅纯净,这与普劳图斯那种贴近平民大众的通俗生动的艺术风格相比较,就更加受到贵族文人的青睐。由于他的创作活动代表了斯奇比奥一派贵族的文化观点,对希腊的推崇和模仿又多于对罗马民间传统的应用和发掘,因此在二者的结合上也就自然不如普劳图斯来得完美。比较而言,泰伦斯的作品幽默、优雅、有节制,但缺乏普劳图斯作品中那种迎合罗马观众的喧闹场面。由于这个原因,他的作品不如普劳图斯的作品通俗和生动鲜明,也没有那么受人欢迎。但是泰伦斯比普劳图斯更多地表现出仁慈。

由于30多岁就英年早逝,泰伦斯留下的作品并不多,传世的仅有6部;《安德罗斯女子》、《自责者》、《阉奴》、《福尔弥昂》、《两兄弟》和《婆母》。这些剧本约写成于公元前166~前160年间,其代表作是《两兄弟》和《婆母》。泰伦斯的喜剧结构严密,人物描写细致入微,语言优美流畅,哲理思想深刻,特别是他以优雅的语言、别开生面的描绘将古希腊的人本思想发扬光大,给剧中人物罩上了一层“人性”的光环,因此后人称他是以艺术扣人心弦。其剧中人物最著名的一句话便是:“我是一个人,凡人性所属我都能够理解。”这段话被当作是罗马人文主义思想成熟的标志之一。他的喜剧后来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竞相效仿的典范。

3.悲剧作家——塞内加

帝国时期的塞内加(约公元4~65年)被誉为“古罗马最著名的悲剧作家”,其文学作品主要有《变瓜记》和9部悲剧。《变瓜记》是一篇政治讽刺散文,嘲笑皇帝克劳狄生前作恶多端,死后不但没有成神,反而受到神的审判,最后变成一个大南瓜。他的悲剧代表作有《特洛伊妇女》《美狄亚》《奥狄浦斯》等。塞内加以希腊悲剧为蓝本进行创作,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其对罗马社会现实的不满,内容涉及讨论生死、情欲、自由意志、罪恶等,较为全面地表露出当时贵族反对派对暴虐皇帝专制制度的不满情绪。塞内加并不否定君主制度,只是希望出现一位仁慈的君主,以便贵族元老们在政治上能够得到一定的自由。他的悲剧主要供少数人阅读和朗诵,剧中充满凶杀、复仇、鬼魂、巫术等恐怖场面,过分地渲染悲剧气氛,而且长于心理刻画和紧张对白,语言夸张,言辞雄辩,富有哲理。其剧本中多数情节较为简单,缺少戏剧动作而且剧情发展多限于在一昼夜和某一地点。塞内加的悲剧继承了希腊悲剧的传统,对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英法古典主义悲剧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但丁与《神曲》

意大利诗人。1265年5月出生在佛罗伦萨的一个小贵族家庭,少年时代就师从著名学者布鲁内托·拉蒂尼学习修辞学、文法和拉丁文等,并掌握了丰富的古典文化知识。当时佛罗伦萨城内有贵尔夫党和吉伯林党两个对立派别,但丁青年时代就加入了贵尔夫党,并一度当选执政官。后来因政治失意而被流放。他提倡用意大利语进行文学创作,并写有《论俗语》一书,对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新生》(1292-1293年)是他第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把31首献给贝阿特丽采的情诗用散文连缀起来,歌颂了纯洁的爱情,风格清新自然,并带有中世纪文学的神秘色彩,是“温柔的新体”诗的最高成就,也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析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放逐期间写的《神曲》是但丁最著名的作品,此外还有《飨宴》《帝制论》等著作。由于但丁的作品有从中世纪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的特点,所以他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意译是“神圣的喜剧”,但丁原题为《喜剧》。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确定,大概是1307-1321年之间陆续完成的。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诗人采用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叙述自己在人生的中途迷失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刚开始登山,忽然出现三只野兽——豹、狮、狼拦住了去路。在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他受贝阿特丽采之托来拯救但丁,并引导他游历了地狱、炼狱,最后贝阿特丽采引导诗人游历了天堂。书中充满了寓意,比如豹象征情欲,狮子象征暴力,狼象征贪婪,它们象征着阻碍人们走向光明的邪恶势力;维吉尔象征着理性哲学,贝阿特丽采象征着信仰和神学。作品的主题是表现人类经过迷惘和错误,经过苦难和考验,在理性的指导下走向光明与至善的历程。围绕着这个中心,《神曲》艺术性地总结了中古文化,同时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性,更有不少内容直接取材意大利的现实生活,有鲜明的政治倾向。《神曲》结构巧妙严整,全诗分三部,三行分节,奇偶连韵,每部33篇,加上叙诗共100篇,每行长度又大致相等,看起来匀称整齐。

薄伽丘与《十日谈》

欧洲中世纪中后期,城市的出现,商业的发展,使人们逐渐告别了因领土、民族、宗教、阶级而产生的连绵不断的战争,并且远离了饥荒和黑死病。东十字军所带来的巨大商业利润,同时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与思维。欧洲中世纪早期,人们因恐惧和绝望所信奉的苦行僧式的基督教发展到中后期也有了许多显著的变化,早期基督教逐渐转变成为具有理性的和人性的宗教。人们反对僧侣和隐士的苦行和自虐的残酷行为,开始崇拜圣徒和圣母玛利亚。在中后时期的宗教中,最强烈的人性表现体现在把圣母玛利亚作为美丽而慈祥的母亲来崇拜。行脚僧的出现,表明教士不再关门拯救自己的灵魂,而开始面向社会做福利工作,成为教育人们摆脱无知愚昧的现状的教师。

“中世纪的高峰标志着文明的复兴,即人们也摆脱了前几个世纪的混乱和无知,特别是不再受10世纪北欧海盗、斯拉夫人、马扎尔人和伊斯兰教灾难性的骚扰,它也代表古典文化、希伯来文化、哥特文化的融合,并意味着文化这三者在创造一种新文化的过程中,基本获得鼎足而立的平衡。”在撒拉逊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的影响下,贸易的振兴,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文明的发展。11~13世纪,“国王的权利依靠着市民摧毁了封建贵族的势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是以民族标准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民族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它明显的结果就是发生在14世纪和以后几个世纪的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旨在反对经院哲学、禁欲思想和神学的陈腐观念,而提倡人的个性、人的创造和人的情感,他们从希腊、罗马艺术中获取艺术新生的力量,强调人文主义精神,强调反映现实生活,在这种进步思想指导下,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出现了艺术繁荣景象。

文艺复兴的思潮对欧洲的舞蹈艺术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帕屈拉克和薄伽丘三位意大利文学艺术家为各国的文艺振兴起到了典范作用。由于个体的精神解放,在文艺复兴时代涌现出一批伟大的艺术家,如米淇尔·安杰罗、达·芬奇和拉斐尔,他们使西方造型艺术达到登峰造极的阶段。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想就是以他们的艺术实践为基础而产生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舞蹈艺术也受之影响得以形成与发展。舞蹈艺术已不再受基督教的控制,它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几个世纪舞蹈艺术突出向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宫廷礼仪舞蹈,一是芭蕾舞。

一、宫廷礼仪舞蹈

文艺复兴时期,世俗舞蹈有了很大发展,它在所有晚会和舞会上逐渐取得重要地位,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绘画、诗歌中得知,平时隆重的节庆吉日中都少不了舞蹈表演。当时为舞蹈伴奏的乐器主要有维沃尔(提琴类乐器)、琉特琴(类似曼陀林和吉他的拨弦乐器),还有风琴。合唱队演唱的歌词中有许多内容来自希腊、罗马当中的神话故事,与中世纪早期的布朗里舞蹈比较,文艺复兴的舞蹈比过去的内容与形式更复杂。各种舞蹈构图的对舞代替了圆圈舞和成行的舞蹈,舞蹈也根据舞会、晚会和节日活动的需要而形成不同的风格。

世俗舞蹈在中世纪分为宫廷礼仪舞蹈和民间舞蹈。宫廷礼仪舞蹈主要训练王公贵族的礼仪风度,它包括散步、宴会、舞会上的一些礼仪规范,也就是说统治阶级用加工的民间舞蹈训练王公贵族的举止风范。宫廷里有专门的教人文雅举止的舞蹈教师,他教人怎样行屈膝礼,怎样运用帽子技巧致礼,以及手怎样放在佩剑上,怎样优雅地抖开披肩等动作,这些动作一般都是程式化的。

宫廷礼仪舞蹈由于是程式化的动作和礼仪动作,再加上行动不便的长裙和裹腿紧身裤以及长上衣,使舞者的动作无法自由舒展,因而宫廷舞蹈没有大的跳跃动作和舒展的花样动作,只是些小幅度的象征性动作。

相反,民间舞蹈是不受任何束缚的舞蹈艺术,它朴实、自然、火爆、热烈,使人的感情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1.宫廷礼仪舞蹈概况

文艺复兴时期,王公贵族的宫殿里经常举办各种舞会,尤其在各种庆祝会上,舞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当时许多著名的诗人、歌唱家、画家、音乐家、舞蹈编导都参与各种庆典舞会,他们从民间舞蹈中提取素材,吸收民间的健康、快乐的动作和舞姿,用民间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为舞蹈伴奏。

14~15世纪宫廷舞蹈的动作、技巧还是简单的,没有多少上肢动作,基本像游行式的舞蹈,舞蹈由一些行礼动作或舞者接近或分开的动作组成,脚下是一些小碎步式的舞步。在一些仪式典礼上跳蜡烛舞或火把舞,舞蹈没有固定的动作模式。

16~17世纪,宫廷舞蹈开始具有独特特征,它已有严谨的程式化的动作,宫廷舞蹈已与民间舞蹈有了很大区别,舞蹈讲究高贵的风度,手势优雅,动作拘谨,不像火爆、欢快的民间舞蹈那样去跳舞,如果那样做则被认为有失体面。跳舞时要保持正确姿态,男舞伴高贵、傲慢,女舞伴谦恭、温柔,眼睛下垂,舞蹈动作有一些缓慢的转身,前后移动舞步及脚的交叉动作。这一类舞蹈还属于地面舞蹈,与芭蕾艺术的向空中发展的、轻盈、飘逸的动作风格不同。如孔雀舞和库朗特舞等。

17世纪以后,舞蹈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宫廷舞蹈加进了半脚尖、滑步、脚的交叉等动作,还有一些小碎步。男女舞伴之间动作的交流再也不是僵硬的程式化的动作了。各种舞会上表演的舞蹈有了一定的套路,如开始是缓慢而庄重的舞蹈,中间部分是活泼快乐的舞蹈,结束时是复杂动作的舞蹈,舞蹈中有一些跳跃动作和旋转动作。17世纪代表性舞蹈是小步舞。

18~19世纪的上层社会仍然盛行各种舞会,有庆祝舞会,跳舞晚会和化装舞会。有一些歌唱家和专业舞蹈家参加舞会。舞蹈开始为一些内容服务,如歌颂国王、歌颂军队、歌颂祖国等。在法国路易十四的亲自率领下,宫廷舞蹈的发展超过历史水平,舞台灯光布景豪华奢侈,服装绚丽多彩,舞蹈开始有了固定的动作模式。路易十四还成立了皇家舞蹈学校,专门教习宫廷舞蹈。当时,普遍流行的舞蹈是加沃特舞和加亚尔德舞。

文艺复兴以后的时期,舞蹈有了更加完善和复杂的发展,也新创了许多舞蹈形式,启蒙主义者对舞蹈艺术进行了大量的革新。尤其法国舞蹈理论家让·乔治·诺维尔的《舞蹈书信集》的发表以及狄德罗等文学家有关舞蹈情节的探讨,使舞蹈语汇更加丰富,舞蹈形式变得更加多样。从这一时期起,舞蹈动作由柔软平稳的手臂动作和细碎的舞步动作组成。乡村舞蹈成为贵族们喜爱的舞蹈形式,乡村舞的形式为圆圈舞和双行舞。圆圈舞是一男一女交叉站着舞蹈,双行舞是男一排女一排面对面站着的舞蹈。乡村舞蹈的种类非常多,其基本形式不外这两种。18世纪末最流行的乡村舞是“人民的钟”,它来自《萨伊拉》旋律,它意味着将来生活美好,理想实现,做事会成功等。舞蹈节奏强烈而快速,因而受到人们普遍喜爱,无论田间、庆典游行都演奏这个乐曲。卡马纽奥拉也是流行于18世纪末的舞蹈,它具有民间舞蹈特点,舞蹈的内容是反对封建统治,舞蹈具有革命的性质。18世纪的宫廷舞蹈主要有快的小步舞、加沃特、帕斯皮耶和乡村舞等。

19世纪,宫廷舞蹈继承保存了前代的舞蹈,但在风格上有了很大区别。它以节奏自如活泼的集体舞蹈形式区别于它以前的时代。代表性舞蹈是华尔兹。华尔兹没有严格规定的舞蹈动作,动作朴实无华,音乐旋律动听迷人,因而备受人们喜爱。

这一时期,仍然盛行化装舞会,并经常在公园里和广场上举行,舞会上人们穿着离奇古怪的服装舞蹈。在舞会上开场节目是波罗涅兹舞,正式表演的舞蹈是华尔兹。公共舞会有一套仪式和程序,舞厅入口处,女舞者将得到一张上面标有舞蹈名称和顺序的节日卡片,除此之外,还会收到纪念礼品。舞蹈时,每换一舞曲就换新的舞伴,只有新娘新郎才可以连续跳。公共舞会经常结合着社交活动,或者是为某一企业或商行做广告的舞会。

除了社会流行的公共舞会之外,宫廷舞会仍然继续。舞会上女人穿着华丽的服饰,端庄傲慢地等待男人的邀请。舞蹈按照严格的礼节进行,舞蹈只有波罗涅兹、华尔兹和卡德利尔。舞蹈服装仍旧是细骨架撑起来的钟形裙子,不同的是已去掉了多余的褶边和装饰,能够显示女性优美的身材曲线。男女舞伴的屈膝礼不再像以前那样深蹲,而仅仅是轻轻的快速点头致礼。舞蹈前后去掉了许多烦琐的程序。

2.宫廷屈膝礼和鞠躬舞蹈。

这是欧洲中世纪宫廷礼仪舞蹈中的最重要的一项内容。16世纪、17世纪、18世纪的礼仪舞蹈分别有不同的表演形式。

16世纪的屈膝礼和鞠躬舞稍微简单,它要求屈膝礼和鞠躬的庄重与严谨。男士鞠躬时要注视行礼的对象,右臂屈肘扶帽檐,然后稍举起帽子,左脚尖在后面点地,接着落地成与右脚距离一尺左右的位置,身体重心移到左脚,右腿在离右脚距离位置上绷脚伸直,脚尖着地,身体向前俯下,右手持帽到胸前。之后,身体直起,右手打开向旁,左手扶佩剑,目视对方。女士行屈膝礼时右脚向右迈一步,左脚向后移到与右脚一尺距离位置做半蹲,头不低下,眼睛往下看,然后伸直膝盖,右脚向左脚靠拢,目视行礼对象。

17世纪的屈膝礼和鞠躬比16世纪的优美。由于舞蹈的发展,宫廷服装的改变,使这一礼节舞姿显得更加彬彬有礼和富有乐感魅力。屈膝礼和鞠躬在16世纪的基础之上,增添了优雅的手臂动作。

18世纪,人们对各种鞠躬礼仪活动更为重视,那时的人们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学习各种舞姿造型和鞠躬动作。18世纪宫廷礼仪舞蹈,新式样的发型和服装使礼仪别具风格。行屈膝礼前,脚站丁字步;行礼时,右脚向前滑行左腿半蹲,身体和头稍向前倾,身体直起时,两手臂在身体两侧45度角挑腕放下。男女屈膝礼相同。

3.低步舞

低步舞属于滑行式的宫廷舞蹈。它没有固定的舞步规范,舞蹈经常发生一些变化。由于绅士身穿紧身上衣和长筒袜,淑女们穿拖地长裙,严重妨碍了舞者舞蹈动作的发挥。宫廷舞蹈将民间的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人们情感的动作全部去掉,只保留一些呆板的、象征性的动作。舞蹈动作基本从左脚开始到右脚结束,或者左脚开始走步,右脚跨前与之交叉,左脚再跟上复步动作。舞蹈只要求舞者体现出一种气质,也就是举止、姿态要得体,女子体态庄重、轻盈、文雅、大方、视线下垂。因此,有人说,低步舞是具有雍容华贵、轻柔缓慢的宫廷气派的舞蹈,它的动作由鞠躬、单步和复步,以及各式各样的空间摆动动作组成。舞蹈由两人或三四人参加,有时是对舞,有时是链状形舞蹈。为舞蹈伴奏的乐器有六弦琴、横笛、鼓、双簧管、喇叭等。

4.沃尔塔舞

沃尔塔舞起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法国宫廷,舞蹈形式是对舞,舞蹈中有一些转身动作和男舞伴将女舞伴抛在空中转一圈的动作。舞蹈一般在庆祝晚会上表演,公元16世纪盛行欧洲各国,在路易十三时代,法国宫廷不再跳此舞,意大利保留此舞蹈时间最长。

5.加亚尔德舞

本舞蹈音乐节奏为32、34、68拍,是意大利传统舞蹈,以它特有的快乐、活泼的风格,流行于欧洲各国。开始时,它得到大学生的欢迎,伴随加亚尔德多种旋律的出现,舞蹈动作逐步形成并规范化。加亚尔德舞又称做五步舞或罗马舞,它由五个基本动作构成,即四小步加上一个跳,小跳之后,形成一个停顿,然后,再从另一只脚开始跳。动作可以向前、向后、向旁或向斜线进行。这一舞蹈仍然保持着贵族的高傲风度,无论肩膀怎样快速抖动、步法怎样跳跃都不失贵族风范。舞蹈服装华丽多彩,男子佩剑披肩,女穿长裙,裙带上饰有许多小镜子。

6.孔雀舞

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均有本国风格的孔雀舞。法国的孔雀舞,舞步缓慢平稳,滑行舞步较多;意大利的孔雀舞活泼、激烈、动作中加一些小跳;西班牙的孔雀舞节奏鲜明、活泼开朗。

孔雀舞,顾名思义是对孔雀动作的模仿。孔雀舞在法国和意大利宫廷中有着严格的等级规范:在宫廷舞会上,舞蹈要先由国王和王后跳,然后是太子和贵夫人跳,再之后才是亲王及贵族们跳。为孔雀舞伴奏的乐器有手鼓、木管乐器、横笛,节奏为24拍。舞蹈服饰是:男舞伴佩剑、披肩,女舞伴穿托地长裙。舞蹈开始时,王后的亲信贵妇先提起她的长裙在大厅走一圈然后再舞蹈。孔雀舞的舞步由单步和双步组成。单步是一个滑步向前或向旁,重心在迈步脚上,动力腿高抬到空中90°。双步动作是叠合的两个单步的滑步,重心移到迈步的腿上,动力腿抬到空中90度的动作。

7.库朗特舞

库朗特是起源于意大利的宫廷舞蹈,意思为像流动的水,舞蹈动作像是沉浮于水面的游泳姿态。舞蹈队形有椭圆形、长方形、八角形和之字形等。舞蹈分简单的或复杂的两种形式,简单的包括一些滑步,复杂的带有一些情节,如女舞伴拒绝男舞伴的邀请,男舞伴便跪在女舞伴面前等,在这一段小情节插曲之后,男女舞伴才开始舞蹈。舞蹈动作含有向前、向后、向后旁的舞步,舞步又分短步,它包括跨直步、屈膝、抬腿和向前滑行。长步包括屈膝走步、屈膝滑行步。舞蹈中短步和长步相互衔接交替跳。据说,法国路易十四非常喜欢跳这一舞蹈。库朗特舞后来被选为婚礼舞会上的开场舞蹈。到了18世纪,上层社会就不再跳这个舞蹈了。

与库朗特舞蹈相似的还有阿列曼德舞、萨尔塔列拉舞、萨拉邦达舞等。

阿列曼德舞源自于德国,是没有跳跃动作的集体舞蹈,舞蹈动作包括简单的、平稳的步法,有时做不带跳的抬腿到90度的动作。

萨尔塔列拉舞,源自意大利的民间舞蹈,是对舞,动作激烈,节奏快速,跳跃动作较多,舞蹈中还有一些哑剧成分。有的时候,女舞者将装满水的杯子顶在头上跳舞,同时做复杂而快速的动作,一滴水也不洒落出来。

萨拉邦达舞源自西班牙,它最开始时由女子跳,由响板、吉他和歌唱为之伴奏,舞蹈节奏活泼,舞姿优雅。传到其他国家后,成为节奏平稳的男女对舞。在宫廷舞会舞蹈中,舞蹈风格变得文雅而稳重。

8.小步舞

小步舞是16世纪至17世纪最流行的舞蹈,它在宫廷、乡镇的婚礼场合和晚会、宴会或狂欢节上表演。小步舞的动作包括两种屈膝步和两种直膝步,4步为一组,跳舞时跨越小节线是一个难点。小步舞队形有8字形,后来发展为2字形和Z字形。它有一定的技巧性,可以说是艺术舞蹈,如果不接受训练是无法跳好此舞的。小步舞被认为是路易十四时代最为优美的舞蹈,舞步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文雅、讲究的风格是比较难掌握的。它虽源自民间,但到宫廷之后,就摆脱了民间的朴拙性质,变成庄重的、显示优雅风格的舞蹈。风格的掌握要花很长时间。动作与动作的衔接要连贯、优美,男士要优雅地做出各种帽子动作,女士手势要柔美温和。小步舞后来从法国流传到俄国成为舞台艺术,被后人系统整理成为培养演员舞蹈教育的内容之一。

9.波罗涅兹舞

波罗涅兹舞是18世纪流行欧洲的著名舞蹈,它源自波兰民间舞蹈。它的舞蹈动作与小步舞不同,舞步连贯、柔和而且有节奏,舞蹈中包括屈膝礼和鞠躬等动作,没有多余的装饰性动作,是具有骑士般威严风度的舞蹈。音乐大师李斯特曾指出18世纪的波罗涅兹是“一种隆重的成队的游行。这时,上流社会好像变得更庄严一些,感到自己无比荣耀,感到自己有多么高贵,多么华丽,多么恭恭敬敬,波罗涅兹成为经常显示自己辉煌、荣誉和地位的舞蹈”。

波罗涅兹舞一般在重大的舞蹈晚会和宫廷舞会上表演,舞蹈按照等级来跳,男女舞者身着华丽服装,男舞伴对女舞伴彬彬有礼,显示一种贵族骑士般的气派。跳舞时,男士有时摸摸胡须,有时摆弄帽子,左右手交替地伸给女舞伴。

李斯特继续形容:“快活的上层社会,闪耀着五颜六色,排成长蛇形,一会儿展开,一会儿又卷成一团,弯弯曲曲,光彩夺目。脖子上的金练和拖地的军刀叮当作响,华贵沉重的披巾上面装饰着珍珠、宝石,飘带和花结沙沙地响。远处传来絮絮如语的声音,好像是这个火红急流的喧哗。”李斯特形象地描绘了波罗涅兹舞蹈情景。波罗涅兹舞蹈的场面灵活多变,有时在大厅里,有时在花园里,有时到其他房间去跳、然后再返回大厅里。流行于欧洲宫廷里的舞蹈已与它原来在波兰时的民间舞蹈有了很大区别,它已没有了波兰民间舞的朴素本质而变成贵族舞蹈。

10.华尔兹舞

华尔兹舞是盛行于19世纪的代表性舞蹈,是一个雅俗共赏的社交舞蹈。它源自维也纳,舞蹈的音乐节奏自由活泼,舞蹈动作没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动作连贯优美,表情细腻,情感丰富,使人春风得意,陶醉其中。这个舞蹈曾经受到教会的排挤,后来人们不顾阻止继续跳这一舞蹈,使舞蹈成为有乐队伴奏的规范化的舞蹈,舞蹈形式是由许多舞对组成的大轮舞。舞蹈节奏为34拍,重心在第一拍,每隔两小节,对舞做一次转体动作,同时沿着环形跳。华尔兹舞伴随着大音乐家的投入而更加完善,如莫扎特的华尔兹旋律,舒伯特的华尔兹,肖邦的华尔兹,柴科夫斯基的交响华尔兹等。音乐家施特劳斯将华尔兹舞推向高峰,他的维也纳乐队演奏的华尔兹音乐使华尔兹舞蹈艺术更加轻盈优美、流畅动人。今天华尔兹舞继续保存下来,成为国际标准舞之首。除此之外,它还带有了许多民族特色,如英国华尔兹、匈牙利华尔兹等。华尔兹对古典芭蕾艺术的普及也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许多经典艺术作品都是以华尔兹为基础发展形成的。

11.玛祖卡

玛祖卡舞源自于波兰,盛行于19世纪欧洲各国。它动作丰富,节奏急速,早期是青年男女成双成对围着摆满食品的餐桌跳的舞蹈,后来人们对它进行了风格化的改编,使舞步和舞蹈花样增多。民间玛祖卡的舞蹈动作有静态的,有动态的,还有一些跳跃动作、滑行舞步,打点节奏和轻盈的跑步动作。转移到宫廷之后,玛祖卡舞不见了农民朴实的风格,而成为装腔作势的、温雅高贵的具有军人风度的贵族舞蹈。“波兰舞会的场面非常好看。当大家沿着圆圈跳舞和庄严地走过之后,整个大厅的注意力集中在出场到中心的一对美丽的舞伴身上。这个舞蹈的动作有多么丰富啊!开始时,女舞伴有一些胆怯地、犹豫不决地稍往前站出来。她像鸟起飞前那样微微摇晃。她用一只脚在光亮的地板上滑行,正像滑冰者在冰面上滑一样。然后,突然又像淘气的小孩子般展翅飞向前,可是脚是做柔和连贯动作。她像女猎神一样睁大眼睛,仰着头,挺起胸,用从容不迫的动作劈开空气,就像大船冲破海浪一样。接着她又撒娇地在地板上滑行起来,看到一些观众,向着自己看中的几个人说几句话或微笑一下,把美丽的手伸给自己的舞伴,然后他们两个人神速地从大厅的一角冲向大厅的另一角。她滑行、奔跑、飞翔。由于疲惫,她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最后,她喘着气,筋疲力尽地倒在男舞伴的怀抱里,而他用有力的手把她举到空中一刹那,然后就结束这个使人陶醉的舞蹈。”在玛祖卡舞蹈中,男子一直持有主动权,他操纵着舞蹈的动作及速度,女舞伴要随时跟上和配合男子的舞蹈花样。如果俩人配合默契、协调,会使男舞伴感到自豪和骄傲,结束时,男舞伴会跪在女舞伴面前,吻她的裙子边,感谢她的配合,女舞伴也会因此而得意。跳玛祖卡时,女舞伴身着华丽的服装,而男舞伴多身着军装,使玛祖卡显得英武、漂亮。

12.探戈舞

探戈舞是盛行于20世纪的舞厅舞蹈,它源自美洲,但带有很大的西班牙舞蹈成分。它去掉了早先挥摆双臂,抖动双肩的美洲舞蹈风格,按照社交舞的法则,对此进行了加工,增加了一些平稳的滑行舞步,目前成为国际标准舞当中的舞蹈。现代社会里的人们以跳此舞来解除快节奏工作所带来的身心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