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曾阅散文集
7875100000046

第46章 “青”与“蓝”

我国有很多植物,都可以用来作染料。可知这些植物,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如果我们把这类植物归纳起来,可以冠其名为“染料植物”。诸如茜草、薯榔、蓝……都是,只不过它们的颜色各有所异罢了!

染色业在我国,早就已经很发达了。《周礼》天官染人载:“掌染丝帛”。可知那时中央政府就有专门的染业专家和它们的机构设备了。沈括的《梦溪笔谈》,多处谈到这些问题。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荀况,在他的《劝学》篇中,巧妙地运用“青”与“蓝”的关系,直觉地、形象地来说明事物经过提炼,通过发展和改造,推陈出新,就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荀况在这篇议论文章之中,开宗明义,直截了当地提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种科学观点来!

但是,要让其“青于蓝”,必须经过制作者的千锤百炼,经过制作者几番反复的苦心操劳,经过制作者的心血、汗水……才能得到的呀!不劳不克,是无法提取这种“青”,更无从使“青”达到“青于蓝”的地步。

“青取之于蓝”,这种“蓝”是什么呢?有人把这种“蓝”当作颜色解释,实属乖谬。“蓝”在这里所指的,应该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呀!

考“蓝”,蓼科,一年草本。《本草纲目》谓:“蓝凡五种,一为‘蓼蓝’,叶如蓼,开花成穗,细小,浅红色;二‘菘蓝’,叶如白菘;三‘马蓝’,即郭璞所谓‘大叶冬蓝’;四‘吴蓝’,长茎,如蒿而花白;五‘木蓝’,叶如槐叶,七月开淡红花,结角长寸许。”

“木蓝”,植物名曰“马棘”,亦作“槐蓝”。属豆科;多年生草木,略似灌木状,干时带黑色。《日本植物名汇》称为“木蓝”。在我们福建地区有“大蓝”、“青仔草”、“野青靛”、“小青”……不同的叫法。

《泉州府志》“蓝靛”条载云:“蓝有二种,叶大高者为‘马蓝’;小者为‘槐蓝’,五邑俱有”。可知泉州地区当时种“蓝”是很普遍的,有句俗谚:“田青猪母蔗,会给人发家”。意思是说种田青、母猪、插甘蔗,可以使人发财致富。我们无暇分析这句俗谚,因为旧社会农村的经济基础是可想而知的。但从此中,我们知道泉州五邑当时所种植的,大致都属小者,即“槐蓝”。

上述这些不同植物名的“蓝草”,都是制作“青”的原料。

按“青”的制作方法,根据《本草纲目》“蓝淀”下云:“以蓝草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其搅起浮沫,掠出阴干,谓之靛花”,即“青黛”。

在闽南地区俗语称为“打青黛”。制作过程,类似《本草纲目》所云,其程序是:

一、取植物株于“大青桶”,加水之后,一天左右时间,内中便发热膨胀,并发出气泡沫……

二、捞出青草,留下青水,加上石灰。

三、“打青”。操作者站在“大青桶”之沿上,持“青槌”上下用力搅动,待搅打至“大青桶”中气泡散尽,其青水呈现出五彩云颜色水泡,方才停止操作。

四、让其沉淀……

五、放去大部分水量,留其沉淀的“青黛”。

这便是“青”了!

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便是对这样的过程和这种过程所产生出来的这种新物质而言的。

如果我们只会赞美“青”胜于“蓝”,而未能体会、认识到“青”取之于“蓝”和种种生产艺术过程,那么,岂不就对不起那些种“青”、制“青”和提“青”的辛勤劳动者吗?!

一种劳动,或者是一种物质,当它未被人们发觉和认识之前,常常被人所忽视,或是瞧不起,甚至是遭到遗弃、侮辱。直待人们发觉它的重要和价值,它便是一种无价之宝呀!荀子的《劝学》篇,选入高中课文,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我认为,从广义地说,恐怕也包含着这层意思!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染坊所用的“青”,多半采用化工的“靛蓝”。这种“靛蓝”,是一种溶性的青色粉末。还原之,则成溶解于碱之靛白;露置空气之中,则气化而复为“靛蓝”。

实际上,即以“靛蓝”之发达,也代替不了“青”(俗说“青黛”)。因为“青黛”除了作染料之用外,还可以作药用。儿童患了腮腺炎(闽南俗曰“起护龙”),常教医生们觉得头痛麻烦。然而民间之中,用这种“蓝”草提制出来的“青黛”糊抹于患处腮边,都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即以“蓝草”而言,不管是经过浸泡后的“青蒿”,亦是未经浸泡的植物“青”,都可以作为药材和其他之用。

——原载《晋江》丛刊1980年第1期<;总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