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巨轮在航行的时候,难免会遇上艰难险阻,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来说,怎么样才能很好地避免灾难的发生,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这应该是当今人类寻找的答案。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寻找破解危机密码的呼声越来越高。
现在的问题是,世界的经济体系是否依然具有先进性?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会在经典经济学理论中消失吗?如果真的这样,我们需要创新经济模式。正是这样的要求,世界各国经济学者和企业家们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坚决地认为,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会发生变化,美国势力会大大削弱,由此而产生的竞争力将使全球经济全面开花,像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它们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早在2001年之前高盛公司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就提出“金砖四国(BRICs)”四国的说法,这是根据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国的英文首字母拼写成,与Bricks(砖块)同音,所以因此而得名。真正被世界所公认,是在高盛CEO奥尼尔于2001年11月20日发表的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中所说的“金砖四国”。奥尼尔认为BRICs将于2050年统领世界经济风骚,其中: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可能在2032年超过日本;BRICs合计的GDP可能在2041年超过西方六大工业国(G7中除去加拿大),这样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
在高盛公司看来,企业未来百年的发展方向会转向“金砖四国”,这是必由之路,无法逆转。美国在未来的竞争中将渐渐失去动力,传统的战略眼光和根深蒂固的享受之风,会断送掉美国的经济。可以这样说,在未来50年的竞争中,美国将只有招架之力,无还手之攻,而当前的金融危机无疑会加剧这样的痛苦。
“金砖四国”在外汇储备上已经表现出强大的实力,就中印俄三国的外汇储备就占据世界外汇储备的半数。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了50%,中国和印度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它们已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投资大国。但俄罗斯也在迎头追赶,在过去的8年里,其GDP增长基本上维持在7.8%左右,而苏联接替时所遗留的巨额债务也提前偿清。摆在俄罗斯面前的,是高达4048亿美元的黄金外汇储备,这让俄罗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依然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平衡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美国对这个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对手也发生了认识上的变化,“东方人天生不是经济天才”这样的说话已经不合时宜,因为在过去的10年间,印度、俄罗斯等国正在创造经济奇迹。
在金融危机爆发的一开始,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克莱德-克里斯托维茨就指出,次贷危机让发达国家苦不堪言,而发展中国家却表现出很强的防御能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之所以没有表现出经济整个衰退,主要就是因为发展中国家逆势繁荣增长,拉动了美国出口量,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美国经济。克里斯托维茨坚持美国经济没有衰退,因为觉得发展中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也支持美国经济增长,2008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9%就是一个证明。
根据相关数据,发达国家2007年的整体增长率为2.7%,而发展中国家高达8%,其中中国和印度的增长率达到11.9%和9.3%。由此可见,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首先作出反应,然后一拨又一拨的海啸冲击袭来,政府的作用发挥到了及至。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它们能做的,只有政府干预和求救新兴市场。在新兴市场团结一心,同抗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美国笑了,因为轻松的国际环境会让美国经济振作起来。发展中国家的思路是,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挽救世界经济。这里主要是以中国为代表,事实证明,这样做是非常正确的。
美国人引以自豪的独霸时代即将结束,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美国人高傲的头颅渐渐谦和起来,首先表现在政治上,美国新政府不断地向世界发出温和的讯号,这样让世界的格局的变化提供了新的立足点;在经济上,美国依然渴望领导权,那种“美国打一个喷嚏,世界经济就会感冒”的时代俨然不存在了。在新旧交替中,肯定会出现经济本身和思想观念上的激烈斗争。要想做历史的主人,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无论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还是经济刺激计划中的歧视性条款,都说明一个问题,在漫长的经济格局变化中,发达国家将会拼死一搏,它们不想放弃500年来的不可一世。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似乎非常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当前,顺应历史的是强者,反之就是衰亡之辈了。
经过二战之后,金融资本主义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潮流,一个国家想发展壮大,振兴金融市场是不可缺少的要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业更加繁荣。在美国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到后来,金融衍生品大行其道,金融监管放放置下来,用格林斯潘的观点就是,自由市场是金融业的天堂,因为问题会被市场消除。正是这样的一种偏激的观点,让美国经济实现了短期繁荣,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变本加厉的报复,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会受到市场的打击,金融也更加不会例外。
当金融产品变成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时,金融家们马上提出,金融业要想长久保持活力,就需要将金融产品“衍生化”,又有人说是“杠杆化”,美国利用发达的金融体系导致大量资本在股市、汇市、债市、期市以及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循环流动、杠杆放大。杠杆,简而言之就是资本和净资产的比率关系。华尔街的投行们认为,杠杆的不断变化会为投资者带来不同的、复杂的利益,能正确把握金融杠杆,在很大程度上就掌握了通向财富的秘密通道。于是华尔街的金融家们不断地操纵金融杠杆,并不断地创造新的“杠杆作用力”。每一次新的衍生品的问世,金融财团和高管们都会获得巨额的收入。华尔街的财团和金融家们从来就没有欲望上的满度。一次敛财之后,下一个诡秘计划又出现了。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夙求严重脱节时,金融市场就会出现疯狂的局面,华尔街的金融家们会在对集团发展毫无意义的项目上大做文章,因为只要有充足的工作量,薪水就会有保障,而且会有个人成就感,集团的利益可以搁置一边。长此以往,美国金融界出现一种现象,高管们的薪水飞涨,而企业实际前途却是一片暗淡。这样的现象,贯穿于美国金融繁荣史。
2009年5月31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访问中国,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之下,盖特纳此行并不是来唱高调的。就目前形势而言,华尔街的投行们失去了财大气粗的威慑力,他们访问中国不再是炫耀,而是实实在在地取经来了。在中美利益关系上,从来就是争论激烈,美国指责中国的“汇率操纵”,但中国却很早就对美国的变向贸易保护主义产生质疑。其实,有一点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真的谦和了,美国高高在上地位被金融危机削减了,甚至是被华尔街投行们葬送了。面对日益强盛的中国经济,盖特纳表示,美国希望与中国建立稳定的、务实的经济关系。而他的到来正是禀承这样的理念的。
盖特纳最迫切探讨的问题是,如何让中美经济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并解决美国内的高失业率问题。众所周知,美国目前失业率已经达到8%以上,根据彭博社对多位经济学家的预期调查,美国5月份失业率可能达到9.2%,如果预测准确的话,这一失业率数据将是25年来的最高点。而此前公布的美国经济增长数据虽然从6.1%调整至5.7%,但下跌幅度依然惊人。
美国现在迫切需要做的是,快速地制定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后续政策,如果这一环失利,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不可想象。就美联储方面,目前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美元贬值的风险,但扩大国际贸易,尤其是出口来稳定美元价值。由此,盖特纳表示,发展新型中美贸易关系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美国的前途。美国真的有大问题了,但它的变革中能实现完美转身吗?似乎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