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死胡同:心算大师的“滑铁卢”
著名的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从来没有失算过。
这一天他在做表演时,有人上台给他出了道题:“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有87人下车,65人上车;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来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来96人;再再下一站又下去74人,上来69人;再再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来23人……”
那人刚说完,心算大师便不屑地答道:“小儿科!告诉你,火车上一共还有——”“不,”那人拦住他说,“我是请您算出列车一共停了多少站。”阿伯特·卡米洛呆住了,这组简单的加减法成了他的“滑铁卢”。心算师的失败,其实是败在思维定式上。他思考的只是老生常谈的数字,忽略了数字的“数字”。由此可见,在自己的思维定式里打转,即使天才也走不出死胡同。
“你才是猪”:错误的反击
张三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闲地隔窗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的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冲他大喊:“猪!”张三越想越气,也摇下车窗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了一群过马路的猪。
“兄弟,开过大奔吗”:“凭啥小看人”
小白刚买了辆奥拓,半夜在清静的二环路上试试车,他正开得高兴,一辆大奔从后面超上来,要超过的时候,开大奔的家伙,伸出头来,冲小王喊了一句:“兄弟,开过大奔吗!”然后就一溜烟开远了,小白半天才回过味儿来,开大奔就那么牛吗?!啊,呸……
一会儿小白就忘了这事,高高兴兴地开车向前。他正高兴呢,那辆大奔又从后面开过来了,好像也在遛车,超车时,开大奔的家伙又冲小王喊了一句:“兄弟,开过大奔吗!”这下气着了小白,加速想追,可是也追不上呀,气也没办法。没开多远,小白乐啦,原来前面那辆大奔撞在护栏上了。哈哈,小白也停下车,他要去看看那个嚣张的家伙的熊样。他来到车旁,看见那家伙还好,人没受伤,看见小白走过来,那家伙张嘴又说了:“兄弟,开过大奔吗!”小白差点没气得背过气去,可接下来,那家伙终于有时间把他想说的话说完整了:“……刹车在哪儿呀?”
纸有多高:令人恐怖的数字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那么,它有多高?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折叠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叠在一起呢?这个对比实在使人感到震撼。
简单的24点:分手的理由
在一对男女即将分手的晚上,女友说:“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咱们玩扑克‘24点’,如果你先算出来,咱们可继续好下去。”
游戏开始了,抽出的4张牌分别是黑桃3、方片K(13)、梅花2和红桃6.男孩念着口诀,4张牌的数字在脑中急速地翻来翻去。3分钟后,他大叫:“出来了!6除以3等于2,2乘以方片K等于26,26减去2等于24.对吧,是我先算出来的!”
女友神情冷漠:“为什么你想事情总是那么复杂?就像以前,我加班你就打电话问旁边有没有男同事,我上网你就怀疑我和旧情人聊天,我说去逛街你就说等发了薪水再去吧,难道逛街就是想买衣服吗?为什么明明简单的事情会被你搞得那么复杂?其实刚才牌一放好我就算出来了,很简单,4张牌相加,不正好是24吗?”
醍醐灌顶。男孩终于知道和女友“好下去”的方法了。
自己的看法:创见的迷失
有则笑话,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了一道题目,请全世界的小朋友谈谈自己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看法。结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小朋友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原因是非洲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粮食”;欧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短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请”;美国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其他国家”;亚洲的小朋友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看法”。这个笑话可谓一针见血,不仅是一种讽刺,更是一种警示。人要是没有了“自己的看法”,受多少教育都是白搭!
奇怪的摄影师:防止闭眼的奇招
英国摄影师巴尔特,特别擅长拍团体照。他与别的摄影师一样,在准备拍照前都是喊“1、2、3”,所不同的是,别的摄影师要求大家先做好准备,拍出来的效果有时却并不让人满意,因为上百人之中,难免有人忍不住眨了眼睛;而巴尔特在未拍照前却要求大家先闭上眼睛,待喊过“1、2、3”后再睁开眼睛,结果照片中的人个个目光炯炯。这个逆向思维的创新之举简单又奇妙,但在生活中许多人却想不到,原因就是受惯性思维的束缚,窒息了创造力。解决难题的办法,有时候就像获取瓶底的水,当你够不着的时候,只要把瓶子倒过来就可以了。
变罚款为奖励:换一种思路
某市一下岗女工开了一家小自助餐馆,因其诚信经营、物美价廉,很快顾客盈门。但在经营过程中她的餐馆同样未能避免自助餐普遍存在的顾客用餐时的浪费问题。对此,餐馆开始也是以提示的方式告诫顾客——浪费罚款。可实际上对浪费的顾客无法实施罚款,因为一般情况下顾客在用餐时的浪费并不是故意的。再说,对顾客罚款就意味着失去顾客。究竟用什么方法既能防止顾客浪费而又不伤害顾客呢?经过一番苦思,她终于想出一招——给不剩饭菜的顾客发奖。
真正的远见:牛津前辈的预见
1985年,在英国牛津的一所学院发生了一件大事。校方在例行的工程检查中发现,有350年历史的学校大会堂出现了安全问题。20根由巨大橡木制成的横梁,已经风干朽化,失去了支撑屋顶的力道,必然要进行抽换。校方请人估算了将梁木更新的价格。由于那么巨大的橡木已经很稀少,预估每根横梁要花25万美元左右,才能完成修缮工程,但也没把握能找到同样那么大的橡树。预算一出来,校方感到焦头烂额,若不募款,恐怕没有办法进行修缮。这时,却有个天降的好消息化解了危机,园艺所负责人前来报告:在350年前,设计该大会堂的建筑师,已经想到后代会面临的困境,所以早早地请园艺人员在学校所拥有的土地上种植了一片橡树林。现在,每一棵橡树的尺寸,早就超过了横梁所需。不知名的建筑师墓园虽已荒芜,但在350年后,他的用心让人们肃然起敬。这才是真正的远见。
从无解中求答案:把试卷倒过来
在招聘现场,众多人被两道算术题搞得晕头转向,绞尽脑汁,无奈得出无解的结论。于是,有些人怀疑题出错了。这两道算术题是:“18 81=()6;6×6=1()”。
考试结束后,考官走了出来,顺手拿起一张试卷说:“今天这两道试题,并不是出错了,如果你把试卷倒过来,经过180度的大转弯,就会另有一番天地。”果然,无解的试题变成了“9()=18 81;()1=9×9”。现场的应聘者一个个瞠目结舌。
考官说:“我们不仅需要循规蹈矩地经过推理和运算所得到的答案,而且更要提倡别开生面地从无解的难题中去探求答案。我们需要那些能够从无解的难题中找到答案的人。”
反过来想:晒布与卖伞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逆向思维使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
1960年,本·达菲(Ben Duffy)在纽约有一家小型的广告代理公司。他听到消息说,美国烟草公司正在寻找新的代理商,所以他打电话给美国烟草公司的总裁,约定了面谈的时间。这可是一笔巨大的生意,它能使本·达菲的小公司一举成名。达菲觉得他必须计划一下这次的会面,于是他去酒店租了一个房间,保证自己不受任何干扰。他工作了很久但仍然没有找到突破口。最后,他自言自语道:“如果我是美国烟草公司的总裁,我想知道代理商的哪些情况呢?”他马上坐下来,写出了一系列问题,然后他把问题削减成十个,并且都准备了答案。第二天,达菲被领进总裁的办公室,在拘谨地进行了自我介绍之后,他说:“我想您一定想通过今天的会面知道我们公司的一些情况,所以我准备了十个问题,也许您希望知道答案。”“真是太有趣了,”总裁回答说:“我做了同样的事情,您愿意和我交换一下各自所列的问题吗?就现在。”达菲知道这是决定生意成败的一个关键,他同意了。他在看总裁所写的问题时,非常惊奇地发现他们列出的问题非常相似。这时候,总裁说道:“我看了一下,十个问题中有七个是一样的。”达菲表示同意。总裁接着说:“我觉得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得出一个双赢计划。”就这样,本·达菲的小公司得到了这笔价值百万的生意,如今它已经成为世界上很著名的公司了。
为人与为己:告示的措词
一趟客运列车,曾为冬天乘客不肯随手关门而大伤脑筋,于是在每节车厢里贴了一张告示:“为了大家的舒适,请随手关门。”告示贴出后,情况虽有所改变,但收效不是很大。后来,列车长想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将告示改写成:“为了您自己的舒适,请随手关门。”从此以后,车门基本上都关好了。
换一种思路:当大江拦住去路
一次,一位研究管理的大学教授受邀到企业讲授“创新思维与企业发展战略”课程。课程开始后,教授向大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金矿,为了得到黄金,人们蜂拥而至,可一条大江挡住了人们的必经之路,你们会怎么办?”教授刚说完考题,课堂就热闹起来,有人说游过去,有人说绕道走,但教授却笑而不语。良久,教授才严肃认真地说:“为什么非要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搞营运,接送那些去淘金的人,这不是照样可以发财致富吗!”大家愕然。教授接着说:“人们为了发财,即使票价再贵,也心甘情愿买票上船,因为前面就是诱人的金矿啊!”大家顿时茅塞顿开。其实,对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当我们无所适从时,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思路?是的,在智者的眼里,困境往往意味着一个潜在的机遇,只是我们未曾想过或难以想到。
爱因斯坦的逻辑题:“你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常常喜欢出一些有趣的题目,来考一考别人的机敏度和逻辑推理能力。据说爱因斯坦就曾经出过这样两道题目:
1.土耳其商人和帽子
有一个土耳其商人,想找一个助手协助他经商。但是,他要的这个助手必须十分聪明才行。消息传出的三天后,有A、B两个人前来联系。这个商人为了试一试A、B两人谁更聪明一些,把他们带进一间漆黑的房子里。商人打开电灯说:“桌子上有五顶帽子,两顶是红色,三顶是黑色。现在,我把灯关掉,并把帽子摆放的位置搞乱,然后我们三人各自摸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当我把灯打开时,请你们尽快地说出自己头上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说完之后,商人就关了灯。随后,三个人各自摸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与此同时,商人把余下的两顶帽子藏了起来。待这一切完成之后,商人重新开灯。A、B两人看到商人头上戴的是一顶红色的帽子,他们互相对视,都不做声。过了一会儿,A开口喊道:“我戴的是黑帽子。”
那么,A是怎样推理的?他的推理正确吗?
A是这样推理的:如果我戴的也是红帽子,那么,B就能马上猜到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因为红帽子只有两顶);而现在B并没有立刻猜到,可见,我戴的不是红帽子。
如此看来,B的反应确实是慢了。结果,A被土耳其商人雇用了。
2.谁会去洗澡
爱因斯坦对学生说:“有两位工人,修理老旧的烟囱,当他们从烟囱里爬出来的时候,一位很干净,另一位却满脸满身的煤灰,请问谁会去洗澡呢?”
一位学生说:“当然是那位满脸、满身煤灰的工人会去洗澡喽!”
爱因斯坦说:“是吗?请你们注意,干净的工人看见另一位满脸满身的煤灰,他觉得从烟囱里爬出来真是肮脏,另一位看到对方很干净,就不这么想了。我现在再问你们,谁会去洗澡?”
有一位学生很兴奋地发现了答案:“噢!我知道了!干净的工人看到肮脏的工人时,觉得他自己必定也是很脏的,但是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时,却觉得自己并不脏啊!所以一定是那位干净的工人跑去洗澡了!”
爱因斯坦看了看其他的学生,所有的学生似乎都同意这个答案。
只见爱因斯坦慢条斯理地说:“这个答案是错的。两个人同时从老旧的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是干净的,另一个是脏的呢?”
从一张A4纸里穿过去:做法真奇妙
上课时老师问学生:“谁可以把自己的身体从一张A4纸里穿过去?”学生们有的摇头,有的说道:“从一张纸里把身体穿过去?这是不可能的事儿啊!老师在搞什么名堂?”
老师见大家绞尽脑汁想也想不出来,便说:“试试就知道了!”他拿来一把剪刀和一张A4纸,以一指的宽度把纸张按“回”字形开始剪,但不剪断。
十几分钟过去了,一张纸变成了细细长长的纸条。老师用胶带把纸条粘起来,变成了一个大圆圈,他叫来几个同学都轻而易举地钻过去了。嘿,真有意思!同学们给老师竖起大拇指:“太奇妙了!太奇妙了!”
合成谬误:整体不是个体的叠加
“合成谬误”是一种错误的推理,它论证说:如果一个整体的每一部分都有某种性质,则该整体也有此种性质;如果一个集合的每一个别元素都有某种属性,则该集合也具有此种属性。例如,“如果这辆汽车的每一个零件都质量很好,则这辆汽车的质量很好”。“合成谬误”之说在经济学界流传甚广。大名鼎鼎的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这样写道:“由于某一原因对个体来说是对的,便据此而认为对整体来说也是对的,这就是合成推理的谬误。”在书中萨缪尔森还给出了不少“合成谬误”的例子。比如,在精彩的足球赛中,球迷们为了看得更清楚而站起来,可是当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的时候,大家就都看不清楚了;为了增加收入,农民辛勤劳作,老天也作美,风调加雨顺,但如果所有农民都辛勤劳作,农业将获得全面丰收,谷多而贱,谷贱伤农,结果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经济不景气,个人理性的选择是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但这会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加剧经济不景气,使个人处境变得更坏;同样,企业在经济不景气时理性的选择是减员,但这又会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加剧经济不景气,使公司和企业的处境变得更坏。如此说来,“合成谬误”因为错误地认为整体或集合是部分或个别元素的简单叠加,所以会导致推理的荒谬。与“合成谬误”相反,还有一个叫做“分解谬误”的推理,它论证说:如果整体或集合具有某种性质,则它的每一部分或元素也具有此种性质。例如,“美国是富裕的,所以每一位美国公民也是富裕的”。但实际上,在整体和部分之间并不存在这种转换关系。
威森先生的哲理:零分的启示
还是六年级的时候,自然老师威森先生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名为“怪山猫”的动物,因其只在夜间出没,适应能力差,在冰河时代已经绝种。
他还拿出一块骨头让我们传看。
第二天,老师立即进行了测验。因为我们认真听课,卷子答得异常圆满。
可发卷时,我吓呆了——每道题都打上大红色的叉。一看其他同学的卷子,也全是不及格。这是怎么回事?
威森先生解释说,与这“怪山猫”有关的一切,全是他自己“捏造”出来的,世界上根本没有这种动物。“所以,”老师有些严厉地说:“你们的笔记资料都是错误的,能让错误的答案得分吗?”
大家都愤愤不平,这算什么老师?威森老师继续和蔼地说:“你们早该悟出真相。你看,我把猫的骨头当做‘怪山猫’的骨头给你们传看时,不也告诉过你们,这种动物并未留下丝毫可寻之迹吗?你们中有人指出过吗?我在介绍它的视力的神奇功效时,你们又有谁会问我是如何得知的呢?”
事后,他真的把0分记在我们的记分簿上。
威森先生希望学生能从这次教训中吸取经验:老师和教科书也会出错,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的脑袋睡着了。“他不该这样耍弄你们!”一位朋友对我说。我却非常郑重地说道:“不,老师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