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
7980200000037

第37章 季札让国

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人,他的祖先便是周朝的泰伯,泰伯把王位让了出来,自己以采药为名到了荒芜的荆蛮之地,并在那里建立了吴国。

数代后,寿梦继承了吴国的王位。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余祭、余昧、季札,其中第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将王位传于季札。同时,季札的哥哥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季札很有才干,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坚持不肯受位,并坚持把王位让给哥哥。

哥哥诸樊觉得自己的德能在季札之下,因此一心想要把治理国家的重任托付于季札,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季札说:“当初曹国的人曾想拥立贤能的子臧为国君,以取代无德的曹王,但子臧却拒绝接受王位,并因此而离开了曹国,使曹王仍然能够在位执政,子臧的忠义和谦恭被人们所赞颂。我季札虽然不才,但却愿意效仿子臧让位之义举。”

吴国人听到季札的话,更加钦佩他深厚的德行,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终日躬耕劳作,以表明自己坚定的志节,这才打消了吴国人拥护他为王的念头。

而吴王诸樊一直到去世之前,都念念不忘自己的弟弟季札,他遵照先王寿梦临终前关于王位在兄弟间依次相传的遗训,将王位传给了弟弟余昧,并希望可以通过余昧将王位传到季札手里。4年后,余昧也去世了,临终前他想把王位传给弟弟季札,季札再次拒绝,并且又隐居起来。于是,吴国人只好拥立余昧的儿子为吴王。

美德感悟

古今多少朝代皆有因王位之争而导致手足相残的事情发生,而季札却能将王位一让再让。他不争名夺利,而是以手足之情为重,以忠义之德为重,其谦恭无争的美德和非凡的气度让人为之钦佩。同时,这也说明季札是一个淡泊名利之人,所以才能不为权力和虚名所累,才能将王位再三礼让,成全了自己的孝悌之德。

同样,孝悌之德也不仅仅限于一个家庭的父子和兄弟之间,在中华大地之上,几千年来,炎黄子孙本就同根同源,同体相依。《论语》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孝悌的美德可以发扬到每个人身上,当自己与他人有矛盾、有争执时,不妨想想季札以一国相让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