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7982400000061

第61章 干脆有力,掷地有声

邓小平语言的第二个鲜明特点是干脆有力,掷地有声,给人很强的震撼力。

1947年12月,刘邓转战大别山。

当时,国民党在大别山制造“清区”——肃清了共产党的地区。由于反动派的恐吓,群众不敢公开接近解放军。部队连找一口做饭的锅都很困难。李达参谋长向指挥部的同志耐心动员:“同志们,大家应多想办法。我们长征的时候,没有锅,用脸盆、茶缸子做饭,也解决了问题。你们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另外,你们还可以派人到周围小湾子去借锅。”李达参谋长又特别强调,千万要注意群众纪律,借到了锅,用后一定要送还,并且要付钱。刘邓首长亲自到各处查情况,发现有违纪行为就抓紧追究。时值寒冬腊月,邓小平等首长的军棉袄和青年战士穿的一样单薄。一次,刘邓首长来到了机要处,机要处副主任黄兴正见状,吩咐警卫员找点稻草烧堆火,让首长烤烤手。

邓小平听了,便说:“不用烤火。大家都过得去,我们怕什么?要知道,群众的一根草也是来之不易呀!”

“群众的一根草也是来之不易”这话语掷地有声,马上传遍了部队,大家尽管衣单寒冷,生活困难,但是,一个个都遵守部队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终于换来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大别山地区站稳了脚。

1947年11月,李先念带了一批中原突围的干部到了大别山。这些干部中,有些人对中原突围时的某位领导有意见,难以说服,影响了情绪,已有两位领导去做工作,效果仍不明显。

一天,刘邓首长到这些干部驻地。邓小平不顾这些干部发牢骚,便大声宣布:“同志们!今天刘伯承和我来同你们谈谈形势、任务和工作问题,现在请刘伯承先讲。”

刘伯承讲完后,邓小平说,刘伯承讲得很好,他完全同意。接着,他又讲了几点:

一是有的同志对中原突围中个别同志指挥上有意见。对中原突围的指挥,不只是刘邓,你们也是有权利议论的。但据我所知,党中央、毛主席评价突围是非常成功的。

二是至于你们对某些个别同志指挥上的意见,刘邓也没有权利反驳。我可以告诉你们,他是一员身经百战的战将。当然谁也不能保证每位战将在每次战斗中都打得那么理想,指挥上没有缺点甚至失误。

三是同志们对个别同志有些意见,这并不奇怪。我们党有个光荣传统,允许同志们在工作上有意见,允许提意见,还允许保留意见……刘伯承讲得好,现在整个形势很好,但困难也不小。越困难越要团结,通过艰苦努力战胜困难,出色地完成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任务。你们都是营以上干部,又是“老大别山”,情况熟悉,经验丰富,是重建大别山的骨干力量。你们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邓小平的一席话简短有力、果断坚决,使听者心情舒畅,问题迎刃而解。

1975年1月25日,邓小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关团以上干部会上的讲话,句句有力,声声震耳,给人们留下了一次很深刻的印象。

在大会上,邓小平首先开门见山地说:“我们这个军队有好传统。从井冈山起,毛泽东同志就为我军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树立了非常好的作风。我们这个军队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页)

首先讲到军队的现状,邓小平说:“现在,好多优良传统丢掉了,军队臃肿不堪。军队的人数增加很多,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比重增大,把很多钱花费在人员的穿衣吃饭上面。更主要的是,军队膨胀起来,不精干,打起仗来就不行。我想军队绝大多数同志是不满意这种现状的。所以毛泽东同志提出军队要整顿。军队的总人数要减少,编外干部太多要处理;优良传统要恢复。”(《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页)

讲到存在的问题,邓小平加重语气说道:“这些年来,我们军队出现了一个新的大问题,就是闹派性,有的单位派性还很严重。这个问题主要在干部。我们军队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是确有少数人热衷于搞派性。他们在军队内部搞,到地方去也搞。要安定团结,就必须消除派性,增强党性。”(《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页)

接着,邓小平强调指出:“今后军队干部的使用、提升,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重用派性严重的人,不能重用坚持派性不肯改正的人。”(《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页)

稍停了一下,邓小平继续说道:“再一个问题是军队的纪律很差。为什么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而且专门唱那一条,叫做‘一切行动听指挥’呢?就是强调纪律嘛。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现在提出加强纪律性,首先要从我们北京的机关、部队做起。不抓怎么行?所以,军队的整顿,一个是要提高党性,消除派性;一个是要加强纪律性。”(《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2页)

邓小平的讲话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在与会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时隔一个多月,在3月5日召开的中央省、市、自治区委员会主管工业的书记会议上,邓小平又讲了一番冲击力很强的话。一开头,他便明确有力地说道:“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第一步到 1980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也就是说,从现在算起还有二十五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大局。”(《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页)

点明主题之后,邓小平又说:“毛主席讲,要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听说现在有的同志只敢抓革命,不敢抓生产,说什么‘抓革命保险,抓生产危险’。这是大错特错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页)

随后他讲到了影响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这时,邓小平语气严厉地说:“现在闹派性已经严重地妨害我们的大局。要把这个问题摆到全体职工面前,要讲清楚这是大是大非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光解决具体问题不行。对闹派性的人要再教育,要反对闹派性的头头。”(《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页)

对闹派性的人,邓小平作了这样的分析:“大概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派性迷了心窍的人,打几年派仗打昏了头,马克思主义不见了,毛泽东思想不见了,共产党也不见了。要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过来,既往不咎,再不转变,严肃处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页)

接着,邓小平更加严厉地说道:“另外一种是少数坏人,各行各业、各个省市都有那么一些,他们利用派性混水摸鱼,破坏社会主义秩序,破坏国家经济建设,在混乱中搞投机倒把,升官发财。对这样的人,不处理不行。比如,徐州那个闹事的头头‘本事’可大啦,实际上是他在那个地方专政。对这种人不及时处理,等到哪一年呀?我说,只等他一个月,等到三月底。如果再不转变,顽固地同无产阶级对立,那样性质就变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页)

最后,邓小平干脆有力地讲道:“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要有明确的政策。要从大局出发,解决问题不能拖。拖到哪一年呢?搞社会主义怎么能等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7页)

1992 年年初,在视察南方时,邓小平每到一地的谈话都是十分干脆,掷地有声,含义深刻,一路上妙语横生,但是字字珠玑,简短有力,例如: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70~371页)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

“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8页)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

“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

一个88岁的老人,讲这番话时,头脑是多么清醒,问题看得多么透彻,讲得又是多么精辟、有力,撞击人心。确实,邓小平无论哪个时期的讲话,如果我们细细品味,都会感到深刻、解渴、有力量,斩钉截铁,但是又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