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商道:《道德经》的经商智慧
7983600000064

第64章 永远不与客户争辩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善于做将帅的人不会逞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会暴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人硬拼。

老子认为,虽然人有好战的本性,但一个真正的高手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和人硬拼。他会避开对方的锋芒,而选择一种不战的方法,而使对方屈服的。

商场中亦是如此,人有好辩的本性,当客户批评产品或服务时,人的自我防御意识马上准备应战。但是一个真正的商界高手,永远都不会与客户争辩。

例如,当有人对商品提出异议:“太贵了。”通常人们直觉的反应是“不贵不贵”,于是,双方针锋相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完成交易呢?即使你口齿伶俐,有上等辩才,你可能辩赢对方,逞一时之快,但你将失去完成交易的机会,失去客户,甚至朋友。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是的,价格也许贵了点,但它是最好的牌子,质量保证胜过其他同类产品……

在商海中征战,无论如何地努力去做得完美,你仍将面对各种各样的责难。这时,高明的做法是,不管对方如何批评,永远不要争辩,永远使用“是的……但是……”先附和对方的意见,接着再予以说明,强调你所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特色、质量、功能、积极性等等有利于买方的一面。

没有人能从争辩中获益。有个喜欢辩论的学者,在研究过辩论术,听过无数次的辩论,并关注它们的影响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世上只有一个方法能从争辩中得到最大的利益,那就是停止争辩。如果你在辩论中失败了,那你当然失败了;如果你得胜了,你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就算你将对方驳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那又怎样?你只是使他觉得自惭形秽、低人一等,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不会心悦诚服地承认你的胜利。即使他表面上不得不承认你胜了,但他心里会从此埋下怨恨的种子。

苏格拉底是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苏格拉底是在和形形色色的人们辩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度过了他的一生。但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辩才,仍然没有能够免除自己的死罪。在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以不信上帝,腐蚀雅典青年的罪名控告,并被判处死刑。在做了一场著名的辩护演说,却没能改变判决的情况下,苏格拉底不听朋友的劝告,服毒自尽了。

无独有偶,公元前323年,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被雅典占统治地位的反马其顿派别指控犯有“渎神罪”。亚里士多德想起了76年前老师的命运,他选择逃离了雅典,在逃亡的途中他说:“我不会给雅典第二次机会来犯下攻击哲学的罪行。”有智慧和勇气,有不争之德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

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年轻时个性顽强、固执、骄傲、好与人争辩。因此,吃了很大的亏。经过一位老教师的规劝之后,他才痛改前非。

富兰克林说:“我定下一条原则:尽量避免直接和别人意见相左,而且不再固执自己的意见。”

“我甚至避免用‘当然的’、‘无疑的’等表示肯定意见的字眼。我改用了‘我推想’、‘我揣度’、‘目前我以为是这样’。不久之后,我发现情况大有改观。不但谈话的气氛比以前融洽,而且对方易接受我的意见。于是,我不再说一句武断的话。”

一位成功的商人永远不会与客户争辩,因为,他知道事情的对错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与客户争辩的结果一定是自己落入败局。因为,争辩之后,双方一定会意气用事。任何伤人的言语都会抖露出来,最终,一定是因为得罪客户而失去客户。

当与客户的观点不同时,最好不要在一开始就讨论彼此有分歧的问题,而是强调彼此相一致的共同点,当在很多地方都取得完全一致后,对方原来的主张便不攻自破,自然而然地转向我们的观点。

李丽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一次,她上门去一家客户处访问,想要说服对方给全家投人寿保险。

不料她一进门,对方便一句话顶回来:“保险是骗人的勾当!”

李丽并未生气,仍微笑着问道:“噢,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您能给我说说吗?”

客户说:“假如我和太太投保3000元,3000元现在可买一部彩电,20年后再领回的3000元恐怕连部黑白电视机都只不到了。”

李丽好奇地问:“那又是为什么呢?”

客户很快地回答:“一旦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即会造成货币贬值,钱就不经花了。”

李丽又问:“依您之见,10年20年后一定是通货膨胀吗?”

客户迟疑了一会儿说:“我不敢断定,依最近两年的情形来看,会有这种可能的。”

李丽再问:“还有其他因素吗?”

客户支吾了一下说:“比如受国际市场的波动影响,说不足……”

接着李丽又问:“还有没有别的因素?”

客户终于无言以对。通过这样的问话,李丽对客户内心的忧虑已基本了解。

于是李丽首先维护客户的立场:“您的见解有一定的道理。假如物价急剧上涨20年,3000元不要说黑白电视机都买不了,怕只够买两本小人书了。”

客户听到这里,心里很高兴,但接下来,精明的李丽给客户解释了这几年物价改革的必要性及影响当前物价的各因素,进一步分析我国政府绝对不会允许旧中国那样的通货膨胀的事情发生的道理,并指出以客户的才能和能力,收入可望大幅度增加。

对于这些话,虽然客户也不止一次听别人说过,但总没有今天感觉那样亲切。最后李丽又补了句:“即使物价有稍许上升,有保险总比没有保险好。况且我们公司早已考虑了这些因素,顾客的保险金是有利息的。当然!我这么年轻在您面前讲这些话,实在有点班门弄斧,还望您多多指教……”

说也奇怪,经她这么一说,客户开始面带笑容,相谈甚欢,当然,李丽此行的目的也达到了。

李丽成功的秘密在什么地方呢?她没有针对客户的“保险是骗人的勾当”观点,开展一场“革命大批判”,而是想办法与客户步调先取得一致,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让客户投保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