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如果任用了某位员工,说明这位员工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素质,在公司里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身为领导者就应该充分相信他,这样才使能够使他全力以赴地为公司工作。
一个非常富有的商人正准备出差,就在他即将登机的时候,接到了一个朋友的求助电话。
在电话中,他了解到朋友生病住在了医院,现在急需一笔钱。
商人很重视朋友间的感情,但此时他感到很为难。一方面飞机即将起飞,另一方面朋友的求助也不能不顾。商人稍作思考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商人在候机场找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将两万元交给了他,并告诉了他朋友住院的地址,然后匆匆上了飞机。
那个年轻人没有辜负富商的希望,他按时将那两万元钱送到了商人朋友的手中。
当这件事情传出之后,有人好奇地问这个年轻人:为什么要认真去做不认识的人托付的事情?年轻人的回答很简单:“他信任我!”
由此可见,信任的力量是巨大的。从古代的故事中也能看出,用人疑人者坏事,用人不疑者成事。
三国时期,袁绍兴兵七十万赶往官渡,攻打驻守在官渡的曹军。曹操收到将领夏侯惇的告急文书后,立即率七万大军前来支援。与袁绍大军相比,曹军数量甚少,在官渡苦苦坚守了两个月后,曹军“军力渐乏,粮草不继”。于是,曹操打算放弃官渡并退回许昌。在犹豫不决之际,他写信征求驻守许昌的荀彧的意见。荀彧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为由,劝曹操不要放弃官渡,他在信中对曹操说:“袁绍大军虽然浩浩荡荡,但并不是一条心;而主公神武明哲,所向披靡,马到成功!如今,虽然我军数量甚少,但形势还没有当年楚汉之争时荥阳和成皋之间的对峙情形严峻。主公可以牢牢守住官渡,卡住袁绍大军的喉咙,让他们进不得半步……”
曹操接受了荀彧的建议,然后令众将士全力死守官渡。然而,要想死守官渡,必然要有足够的粮草。曹军又守了些时日后,几乎没有了军粮。于是曹操秘密派人火速赶往许昌让荀彧赶紧筹办军粮事宜。不巧的是,曹操派出的使者在赶往许昌的途中被袁军捉住。这位使者被带到了许攸那里。
许攸年少的时候曾经是曹操的朋友,这时已是袁绍的谋士。他命人从使者的身上搜到了催粮的书信,于是兴致冲冲地直奔袁绍住处。见了袁绍后,许攸献计道:“曹操在官渡屯军,与我军已经相持很久。此时,许昌城内必然空虚。如果我军派出一部分军队在夜色掩护下乘其不备袭击许昌,那么许昌便可被我军占领。许昌破后,擒住曹操便是件易事。如今,驻守官渡的操军已经没有了粮草,这正是我军进攻的大好机会。何不兵分两路,一举攻下许昌和官渡呢?”袁绍则认为曹操一向诡计多端,说不准这次是诱敌之计,不可轻信这封书信。许攸以“今若不取,后将反受其害”劝袁绍立即出击,正在此时,使者呈上了在邺郡为官的审配的书信。审配在书信中提到了有关许攸的事,说许攸在冀州时,曾经搜刮民间财物,而且纵容自己的子侄多多征收各种府税等等。袁绍不禁大怒,愤愤说道:“你这个无视王法的匹夫,有什么资格给我献计?你和曹操原来有过交往,料想你一定收受了他的财贿,因此为他作奸细。按照军法,本当将你斩首示众,而今我饶你不死,你马上离去,以后我不想再见到你。”许攸退出后,长叹道:“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随后便要拔剑自刎,幸好被左右拦下。左右劝他投奔曹操,他立即前往曹营。
曹操正要休息,突然有人来报许攸前来相见,顿时非常高兴。他来不及穿鞋子,赤足出迎许攸。远远看到许攸后,曹操又是拍掌又是欢笑。走到许攸身旁后,他拉着许攸的手一起来到自己的寝室,然后向许攸施行拜礼。许攸见曹操如此谦恭,将自己前来投奔的想法告诉了曹操。曹操自然高兴无比,他对许攸说:“你肯为我效力,我就能够成大事了。希望你能帮助我打败袁绍。”许攸说道:“我曾经建议袁绍用轻骑兵乘虚袭击许都,形成首尾相攻的局面。”听了许攸的话后,曹操大惊:“如果袁绍听了你的建议,我将必败无疑。”接着,许攸问曹操:“主公军中的粮草还有多少?”曹操回答说:“可以用一年。”许攸笑了笑说:“恐怕不能吧。”曹操改口说:“能维持半年。”听了曹操的话后,许攸顿时“拂袖而起”,快步走出帐外,曹操紧随其后。许攸生气地说道:“我诚心诚意前来投靠,你却这样欺骗我,太让我失望了!”说完便做出一副要离去的样子。曹操挽留道:“你不要生气,让我如实告诉你吧。军中的粮草只够维持三个月。”许攸化怒为喜,笑着说道:“人们都说曹孟德是个奸雄,果然如此!”曹操也笑着说:“你应该听说过‘兵不厌诈’吧!”然后在许攸耳边低声说道:“军中的粮草只能维持这个月。”许攸大吼一句“休瞒我!粮已尽矣”,曹操顿感愕然,问许攸是怎么知道的。许攸拿出了从使者身上搜出来的那封急信,并向曹操讲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随后,许攸向曹操献计,为曹操大败袁绍大军拉开了帷幕。
有时候,成败就在一瞬间。如果袁绍听从了许攸的建议,那么曹军必被他所破。然而,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袁绍却偏信了来自邺郡的审配书信,从而想当然地认为许攸与曹操私通,进而将其逐出帐外。正是因为他的用人疑人,使得许攸投奔曹寨,成为了他自取灭亡的导火索。
与袁绍相反的是,魏文侯能够做到用人不疑。
战国时期,烽烟四起。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讨伐其他国家,魏国也不例外。魏文侯在位时,乐羊在魏国做臣子。一日,魏文侯决定攻打中山国,要在众大臣中挑选一位大将担此重任。论带兵打仗,在魏国中很难找出能力超过大臣乐羊的。但关键问题在于,乐羊之子乐舒是中山国的大臣。如果派乐羊前去作战,他难免要与自己的儿子交锋。在这种情况下,乐羊是选择父子之情还是保持忠君之心便很难预料。众谋士和大臣议论纷纷,魏文侯一时也拿不定主意。经过几天的思索后,魏文侯宣布命乐羊为主帅,领军征讨中山国。
乐羊率领大军来到中山国后,中山国上下顿时紧张起来。中山国国君得知魏军主帅是大臣乐舒的父亲,便让乐舒迎战,想利用二人的父子之情迫使乐羊退兵。为了能够顺利攻下中山国,乐羊向众将士下令将中山国城池团团围住,暂且不采取进攻。几个月过去了,乐羊仍然按兵不动,中山国自然没有被攻下来。于是,朝中的一些大臣心中焦躁,认为乐羊贪恋父子之情,背叛了国君。魏文侯听到了许多传言,也收到了许多奏章,但他并没有因此浮躁。为了鼓舞士气,魏文侯专门派人向前线将士送去酒肉,以表犒劳。不仅如此,魏文侯还在乐羊大军的驻扎地为乐羊盖了一座别墅,以表支持。又过了些时日,乐羊见时机成熟,于是发兵攻城,一举将中山国攻克。
乐羊凯旋而归,魏文侯兴高采烈。为了奖赏功不可没的乐羊,魏文侯摆了盛宴。酒过三旬后,魏文侯派人取来了一个封好的钱箱,然后把它赏给了乐羊。乐羊以为魏文侯奖给他的不过是一些金银珠宝,谁知回到家中打开一看,竟然是满满一箱贬斥他的奏章。
看到这些奏章后,乐羊心生感慨,非常感激魏文侯对自己的信任。如果魏文侯没有绝对相信自己,就有可能接受众大臣的进谏,既不能破城,又会背上不忠的骂名,难以保身。
如果对他们起了怀疑之心,说明领导者怀疑的并不是员工的能力,而是在怀疑自己的眼光。一旦领导者产生了怀疑心理,多多少少会对员工产生想法,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公司的领导,主要工作是负责决定公司的重大决策,引导公司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怀疑员工的能力上,势必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工作。俗话说:“耳不能双闻而清,目不能双视而清。”一旦分了心,自己原有的工作就不能处理得像以前一样妥当了。这样,员工对你的能力也将会产生怀疑,那时候将如何收场呢?
用人管人一点通:
管理者如果充分相信自己挑选的人才,就要敢于把事情交给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你相信了他们,就等于尊重了他们,他们定会不遗余力,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办得漂漂亮亮,这样做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