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徐达死亡悬案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今安徽凤阳东北)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幼年好友,比朱元璋小4岁。
根据正史记载,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随朱元璋参加红巾军郭子兴部队,并逐步成为朱元璋手下的著名将领。他有勇有谋,在攻取滁州(今属安徽)、和州(今和县)等地的战役中都有出色的表现,因而受到朱元璋的器重。至正十五年(1355年),徐达随朱元璋渡过长江,攻克采石矶,占据太平(今安徽当涂)。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徐达,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朱元璋称吴王,徐达为左相国。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徐达与常遇春率军北伐,连战连捷,于八月攻克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灭亡。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徐达班师回朝,朱元璋亲往迎接,授中书省右丞相,封“魏国公”,食禄五千石。洪武五年(1372年),徐达北征沙漠。洪武十七年(1382年),徐达患背疽。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徐达死亡,被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谥武宁。
徐达出身于普通的农家,没有真正上过学。徐达的军事知识基本上是靠自学和在实践中积累出来的。徐达为人低调,在朱元璋的众多开国功臣里面排名第二,仅次于韩国公李善长,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恣意妄为。就是这样一位忠臣良将,却出现一个被“蒸鹅赐死”的说法。
传说,徐达因为功高震主,引起朱元璋的恐惧。徐达晚年患有背疽,忌吃鹅,朱元璋偏赐蒸鹅全宴给徐达。明朝规定赐宴必须即时食、全食。徐达知道朱元璋的意思,于是流着眼泪把鹅肉吃完,不久毒发而亡。
吃蒸鹅真的会死人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并没有背疽要忌食鹅肉的说法。所谓背疽,应该是一种人体背部发生的大面积急性化脓性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侵入人体背部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脂腺或汗腺所引发的。鹅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并不含有能导致病情恶化的毒素,反而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营养,因此并无“忌口”之必要。由此可以说“背疽忌食河鹅”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如果以今天的医疗水平来讲,治疗背疽病并不困难。但在医疗技术和手段都非常落后的中国古代,背疽的治愈机率却是相当之低。史书上多处出现历史名人死于背疽的例证,如项羽的军师范增、三国里割据荆州的刘表、曹魏政权早期的军事将领曹休、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政权的建立者李克用、两宋时期的老将军宗泽、明嘉靖年间曾任内阁首辅的杨一清等人均死于背疽病。背疽病在当时的确是一种危险性很高的疾病,被成功治愈的可能性非常低,患了背疽无异于得了绝症。
徐达被朱元璋蒸鹅赐而死的说法有些匪夷所思。
徐达当时已是身患绝症的病人,他的死是早晚的事,朱元璋是不可能急于对身患绝症的徐达在下毒手的,也没必要。
朱元璋虽然晚年杀了不少功臣,但每一次都是公开治罪。即便是因为徐达慬言慎行没有把柄可抓,朱元璋也完全可以采取更加秘密、稳妥的办法杀害他。怎会偏偏采用完全没有用处的蒸鹅毒死徐达呢?
徐达是著名的军事将领,他行武多年,手下有众多对他舍命相随的手下,如果朱元璋采用如此拙劣的方法致徐达于死地,难道不怕徐达会被逼急了造反么?何况徐达的三个儿子都被封了官职,其三子徐膺绪还是手握军权的指挥使,朱元璋不怕徐达的儿子们会为父报仇吗?
《明实录》及《明史》都认为徐达死于背疽病,并同时记载徐达死后,朱元璋伤心欲绝,辍朝祭奠深致哀悼,并列徐达为开国武将中之第一功臣,誉之为“万里长城”。明朝中叶的野史笔记《翦胜野闻》里面有徐达生病时朱元璋赐食的记载,但并没说具体是什么食物。清代文人赵翼在其《廿二史札记》中转述了这个故事,并且提出了“赐以蒸鹅,疽最忌鹅”的说法,可见所谓徐达被蒸鹅赐死的说法其实是到了清朝才有的,此时距徐达之死已经隔了两百多年。
徐达被朱元璋蒸鹅赐死的说法极有可能是被清人蓄意编造出来的。清王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其入主中原后,民间的反清复明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因此,清王朝对明代历史进行了抹黑和歪曲。把明朝说的恐怖黑暗,把明朝的君主说的血腥残忍,其目的是为了让汉族及其它各族人民恐惧明朝,仇视明朝,拒绝明朝,从而达到巩固和强化清朝政权统治的目的。
第二节 大将军蓝玉冤案
蓝玉,是明朝初期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其战功仅次于常遇春和徐达。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去世后,蓝玉追随徐达、傅友德,在征战中屡建奇功。
大将军徐达去世之后,蓝玉脱颖而出。他多次统率大军北伐、西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洪武二十年,蓝玉被提升为大将军,驻扎在长城边的蓟州。逃亡蒙古的元顺帝之孙脱古思帖木儿不甘心失败,经常南下骚扰。朱元璋命令蓝玉统领15万大军前往征讨。蒙古军队退至贝加尔湖附近,以为明军缺乏水草,不可能长驱直入,毫无防备。明军在沙尘暴的掩护下突然袭击,使得蒙古全军覆没,脱古思帖木儿与太子在几十名骑兵保护下逃跑,其余8万人被俘。朱元璋得到捷报,大喜过望,把蓝玉进封为凉国公。
蓝玉是个粗人,没有文化,性情暴躁,刚愎自用,因得到朱元璋的赏识和宠信,愈加骄横恣意,竟然做出了种种目无法纪的事情。
他蓄养了几千奴仆、义子作为随从亲信。这批人依仗他的权势,横行乡里,霸占民田。负责纪律检查的御史接到民众投诉,要依法惩办这些奴仆、义子。蓝玉藐视王法,竟把御史赶走。
他北征回师,连夜赶到长城喜峰关时,关门已经紧闭,守关官吏在关城上查明情况,没有及时开门,他竟然纵容士兵毁关而入。
他北征回来之后,贪污了缴获的大量珍宝,还把元皇妃据为己有。蓝玉上朝时,朱元璋当面严厉责备,要他今后加强道德修养,痛改前非。
他无视皇帝的威权,恣意骄纵。他被皇帝召见时,赐坐交谈,或随侍宴饮,他的一言一行总是傲慢而粗鲁,一点没有人臣之礼。他带兵在外,常常超越权限,擅自决定将校的升降,不向朝廷请示报告。为了显示自己的威权,他任意对军士施加黥刑(在脸上刺字),以此来挟制部下,使军队成为自己的私家武装。蓝玉西征回来后,皇帝赏赐给他“太子太傅”的头衔,他居然不识相,大发牢骚:难道我还不配当“太师”吗?这就激化了将权与皇权的矛盾,是朱元璋绝对不能容忍的。
洪武四年,常遇春的女儿被册封为太子妃,蓝玉的女儿则被册封为蜀王妃。因为这些关系,朱元璋暂时未对蓝玉下手。
其中还有另外一层纠葛。当年蓝玉北征归来,发觉分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表现异常,就对皇太子朱标说燕王有“不臣之心”,让太子审慎对待。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太子一死,朱元璋已无所顾忌,决意对蓝玉下手。一向与太子以及蓝玉有矛盾的燕王朱棣,要朱元璋继续清洗异己分子。朱棣说:在朝诸公侯,恣意妄为,将来恐怕尾大不掉。他含沙射影地指向蓝玉。朱元璋听了这话,更加猜疑功臣,不出数月,就发生了蓝玉案。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八日早朝时,锦衣卫指挥突然控告蓝玉“谋反”,说他勾结景川侯曹震等公侯,企图趁皇帝到郊外举行“藉田”仪式时发动兵变。蓝玉当场被拘押,遭到突击审讯。次日,蓝玉连同家属一并处死。株连处死的高官有公爵1名、侯爵13名、伯爵2名,连坐处死的功臣及其家属达1.5万人。
明朝廷专门公布的《逆臣录》,其实全是诬陷不实之词。朱元璋要处死骄横跋扈的蓝玉,易如反掌。但是要株连一个庞大的“蓝党”,必须罗织“谋反”的罪状。因《逆臣录》编得仓促,漏洞百出,反而露出了罗织罪状的马脚。
《逆臣录》搜罗了近千人的口供,唯独没有凉国公蓝玉、景川侯曹震的口供。即是说,这两个主犯根本不承认“谋反”。蓝玉不仅为自己申辩,而且没有诬攀其他功臣宿将,所谓“蓝党”完全是凭空虚构的。
朱元璋在指责蓝玉罪状时,只字未提发动军事政变之事。可见以“谋反”罪处死蓝玉以及“蓝党”分子,其实是一桩冤案。
蓝玉被处死7个月后,朱元璋似乎意识到胡蓝二党诛杀过当,于是就下了一道诏书:“自今胡党、蓝党概赦不问。”其实,杀了4万多人,功臣宿将差不多都死得了,“概赦不问”不过是一句废话。
胡蓝党案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洪武三十年正月,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西将军,武定侯郭英为征西副将,坐镇西北边防。不久,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幌子发兵南下时,建文帝已无将可派,不得不命年迈的长兴侯耿炳文率军出征,败局已定。
第三节 “智囊”刘伯温之死
刘伯温生于1311年,名基。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
刘伯温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元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元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三次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在当时,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
1360年,义军统帅朱元璋两次向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辅助朱元璋,希望通过帮助朱元璋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刘伯温初次与朱元璋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朱元璋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积极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他为朱元璋制定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朱元璋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朱元璋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朱元璋派部队北上攻打元大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王朝,改元“洪武”。为朱元璋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至此,刘伯温的事业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
刘伯温在功成名就之后,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回青田隐居起来。
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指使他人诬告刘伯温霸占一块“有王气”的土地做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朱元璋听到诬告后,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非常惶恐,于是亲自上南京向明太祖朱元璋谢罪,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胡惟庸升任右丞相,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胡惟庸曾派太医为刘伯温诊病送药,但刘伯温吃了他的药后病情加剧。
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刘伯温由朱元瘴所派使者护送回家,不久在家忧愤而死,终年65岁。
第四节 李善长死亡真相
李善长(1314—1390年),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
李善长善于调护诸将,因材用人,使之各得其所。朱元璋任太平兴国翼大元帅时,以李善长为元帅府都事,从克集庆(今南京)。朱元璋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时,以李善长为参议,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由他裁决。后来,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李善长兼领大都督府司马,升任行省参知政事。
朱元璋自立为吴王之后,以李善长为右相国。他娴于辞令,明习故事,处理政务,裁决如流,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调兵转饷无乏,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
吴元年(1367年),李善长论功被封为宣国公,李善长改称左相国,居百官之首。他曾与刘基等裁定律令。
李善长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他在朱元璋实力最微弱时投奔而来,一直负责军队的粮饷供应。他是朱元璋登基典礼的“总导演”,是朱元璋大封功成时的“首席公卿”。
明朝建立后,李善长兼太子少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定官制、礼仪,监修《元史》,编《祖训录》、《大明集礼》,事无巨细,都由善长与儒臣谋议而行。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长被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卷,免二死,子免一死。时封公者共六人,而善长位居第一。
但李善长富贵极便意稍骄,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洪武四年,李善长以疾致仕。他病愈后主持修建临濠(今安徽凤阳)宫殿。当时朱元璋迁徙江南富民14万到临濠,又以李善长管理其事。洪武九年,李善长与曹国公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同议军国大事,督修圜丘。李善长之子琪尚临安公主,拜驸马都尉。
胡惟庸是李善长推荐的,被擢为太常寺少卿,后为丞相,两人往来甚密。洪武十三年,发生了胡惟庸案。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因胡党获罪,朱元璋连其妻女弟侄家口70余口一律处死。次年,虞部郎中王国用上疏诉其冤,朱元璋得书后,竟不加罪。
关于李善长详细的死因,因其当时有句话。胡惟庸在朝时,曾想拉李善长下水,李善长不从,胡惟庸就让李善长的弟弟劝说李善长,时间久了,善长终于说了一句“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这句话后来由于李善长的下人屈打成招,说了出来,朱元璋便由此定下他的谋反之罪,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从史籍中分析,实际上在大封功臣之前,朱元璋就已经对李善长不满了。朱元璋曾经几次当着大臣的面说李善长无相才。在很早的时候,在李善长家族表面风光的时候,杀机就开始在他头顶盘旋。只不过,朱元璋在杀心盈怀时,可能难免想起了当年的患难与共,想起了李善长的种种功劳和苦劳,更可能还有很多的现实考量,毕竟杀开国第一文臣、宰相,常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许正是拖了这么久,直到李善长77岁,朱元璋才下定决心的原因。
《明史》为了彰李善长之罪,说“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贵富极,意稍骄”等,李善长性格上的这种缺陷,或许确实有,但这肯定不是他不得好死的根本原因。李善长之所以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只是因为他离朱元璋太近。
第五节 “奇男子”常遇春之死
常遇春,字伯仁,安徽怀远人。他是明朝开国六王之一,战功仅在次于徐达。
1355年,常遇春参加了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破集庆等地,每战必先,屡立战功。1356年2月,在采石矶大战中,元兵守将蛮子海牙借地利击退义军的数次冲击,这时常遇春乘一艘小船,左手持盾,右手挥戈冒着乱箭直冲而上,冲到跟前时一跃而上,刺死守矶头目老星卜喇,左冲又突如入无人之境,这时义军一涌而上击溃蛮子海牙部。这一战使常遇春名声大振。
1357年,常遇春攻打宁国,身中流矢,裹伤再战。此后连克宁国、池州、婺州等城。随朱元璋军救援安丰的刘福通,到达时吕珍已杀死刘福通,率兵据守,朱元璋左右军都战败,常遇春横击其阵,三战三胜,俘获兵士马匹无数。
1363年秋,朱元璋在鄱阳湖与陈友谅的60万大军进行了一场持续36天的大决战,此战之惨烈,双方投入力量之大在中国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一战,常遇春与众将奋勇作战,呼声震天动地,无不以一当百。陈军占据上游,军船大而坚固,装备精锐,朱军的船小而灵活,双方相持,难解难分。一次,朱元璋乘的船搁浅,陈友谅手下勇将张定边直冲到朱元璋船边,形式十分危急,这时常遇春一箭射伤张定边,然后又用自己的船撞击朱元璋的座船,使其脱离浅滩,但是自己的船却搁浅了。他乘败退下来的船只再战,转战三天,朱元璋的军队以火攻陈友谅的船只,湖水被映成红色,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号称60万的陈友谅军队,陈友谅死于乱箭之中。这一战扭转了局势,朱元璋一跃成为群雄之首。
1367年,朱元璋以徐达为主将,常遇春为副将率25大军北伐,大军从安徽一路打到元大都(现在的北京)。北伐期间,在洛阳塔儿湾与元军遭遇,常遇春单骑冲入敌阵,一箭射死起前锋大将,麾下士气大振,猛冲杀,在洛水之北击溃5万元军,俘获无数,史称塔儿湾大捷。后在夺取大都后西进与元猛将扩廓帖木儿军进行了艰苦的搏战,平定山西、陕西。元军反扑大都,常遇春又回救大都,向北追击敌军千余里,为了覆其巢穴,最终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常遇春又率军径取元上都开平(内蒙古多伦县西北),元顺帝逃奔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常遇春夺取开平,全歼留守元军,缴获车1万辆、马3万匹、牛5万头。
从上都凯旋归来的途中,常遇春暴毙于军中,年仅40岁。朱元璋追封常遇春为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曰忠武。配享太庙。常遇春逝世后,全国很多地方怀念他的功绩为他建祠祭祀。
常遇春体貌奇伟,沉毅果敢,长臂善射,一生从未败北,被誉为“天下奇男子”。他曾自负地说:“我率十万人便可横行天下”,军中送他一个绰号叫“常十万”。朱元璋评价常遇春“虽古名将,未有过之”。
常遇春曾娶定远人蓝氏为妻,生有三男三女。长子常茂,次子常升,三子常森。长女常氏被册封给太子朱标为妃,史称元妃。元妃为朱标生有两男,长子为虞怀王朱雄英,是朱元璋的皇长孙,在洪武十五年夭折;次子为吴王允熥,后来在明成祖靖难夺位时被废为庶人,一直囚禁在凤阳,死于永乐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