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王者之剑:欧洲超级帝国兴衰史
79995600000004

第4章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节 日耳曼的神圣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是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其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

公元962年,德意志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建立起了相当于现在的德国、奥地利、捷克等国疆域的王国,于是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成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也成了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1034年,帝国正式称为罗马帝国,与拜占庭帝国并列。1157年,帝国改称神圣帝国,1254年称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土,包括今天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意大利北部和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等地区。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一名称始于奥托一世,但人们通常也将查理曼时代的历代皇帝包括在内。帝国皇帝称号虽然也由教皇加冕,但其本质却是德意志民族的国家,只有通过征服意大利才能取得“罗马皇帝”的合法性。帝国的所谓选帝侯,当选者为罗马人民的国王(实是德意志国王)而非皇帝,因此,并非每一位德意志统治者都可以称为皇帝。只有进军意大利,接受教皇加冕的强者,才可获得皇帝这一殊荣。

公元9~11世纪,教皇和皇帝一般都是合作的:教皇帮助皇帝反对德意志世俗贵族;皇帝支持教皇反对与罗马教皇权力相对立的拜占庭势力。

为了争夺叙任权,为了称霸世界,德意志帝国皇帝曾多次进攻意大利,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帝国的实力。到了霍亨施陶芬王朝统治时期,神圣帝国已成了承认皇帝最高权力的各封建公国和自由城市的不巩固联盟。

在13世纪后半叶,德意志历史上出现了皇帝空位时期,这一时期,神圣罗马帝国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封建领主,各诸侯、骑士和城市间的纷争和内讧也连绵不断。1356年,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确认皇帝须由波希米亚(捷克)国王、普法尔茨伯爵、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边地侯、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和科隆大主教等“七大选帝侯”选举产生,这使得“神圣罗马帝国”中央皇权名存实亡,帝国开始走向封建割据,当时在这片土地上分割出了几百个小国或政治集团。从15世纪初起至帝国最终瓦解,皇位均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试图重振帝国,但遭到失败。15世纪下半叶后,由于勃艮第和意大利脱离帝国,帝国领土主要限于德语地区。到1474年,神圣罗马帝国改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16世纪初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和德意志农民战争。宗教改革后,帝国分裂为信奉新教的北部、主要信奉天主教的西南部及纯粹信奉天主教的东南部。地方诸侯和皇室中央政权的斗争在“三十年战争”中达到顶点,战争使帝国分崩离析,帝国成为徒具虚名的政治组合。战后,荷兰和瑞士脱离帝国,勃兰登堡—普鲁士在德意志诸侯中的地位提高,形成了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帝国中争霸的局面。

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神圣罗马帝国的16个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脱离帝国,加入邦联。拿破仑为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邦联,决定终结神圣罗马帝国。于是他对奥皇弗朗茨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德意志国王的称号。1806年8月6日,弗朗茨二世放弃了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结束。最后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把奥地利从德国的版图上也给赶了出去。

第二节 腓特烈二世的野心

1194年12月26日,腓特烈二世出生于意大利中部神圣罗马帝国领地安科纳边区的小城杰西。他的祖父是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他的父亲为皇帝亨利六世,他的母亲是西西里王国的诺曼公主康斯坦丝。

身怀六甲的康斯坦丝为了向世人昭示他的儿子无可争辩的皇位继承权,别出心裁地在杰西的大街上设置一个帐幔。她在众目睽睽之下进入帐幔,当众生下了小腓特烈。

就在小腓特烈出生的前一天,即1194年圣诞节,他的父亲德皇亨利六世正在巴勒摩举行盛大的加冕仪式。此前,亨利六世已用武力击败了诺曼贵族的反抗,夺取了西西里王位,成功地将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统治权从德意志和伦巴底扩展到了南部意大利和西西里,对中部意大利的教皇国构成了南北夹击态势,从而使腓特烈的遗愿得到了实现。

1197年,亨利六世正组织大军准备十字军东征时,不幸身患疟疾而突然去世。亨利六世之弟士瓦本公爵菲利普,在法王支持下宣布继承王位;韦尔夫家族的布伦瑞克公爵奥托,在英王支持下也宣布称王。次年六月,双方大动干戈,德意志爆发“争位”内战。

1198年,英诺森三世(1198-1216在位)登上了教皇宝座。就在这一年,年仅三岁的腓特烈在母亲的带领下南逃西西里,继承了西西里王位,并向教皇英诺森三世寻求庇护。英诺森三世乘机充当了腓特烈二世的监护人和西西里王国的摄政。不久,母亲康斯坦丝去世,腓特烈二世沦为孤儿。

在孩提时代,腓特烈成了罗马教皇等政治家们手中的玩偶。在德意志争夺王位的内战中,英诺森三世无视小腓特烈的皇位继承权,但却将皇位继承权作为支配德意志争位双方的诱饵,成为坐收渔利之翁。争位双方也不惜大肆出卖帝国利益,竞相向英诺森三世献媚讨好,企图换取教皇的青睐和支持。英诺森三世利用双方的许诺,乘机夺取了斯波莱托、安科纳和罗马尼等意大利中部的帝国领地,迅速扩展了教皇国的版图,北部远达菲拉拉和波河下游,南抵那不勒斯边境,并派遣教区长接管了这些地区帝国长官的权力。于是,教皇国得以恢复,并最终达到全盛。它像一条宽广的壕堑横亘在亚平宁半岛的中部,既成为腓特烈二世未来事业难以逾越的屏障,也成为中世纪意大利政治统一的灾难。

青少年时代的腓特烈在西西里度过,曾以学识渊博的学者钦奇奥·萨维利为师。他能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一切,逐步滋生了对基督教会和罗马教廷的种种逆反心理,成为著名的“具有自由思想”的宗教怀疑论者。青少年时代的腓特烈,又以附庸身份经常出入教皇宫廷,因而他对教皇英诺森三世施展权术、纵横捭阖,支配德意志和欧洲政治的种种阴谋了如指掌,并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政治成熟颇早。

在德意志争位战争进行了十年之后,政局出现了有利于腓特烈二世的转机。1208年,争位一方的菲利普被杀,韦尔夫家族的奥托获胜。英诺森三世于1209年10月在罗马为奥托正式加冕,称奥托四世。奥托刚刚带上皇冠,立即宣布皇帝对中部意大利帝国领地拥有所有权,并率军攻打南部意大利,企图夺取教皇的“粮仓”——腓特烈二世的西西里王国,因而触怒了英诺森三世。1210年,教皇对皇帝进行“绝罚”,英诺森开除了奥托的教籍。年已17岁的腓特烈二世于1211年在教皇的鼓动下,被德意志诸侯推选为德意志国王。次年3月,腓特烈二世率军北上德意志,第一次踏上故国领土,号令诸侯,与奥托展开了决战。

1212年,腓特烈二世正式加冕称德意志国王,并与法王腓力二世结盟,对抗受英王支持的奥托四世。在1214年7月27日著名的布汶战役中,腓特烈二世依靠法王的武力,一举消灭了奥托四世及其韦尔夫派诸侯的军队,成功地铲除了他的帝位障碍。

1215年,腓特烈二世被教皇英诺森三世扶上了神圣罗马皇帝的宝座。第二年,英诺森三世驾崩。

在神圣罗马帝国历史上,霍亨斯陶芬王朝是第一个真正意识到帝国传统的全部含义的德意志王朝。为了完成复兴神圣罗马帝国的“神圣”使命,腓特烈二世祖孙三代,曾经掀起阵阵“斯陶芬风暴”,企图建立一个北起波罗的海,南抵北非海岸,囊括东方的拜占庭和巴勒斯坦广大地区的基督教世界大帝国。

这个世界主义的虚幻梦想,曾经驱使着腓特烈踏上十字军征途;推动着亨利六世集结大军拟对拜占庭进行远征。但是,他们的事业均由于他们的猝死而顷刻间烟消云散。尽管如此,世界主义的梦想对于腓特烈二世来说仍然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他自称“奥古斯都二世”,就有意向人们宣示他的勃勃野心。

腓特烈二世为自己制定了重振帝国的具体战略步骤:首先,以西西里和南部意大利为出发点。接着,制服伦巴底,夹击教皇国,将意大利全境置于牢固的掌握之中。然后,越过阿尔卑斯山各大隘口,突入德意志南部,控制各大邦君,直达波罗的海沿岸。最终,建立一个囊括德意志和意大利,以及近东地区的庞大的政治统一体。因此,腓特烈二世的宏伟目标,是以建立强大的意大利统一政权为基础的。

腓特烈二世既是雄心勃勃的战略家,也是注重实际的务实主义者。他深信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和强大的军力作后盾。为此,他分别以西西里和德意志作为重振帝国的物质资源和军事资源。

13世纪30年代中叶以后,腓特烈二世以德意志诸侯武装力量和强大的西西里王国为后盾,为建立统一的意大利政权,同罗马教皇和伦巴底同盟展开了殊死决战的序幕。

1237年,腓特烈二世镇压了亨利在德意志的起义以后,率大军突然袭击伦巴底,得到意大利大贵族奥波尔多·佩拉维奇诺和皇室驸马埃兹利诺的积极配合。腓特烈二世在米兰东北部数十千米处的科尔泰努瓦战役中,一举歼灭了伦巴底同盟军队。继而夺取维罗纳和曼都亚,复又摧毁维钦查,占领帕多瓦,迫使伦巴底同盟军队无条件投降。然后,他兵分三路,分头出击。1238年,皇室驸马埃兹利诺率军驰骋于伦巴底东部,征服特雷维佐边区,兵临教皇国边境城市菲拉拉,与教皇军队对峙。与此同时,佩拉维奇诺借助于皇帝军队的威势,纵横于伦巴底西部,攻占布里西亚,并使米兰再一次遭到了屈辱。

这时,腓特烈二世则率领帝国主力挺进托斯坎纳地区,所到之处,望风披靡,直达比萨。不久,他又从比萨派遣舰队攻入教皇领地萨丁尼亚,立其子恩齐奥为萨丁尼亚国王。至此,伦巴底和托斯坎纳合为一体,置于皇帝的统治之下。腓特烈二世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分为五个行政辖区,下属若干城市,分别由皇帝任命其亲信担任辖区或市政长官。其中,与皇帝友好结盟的城市仍然保有自治权利。这样,腓特烈二世便以咄咄逼人之势,从四面八方对教皇国形成包围态势,使它龟缩于亚平宁半岛中部一隅,使中世纪的意大利第一次出现政治统一的端倪。

面对腓特烈二世的凌厉攻势,教皇国岌岌可危。教皇格雷戈里九世恼怒有加,但无计可施。1239年,他将腓特烈二世第开除教籍,并伴之以精神宣传战。

1241年春天,格雷戈里九世拟于复活节在罗马召开宗教会议,密谋废黜皇帝。腓特烈二世则攻掠教皇国,几乎占领罗马;同时又指使比萨舰队在热那亚海面,成功地俘获了前往罗马出席宗教会议的数百名西欧高级教士代表团,扣作人质,押往那不勒斯,拟与教皇谈判。同年8月,格雷戈里九世由于全盘计划破产,愤懑而死。接着,塞勒斯廷四世继为教皇,但旋即去世。于是,罗马教廷陷入“缺位”的严重危机之中。

教廷在空位两年之后,于1243年方选出安科纳边区教长西尼巴尔多·菲埃斯基为教皇,是为英诺森四世(1243-1254在位)。腓特烈二世坐失颠覆教皇国,统一意大利的良机。

1244年,英诺森四世慑于皇帝的武力,逃出罗马,直奔里昂,借助于法王之弟安茹查理的帮助,建立了一个流亡教廷。

1245年,英诺森四世在里昂召开宗教会议,以伪誓、渎圣、“异端”等罪名,将皇帝腓特烈二世及其儿子德王康拉德四世开除教籍;废黜他们的帝号和王位;并宣布对腓特烈二世以及霍亨斯陶芬家族的一切“不肖子孙”,进行十字军征讨;要求英、法等国为十字军大量捐款;又发动僧侣做反对皇帝的宣传,鼓动德意志诸侯另选新王。英诺森四世的凶狠刻毒,使与会君主大为震惊和反感。法王路易九世对腓特烈二世深表同情,拒绝参加任何反对皇帝的远征。

腓特烈二世在意大利没收教会财产,加紧对教皇领地发动攻势。同时他以皇帝的名义,发布致欧洲君主的公开信,猛烈抨击教皇神权统治,吁请欧洲各国君主协助他反对共同的敌人——罗马教皇。得到了英、法等国君主在道义上的支持。

英诺森四世掀起的反对皇帝的恶浪,席卷了德意志和意大利。德意志诸侯蠢蠢欲动,伦巴底同盟死灰复燃。于是从1246年起,皇帝和教皇的战争,同时在德意志和意大利两条战线激烈展开。这一年,英诺森四世指令多米尼克僧侣,策动德意志部分诸侯背叛皇帝,选立图林根公爵亨利·拉斯匹为德王,并突然向康拉德四世进攻。康拉德猝不及防,战败于法兰克福。

1247年,康拉德四世在巴伐利亚公爵和南德城市支持下,击杀亨利·拉斯匹。随后,部分教会诸侯又选立荷兰伯爵威廉为德王。“莱茵城市同盟”公开支持威廉,共同向忠于皇帝的“德意志主教同盟”发动进攻,但遭到了失败。这次德意志争位之战互有胜负,持续到1251年。

意大利北部战场极端残酷。1247年5月,皇帝的战略重镇帕尔马叛变。腓特烈二世与王子恩齐奥率军长久围攻不克,斗志松懈。1248年,当他们外出狩猎时,群龙无首的皇帝军队,被伺机冲出城外的市民军队所击溃。此后,腓特烈二世将军队交由王子恩齐奥指挥,自己则退回那不勒斯,不再出战。

其时,北意战场方酣未艾。1249年,佩拉维奇诺和埃兹利诺分率帝国军队激战于伦巴底西部和波河两岸,不断拓展忠于皇帝的吉伯林派势力。同时,腓特烈二世的驸马安蒂奥克的弗雷德里克,则以帝国代理人的身份统治着佛罗伦萨,将全城亲教皇的韦尔夫党徒予以大规模的驱逐。1249年,王子恩齐奥的军队在弗萨尔塔战役被伦巴底同盟军击败,恩齐奥被俘,囚于波伦纳,在狱中度过余生。

就在德、意战场胜负未分,而且皇帝的实力仍占优势的情况下,1250年12月13日,腓特烈二世在南意阿普里亚的菲奥伦蒂诺城堡中突然驾崩,享年56岁。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随之化为乌有。

腓特烈二世的去世,使英诺森四世欣喜欲狂,于1253年结束九年的流亡生涯,返回罗马。1254年,英诺森四世率军侵入南意,企图直捣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蛇窝”,但被腓特烈二世的儿子曼弗雷德所击败。同年底,心力交瘁的英诺森四世在那不勒斯的军旅之中死去了。

随后,教皇们继续迫害腓特烈二世的子孙,但在1250-1266年间支配着意大利的历史的,仍然是腓特烈二世之子曼弗雷德。他像其父亲一样,使三四任教皇经常处于恐慌之中。

1267年,腓特烈二世之孙、康拉德四世之子、年仅14岁的康拉丁,率军夺取伦巴底和托斯坎纳许多城市,并一度占领罗马。1268年8月23日,在塔利亚科佐战役,法国的安茹伯爵查理才将他击败。不久,在教皇克里门特四世的默许下,少年将军康拉丁在那不勒斯被斩首。于是,霍亨斯陶芬王朝彻底灭亡了。

作为从亚平宁半岛土壤里培植出来的腓特烈二世强大王权的丧失,及其统一意大利伟大尝试的失败,是中世纪意大利政治史上的最大悲剧。

第三节 拿破仑对德意志的改革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拿破仑占据和控制了德意志的大部分。根据不同的地理和政治环境,拿破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控制。他将紧连法国的莱茵河左岸地区,纳入法兰西帝国版图,由帝国中央直接统治。派他的弟弟热罗姆为威斯特伐利亚王国国王。视拿破仑为保护人的莱茵联邦则完全成了帝国的附庸。拿破仑以其强大的军事优势迫使支离破碎和被肢解了的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充当反英反俄的附庸。

拿破仑在对德意志实行军事占领、政治统治和外交操纵的同时,按照法国的模式,强力推行资产阶级改革。

打击教会势力,取消教会特权,打破政教合一的传统观念,使教会失去作为与国家并列的公共权威的地位。在很多地方,赶走教会贵族和主教,解散修道院;废除什一税,没收教会财产;取消教会法庭;法律保护信仰自由,天主教徒、新教徒、犹太教徒和不信仰宗教者,同享公民权。

摒弃贵族的封建特权,建立个人在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封建等级被清除了,社会由僧侣、贵族和庶民等等级构成的理论让位于社会由法律上平等的个人构成的理论;贵族免于纳税、占据官职和控制军队的特权被剥夺了,各种职业和职位向有才能的人开放。

废除农奴制,解除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在法国占领和控制的西德和南德等地区,人身依附的庄园制实际上不存在了。领主丧失了对农民的一切旧约的管辖权;农民由领主的臣民变成国家属下的人民,有职业、迁徙、婚姻和诉讼等自由。由此,在西部和西南部,像在法国一样,造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拥有小土地的自由农民阶级。

取消行会法规,普遍宣告人人享有劳动权,可以随意学习并加入任何行业。此外,还废弃国内关税,鼓励德意志境内的自由贸易;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革除古老的典章制度,推行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十分强调法治,法国大革命的一些积极成果都在德意志广为传播。法院与行政机关分开了,世袭官职和鬻卖官职消失了,王公高官滥用财政杜绝了,国王也列在文官薪俸表上,个人开支同政府开支严格区分。

由于不停顿的军事进逼和强大的反法力量的阻挠,拿破仑在德意志的资产阶级改革缺乏统一的计划和坚定有力的实行。但此举毕竟对德意志的发展影响甚大。正是拿破仑猛烈荡涤着封建割据势力,扶植正在生长中的资本主义关系,才使德意志有了近代的工业,德意志资产阶级取得了相当的势力。

第四节 选帝侯制度

选帝侯是神圣罗马帝国诸侯中有权选举德意志皇帝的诸侯。这一制度从13世纪中实行,一直到1806年帝国灭亡为止。初期有七个选帝侯,在实行这项制度的500多年的时间里,选帝侯的人数保持在7至10人的范围内。

面对强大诸侯的是羸弱的皇帝。皇帝并非没有想过办法、采取措施来提高自己的权威,使自己凌驾于诸侯之上。如亨利六世(1165―1197年)曾尝试直接传位于儿子,遭到德意志贵族一致反对,那时实行的还是更为复杂的一套选举德意志皇帝的制度。经过各种政治势力的纵横捭阖,终于确立了选帝侯选举德皇的制度。

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了《黄金诏书》,以诏书的形式确认皇帝由选帝侯选举产生,并规定了具体的程序。

在《黄金诏书》中,进一步确认、扩大了选帝侯的权力:选帝侯在其领地内政治独立,拥有司法、铸币、采矿、征税等国家主权。同时,进一步削弱了皇权,加剧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在《诏书》中,确定法兰克福是选举皇帝并举行加冕典礼的地方。对选帝侯如何抵达法兰克福,享受怎样的待遇,七个选帝侯投票的先后顺序都作了详细规定。1792年在法兰克福举行了最后一次选举、加冕典礼和庆典。

选帝侯们对皇帝的态度可说是“高高捧起,轻轻放下”。一方面,在形式上,皇帝位高权重,在整个欧洲享有崇高声誉;另一方面,皇帝在帝国内部的施政权力却受到很大的限制。皇帝在涉及外交、内政、对外宣战或媾和等重大事宜上,均受制于以选帝侯为首的帝国大大小小的贵族、领主,受制于后者在其中施展政治影响的帝国议会。这样,为皇帝剩下可干的事情就只有:任命帝国的官员,用自己的威望去影响主教、修道院院长的选举,在帝国的小诸侯那里施加恩惠以获取支持,再有就是不时发布一个嘉奖令、大赦令之类。

原选帝侯国的纹徽在德国均被传承下来,用来当作今天的州徽或城徽。昔日的选帝侯宫,在今天或成了供旅游者参观的名胜古迹,或成了大学的一部分。许多城市都有以“选帝侯”命名的大街。

附录:神圣罗马帝国大事年表

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加冕称帝

1212年,腓特烈二世正式加冕称德意志国王

1215年,腓特烈二世被教皇扶上神圣罗马皇帝的宝座

1228年,腓特烈二世率军进行“和平十字军东征”

1237年,腓特烈二世率大军突袭伦巴底

1246年,皇帝和教皇开战

1250年12月13日,腓特烈二世驾崩

1254年,德意志王国改称神圣罗马帝国

1790年,萨克森农民起义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