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孩子需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这对其今后生涯将大有好处。20世纪90年代有一项跨国调查,内容是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做家务的时间统计。结果是美国的孩子平均每天1小时10分钟;韩国的孩子平均每天40分钟;法国的孩子平均每天36分钟;英国的孩子平均每天30分钟;日本的孩子平均每天24分钟;中国的孩子则只有12分钟。10年过去了,独生子女参加劳动的情况又如何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10—15岁的独生子女平均每日劳动的时间只有11分钟半!
有家长提出如下问题:我的孩子从小由其爷爷奶奶带大,现在在家里不怎么干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我要求他吃完饭后洗碗,可是他总是忘记,或推脱不做。我回忆我小时候是参加家务劳动的,做的事情还不少呢。现在到了21世纪,孩子是否仍旧需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我听说国外孩子在家里干点家务活,家长会给报酬。我的儿子从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就说:“儿子,你如果在家里擦灰扫地,每次给你10块钱。”儿子因为可以挣到钱,还算肯干。后来有一次儿子干活后,我忘了给钱。儿子便说:“妈妈不守信用,我不扫地了。”家务劳动便就此终止。我想问:孩子做家务,我可以用钱鼓励吗?
到了植树节,某小学的学生在校园里种树。家长们又来了。他们对老师说:“我们来种,可不敢让孩子去种树。那些孩子哪里种得好树。种树是百年大计,可得认真!”绿化祖国是百年大计,但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观点,也是真正的百年大计!人类在劳动中既创造了丰裕的物质世界,也创造了壮丽的精神世界。没有劳动,就没有文明。没有劳动,世界就是一片洪荒。人们都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怎样得到幸福,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的。幸福既不能靠别人恩赐,也不能靠投机取巧,更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劳动的人,才可能是幸福的人。
某大学对新生调查,60%的人不会自己挂蚊帐。某中学对初一学生调查,79%的人未洗过衬衣。北京家庭教育研究会对小学一个班进行调查:家长每天给孩子整理书包的占39%;家长给洗手绢的占66%,家长给穿衣服的占59%。天津某大学生,爱好旅游和交友,每月消费1500元到2000元,甚至更多。其父母为公务员,他差不多要花掉一个人的工资。再加上高昂的学费,恐怕两个人的工资都要吃紧。孩子们躺在父母工资袋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家长如此包办,衔着奶嘴的孩子们自然不知饥饿与节俭为何物。
现在中小学生的劳动机会增多了。他们可以参加学校中的劳动,也可以参加一定的社会劳动。他们可以参加公益劳动、当志愿者,也可以在节假日勤工俭学、研究性学习。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劳动教育。家长应要求孩子经常参加家务劳动。在家务劳动中,有生活知识的传授,有脑手配合的练习,有体力体质的锻炼,有良好习惯的培养,有亲子感情的交流,有生活苦乐的体验,有坚强意志的锤炼。
不能认为只有搬铁块、割麦子才是劳动,修车、编程、设计、做饭就不是劳动。劳动不仅包括创造物质产品,而且包括创造精神产品。家长要指导孩子既能动脑,又能动手,能文能武,全面发展。现在,劳动报酬体现出了新的特点。义务劳动是不计报酬地自觉为公共利益所进行的劳动,中小学生参加这种劳动可以意识到劳动的社会意义和崇高目的,应当大力提倡和坚持。同时,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与改善劳动者生活的密切关系,也可以适当参加勤工俭学的劳动。
然而,从事家务劳动是中小学生的义务,不应该付酬。作为家长,还应该对孩子把道理说明白。另外,如果像上例中那样,既然说了条件,妈妈不守信用也是不对的。
关键是要把做家务劳动变为中小学生的自我需要。只有培养与劳动人民同甘共苦的思想感情,才会尊重劳动人民,并珍惜劳动果实。劳动果实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换来的,珍惜它们是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其具体表现就是勤俭节约,爱护公共财物。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退休时,个人资产达2亿美元,但他对儿女的零用钱卡得非常紧。他规定:孩子7~8岁时每周3角,11~12岁时每周1元,12岁以上每周2元。孩子有小账本,记着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由父亲审查。用途正当的,下周递增5分;反之,则减5分。他不吸烟,也鼓励孩子不吸烟,规定20岁以前不吸烟可得2500元奖金。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满足和快乐,放弃原则、迁就妥协,往往就是因为一个短暂需要的满足,却导致孩子更加任性。其实,越想满足孩子的需要,其需要就越难满足。一旦不能满足,就立即变得不快乐。想一生快乐,就必须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培养这种品质不能以让孩子事事顺心、处处满意为原则。
首先,帮助孩子端正劳动观点,在具体生活中帮助孩子感悟。当前,我国处于中兴时期,人心思强,人心思治。在这个改革的时代,年轻人应当重视美德的修养,敞开心灵的窗户,继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迎接民族复兴的曙光。勤劳知节俭,简朴生清廉。树立社会的简朴之风,杜绝各种铺张浪费、奢侈享乐,把更多的资源、精力用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这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小玲放学回家和父母说班里有个学生生活困难,老师号召学生家长帮助失学儿童返校读书。小玲的父母与小玲将一些家中闲置的衣物送给小玲的同学。该同学家是一个因意外事故使家中失去主要劳动力的困难家庭,父亲车祸瘫痪,母亲没有正式工作。同学的母亲含泪讲了家中困境,以及孩子渴求学习心情和学习刻苦精神。她边讲边落泪,最后一家人痛哭失声,来访者也泪流满面,小玲抱着同学哭作一团。从此以后,小玲与该同学成了好朋友经常一起复习功课,还用自己零花钱帮助同学。同时,小玲开始参加家务劳动,生活上也不再与其他同学攀比。
其次,正确理解艰苦奋斗,不提倡单纯为钱而劳动。应设法让孩子体验劳动时和劳动后的愉快心情,既要看到劳动能带来物质利益,又要防止单纯为钱而干活的想法。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创造精神财富,并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只有劳动,才能改变懒惰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勤劳美德。劳动还促进身体发展,能提高人的生命力和大脑的活力。中小学生参加适度的劳动,能使肌肉、筋骨受到锻炼,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提高抗病能力,从而增强体质和体力。非常重要的是,劳动促进智慧发展。孩子在劳动中,必然感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提高学习文化科学的积极性;经过理论联系实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启发创造性。适当劳动只会对学习有利。最后,劳动还促进美育。劳动能够接触美,劳动中能接触大自然的美、集体的美、产品的美、创新的美,所以劳动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有的孩子认为,他们和老一辈生活环境大不一样,现在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这其实是误解。当今事业有成者,富裕不忘国家,发达不忘进取,有钱而不奢侈,继续艰苦奋斗是其共同特点。一些富裕和小康家庭的孩子不显富、不自大,勤奋好学,奋发向上。家长应把孩子的主要精神力引导到为国立志成材上来。
再次,对孩子劳动具体指导。应该让孩子了解家务劳动的全过程,然后让孩子一项一项地在实践中体验,在锻炼中成长。家长要为孩子参加劳动提供条件和必要的准备,对孩子劳动进行具体的指导。
在具体指导时,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兴趣。一天妈妈下班后做晚饭,忙得团团转,就对女儿说:“你去切一下黄瓜吧。”“妈妈,切成什么样子的?”妈妈笑着说:“切成像太阳一样的薄圆片,看你能切出多少个太阳。”孩子切得很仔细,切完后,她高兴地对妈妈说:“圆圆的太阳切好了,把它放在盘子里吧。”
6岁男孩张勇和父亲进行着严肃的谈话:“长大了想干什么?有什么理想?”
一脸稚气的孩子说:“我长大了要去赶马车!”
“没出息,起码也得开个汽车呀。”
这个对车入迷的孩子,很早就学会了农场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的驾驶。后来,他成为水兵,能熟练驾驶20多种船艇,并成为解放军独立驾驶地效翼飞行器的第一人。
温馨提示:
一些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在家依赖父母,到校依赖老师,到社会依赖国家。有的孩子只知道索取,不考虑奉献,不愿意刻苦学习,害怕艰苦的劳动。这些都值得家长警惕。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家长要助帮孩子端正劳动观点,长大不当啃老族;要在具体劳动生活中帮助孩子感悟,并学会一定劳动技能。
如果人的一生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活力,始终在奋斗,把自己的潜能在社会上发放出来,为人们谋利益,同时也为自己谋利益,真正为人类做出了贡献,这时才会觉得自己这辈子没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