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8003300000043

第43章 维护儿童的权利

4月27日是世界儿童日。土耳其9岁女学生卡拉格兹莱给世界儿童写信说:“我们希望在社区内人人平等相待,我们希望生活在和平的世界中。我们虽然是孩子,也能够改变这个世界。”

一、尊重儿童

《中国新闻网》2003年11月2日报道:对广州初中生调查显示,广州市近半父母每日与子女交谈时间不足15分钟。同时,家庭教育功利主义倾向现在也比较严重:父母提出条件和悬赏,孩子则交出成绩和分数。然而当父母发现“合同”不能兑现之后,就会大失所望。失望使父母急躁,则亲子关系越发糟糕,孩子对学习越发厌倦。这种功利性家庭教育,便使孩子的读书失去内部动力。为什么自古书香门第比乍富之家更容易出人才?家庭教育的要义是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适宜人才成长的家庭氛围。家长尊重家庭教育的规律,才不至于好心办坏事。

让兴趣进入家庭,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让方法进入家庭,做事情讲究科学的方法;让习惯进入家庭,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切的基础是:让尊重进入家庭,学会尊重,平等待人。虽然,人生来经常是不平等的,但是人应该追求公平,这样才会觉得活得有意思。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属于比较高层次的基本需要。人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需要自尊,孩子也一样。

要让尊重进入家庭,家长先要明白尊重孩子的什么。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和思考;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主动学习精神、创新精神和孩子的权利。

哲学家罗素不同意任何的极端教育方式。个人主义忽视了知识的重要性,忽视精神和道德素质不能完全由受教育者自行获得;而驯服的方式则使受教育者失去了开创精神,而且驯服的方式具有自身的延续性,每一代人都会将从上一代人那里经受的转嫁到下一代,从而无力主张和容忍创新。极端主义造成的后果只能是:要么唯唯喏喏,要么反叛不羁。罗素强调:我们所需要的,既不是驯服,也不是反叛,而是良善的性情以及对人对新思想的友好态度。假如年轻人要成为友善的成人,在多数情况下,有必要让他们感到自己的环境是友善的。这就要求对孩子的重要欲望要有同情心,而不只是利用他为某种抽象的目的奋斗的企图。

二、儿童权利

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有哪些?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明确少年儿童是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的权利应该受到社会保护。

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主要如下:第一是生存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做了有关规定。第二是受教育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些都从法律上对少年儿童享有受教育权给予保证。第三是受尊重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做出了具体规定。第四是安全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要确保少年儿童的安全与健康。

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孩子的前途可能在哪里,帮助孩子做生涯规划。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尊重。有的家长对孩子上什么兴趣班包办决定:“我说了算。”结果事与愿违。明明孩子很有美术天赋,而语言能力不出色。却不许孩子上美术班,强迫孩子上英语班,就会事倍功半。

有个孩子想学钢琴,父母询问说:“你学习任务重,而练琴要有毅力,你行吗?”孩子说:“我一定行。”于是家长才全力支持孩子学钢琴,效果非常好。

研究发现,家长的养育风格和亲子关系是孩子对社会的基本信任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民主型的家长关心孩子,同时进行严格的教育和管理,有权威性和一致性,孩子从小就能分辨对错。专制型家长是一切自己说了算,溺爱放任型家长则是一切听孩子的。调查结果显示,不论哪个国家,民主型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在学业和后来的事业发展中都是最为成功,这些孩子的基本价值趋向是亲社会的。

三、具体方法

其实孩子像大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庭教育实际上是双方都受教育。溺爱不对,专制不对,放任也不对,只有民主的教育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亲子活动:

家庭和睦,亲子关系和谐是许多家庭所希望的,怎样才能尊重孩子呢?

——包容孩子的行为。孩子正在学习,正在成长,要靠父母一点一滴地、耐心地教导,并给予正确的示范。对于孩子的各种行为,正确的要鼓励称赞,不正确的要开导纠正,而不是打骂和压抑。对孩子由于经验不足而产生的幼稚行为,父母应能包容。

孩子的见解有时不能特别圆满成熟,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一定要倾听,这表示尊重孩子的人格。说得不完整,家长可以补充;说得有偏差,家长可以纠正。不要随意打断,不要随意泼冷水,要用理解的心去接纳他们。

——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不仅有物质的需要,而且需要精神上的安慰。父母应该满足孩子物质上正当的、合理的需要,暂时不能满足的要解释原因。父母对孩子的关爱、鼓励、支持和安慰,孩子是不会嫌多的。家长学会倾听是了解孩子需要的关键。

——放手让孩子去活动。父母应将必要的知识教给孩子,放手让孩子参加健康的活动。如果孩子不喜欢和父母沟通,要找到原因并解决。父母应是孩子行为的顾问,而不是指挥官。在活动中家长可以进行耐心的辅导,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是他的重要支柱,家庭永远是他生命的重要港湾,他总是可以在这里寻求帮助。但是另一方面,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他去开创自己的生活。当和孩子讨论或争辩的时候,应该就事论事,不要强迫孩子服从。

人的尊严是谁给的?有人说是父母给的,有人说是老师给的,还有人说是领导给的。其实,别人恩赐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尊严,归根结底,一个人的尊严还是自己的行为给予的。家长必须让孩子明白,有优异的表现,才能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才真正有了尊严。

古人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家长是要尊重孩子,孩子也应该尊重家长。仅仅由于父母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就指责他们望子成龙有失公允。21世纪,一个人接受好的高等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种应对竞争的基本生存手段。做儿女的如果懒惰、不思进取,还对家长的教育出言不逊,那确实是孩子的不对。做儿女的应该好好想一想,最苦、最急、最难、最累的并不是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是父母。

温馨提示:

家庭教育所需要的,既不是驯服,也不是反叛,而是良善的性情以及对人对新思想的友好态度。尊重孩子,肯定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平等地对待孩子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但绝不意味着孩子做的每一件事家长都一定要赞成。

“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家长一起来努力,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不辜负春天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