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8003300000045

第45章 防止啃老族壮大

10月1日是国际老年人节。一方面我们要强调老年人的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和尊严,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已经成年的人“啃老”。

日本的石井先生有个六岁独生女儿樱花,读小学一年级。孩子体态匀称,十分健康、活泼、可爱。她的学校离家有2千米远。石井先生已经五十多岁,膝下就这么个小宝贝,家庭又相当富裕,有自己的轿车,我们可能以为小樱花上学、放学一定是由家长用汽车接送的。其实不然,不管上学还是放学,都是小樱花自己步行,即便刮风、下雨、下雪,也是如此。学校里所有的学生,没有一个是由家长接送的,学校也不允许这样做。幼儿园也在小学附近,小樱花从进幼儿园开始,家长就只送一半路程,还有一千米由孩子步行。其他家的孩子也都是这样。

一、啃老族素描

赵大爷的小儿子是有工作的啃老族,住在父母家,吃住全由老人开支;其儿媳带着孙子也寄住在自己父母家。孙子15岁才上初中,学习成绩差。一天孙子来电话说要报名参加篮球体校,每年学费25000元,学成为止,要爷爷支付。奶奶说费用很大,支付不起,要他先学好文化课,以后如果学习好且打篮球出色,不愁没机会被篮球队选中。孙子发来短信:“我这辈子不可能去看你们,我要去就遭天打雷霹(劈)。把给我的压岁钱留给你们死了用吧!现在我跟你们没关系了,你们没孙子,计(记)住!”(2008年4月24日《北京晚报》京华过客)

城市中,每当下午放学前,如果下起雨来,即使是很小的雨,小学生自己想办法回家的人也很少,大多数都是坐在教室里等着父母来接。天气热,有个小学生热得汗流浃背,也不知道脱衣服。回到家里,妈妈责怪他,他却振振有词:“你又不在,谁给我脱?”

一个少年大学生,因为没有父母的照顾无法独立生活,于是休学在家。当他接到学校要他返校学习的通知时,他不敢面对即将来临的独立生活而跳楼自尽。这些案例都在提醒我们,不能轻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中国的啃老族壮大。现在有不少孩子,由于得到父母亲人过多的关注,反而受到伤害。家长给予了孩子过多的爱。孩子意识到这一点会感到不安,孩子想要获得自由,想要逃脱,独生子女尤其如此。父母之中,更常易溺爱孩子的往往是母亲,这样做有时还会给婚姻带来不幸,丈夫讨厌自己在家中处于次要地位,有的就到别处寻找安慰,结果以离婚而告终。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自立意识培养

媒体经常有报导说,有的孩子为一点小事离家出走;有的孩子因父母没有满足他的要求竟然自杀;有的孩子还惨无人道地杀死亲生父母;有的孩子18岁了还学习、工作两不成。孩子如果依赖成性,办事就没有主见,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只知索取,不懂奉献;只会享乐,不会创造;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知世事之艰;固执任性,自私褊狭,情感脆弱,能力低微。连小溪都不敢跨越的人,自然不敢去远征海洋。

人的家境各有不同,无论是“寒门子弟”还是“豪门巨富”的孩子,如果自立,都可以成材;如不努力,都不能成功。炫耀自己的出身和门第是无聊的,家里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是自己的光荣,自己勤奋学习努力发展才重要。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自立意识培养。

汉字的“人”字创造得非常美妙,富有哲理意味。“人”的造型是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刚强稳健,巍然挺立。自立,就是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实际上,自立就是一种自我生存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心理品质。孩子只有从小培养自立意识,今后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把握机遇,才能发展自己。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自立意识的培养。

父母如果缺乏自己的人生内容,总是围绕着孩子的生活转,那么就会造成双重障碍,一是干扰孩子自立的进程,二是失去自己生活的意义。每个孩子终究要长大成人,脱离家长去学习、工作、恋爱、结婚、生活,所以家长得放手时且放手。

家长可用自己的职业精神熏陶孩子,使之长大以当啃老族为耻。

现代职业精神的特色:

第一,以人的生命信仰的完满实现为职业观的主旨;

第二,职业就是事业,赚钱不是职业的唯一,职业就是对自己生命的看法;

第三,职业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部分,人生应确立使命,才能主宰自己。

三、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自立

有一次,小学生小芬放学回家,见中饭还没有做好,便大为生气,吵闹起来,妈妈为之愕然。如此饭来张口,非但不能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而且还会养成惰性。于是,吃晚饭时,妈妈提议:“咱们家的家长轮流当怎么样?”女儿一听自己也能当上家长,颇感兴趣,欣然同意。于是,一张“家庭值日表”很快就上了墙,同时还拟订了“值日家长职责”。

小芬第一次值日是个星期日。她一大早就起了床,先是扫地,擦桌子,然后催促爸爸妈妈起床。安排午饭时,妈妈故意逗她:“今天弄点什么好吃的?”她倒是挺吝啬地说:“吃青菜烧豆腐。我今天当家可不能浪费。”真是当家才知柴米贵。后来小芬在《今天我当家》这篇作文中写道:“想不到,当家真不容易。”

是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不能让孩子成为“抱着长大的一代”,从小多尽点义务,对家庭有责任心,将来才会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心。

小学生小艾说:“我爸爸在我二年级的时候宣布了他的‘三不管政策’,就是说,对我的学习,不管找习题,不管听写,不管检查作业。在这之前,我在班里的名次总是在第十名上下。三不管的政策一宣布,我和爸爸闹了几次,没有用。找课外的题得我自己去想办法;听写得靠自己先给录音机念,再听录音来听写,或者我先用拼音字母写出生词,再对着拼音字母默写;检查作业更是我自己办的事情了。半个学期后,我的名次降到二十名上下。我看爸爸妈妈真的不帮忙,也只有自己想办法了。又过了半个学期,我的成绩开始回升,有一次数学考试,居然得了个第二名。这下子我可高兴了,别人的学习成绩是爸爸妈妈帮助的,我可是全靠自己,这才叫本事呢!如今,我已经升到了高年级,名次还是不大稳定,总在十名上下跳动。但我知道,过去的名次,多少借助了家长的力量;如今的第十名,那可是我实实在在的水平。学习成绩应该是真实的,重要的还在于实力,在于自己!在学校里,我凭自己的力量;将来我走上工作岗位,更要凭自己的力量。家长能跟我一辈子吗?我的爸爸妈妈说是不管我学习,其实我觉得他们管得更高明,他们在培养我的自学、自治、自立、自强的能力。”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十分注重“勤劳主义”教育。江户时代有个历史人物叫做二官金次郎,他年幼时家贫好学,每天上山背柴,也是手捧书本,苦学不止,后来终成大器。于是他被尊崇为日本民族的象征。从明治时代以后,日本每所小学里都有他的塑像:背上背着柴,手里捧着书。日本的孩子从小就受到这一形象的熏陶。不让孩子娇生惯养,而让他们从小经受一定的锻炼,这是日本国民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

亲子活动:

家长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的技巧。例如整理书包,上学前检查一下该带的都带齐了吗?该准备些什么?放学时,把回家要做的事记在备忘本上以便检查。即便像上学、放学回家这样的事,也可以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比如学会怎样过马路,或者找个附近高年级的大孩子结伴而行。尽量不去麻烦家长。起初,家长定时接送几次,时间久了,孩子就可以独立出行,学会安全过马路,这是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孩子要学会独立生活的技能技巧,总有一个练习的过程。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自己太完善,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孩子只要愿意做,则不论做的成效如何,都比不做强。妈妈洗衣服时,孩子也可以准备个小凳子,和妈妈一块儿搓;吃完饭,孩子不妨去收拾碗筷,做些洗刷工作。碰上缝缝补补,孩子也可试着穿线、打结、钉扣,要知道,孩子玩的时候裤子钩破、衣服掉扣子是常有的事,假如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那妈妈该多省心啊。

家长可以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洗衣服时弄得地上湿漉漉的一片,也不要紧,一步一步总能学会。

温馨提示:

对孩子最好的就是家长给予其“有益的忽视”,如果一个家庭孩子众多或者经济拮据当然会这样,这时家长没有时间、精力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爱他们,但不会因为这种爱的过多表现而感到不舒服,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会成为啃老族。家长要创造条件,使孩子有反复锻炼、实践的机会,坚持不懈地、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就能取得意志锻炼的良好效果。意志坚强与学习成绩好是高度相关的,这已经被无数事实证明。

正是:

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好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