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印度民间文学
8016500000020

第20章 机智幽默故事

印度从很古老的时候起就有了许多机智和幽默故事。例如,在《本圣经》中有个《大隧道本生》,其中就有一系列的机智故事,出了各种难题,由智者一一解决。如如何分辨木头的根和梢、如何判断牛的主人是谁、如何将线穿过宝石上弯曲的孔、如何判断孩子的真正母亲,等等。这些难题故事已经传遍了世界,在各国民间故事中都有许多相似的类型。在中国,也有一些受本生故事影响而出现的故事,如著名的“二妇争子”故事,最早出现于东汉的《风俗通义》中,并在后世广为流传。

在我国,相传在三国时期有一个“曹冲称象”的故事,而且写在了正史里,但这个故事是从印度传来的,出自佛书《杂宝藏经》卷一《弃老国缘》,其实也是个本生故事。

保存在佛经中的印度早起机智幽默故事很多,汉译佛经中除了属于本生系列的文献外,还有一部《百喻经》,专门讲一些机智幽默故事,也可以说是一部寓言集或笑话集。

现在,在印度许多城市的书摊上都能看到多种版本的《比尔巴尔故事集》和《谢赫·奇里的故事》,这是两种笑话集,其中收有上百个机智或幽默故事,而且不断在增加新编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集中,前者的影响更大。关于故事中的主人公比尔巴尔,在印度学界有各种争论,有的说是实有其人,有的说是子虚乌有。不过,在莫卧尔王朝皇帝阿克巴的宫廷里,有四名辅政大臣,其中一名叫做比尔巴尔的大臣是唯一的印度教徒。后来,印度教徒就把一些故事加到他的身上,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一个《比尔巴尔故事集》。而《谢赫·奇里的故事》中的主人公谢赫·奇里就更说不清是个什么来源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故事集出现的时间最早不会超过莫卧尔王朝阿克巴统治时期。这两个故事集中的故事很有特色,下面,就从《比尔巴尔故事集》选出三段,以供欣赏。

1.《蠢人名单》

阿拉伯的马贩子到印度来卖马,皇帝阿克巴也买了几匹。阿克巴对这几匹马特别喜爱,叮嘱马贩子再给他送几匹来,并预付了1000金币。马贩子拿着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智慧的大臣比尔巴尔觉得皇帝的做法很愚蠢,但没有当场表示反对。

过了几天,皇帝心血来潮,要比尔巴尔写一份全国蠢人名单。比尔巴尔很快就写好了,呈送给皇帝。皇帝看了名单,上面有许多人名,但皇帝自己的名字却被列在第一位。看到这里,皇帝不由得很生气,不过,他忍着没有发火,因为他知道其中一定有原因。

“你为什么把我的名字也列上去了?”皇帝问比尔巴尔。

“如果一个人能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马贩子1000金币,这个人难道不是很愚蠢吗?”比尔巴尔反问道。

“原来如此……好吧,如果马贩子把马送来了,你还有什么话说?”

“那好办,如果他真的把马送来,那就把陛下的名字从名单中去掉,再把他的名字填上。”

2.《德里有多少只乌鸦》

这一天,阿克巴皇帝一大早就上朝了。当大臣们走进宫里时,他便一个个地问:“你知道德里有多少只乌鸦吗?”

大臣们一个个被问得目瞪口呆,因为谁也说不出来德里有多少只乌鸦,谁也不敢乱说。

比尔巴尔来了,皇帝也向他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13525只,陛下。”比尔巴尔立即回答,“我上个月刚刚数过。”

皇帝听了很吃惊:他怎么顺口就回答出来了?连想也没想。

“我不信,你的数字准确吗?”

“绝对准确,陛下。”

“我要派人重数一遍,如果错了怎么办?”

“我甘愿受罚。”

“好,如果多一只或者少一只,我就罚你1000金币。”

“可以,不过我得事先说清楚,这个数字是上个月的,肯定是准确的。但现在数的话可能会有出入,因为有一些乌鸦可能会到外地去走亲戚,而外地乌鸦也可能到德里来做客,那就怪不得我了。”

3.《瞎子更多》

一天,皇帝阿克巴问大臣们:“世界上的瞎子多还是眼睛好的人多?”

大家都说眼睛好的多,瞎子少。可是只有比尔巴尔说瞎子多。

“如果瞎子多,世界上的事情怎么能办好?”

“一切事情都照常进行。”

“这怎么可能呢?”

“我可以用事实证明。”

一天,比尔巴尔坐在皇宫大门口看书,他的身边放着纸和笔。

从比尔巴尔身边经过的人都问比尔巴尔:“你在这儿干什么?”

比尔巴尔也不说话,只是把问话人的名字记到纸上。当皇帝阿克巴经过时,也问了同样的问题,所以比尔巴尔也把他的名字记到纸上了。

第二天,比尔巴尔拿着一张一百多人的名单去见皇帝。

“陛下,您看,这是我昨天记录下的瞎子名单。我只是在一个地方就记下了这么多。”

皇帝看名单,发现上面记了许多大臣的名字,感到很荒唐,又一看,他自己的名字也在上面,就更觉得荒唐了。

“比尔巴尔,你为什么把我的名字也写上了?难道我和这些人一样,也是瞎子吗?”

“陛下,您一定记得,这个名单是我昨天坐在宫门口看书时写的。当时我看到了所有的大臣们,也看到了您。”

“是啊,记得我当时还问你在干什么。”

“这就对了,陛下,您明明看见我在看书,还要问我在干什么,这不是瞎子吗?”

皇帝苦笑道:“原来你是在证明自己的话。”

“是的,陛下,那些没有眼睛的人固然是瞎子,可那些有眼睛的人也大多是瞎子,因为他们视而不见。”

在印度民间还有一些零散的机智幽默故事。例如,哈里亚纳地区流传着的一个故事。

4.《让父亲的名声变好》

有一个小偷,一辈子干尽了坏事,名声很坏。他临死的时候对自己一生的行为有所忏悔,便对儿子说:“孩子,我做了一辈子坏事,人们都说我的坏话。你要一生都做好事,让人们在我死后能说我的好话。”儿子在父亲死后便苦苦地思索,怎样才能实现父亲的遗愿,让人们说父亲的好话呢?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办法。他到村里每家每户去捣乱,搅得全村人不得安宁。终于有一天,人们忍受不住了,都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小子更坏的人了,他父亲还要比他好十万倍呢!”就这样,他实现了他父亲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