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民间歌谣十分丰富,人们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有机会、有由头就会唱起来。在一些节日里自然要唱,在不同的季节里也要唱,恋爱、结婚、生子、死人、斋戒、朝圣、宴请、劳动等,都要唱。因此,千百年来,各种民歌很多,有的歌谣已经唱了上千年。
下面介绍五个类别。
(一)季节歌
印度民间不同季节和不同月份都有民歌,下面举几个例子。比哈尔邦民间有《十二月歌》,人们一到雨季就唱道:
二月里孔雀开屏,啊呀嗬,
俺穿的纱丽是浅黄色。
风吹头发收不拢,
双手捂头走下坡。
风吹衣襟沙啦啦响,啊呀嗬。
为爱架起桥,哎呀嗬,
罗摩为了找悉多。
女友啊,五月里来好时节,
毛毛细雨下成河。
芒果、桑葚、菠萝蜜,
美丽的果实挂满枝。
行路人啊你莫急,
现在正好是五月,
远处的雷声告诉你,
前方有雨你莫去。
啊,雨季五月天,
雷鸣和闪电,
莲花河水又涨满哟,
丈夫快快回家转,回家转。
雨季五月天啊,
家家户户荡秋千。
唱起秋千调啊,
吉祥乐无边。
雨季五月天哟,
女伴们莫醉倒,
看啊看,找啊找,
女伴们哟,你的心上人哪儿去了?
哈里亚纳邦有一首《正月歌》:
一敬大神那罗衍,
他创造了世界;
二敬父亲和母亲,
让我看到世界;
三敬我的师父,
指给我人生道路。
寒冷冬季回家去,
宜人春季已来临。
所有季节轮流转,
人走了就不再回。
时时念叨“我的,我的”,
终有一天变成一堆灰;
给出的施舍和你一起走了,
剩下的一切都留在这里。
山泉变得很欢快,
说我们要去克什米尔。
各种草木在开花,
春天的月光在迷人。
番红花装满一篮篮,
吉祥痣、檀香膏样样齐全,
去把媒人找来,
为古丽江结姻缘;
去把竹匠找来,
为古丽江做竹器;
去把金匠找来,
为古丽江做首饰;
去把裁缝找来,
为古丽江做嫁衣;
去把木匠找来,
为古丽江搭彩棚。
金银器皿都做好,
金银顶的彩棚也做成。
把女仆们找来,
带古丽江上彩棚。
新郎敲锣打鼓来迎亲,
古丽江现在结了婚。
婚后公主变佣人,
手提罐子头上擎。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所谓的季节歌也基本上是唱爱情的,与生产劳动关系不大。
(二)劳动歌
喜马偕尔邦民间有一种叫做《鲁姆尼》的歌,意思是《种植歌》:
种稻子的季节,鼓在敲响,
闺女啊,来,我们去插秧。
下到水田里,我们插秧忙。
松树叶在水流里飘过,
干完这些,就去丈夫家忙活。
还得给玉米地除草,
这块地种芹菜,那块地种香稻。
我们要筑起田埂,
每块地都种上新品种。
种稻子的季节,鼓在敲响,
闺女啊,我们去插秧。
这首歌唱出了农活的繁忙,农民的辛苦。
奥里萨邦有一种“船夫歌”:
我的石船在深河里飘荡,
保佑小船吧,圣母娘娘。
顺流而下,水波不兴,
南瓜开花,不合节令。
我的情人,身段迷人,
也许会给我捎来口信。
是谁孤零零坐在河洲,
是谁唱着歌坐在船头?
劳累了一天,
太阳下了山。
这首歌表现了船夫一天的劳累,他一面在深河中撑船提心吊胆,一面又思念情人,借以消除疲劳。
奥里萨邦还有一首《搅奶歌》:
牧人家女儿挤牛奶,
唰唰的声音像下雨。
牛奶挤满了一陶罐,
挤完了牛奶搅奶皮。
奶皮还没有搅出,
牛已经走上山路,
牛犊还睡在栏里,
闺女家为何哭泣?
母牛已走上山路,
公牛还没有饮水。
牛能够到山上吃草,
女儿在牛棚里度日。
这首歌虽然表现的是劳动场面,但却抒发了青春女孩的怨气。她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却仍然被大人限制在牛棚周围。
孟加拉地区有一首《牧牛歌》:
在河边,我的运气真不错,
遇见了一个放牛的小伙。
哎,放牛的小伙!
帮我割牛草吧,
再帮我捆成驮。
我抓住你的手求你,
帮我把草往头上搁。
把我送回家吧,
求求你,一直陪着我。
这是一个牧牛女孩唱的歌,在劳动中,她让一个牧牛的青年帮忙,也许她爱上了这个勤劳而乐于助人的青年。
(三)爱情歌
哈里亚纳邦民间流行一种叫做《拉曼》的情歌:
青竹编成篮子,成竹做管子;
心上人去远方,相会在何时?
冬天已经到了,东家呀,
让心上人回家,放假吧!
这是农村女青年思念远方恋人的情歌。
哈里亚纳邦还有一种叫做《纳提》的民歌:
园子里有甜香蕉,
你干吗要吃酸柠檬?
亲爱的人啊!
你的心不诚,我的心纯净。
那边林子里鸽子在说:
“别在意我的话,这就是生活,要高高兴兴地过。”
那边花园里的香花开了,
我思念你,白天叹息,晚上哭泣。
我最爱的人啊,我的心是朴素真诚的!
相爱就要爱到底,
可是你的心就像油松的叶子不沾水。
今天,天黑下来了,会黑暗一会儿,
时间在过去,月亮会放出光辉,
心爱的人啊,为什么为一点小事就蹂躏我的心?
这首歌表现的是少女在和情人闹了点别扭之后的心理活动。
印度东北部少数民族那加人的情歌《金王和林王》:
一对情人,一处长大。
两片新叶,共连枝芽。
爱情似火,直冲云霞。
烟上天国,灰留地下。
弹指一挥,万事作罢。
这首民歌不仅描述了爱情,还描绘了死亡,似乎看穿了人生。
印度那加族有个习俗,就是男孩和女孩到13岁就算成年,要在村子里住公房过集体生活。男女青年有各自的公房,分开居住,但可以恋爱。有这样一首民歌:
亲爱的女友像蜜枣,
每个枝上挂得都不少。
狐狸见了想摘去,
满嘴流涎直嚎叫。
大小苍鹭一群群,
从异国山谷飞来了。
停在枣树枝条上,
把全部枣儿都吃掉。
我们住在公房里,
蹒蹒跚跚迟来到。
抬头望望枣树上,
只见秃树光枝条。
捶胸顿足抱头哭,
哭声直上冲云宵。
这首民歌也许反映了一种古代社会的抢婚现象。男青年们看到自己心爱的人被外来者抢走,异常悲愤。
比哈尔邦桑塔尔族妇女喜欢把木棉花编在辫子上,她们唱道:
池塘四面围栅栏,
荷花开得红艳艳。
你看花就爱上花,
你瞧俺就爱上俺。
只是不知道啊,
是不是就爱俺半天?
男青年们则唱道:
金子和银子都发光,
俺心爱的人像金子一样。
看到手上的金戒指,
就想起俺心上人的模样。
情歌可以说是歌谣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最具活力,也最富于变化。特别是在男女青年对歌的时候,很有即时性。
(四)结婚歌
印度各地区和民族有不同的结婚歌。
哈里亚纳的妇女们在新人结婚时喜欢唱歌。她们唱得很幽默,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歌。例如,在迎亲队伍到来的时候,她们经常唱这样的歌:
火热的中午我不走,
你把花轿放在房后头。
第一次公公来接我,
我不愿和老头一道走,
你把花轿放在房后头。
第二次丈夫来接我,
火热的中午我也走,
你把花轿放在院里头。
再如,她们还喜欢用歌来逗新娘子:
妹妹你的新郎呀,
脸蛋儿好比月儿美。
妹妹你的新郎呀,
脸蛋儿好比月儿美。
妈妈把他怀里抱,
爹爹亲自把饭喂,
四部《吠陀》全教会。
妹妹你的新郎呀,
脸蛋儿好比月儿美。
鼻子就像鹦鹉鼻,
双眼就像柠檬片,
还有一张扁平嘴。
妹妹你的新郎呀,
脸蛋儿好比月儿美。
又如,在婚配不相称时,她们会一面假装抽泣,以便唱歌谴责新娘的父母:
妈妈,你把我打扮得像仙女,
可把我嫁给了一个瘦老头。
为啥把我嫁给瘦老头?
我要服毒自杀一命休。
奥里萨邦有一首民歌,是新娘子第一次离开娘家到婆家去的时候唱的,叫做“哭腔”:
娘啊,盘里的水一敲就会溅出来,
娘啊,出远门的亲人何时再回来?
正月的夜晚花儿开,
正午的花儿经不起晒,
像花儿得到娘的露水,
离开娘家没人宠爱。
一般来说,结婚歌多是欢乐喜庆的,但这种对娘家恋恋不舍的结婚歌也很常见。
(五)摇篮歌
从南方到北方,印度教妇女哄孩子唱的摇篮曲多半都是唱黑天的故事,或者把自己的孩子比作黑天。
我的牛郎饿了,
我的牛郎哭了。
我的牛郎要吃奶酪,
别哭了,宝贝,
妈妈给你吃的,
妈妈带你去沃林达林里。
摇啊摇啊,摇摇篮,
哦,我的宝贝是黑天。
谁人见过黑天面?
黑天就在这摇篮。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个女孩,母亲则会唱道:
摇啊摇啊,摇摇篮,
我给小宝贝买银环。
我给你珍珠穿项链,
让别的孩子都眼馋。
如果说这首歌在表现一位母亲自豪感的同时,还带出了某种炫耀财产的心态,那么另一首歌则直接而朴素地表现出母亲的自豪和满足:
宝贝哭了,眼泪像珍珠断了线,
没有宝贝,妈妈就得去讨饭。
妈妈幸运,生下了我的宝贝,
现在是乞丐从妈妈这里讨饭。
这首歌虽说是表现了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但背后还隐含着一种社会问题,隐含着心酸。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儿子,一些妇女将变得无依无靠,甚至沦落为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