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晏子原来这样说
8024200000015

第15章 度义因民,事事皆成

“原典”

晏子曰: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夫背义而谋,虽成不安;傲民举事,虽成不荣。故臣闻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故及义而谋,信民而动,未闻不存者也。

“古句新解”

晏子说:“谋划符合道义的,必会成功;做事依靠人民的,必会如意……那种违反义理的谋划,即使成功了也不会安宁;轻视人民的事情,即使做成了也不光荣。所以我听说:道义,只是谋事的法则;人民,才是做事的根本。紧紧地依据道义谋事,诚恳地忠于民意做事,没有不能成功的。”

重民爱民思想是晏子政治思想中最突出、最重要、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晏子提出“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谋必度于义,事必因于民”,“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他的主要意思是指人民是办成一切事情的根本力量,也就是“事必因于民”的意思。晏子在这里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关系到国家政权存亡的关键因素。所以晏子在这里认为,如果统治者能够度义因民,将会事事皆成。

越王勾践的故事已是为人所熟知的,勾践战败后,在自己的地方,全心全意为民办事,众人皆归附于此,后来才一举成功,重建越国。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后经过与文种商讨,勾践终于派文种去吴国议和。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世代的仇敌,经常打仗;外有三条江水环绕,老百姓没有地方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我听说,住在陆地上的人习惯于住在陆地上,住在水上的人习惯于住在水上。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子;而越国,我们主动进攻,把他们打败了,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们的船。这是消灭越国的有利时机,千万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

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撤兵了。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夫。

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懂礼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砺义理。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

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油脂。越国出游的年轻人,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而勾践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忍受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就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招来大家宣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皮制成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不担心自己缺乏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不够多。现在我将帮上天消灭他。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要受到惩罚;像这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而无羞耻之心;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应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于是灭掉了吴国。

无独有偶,三国时期的刘备,正是靠着民心所向,为民而战,才一步步建立蜀汉政权。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荆州牧刘表病逝,令其次子刘琮接替荆州牧,刘琮在手下蔡瑁等人的劝说下,将荆州献与曹操,刘备在新野也呆不下去了,只得逃出来,因舍弃不下新野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因此就带上百姓一起转移,渡过长江往襄阳而去。刘备一生以民为重,广施恩义,人心所向。虽在三国时期实力最弱,但后来越来越强,也足以与他国对抗。

民者,本也。以民之义行事,有时虽然需要暂时的委曲求全,但等到时机一到,便会一举而成。治理国家、领导企业、齐整家庭,必须心中有礼有义,这样周围才会有人。义礼与人心往往并行,因为道义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