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晏子曰:“举之以语,考之以事,能谕则尚而亲之,近而勿辱。以取人,则得贤之道也。”
“古句新解”
晏子说:“通过言谈来选拔,通过行事来考察,能晓喻治国之道的,就尊敬而亲近他,重用而不辱没他。以这样的方法来选取,才是得到贤人的方法。”
贤者应该能说能做、有才干而又懂礼仪,这是晏子提出的标准。访求贤人,有很多种方法。访求者(领导者)本身必须明察、公正而无偏私。听其言,观其行,是识别人才时常用的方法之一。因为有些人虽然是语言的巨人,但却是行动的矮子,“只打雷,不下雨”,或者是“雷声大,雨点小”。要想全面公正地考察人才、选拔人才,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千里马虽在,不是伯乐就不能识别。真有求贤之心,就有求贤之法、选贤之道。
判断人才一定要靠自己,通过自己细心观察其言行识人,而不可仅通过别人的意见或者表面上的一套来判断用人,否则必然会铸成大错。曾国藩就是一个善于以细心观察其言行识人的伯乐。
李鸿章的淮军网罗了不少猛将,有一次,李鸿章想让曾国藩给他们相面,看看他们的潜力。
曾国藩在李鸿章的陪同下悄然来到淮军宿营地对诸将领进行观察,但曾国藩连话都没与这些人交谈,心中便已经判断的八九不离十了。史料中是这样记载的:“所来淮军诸名人,有猜拳赌酒者,有倚案看书者,有放声高歌者,有默坐无言者。南窗一人,裸腹踞坐,左手持书,右手持酒,朗诵一篇,饮酒一盏,长啸绕座,还读我书,大有旁若无人之概。视其书,司马迁《史记》也。曾帅归语鸿章曰:‘诸人皆可立大功、任大事,将来成就最大者,南窗裸腹持酒人也。’”这个人,就是刘铭传。
还有一个说法,是在“剿捻”期间,关于谁能担任前敌指挥——指挥游击之师,李鸿章“琢磨”不定,向曾国藩推荐了刘铭传和其他两名将领请他定夺。不巧曾国藩散步去了,李鸿章示意那三个人在厅外等候。不久,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说明来意,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个人。曾国藩说:“不必了,面向门厅、站在左边的那位忠厚老实,办事小心,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应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担不得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来作为不小,应予重用。”
李鸿章很吃惊,问:“还没用他们,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曾国藩笑着说:“刚才散步回来,见厅外有三个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位低头不敢仰视,可见是位老实、小心谨慎的人,因此适合做后勤供应一类只需踏实、无需多少开创精神和机变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可见是个阳奉阴违的人,因此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如一根栋梁,双目正视前方,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即是刘铭传)。”
程学启战死后,刘铭传是淮军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也是李鸿章最倚重的将领,曾国藩发现的这一个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成就了李鸿章的事业。
当太平军的势力越来越大,清政府所依赖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战斗力很差,于是寄希望于各地组织的“团练”。刘铭传这几百人的队伍很自然地成为当地办团练者拉拢的对象。
同治元年(1862年),刘铭传率所部加入李鸿章的淮军,这支队伍号称“铭字营”。与淮军中的其他队伍一样,“铭字营”也是依靠宗族关系组织起来的,在这支队伍中,刘铭传职位最高,辈分也最高,这种既是长官又是长辈的关系,使他更容易驱使部下。在参与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刘铭传受到李鸿章重用,迁升很快,由千总、都司,很快提升为总兵,29岁就擢升为直隶提督,成为淮军名将。他的“铭字营”此时也成为“铭军”,分左中右三军18个营。
1865年(同治四年),随曾国藩镇压捻军。驻河南。连战于瓦店、扶沟等地,升直隶提督。又援湖北,陷黄陂,战颍州(今阜阳),当时捻军以马队为主,刘铭传平原追击不能得手,向曾国藩建议筑长墙为堵,曾遂命令自河南至山东运河,筑起长墙。刘铭传将东捻围困于山东。是年秋,刘铭传设法收买捻军叛徒为内应,枪杀任柱,捻军溃散。赖文光退至扬州被俘,东捻悉平。清廷论刘铭传为“首功”,赐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刘铭传以伤病请假,回乡休养。
曾国藩去世后,中法战争爆发,法军首先侵略越南北方,又派海军中将孤罢率领远东舰队侵入中国东南沿海,企图侵占台湾为质,迫使清政府屈服。4月,清廷急诏刘铭传进京,授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刘铭传上《海防十策》奏折,被采纳,遂赴台抗法,取得最后胜利。1885年(光绪十一年)10月,台湾建省,刘铭传成为台湾第一巡抚。
看人不能只重学历、履历,这些当然是有用的,但却不是绝对的,曾国藩看人不看经历,而是以细心观察其言行来识人,一下子看透这个人的潜力和前途,他亲自为李鸿章挑选部下,不仅帮助李鸿章打开了局面,也增强了他自己的实力。
怎样对人才听其言、观其行呢?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真正了解下属们的才能,就必须遵循下面五项原则。
1.直接面谈
在谈话前,领导者首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掌握下属的背景资料;考虑如何掌握谈话的主动地位,学会怎样从谈话中去观察他的反应。
听其言,观其色,从而能窥视到下属的思想水平,见识的多少。倾听时,要抛开下属的巧言令色,抓住问题的实质。
2.平时观察
在工作中,多注意下属的言行,比较他们所说与所做是否存在差距,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平时主要观察下属与哪些人交往甚密?如何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什么志向与兴趣?等等。
3.留心考验
如果要了解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才学,要在实践中给他设“局”。这个局可以是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也可以是一次社交活动,从完成的情况来看其是否言行一致。
4.他人评价
了解一个人,不仅要从正面了解,还要从侧面去打听,可以倾听其他员工对某人的评价。一个人的评价或许太具有主观性,容易出现偏差,要记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所得到的信息越多,你对一个人了解得就越透彻。
5.工作绩效
即使下属说得再好,马屁拍得再多,也离不开一个铁打的准则,那就是工作成绩。工作绩效这项硬指标,是衡量下属优秀与否的根本指标。
作为一位领导者,尤其是高层领导,准确识人,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有效地招揽人才、使用人财,领导者要学会正确地识人,只有如此,才能获取用人的最大效益。
要想做到合理使用人才,要先学会听其言,观其行。不要片面听取别人的意见,要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还要从大处着眼,通观全局,深入了解。对人的考察一定要全面,要去伪存真,兼听众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