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晏子原来这样说
8024200000031

第31章 累卑为高,集思广益

“原典”

晏子曰:“合升鼓之微,以满仓廪;合疏缕之绨,以成帷幕。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夫治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恶有拒而不受者哉?”

“古句新解”

晏子说:“汇合一升一斛的微量,也能装满仓廪;织合一丝一缕的绨线,也能做成巨大的帷幕。泰山很高,但不是一块石头就成了山,它是细小石头累积无数才那么高的;治理天下的人,也不可能只听用一个人的意见。所以,虽然有接受而不采用的意见,哪里有从根本上就拒绝任何人提意见呢?”

秦朝李斯《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不辞让推却任何微小的土壤,不挑剔择拣细小的水流,问题就在是否辞让和择拣上。嫌小不收,嫌细不要,因对方位卑不屑一顾,看别人贫困而不予理睬,挑挑拣拣,甚至眼高手低、势利眼,这种作为,绝非成大事、有大志者所应有。积少成多,积微成著,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大起于小,累卑为高,这种道理几乎无人不知。但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与社会交际中,却常常可以看到违背这种道理的言行作为,问题出在哪儿呢?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偶有一得”。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决策活动越来越复杂,涉及的因素非常多;高明的领导者,要想避免失误,唯一的妙方就是发动人人献计献策,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决策时,要善于兼听众人的意见。

楚襄王做太子时曾到齐国做过人质,他回国的条件是要献方圆500里土地给齐国。

楚襄王回国做了楚王之后,齐国便派使者来向他索要土地。虽然曾是自己亲口答应的,但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齐国明显是在乘人之危勒索楚国,所以楚襄王不想给,便请教慎子:“齐国要割去我们方圆500里土地,怎么办呢?”

慎子说:“明天早朝,大王可以让群臣献计献策。”

果然,第二天早朝时,几位大臣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子良说:“我觉得大王不能不给。大王作为一国之君,一言九鼎,而且又是许诺给强大的齐国。如果不给,别人就会说大王不守信用,以后大王在诸侯中就无威信可言了。请先给他们,然后再夺回来。给他们是大王守信用,而夺回来能够显示我们的武力也不弱。因此我主张给。”

昭常说:“我认为不能给。君主是不能担心土地太广、太多的,而且方圆500里地实际约占了楚国的一半。这样,君主虽然名义上是做大王,如果失去了方圆500里国土,实际上就成了一个小小的地方官了。所以说坚决不能给,臣昭常愿意带兵去东地坚守!”

大臣景鲤则说:“我也认为不能给。虽然是不能给,但仅靠我们的力量恐怕又不能守住。而大王金口玉言,既然答应了又不兑现,必定会在天下人面前落得不义的名声,这样我们输了理,更是不能独自守住。因此臣建议向秦国求救。”

楚襄王听了,觉得三个人说得都有道理,还是不知到底该怎么办。于是就把这三人的主张一一告诉了慎子,并问:“您说我到底应该采用谁的主张呢?”

慎子想了想说:“大王应该全部采用。”

襄王听了,以为慎子在开玩笑,立即不解地问:“先生是什么意思啊?”

慎子说:“按照他们各自的主意去做,就能够收到他们所预期的成效。大王可以派子良率车50乘,到齐国履行向其献地的手续;第二步您可派昭常大司马,率军前往东地驻守;第三步,您再派景鲤向秦国求救。”

襄王听了,豁然开朗,微笑着说:“行。”于是,一切依计而行。

子良先到齐国去交付所允诺的土地,齐国人就与子良一起到楚国东地去办理交割手续。此时,昭常早已带兵在那守候,准备抵抗,并对他们说:“我奉先王的命令保卫楚国的土地,将和它生死与共!”

齐国人就问子良这是怎么回事。子良说:“我是受楚王的命令而行动,而昭常却不把楚王与齐王放在眼里。你们还是发兵进攻吧!”齐王听说后大怒,立即组织军队,准备讨伐昭常。

齐军还没有出国境,秦国50万大军就已经逼近齐国的边境,秦国指责齐王说:“当时你们扣押楚国的太子不让他回国继位,这是不仁;接着又要乘人之危,夺人方圆500里国土,这是不义。如果你们现在就把刀兵收起来,此事就算到此为止;如果你们想动手,那我们也就在此等候了。”

齐王马上就吓怕了,礼送子良回国,又派人到秦国去谈和。这样,楚国没有动一刀一枪,就得以保全了方圆500里土地。

这次成功就是楚王听从众臣的主意而取得的,也就是充分发挥智囊团的综合长处,从而达到了克敌制胜的目的。三人计策,缺一不可,三种计策运用实施的次序也不能颠倒,没有慎子的独具慧眼、博采众长,那就更是不行!

事实上,企业的发展不能够只靠上层管理者的决策,而应该依靠全体员工,特别是能够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就企业中重大的问题做决策前应该广泛地听取大家的意见,要分析有没有不合理的成分;少数人的意见也要听,看一下有没有合理的成分,认真思考分析,对各种意见分析、归纳和整理,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毕竟,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比较容易实现目标。集思广益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制胜法宝,其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和原则,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必备法宝。

集思广益还包含在某一具体问题的处理上也要广开言路,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只考虑一种方法,而要围绕这一问题,充分征求意见,收集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进行利弊比较,选择最优方案来加以实施。

企业需要员工奉献的,不仅是一双手,而且更需要他们的大脑。领导者确实有做出最终决策的责任,但同时也拥有同样重要的责任使人相信,特别是使提出建议的人相信这些决策是合乎理性的。领导者所做出的决策应该为员工所理解,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通过集思广益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官僚主义从企业中清除出去。

让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在一起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因为各个下属部门或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提出对即将制定的目标的种种建议或见解,争论是不可避免的。但就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者却可以洞察到目标的确立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才能更为员工所认同,而不至于使提出的目标高高在上,难以达到。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的意见得到阐述,偏执的意见也会得到自我修正,这实质上也是一个教育、说服和发动的过程。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见识短,两个人见识长,大家互相取长补短,一个行动计划便圆满无缺。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纪。要想让自己的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学会集众人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因此,领导者一定要累卑为高,集思广益,因为众人划桨才可以渡过汪洋大海,才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四章 廉洁节俭,戒奢拒腐——晏子原来这样说廉政之道

晏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里,以君主为首的统治集团无不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齐国也不例外。晏子认为,这是导致加重人民的赋税与徭役负担的重要原因。统治集团纵欲奢侈,就必然要对人民横征暴敛,导致人民生活贫困。要想减轻人民的负担,首先必须控制统治集团对财富的肆意挥霍。因此,晏子特别强调统治阶级应当生活简朴、力戒奢华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