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8024700000006

第6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生态文明提出的现实背景

1962年,美国海洋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揭露滥用杀虫剂对生物及人体造成的严重危害,这是近代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要善待地球、善待环境,保护环境应该是首要的。1972年,罗马俱乐部首次明确提出了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但同时却对限制人口和工业增长以避免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提出了悲观的预测。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两个突出标志。人类逐步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到社会生活和思想价值观中。经过近200年工业化的正反教训,生态文明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人口密集、资源压力大的欧洲和日韩等各国政府、企业和民众中蔚然成风。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显现并突然加速,现代工业的负面影响全方位地展现出来:空气、大气层、水的污染,森林、植被的大规模破坏,土地沙漠化和工农业导致的土壤污染日趋严重。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和自然的冲突却以最强烈的形式爆发出来。增长濒临极限——罗马俱乐部的知识预警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和关注,成为研究生态文明的知识出发点和增长点。

2013年2月,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上,通过了宣传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被正式写入决定案文,这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在国际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同与支持。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尤其是对应对当前和今后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的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摆脱贫困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和百姓的迫切愿望。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利用、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都在同步增长,资源、环境问题已经相当严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十分迫切。

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人均自然资源是世界平均值的1/2,单位产值排污是世界平均值的十几倍,劳动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经济不稳定系数是世界平均值的4倍以上。与此同时,我国的能源浪费消耗极大,每万美元消耗的矿产资源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

与此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我们付出了严重的代价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约占40%,沿海赤潮的年发生次数比20年前增加了3倍,1/4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5个。据世界银行测算,1995年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要占到当年GDP的8%,中科院测算,2003年环境污染使我国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2001年环保总局的生态状况调查表明,仅西部9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到当地GDP的13%。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也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明显的危害。2005年,我国患病的人数已增至50亿人次,因健康不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0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7%。

有利于促进国内发展方式转型

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从产业发展模式看,中国目前仍然未能摆脱以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多个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威胁。从产业竞争力看,产业基本特征是大而不强,即产业规模虽大,但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偏低,总体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可以促进节能减排,而且还能提高竞争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3年发布的报告《中国资源效率:经济学与展望》,中国物质利用的快速增长轨迹已经融入全球进程中。中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包括建筑用矿物,金属矿石,化石燃料和生物质)消费国。30年来,中国已经从对矿物、化石燃料和其他原材料消耗不太多的国家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资源消耗国。中国2008年消耗的这些原材料多达226亿吨,几乎占全球消耗总量的1/3,远远高于1970年17亿吨的消耗量。与全球第二大资源消耗国美国相比,中国的资源消耗量是美国的4倍。1970—2008年期间,中国的人均物质消费量已经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增长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在为该报告撰写的前言中写到,“考虑到中国对全球市场及可持续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的发展路径也是世界的发展路径”。这意味着中国的命运已经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未来将决定和主导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和方向,这也正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道路

国家政策文件回顾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1994年率先制定并出台《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6年在“九五计划”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2000年,国务院颁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2003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生态县、市、省建设指标(试行)》,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标准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2004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先后制定了《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试行)》和《国家生态县、生态市考核验收程序》,对生态城市建设、验收、评价、考核等工作提供了具体的考察标准和有力的政策指导。

进入21世纪,在实践探索和学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开始成为党的文献和党代会的主题之一: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

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首次进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标志着生态文明由理论争鸣的象牙塔开始迈向治国理念和付诸行动的轨道。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并且提出其基本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随后,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把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努力的方向之一。

2012年,党的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并且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目标,即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同时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包括基本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无疑为今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013年6月,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发布了《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2013年12月,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部署;与此同时,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2013年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全国五大湖区湖泊水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

中央领导重要指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二是做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是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治理污染的经验教训,又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搞好顶层设计,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入手,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来进行综合治理,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

四是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生态红线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决不能逾越,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

五是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大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

六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要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把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奖惩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李克强总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吸收国外先进的环保理念和管理经验,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继续发展工业文明,又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打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探索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

三是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

四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改革和制度创新,要加快价格、财税、金融、行政管理、企业等改革,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等制度,健全评价考核、行为奖惩、责任追究等机制,切实加强法制建设,以体制激励和约束企业,用法律调节和规范行为,使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更多地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科学发展上。

地方经验与举措

1995年,环保部门启动实施生态建设示范工作;自1999年以来,环保部门大力推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2010年,环境保护部党组明确要求,将“生态省(市、县)建设”调整为“生态建设示范区”。2013年6月,中央批准将“生态建设示范区”正式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

生态省(市、县)建设经验与举措

1999年,海南省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跨世纪发展战略。2000年国务院颁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截至2006年年底,已有15个省区开展生态省建设,150多个市(县、区)开展了生态市(县、区)创建工作。

海南省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之后,通过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了生态省建设的步伐和发展目标;2005年进一步完善了生态省建设规划,2007年提出生态省的战略和部署,重点推进绿色经济、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人居环境四大生态工程,实施建设“绿色之岛”战略。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最大的成果是自上而下开展了一场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累计创建文明生态村11597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49.7%。

浙江省于2003年提出“生态省建设”目标,同年制定了浙江省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04年提出“811”(8大水系、11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污染整治行动纲领;2005年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911”(9大重点领域、9个一批抓手和100个重点项目)行动计划;2006年做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工作部署,将节能、减污列入官员考核指标;2012年9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了《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试行)》。

贵阳市于2001年提出“环境立市”战略;2002年在全国率先提出“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生态城市”的理念,并付诸实践,成为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全国首个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2004年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经济市建设的决定》。

生态建设示范区经验与举措

2010年,环境保护部党组明确要求,将“生态省(市、县)建设”调整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是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工业园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的统称,是最终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过渡阶段。

深圳生态控制线试点全省推广

为遏制因城镇化快速发展而导致的城市空间呈外拓式无序扩张和蔓延的态势,2005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将全市总用地的50%划入了生态控制线内。经过9年探索,从2014年开始,广东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生态线管理的深圳经验,计划2014年底前完成生态控制线划定。

严规重典:全市一半面积纳入生态控制线

2005年11月1日,《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实施,将974平方千米(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的土地,划入生态控制线。除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和公园以外,禁止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

为破解生态控制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刀切管理”、多部门职能交叉等难题,深圳市通过控制线内的分级管理、生态补偿以及引入市场机制“三板斧”来破解困局。按照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进行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差异化管理,制定分区管制措施和保护要求,减少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对生态控制线的破坏和碎片化。

全省铺开:2014年全省完成生态控制线划定

2013年10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的通知》,明确全省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工作原则上要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广东省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力争于2014年6月前颁布实施。为加快推进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各级政府建立健全了生态控制线综合监管制度,将生态控制线管理作为重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让生态控制线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伴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城镇化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其他地方要借鉴深圳生态控制线的经验破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土地利用粗放低效”等难题,构建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生态安全格局,有效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要求。

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组织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已有16个省(区、市)开展了省域范围的建设,500多个市县开展了市县范围的建设。其中,江苏省张家港市、浙江省安吉县等11个县(市、区)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1027个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标准。

浙江安吉县于2001年起开始探索“生态立县”之路,并将每年的3月25日定为生态日;2006年安吉县被授予首个国家生态县;2007年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唯一的“全国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2008年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之一。安吉县坚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起点确定工作目标,提出建设“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中国美丽乡村”,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的36项评价标准均高于全省乃至全国水平;注重规划引领,编制《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和《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坚持统筹推进,全面实施环境、产业、服务和素质四项提升工程。

张家港市于1999年第一个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市”目标,率先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创造了环境保护一把手亲自抓、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评先创优环保“一票否决制”“三个一”制度。2006年建成首批“国家生态市”,在全省各县市中率先实现了“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和“省级卫生村”创建“满堂红”,建成省级“生态村”69个、各级“绿色学校”112所、“绿色社区”83个、“绿色企业”132家。把工作重点由原来的“污染防治”向“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同步提升,创建范围由“城区”向“整个城乡”拓展,把生态建设全面融入产业大调整、城镇大建设、环境大整治、文明大传播、社会大发展中。从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全面推进“协调张家港”建设,在全国县级市率先完成循环经济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引进推广资源节约替代、能量梯级利用、“零排放”、绿色再制造等技术,推进企业由资源消耗型向生态集约型转变,打造“物质—资源—能源”循环圈。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经验与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现阶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2013年6月,经中央批准,将环境保护部原归口管理的“生态建设示范区”项目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央批准更名后,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发布了《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新增第五批、第六批共72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贵阳市2007年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明确了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进行全面部署,勾画了贵阳宏伟的发展蓝图。同年,贵阳市成立国内首家环保法庭、环保审判庭,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2008年10月,发布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标志着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断在实践中进行理性提炼后,进入了在成熟理念指导下的具体实践阶段;同年,贵阳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通过《关于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应挑战、保增长、重民生、推改革、促开放、善领导”的要求。2009年,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2010年,贵阳市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出台了《贵阳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条例》,是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同年,贵阳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2013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外交部批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2013年7月20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在贵阳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的贺信并发表讲话。

张家港市2008年被环保部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之后,在全国率先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并通过国家环保部组织的专家论证,在此基础上,分阶段分步骤连续六年出台两轮《生态文明建设三年工作意见》。2009年8月,根据《张家港市关于实施全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意见》,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模式。2013年制订了《生态文明建设(2013—2015)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6大行动20项工程,有效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013年,张家港制订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首开先河,该办法将生态环保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生态环境指标权重达32%,对下辖各区镇严格实行经济和环境指标“双重考核”,做到“既考GDP,又考COD”。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经验与举措

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指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00个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要求。

贵阳蓝天守护计划机制新、办法新、指标新

作为贵阳市生态环境系统性、规范性和常态化治理长效机制的“蓝天守护”“碧水治理”和“绿地保卫”三大计划中的首个计划——《贵阳市蓝天守护计划(初稿)》2013年12月30日率先亮相,确定到2017年PM10年均浓度下降12.3%以上,PM2.5浓度逐年下降的目标。

治污新机制:政府统领、企业配合、市场驱动、公众参与

该计划提出,建立“政府统领、企业配合、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形成“预防为主,联防联控”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格局。

治污新办法:建设城市“通风走廊”,让大气循环良性运转

为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聚集,贵阳市规划局接下来应控制高层建筑的高度和数量,在高楼林立的地方留出“大缺口”,对楼盘、道路建设进行合理规划,留出通风走廊。

考核新指标:以“空气质量优良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为依据

在空气质量考核方面,对各区(市、县)环境空气质量实行公布考核制,对各区(市、县)每月改善空气质量攻坚工作进行打分,考核结果将纳入年终环保目标考核和首末位排名中。各区(市、县)政府对辖区内环境空气质量负责,考核结果列入政绩考核。同时,通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能力建设的强化,积极探索以每月空气质量优良率和每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为依据的考核机制,逐步实现考核机制的科学与公平。

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确定福建省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4年6月,将北京市密云县、上海闵行区、贵州省、江西省、湖北十堰市等55个地区作为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

福建省于2014年3月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在福建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试点,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率先开展森林、山岭、水流、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确权登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试点;开展生态公益林管护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集体商品林规模经营试点等。2014年3月19日,对外发布反映福建生态旅游景区PM2.5和负氧离子数据实时值的“清新指数”,该指数让福建良好的生态优势“用数字说话”,在大陆尚属首创,是福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2014年5月22日,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该《条例》是福建通过的首部生态地方性法规,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立法目的,从规划、预防、治理、监测和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福建水土保持做出明确规定。2014年5月23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生态环境审判庭成立,这是全国继海南、贵州之后第三家设立生态环境审判庭的省级法院,为了适应当前生态司法保护工作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推广生态环境专业化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