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8024700000008

第8章 中国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的设定与方法

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全面掌握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内在机理,需要建立一套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又考虑到它的内在结构特征的指标体系,并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数学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估分析。

生态文明评价的概念模型

生态文明评价的构成要素

综合生态文明的相关研究成果,由生态文明建设的维度,可以派生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基本组成,即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

生态经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经济总量体现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水平,是人民生活质量及地区竞争力的基础,是工业化实现程度的标志。经济结构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Duchin F,1998)。生态经济建设就是把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提高增长质量。促进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绿化经济结构,减少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态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包括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强化退化土地的治理,修复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和提高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自净能力、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联系纽带。在物质上解决基本生存问题以后,不同文明时代人们对生活质量内涵的理解和关注的重点有本质的区别。生态文明时代,一个城市在提供满足城市正常运转的设施、环境、技术和服务的时候,既要考虑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也要考虑满足自然生态系统完成物质能量循环的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生态文化建设就是在对传统文化扬弃的基础上,推动建立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社会氛围和文化,促进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和推广,促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消费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

生态社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一个地区的社会消费模式取决于消费资料的获取能力、提供方式和政策引导。消费资料的获取能力与收入及收入预期有关,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消费结构的升级,但享受性消费并不一定意味着浪费型的生活方式。消费资料的提供方式与基础设施有关,功能完善的集约性、共享性基础设施有助于节约型消费模式的形成。生态社会建设就是在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对地区发展资源优化重组、价值链再造的过程。当大多数人把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重点由基本生存转向发展和价值实现的时候,生态文明建设就具备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生态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保障。生态制度建设就是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特别是重视和加强经济手段的开发、应用和创新,建立跨部门和多主体合作的良性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和提供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评价的逻辑框架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其中物质文明为生态文明提供物质支持和资金保障,而生态文明要求物质文明的发展以资源环境的约束或承载力为前提和基础;政治文明为生态文明提供政治导向、决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可以引领、凝聚和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而生态文明也要求政治文明具有生态化取向,使政府能够矫正市场在供给环境公共物品方面的失灵,并制定更为积极的环境保护政策;精神文明为生态文明提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行为准则,而生态文明则要求精神文明的“绿化”,积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观,以及正确的生态意识和行为,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体现环境的公平公正。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制度等多个维度,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必须从系统整体出发,科学地体现生态文明的综合性与整体性特征。不仅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而且也要重视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环境文化、研发可持续技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不仅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工业化、城镇化的具体实践,而且也要整合到生产、消费、投资、外贸等各个环节,同时注重通过技术、制度、组织、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来驱动实现全方位转型。

因此,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以生态经济建设为基础,生态社会建设为目的,生态环境建设为阵地,生态文化建设为纽带,生态制度建设为保障,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基于以下原则:

第一,关联性。本指标体系所选择的每个指标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近似地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某一方面的某些基本特征,或者说,每个指标只能从某一特定角度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

第二,可度量性。所选择的指标必须是可度量的,而且能够实际取得数据。有些指标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缺乏数据来源,或虽能取得数据,但可信程度较低,这样的指标宁可暂缺,以尽量避免主观判断代替客观度量。数据主要来自各类不同的统计指标,在缺乏统计数据的情况下使用调查数据,个别情况辅之以专家评估。

第三,可比性。从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自行选择指标尽可能突出转型时期的特点,使指标设置既符合地区间的可代表性和通用性,又要体现地区向生态文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和历史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使指标具有相对可比性,从而提高指标体系的使用范围。

第四,导向性。所选择指标既要从地区的现实出发,考虑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又要从地区的发展趋势出发,考虑指标的先进性,力求使每个设置指标都能够反映城市低碳发展的本质特征、时代特点和未来取向。

第五,层次性。由于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复合体。因此,指标的设置必须按照其层次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不断细分。

中国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国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模型,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五项原则,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采取自上而下、逐层分解的方法,把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指标),构建了一套分类别、多系统、多层次的中国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解释

中国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共分为五个核心考察领域: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具体落实为22个三级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状况。各三级指标的解释、计算公式和数据来源详述如下。

生态经济类

(1)人均GDP:平均每人所占有的生产总值的数量。

计算公式:人均GDP=GDP总额÷年末人口总数

(2)服务业产值占GDP比例: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总量的比例。

计算公式:服务业产值占GDP比例=第三产业总产值÷GDP总量×100%

(3)万元产值建设用地:每单位GDP产值所对应的建设用地面积。

计算公式:万元产值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面积总和÷GDP总额

(4)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平均每人所占有的建设用地的数量。

计算公式: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总和÷年末人口总数

(5)万元产值用电量: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的耗电数量。

计算公式:万元产值用电量=全社会用电量÷地区生产总值

(6)万元产值用水量: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的水耗数量。

计算公式:万元产值用水量=水耗总量÷地区生产总值

生态环境类

(1)污染物排放强度:单位面积所包含的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数量。

计算公式:污染物排放强度=工业废气排放中主要污染物总量÷地区行政面积

(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数量占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的比重。

计算公式:生活垃圾无害化率=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数量÷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100%

(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建成区内一切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与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行政区划内建成区总面积×100%

(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每人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

计算公式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公共绿地面积÷年末总人口数

生态文化类

(1)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计算公式: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地区生产总值×100%

(2)万人拥有中等学校教师数:平均每万人拥有的普通中学专职教师数量。

计算公式:万人拥有中等学校教师数=普通中学专职教师数÷年末总人口×10000

(3)人均教育经费:平均到每人拥有的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数量。

计算公式为:人均教育经费=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年末总人口数

(4)R&D经费占GDP比例: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计算公式:R&D经费占GDP比例=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地区生产总值×100%

(5)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市居民消费总支出中用于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比重。

计算公式: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市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总额÷居民消费总支出×100%

生态社会类

(1)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收入的比值。

计算公式: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万人拥有医生数:平均每万人拥有的专职医生数量。

计算公式:万人拥有医生数=专职医生数÷年末总人口数×10000

(3)养老保险覆盖面: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计算公式:养老保险覆盖面=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年末总人口数×100%

(4)人均用水量:平均每人用水量。

计算公式:人均用水量=全社会用水总量÷用水总人口

生态制度类

(1)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地区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计算公式: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100%

(2)生态文明试点创建情况:在国家环保部近年开展的生态文明试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创建中的进展情况。

计算公式:生态文明试点创建情况=各类生态文明创建试点数量(所有下一级行政单位数据均向上汇总统计)×试点项目权重

(3)生态文明规划完备情况:各地区颁布实施的各类生态文明规划文件汇总情况。

计算公式:根据是否公布生态文明专项规划文本分别赋值

中国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的评估方法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指数的算法及分析方法如下。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第三级指标)的计量单位和量纲不同,而且往往数值相差也较大,因此不能直接进行计算,必须先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其变换为无量纲化的指数化数值或分值后,才能进行综合计算。无量纲化的方法比较多,但一般来讲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总和标准化、标准差标准化、极值标准化、级差标准化。这里,课题组采用简单实用的极值标准化法来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后,每个指标的数值都在0—1,并且极性一致。

指标的权重确定

指标权重是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对评价目标所起作用的大小程度,每个指标权重的确定是指标体系评价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对评价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来确定权重。一般来说,确定指标权重最常用的方法是德尔菲——层次分析法,也就是先通过专家调查打分,即在确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由各个专家根据其多年的工作和实践经验对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进行相关的计算。

课题组按照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向学术界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学者和教授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实践工作的领导和专家共50多位发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权重专家意见调查表”,所有专家均独立填写调查表,回收率为100%。通过汇总整理“专家意见调查表”,扣除专家打分结果的最高权重数和最低权重数,取余下各专家赋权的平均数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检验。检验通过后,最终形成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指标评价权重体系。

计算生态文明发展指数

将无量纲化的三级指标按专家赋予的指标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可计算出各二级指标得分。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制度建设五项二级指标得分求和,即得到生态文明发展指数。

进步指数分析

为克服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指数评价方法的不足,课题组进行了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分析。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分析依据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根据三级指标进步率,加权求和得出二级指标进步指数,二级指标进步指数加权求和计算出总体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

课题组选取的对比基准年份是2007年,正指标用2012年的数据除以基准年份的数据(逆指标用2007年的数据除以2012年的数据),减去1,再乘以100%,计算出每项三级指标的年度进步率。

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计算结果数据为正值,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情况有进步,负值则表示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有退步。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相对算法不同,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是基于各省自身三级指标原始数据及相应权重计算得出,因此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及变化,而不仅仅是反映它在全国的相对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