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上中学挚爱绘画。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后去法国巴黎学习绘画,受到了丰富的哲学和艺术的滋养。1932年回国,由于在左联进步组织参加革命文艺活动被捕入狱。在三年铁窗生涯中,改绘画为写诗。1933年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确立了诗人“农民的儿子”的形象。艾青将自己解放前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932年至1937年为准备期,也是诗人的成长期,如《透明的夜》、《芦笛》、《马赛》等,均收在《大堰河》集中。1937年至1941年抗战初期为第二时期,如《太阳》、《煤的对话》、《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乞丐》等,均收在《马槽集》中。1941至1948年为第三(延安)时期。诗集有《北方》、《他死在第二次》、《黎明的通知》等及长诗《向太阳》、《火把》、《雪里钻》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一首灾难岁月的悲歌。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所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首先,诗歌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这个全诗的主旋律为序曲,定下诗悲哀阴郁的基调。随即便出现了那北方“农夫”的形象,脸上刻画着痛苦的皱纹,冒着风雪严寒,赶着马车。诗人与之娓娓诉说自己和他们情感的共鸣:“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并进一步倾诉自己被残害的青春和生命,说明自己一样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压迫,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民族的哪一个人能不感到“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呢?至此,主旋律第一次回旋,广漠大地的悲哀与寒意笼罩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其次,诗人描述了南方“那破烂的乌篷船”中“蓬发垢面的少妇”的悲惨命运,并进而推及“我们的年老母亲”。这母亲的形象,即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现实母亲的写照,同时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形象。至此诗歌情绪达到了一个高潮,诗人直抒胸臆:“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哀婉的抒情中暗含着无尽的叹息,主旋律第二次回旋,回应前篇,开启下节,忧郁悲哀的色调更浓重了。
第三,通过“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的形象,展示他们失去了饲养的家畜,失去了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绝望的污巷里,揭示了民族的深重灾难,愤怒地控诉侵略者的暴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诗人忍不住痛楚地呼唤:“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至此全诗情绪达到最高潮,主旋律第三次回旋,情感再度由高昂的呼喊转为低沉压抑的倾诉。
最后,诗人以直接的告白,他希望用自己的生命与诗篇化作光与火,给祖国、给寒冷的大地与人民“些许的温暖”。诗人爱祖国爱得这般深沉。他曾在另一首诗中唱道:“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然而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我爱这土地》)只有把自己当作“农人的后裔”、土地的儿子、和人民共呼吸、与祖国同命运,才能向祖国奉献这样一颗赤子之心!
在艺术上,诗人注意意象的捕捉,形成意境的绘画美。讲究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使自己的主观感情附着于一个最适合的形象,在情景交融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在风雪寒冷中,戴着皮帽的农夫赶着马车;破烂的乌篷船在雪夜河流中移动,船头小油灯,映着垂头而坐的蓬头垢面的少妇;年老的母亲在寒冷的夜晚流浪在外;失去土地的垦殖者,向着天伸出乞援的绝望的臂膀……这系列的意象链,展现的画面,足以象征那个苦难和悲哀的时代真实,具有丰富的涵蕴性和启示力。
在语言上,朴素亲切,感情真挚,不讲格律,却节奏自然,是在追求诗的散文美。尤其那“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四次出现,反复咏唱,构成全诗的主旋律,不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悲凉忧郁的气氛,而且象征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中国大地所带来的痛苦与灾难。而且这两句每一次重复,都是在两个情节的交接处,衔接自然,还增强了抒情气氛和节奏感,同时又造成了一种回环的美感,使诗的主题深化,更令人回肠荡气,感奋不已。
1938年春,艾青应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之聘,与肖军、肖红等前往临汾,沿陇海线亲眼目睹的情景,是从诗人亲身感受出发,写作了《乞丐》一诗,以触目惊心的形象造型反映了北方农民的悲惨命运,体现出对侵略者最深切的控诉。
艾青说过:“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乞丐》便具有一种凝重的雕塑感。诗人是学绘画出身的,写诗十分注重形象的创造、动作细节的捕捉,以造成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乞丐》虽是一首抒情短诗,但笔力却集中再现了乞丐的外部形象。首先以全景式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北方乡村的流民图:滚滚滔滔的黄河,无限延伸的铁轨,成群的流民乞丐饥饿、疲惫地挣扎在死亡中。接着以乞丐最富有特征的细节,为我们“雕刻”出乞丐惊心动魄的形象:乞丐发出的是令人厌烦的声音,但却“呐喊着痛苦”;尤其是“用固执的眼/凝视着你/看你在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这时乞丐伸出了永不缩回的“乌黑的手”,向任何人“乞求施舍一个铜子”。这声音、这目光,这都给人在心理上、生理上造成震颤,它不是美,是无声的控诉。最后,这诗还有诗人对生活更深层次的理性把握。“饥饿是可怕的/它使年老的失去仁慈/年幼的学会憎恨”。饥饿不仅损害着乞丐的肉体,还摧残着乞丐的灵魂。诗人不是一般的站在民族的立场上控诉侵略者,而是站在生命的立场上,捍卫人性的尊严。诗歌由于细节、色彩、形象、造型的真实鲜明,产生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黎明的通知》是诗人1942年春天在延安写成的。1941年几经辗转,艾青抵达革命圣地延安,这里生气勃勃的抗战热情和民主精神极大鼓舞了诗人,强化了对于光明的执着向往,对于祖国的民族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而以往“忧郁”的色调淡化了。《黎明的通知》是以“通知”“光明的使者”驾临人间为中心内容,召唤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前来迎接“光明”的到来,展现了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对前途的必胜信念。
诗歌两行一个小节,共32节,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7小节)概括地说明了“通知”的内容和对象。诗着力渲染了太阳即将喷薄而出的气势,“黎明”来临时的壮美景象,表明广大中国人民久已盼望的曙光就在前面,人们已经可以看到新中国航船的桅顶了。第二部分(8—28小节)具体呼请各行各业的人们迎接“黎明”的到来。先用“打开所有的窗子来欢迎/打开所有的门来欢迎”进行总定,然后着力铺陈,要求城市鸣响汽笛,吹响号角,劳动者在繁忙中来迎接“黎明”;要求农村的人们从潮湿的晨雾里醒来,在劳动中迎来“黎明”;要求工人、技师、画家、歌唱家、舞蹈家等一切热爱生活的人去迎接渴望的“黎明”。第三部分(29—32小节)最后强调“黎明”就要降临,要告诉广大的人民群众,“黎明的激光”已经照射到中国大地的消息。“白日的先驱”——黎明,是光明的使者,但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上帝。他一定要唤醒所有的人,要晨光普照,把光明和温暖赐予大地上一切劳动者。
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中的“我”,是光彩夺目的“黎明”形象,这是光明、自由、幸福的新生活、新世界的象征。这是把“黎明”拟人化,成为“带温暖给人类”的“光明使者”。而“诗人”则成为“黎明”的信使,通过他热情的嘴把自己的“呼告”全部传达给人们。这样黎明、新世界、诗人合而为一,成为和谐鲜明的诗的形象。同时,这首诗具有散文美,没有雕琢章句的痕迹,没有整齐的结构和韵律,但有诗的情调和内在节奏,特别使用“请……”,“让……”祈使句式组成几十句的“排比形象”和反复的呼唤,将诗歌的高昂气势和乐观情绪推向高潮,同时造成一种动态美。
参考书(篇)目:
1.《艾青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出版。
2.洪子诚:《〈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分析》,收在《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辑出版社200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