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养鸡史,在与鸡的长期接触当中,也逐渐形成了许多与鸡有关的习俗。这些鸡的习俗是生肖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真实体现。
鸡是人们生活当中所熟知的禽类,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当中,甚至一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由于鸡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生活中与鸡有关的习俗也就比比皆是。
鸡糕和鸡心袋
过中和节是华北地区的传统习俗,日期为每年的二月初一,流行吃太阳鸡糕。关于中和节,在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和节》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初一日为中和节,传自唐始。李泌清以二月朔为中和节,赐民间以囊盛百果谷瓜李种相问遗,号献生子,令百官献农书。京师于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遍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鸡糕。”江米糕上印圆光表示太阳,印金乌则象征鸡。这也反映了鸡与太阳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清代富察敦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了太阳鸡糕的具体样式:“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
浙江金华地区流行在端午节佩鸡心袋。每当五月初五,人们就用红布制成形似鸡心的小袋子,内装米、茶叶、雄黄粉等,挂在小孩胸前,以辟邪消灾。另外,“鸡心”还与“记性”音相近,给小孩挂鸡心袋,也反映了大人们希望小孩读书记性好、将来出人头地的美好祝愿。
踢鸡与啼鸡
土家人把踢毽子叫做“踢鸡”。土家族举行的“踢鸡”活动多是青年男女参加,一人将“鸡”踢起,众人都争着去接。接到鸡的人,可以用毽子上的鸡毛去追打任何人,而他们所追打,往往是自己的异性意中人。这里,鸡毛毽子已经成为了一种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媒介,同时也可以看出鸡象征生殖崇拜的迹象来。
“啼鸡”是一种雄鸡啼叫的比赛活动。比赛中,以公鸡在一定单位时间内啼叫次数的多少作为胜负的标准。比赛者会用各种办法鼓励公鸡多啼叫:或把公鸡和母鸡放在一起,以母鸡的吸引力使公鸡多啼叫;或把公鸡和母鸡隔离开,使公鸡因失恋而拼命啼叫;还有的在鸡食中掺酒,认为酒可以松弛公鸡的声带,使公鸡有更好的啼叫能力;也有的是在比赛前用手轻轻抚摸公鸡喉咙,认为感情交流可以使鸡愿意多啼叫。
迎春公鸡与谷雨鸡王
旧时在山西北部以及山东一些地区有立春日佩戴迎春公鸡的习俗。迎春公鸡又称春鸡,是立春前妇女们用碎布缝制的佩饰物,挂在孩子身上,有新春吉祥之意。湖南、湖北、浙江等某些地区依然延续夏历,把正月初一称为为“鸡日”,人们以“鸡日”这天天气的阴晴作为来年养鸡业是否兴旺的征兆,“晴主吉,阴主灾”,也忌打鸡、骂鸡。
在陕西一带,每年谷雨前后还流行贴鸡王镇宅图的风俗。当地人于谷雨这天早起收集露水研成墨汁,在纸上画一只红冠公鸡,嘴叼蝎子,蝎身上涂红色以示血迹,表示被杀。在墙上贴此图,据说可以避邪毒,保佑一家平安。直至现在,传统年画中仍有《鸡王镇宅》的图案。
鸡能驱毒虫、辟邪蛊,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观念。汉代应肋在《风俗通义》中就说过,如果有人患了鬼刺痒症,可以用雄鸡血敷在心口上;患贼风症,可以用东门鸡头治疗。大约魏晋之时,鸡开始成为守门辟邪的神物。晋代《拾遗记》讲鸡能辟邪,“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魑魅丑类,自然伏退”;并记当时风俗:“今人每岁元旦,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置于门窗上。南朝《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初一习俗:“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这与将正月初一称为鸡日,与迎新年贴酉的古俗,相互融会。这种风俗一直传承至今,山西大同一带乡村,仍保留着春节门上贴剪纸大公鸡的古俗。
延伸阅读
鸡王镇宅
《鸡王镇宅》是中国吉祥图案中历史最悠久的作品之一。关于它的来历,晋人王嘉所撰《拾遗记》内有文字记载:尧帝在位时,政通人和,风俗淳厚。但常有恶虎下山,妖出林,肆虐为害,百姓视为莫大祸患。后来有一种“重明鸟”,别称“双睛”,形状和普通的公鸡一样,但啼叫时声如凤鸣,并以琼膏为食。重明鸟疾恶如仇,能奋翻飞,激
扬爪,专门搏逐猛兽妖
,使它们不敢造孽。有人说这种鸟就是鸡中之王,便仿其形状,刻制木鸡,置于门户或屋顶上,居然也能起到吓退丑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