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学生品读“三言”
8036300000026

第26章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只被晏婴施小巧二桃中计皆身灭

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晏子使楚》的故事,知道晏子个头矮小却聪明机敏,出使楚国,反击楚王的嘲笑,为齐国赢得尊严,是个伟大的外交官。《晏平仲二桃杀三士》这篇故事就是依据前代有关晏子的故事改编的。

齐桓公称霸后国家十分强盛。后来,齐景公当上国君,齐国出现了一个很有才干的丞相,就是晏婴,又叫晏平仲。他既有渊博的知识,又睿智、机警。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评国君的错误,是齐景公的得力助手,老百姓都尊称他为“晏子”。《晏子春秋》就是一部记叙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相传为晏婴撰,现在一般认为是后人集其言行逸事编成。书名始见于《史记·管晏列传》。晏子的故事经过古代文人的改编,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各种文人集子里。

此小说里以晏子为主人公,以智取三士为线索,叙述了他有勇有谋地出使楚国,并成功游说楚王,使两国讲和,后来又回到齐国,巧用二桃杀三士。小说情节紧凑,环环相扣,结局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令人赞叹。掩卷后,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要杀三士,二桃为什么杀得了三士?

当然,景公杀三士是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的。在小说里,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接被封侯是因为他们都在景公危难时救了景公的性命。可是后来“三个不知文墨礼让,在朝廷横行,视君臣如同草木。景公见三人上殿,如芒刺在背”,三人骄横跋扈,粗鲁无礼,完全不懂得尊重别人。他们自恃功高,好勇斗狠,想用武力解决齐楚争端。在晏子提出出使楚国时,他们极力蔑视晏子,并对他进行人身攻击、威胁恐吓。等晏子成功游说楚国回国,听到所有官员都要出城迎接晏子时,三人愤怒不已。因为,他们不允许其他人的功劳在自己之上,而晏子竟凭三寸之舌获得巨大的荣耀,这正是他们所鄙夷的方式。当晏子回宫对他们施礼时,三人旁若无人,倨傲不理。因此,晏子禀告景公,而景公大吐苦水:“此三人常带剑上殿,视吾如小儿,久必篡位矣。素欲除之,恨力不足矣。”这说明景公认为三士该杀的原因是他们“久必篡位”,“素”字则暗示齐景公早已动杀机,而未采取行动的原因是“恨力不足”。于是,晏子献妙策,君臣一拍即合,痛下杀心。

然而,在这冠冕堂皇的理由下,我们还应意识到,景公杀三士的背后,是有更为深层的政治原因的。小说中,作者并未提及三人有明显的谋反阴谋和动机。况且,凭带剑上朝就判断日后会篡位,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三士毕竟有功于景公,罪不当死,因此,景公杀三士,主要还是从巩固自身统治地位的角度出发的。“狡兔死,走狗烹”,历代君王总是在政权巩固后,大肆排除异己。因此,聪明的臣子应当深察此点,以便知进知退。如范蠡,他深知越王勾践是可以同甘共苦而不能共享天下的,所以隐居五湖;而文种则未能及时急流勇退,为勾践赐死。又如韩信,不听信蒯通“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终死于吕后之手。三士的惨死,正是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而已。

晏子充分利用三士本身的性格弱点,激起三士的矛盾,成功地实施了借刀杀人的计划。在晏子与三士的矛盾和较量中,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官与武官之间的抗衡与张力,是中国政治文化的深刻体现。

当然,二桃能够杀三士也是因为物质利益分配不均的结果,在这则故事中,桃子的寓意很多。赏赐桃子其实也就是国君在分割利益,而人心对于利益的需要是无止尽的。三士就是败在了对于利益名声永无止境的追求上。齐景公运用了晏子的聪明才智把桃子散发出去,又把更大的桃子收回来。这个更大的桃子就是国家政权的稳固。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在很多集子里都有记载,故事内容大概都差不多,都是为了表现晏子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聪明才智。这个故事在现代也很有借鉴意义,桃子的含义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一个“桃子”在引诱着你呢?

(王美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