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大致讲:顾家之女阿秀与鲁家公子从小定下婚约,鲁家家道中落,顾佥事决定悔婚,但阿秀坚持从一而终,并以死相挟。顾夫人无奈,就趁顾佥事外出之际密约鲁公子,欲成其好事。可这件事恰被鲁公子心怀歹意的表兄梁尚宾知道了,他设计自己顶替鲁公子前去赴约。不知实情的阿秀因此失贞,还送给冒名顶替而来的梁尚宾一些金银首饰作聘礼之用。后来真的鲁公子出现,知道实情后阿秀自缢而死。顾佥事知道此事,对鲁公子怀恨在心,就与知县串通,陷害鲁公子强奸,将其屈打成招。陈御史设计巧妙破案,最后将梁尚宾绳之以法,沉冤昭雪的鲁公子最后与梁尚宾被休之妻田氏结为连理。
这篇文章主要表现善恶之报与断案之巧妙,而文中的女性亦各具形象而别有一番风味。
梁尚宾之妻田氏,在顾佥事告官后,被梁尚宾诬陷为同谋,她哥哥田重文作为一家之主都方寸大乱,无所适从,这时的田氏反而镇定自若道:“哥哥休慌,妹子自有道理。”“自有道理”四个字异常简洁却又铿锵有力,仿佛给自己和亲人吃了一颗强力无比的定心丸,没有一定的智慧与魄力是无法拥有如此从容不迫的姿态的。果然,田氏没有去找昏庸的知县或顾佥事,而是审时度势找顾夫人求情,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赢得了顾夫人的同情。她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坐以待毙,而是明智选择自救,她知道现在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如果她没有这过人的胆识与智慧,那么她的悲剧命运可想而知。
在古代社会,大部分的女性都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田氏虽然嫁给了梁尚宾,但相处之后,见丈夫是个蠢货,又且不干好事,只以“村郎”相称。当她知道梁尚宾诱奸阿秀之后,破口大骂他是不义之人,自有天报。这时的田氏一反传统女性“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丈夫就是天,就是地”的观念,勇敢地向夫权提出挑战,不再对丈夫盲目顺从与谦让。还有,当梁尚宾要休妻时,她并没有哭哭啼啼向他求情,而是大义凛然:“宁愿终身守寡,也不愿随你这样不义之徒”,她有着自己的是非标准与道德判断,这体现了古代女性进步的一面。
田氏再嫁鲁公子,不以改适为羞耻,反而最后得以拥有美满的婚姻。作者对田氏与不肖之徒梁尚宾的离异以及改适鲁公子表示了特有的同情与理解。再如前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对先失节后改嫁的王三巧,作者也并没有把她塑造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淫妇、荡妇,王三巧最后的结局还是与前夫重修旧好,这无疑反映了作者能够正视女性的情感需求,并在改嫁或再婚问题上表示出宽容和认同,这些都体现了作者的进步思想。
冯梦龙作为一个敏锐客观的作家,他看到了古代女性充满智慧的闪光点,也看到了妇人之仁的局限性。最为典型的是顾夫人孟氏,她爱女心切,想成全女儿的幸福,于是叫老园公请鲁公子到后门相会,鲁公子因出门而未曾与老园公谋面,故后来顾夫人会错认梁尚宾为鲁公子。但顾夫人要私赠公子,玉成亲事,如此重大的事情,为什么不教老园公在鲁家等候直到亲见鲁公子一面?而且,假公子到来的时候,若当面嘱咐并赠与他银两首饰,这样也顶多只是落一个失财而已。顾夫人千不该万不该,就叫女儿出来相见,又叫女儿自往东厢叙话。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一个从未涉世的大家闺秀,哪里明白家门外大千世界的险恶?如此一来,悲剧的发生是必然的。我们可以原谅阿秀的无知之行,但无法谅解顾夫人,因为以她的人生阅历,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果顾夫人的心思更加缜密,行事更加慎重一些,那阿秀的悲剧也可能会避免。
顾夫人身上的软弱性是非常明显的。她虽然知道是假公子害了阿秀,但在顾佥事面前却只字不提。因为若顾佥事知道事情缘由,她也逃脱不了干系。她已经失去女儿,不能再失去丈夫了,否则她真的会变得一无所有。所以她只能痛打老园公,发泄情绪之后就选择了沉默。而选择沉默的人又何止顾夫人,梁妈妈又何尝不是呢?她知道儿子的卑劣行径后虽然表现得非常正义,将其骂得体无完肤,但她顶多是嘴上骂骂而已,她哪敢大义灭亲,亲手将亲生骨肉送上官府?最后她只能在矛盾的煎熬中痛苦死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些传统女性往往不得不遵循传统社会的礼教,她们的力量是弱小的,她们也想做出改变,但是又无能为力,并在其中不得自拔,正因为如此,她们才需要更多的作家去关注和同情。
冯梦龙在描写封建女性反抗封建礼教的过程中,体现了他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鼓励女子守节,把阿秀描写成以死守节的烈女。虽然她与鲁公子并无感情基础,甚至无一面之缘,但当她得知父亲有赖婚之意时,以死相挟。当阿秀知道被诱奸的真相后,毅然用一幅罗帕了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以此来表明其“污体不污心”的贞节观。但另一方面,作者又对妇女失节表示谅解甚至赞同,对广大女性的不幸命运给予深切同情。本文的结局貌似皆大欢喜,但如果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苦涩与无奈。当时的封建社会,除了有吃人的礼教,还有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如果没有出现一个明察秋毫、刚正不阿的陈御史,鲁公子今生恐怕也难洗冤情。还有,促成本文以喜剧收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也不应该忽视,那就是阿秀的附魂。古代文学作品中,很多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女性,最终是以鬼魂的形象完成善恶报应行为的,本文的阿秀附魂也不例外,这一情节的设置体现了作者和当时的读者同情女性命运,主张恶有恶报的共同愿望与期待。
(卢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