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活越简单越好
8057500000018

第18章 交际简单:交往之时重义不重利“利”是道义路上的绊脚石(2)

荀巨伯说:“你们误会了,我并不是这城里的人,到这里只是来看望一个住在这里的朋友。现在我的朋友病得很严重,危在旦夕,我不能因为你们来,就丢下朋友不管。你们如果要杀的话,就杀我吧!不要杀死我这位已痛苦不堪,无法自救的朋友。”胡人听了这样的话非常惊奇,半晌无语。竟因此而收兵,一郡得以保全。

且不说荀巨伯对待朋友的义气感化了胡人,保全了朋友的安危,单就荀巨伯对待朋友的真诚本身而言,足以令人感动了。像这样以真诚的言行对待朋友,天下还有谁不愿意与其结交呢?

朋友往来不可只重视饮宴谈笑的交际应酬,应重视道义之交,即有患难相助的侠义精神,锄强扶弱不为暴力所屈,进而做到心心相印。假如交友本着互相利用的态度,那就违背了交友之道。

侠义交友,在武侠小说里已发挥得淋漓尽致。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舍掉性命的事情屡见不鲜。

著名作家古龙笔下的楚留香就是其中之一,他与至友胡铁花的交情唯天可表,无论哪个有难,另外一个绝不袖手旁观,不管是龙潭虎穴还是阴谋诡计,为了朋友就大义凛然地去施救,绝不会皱一下眉头。当然,这是在武侠小说中,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义气的一种夸大,但也绝不是捕风捉影。侠义交友讲究一个“义”字,义与利是针锋相对的,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际准则,孟子的“义”,是良心的意思,而侠义却是用于规范和制约自己。一个人做了坏事,如果未受良心谴责,又不能良心发现,别人就有理由制裁他,制裁的行为,称之为“义举”,动机就是义气。所以,这种“义”,与利是绝缘的。

“义气”其实是个很含糊的概念,有时讲的是正义,有时讲的是情义。而朋友之间的义气之义,属后者。朋友之间,为了情义,就会可能弃正义于不顾。宋江和官府作对,梁山好汉们都拥戴他,自不在话下,因为这时的情义与正义是相一致的。后来,他一门心思实施他的招安纲领时,正义就与情义发生了矛盾。这时,是跟着正义走,还是跟着情义走,对这帮好兄弟而言就成了一个问题。其结果,是正义被情义压倒,一伙人跟着宋江去招安,甚至,最具侠义肝胆的几千弟兄,像李逵、吴用还为此断了命。这是义气的悲剧,所以侠义讲三分足够。

“朋友”在中国传统中是两弯相映的明月组合,讲究一个肝胆相照,义字当先。生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友谊,才变得格外的芳香和滋润。

人世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

没有阳光一样人与人的友情对人生是何等重要。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是这样评价友情的:友谊对人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在没有友谊和仁爱的人群中生活,那种苦闷正犹如一句古代拉丁谚语所说:“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人们的面目淡如一张图案,人们的语言则不过是一片噪音。

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懑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致病。只有对于朋友,你才可以尽情倾诉你的忧愁与欢乐,恐惧与希望,猜疑与烦恼。总之,那沉重地压在你心头的一切,通过友谊的肩头而被分担了。

友谊对于人除了有以上所说这些益处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益处,多得如同一个石榴上的果仁,难以一一细数。如果一定要说的话,那么只能这样来说: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种益处了。因此古人说:知己就是人的第二个“我”。

人生是有限的。有多少事情来不及做完就死去了。但如果有一位知心的挚友,人就可以安心瞑目,因为他将能承担你未做完的事业。因此一个好朋友实际上可以使你获得又一次生命。人生中又有多少事,是一个人由自己出面所不便去办的?人的自尊心又使人在许多情况下无法低首去恳求别人。但是如果有一个可靠而忠实的朋友,这些事就都可以很妥当地办到。

由此可见,友谊对人生是何等重要!它的好处简直是无穷无尽的。总而言之,当一个人面临危难的时候,如果他平生没有任何可信托的朋友,那么他只能自认倒霉了!

友情于人生至关重要,但不可滥用,也不可过分依赖。因它毕竟是助飞的螺旋,你的主机毁损失衡,外力将爱莫能助,甚至会殃及助力。因此,当自立自强,将友情潜置于生命意义之中,与友人彼此倾慕,相互欣赏最佳。

真正的朋友,在许多情况下,是年轻时候的朋友,是二十岁左右,即所谓青年时代的朋友。成年以后,特别是三十岁刚过,心心相印的朋友就不太容易寻找到了。人们生活中需要获得能够给予安慰与鼓励的知音,需要获得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变迁的美好纯洁的友情,这往往在青年时代实现。因为在青年时代,人们能够用各自的真诚、坦率面对人生,也能够真诚坦率地正视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心与心可以热烈融合。换句话讲,在青年时代,用斤斤计较的、功利的观点与人交际,比成年人要少得多。

在友情中,相互信赖是首要条件,这种信赖当然伴随着对对方的尊重。接触对你信赖的人,就可以发现自己所没有的长处,从对方那里得到激励与鞭策;反之,把自己的信赖寄予朋友,这也胜过任何鼓励与安慰。这样,当生活对你产生误解时,你知道:你的朋友能够理解你。那么,还有什么比友谊更加珍贵的呢?

聪明的人只要能掌握自己,

便什么也不会失去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约束自己的言行。常言道:“人是感情的动物。”其实还应当补充一条:“人是理智的动物。”一言一行,都该是理性的,理智的。一个人听任感情发泄,那会有什么结果呢?任凭情感的潮流激荡、冲动、涌撞,不用意志的堤坝加以控制,潮流便泛滥开来,悲剧就此发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意外发作的能力,就叫自制力。它是意志品质,从而亦即心理素质的组成部分。培养自己的自制能力,对于刚踏上社会人生的青年人,特别重要。因为青年人最少保守,却易冲动;最少因袭的重负,却易想入非非。为此,便需引导他们学会自制。高度的自制力,可以克制任何有悖理智的冲动,战胜一切阻碍自己向健康目标前进的恐惧、动摇、怠惰、贪欲等情感。

岳飞喜欢饮酒,高宗对他说:“今国难当头,你不可嗜酒啊!”岳飞从此把酒戒了,并终身不饮。岳飞的自制力好,所以他能大小数百战,攻无不胜,战无不取。吴王夫差战胜不了自己的欲望,所以被人用美女和财宝打败了。越王勾践战胜了自己的欲望,记住自己的耻辱,为了尊严,他最终夺回了自己的江山,还消灭了吴国。

现在,我们只要一打开电视或翻开报纸杂志,触目所及的都是色情暴力,极富刺激的画面。然而,未成年人的心智偏又不足以认清情节之虚构性,都看得惊心动魄、兴趣盎然。大众传播又因利字当头而不择手段,源源提供这样的镜头或情节,而成了助长未成年人暴力、吸毒、杀人等事件激增的直接、间接的因素。

美国教育家威廉·赫金博士曾说:“人性有欲使自己同化于所全力注意之目的物的倾向。”我们只要仔细地想想,这话确实意义深长。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经常去想一些低劣的事情,注视丑恶的事物,或隐溺在恶劣大环境中,不知不觉间,我们也会受到它们的感染。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人一开始是基于好奇的心理去接近罪恶,然而,一旦与之接触,就往往不知不觉中受罪恶的诱惑,而掉入罪恶的深渊,不能自拔。

朋友交往也是如此,一味地接近恶友,与恶友交往,自己也会受到恶的感染,而无法自拔。也许我们可以说,借我们的力量去感化恶友,但是,除非我们自己有足够的定力,否则切忌作此幻想。相反的,多多接近善的人或事物,不知不觉中人也会受其感化而变善。

当然,人并不能清清楚楚被区分为善人或恶人,每一个人都有优于我或劣于我的地方。我们应该吸取朋友身上有利于提升人格的优点,并与之共勉,共享人生的喜悦。

这个世界诱惑实在太多,你能在关键时刻管得住自己那你就胜利了。失败的人居多,是因为真正能掌控自己的人实在太少。其实胜利很简单,无非需要点思想,需要点意志力,需要点时间。

真正的朋友会使你的生命丰富多彩

一个有智慧的人,会先选择交往的对象,其后视情况决定交往的程度。有的朋友在特定时空中如鱼得水,换个环境则船过水无痕。唯有知音,历经岁月沧桑而更加灿烂,双方的付出却是先决条件。

好朋友里面,一定要培养出一个知己,不要以为你有多么八面玲珑,到处是朋友,最后真心对你的,只有一个。

林肯曾说过一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朋友,便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三国时蜀主刘备就是一个十分善于选择朋友的人。如果当初没有他在桃园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又在隆中三顾茅庐选择卧龙诸葛亮,就很难三分天下,建立蜀汉帝业。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对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操、学识都有很大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贤则聪,近愚则聩”。古人很重视对朋友的选择。孔子曰:“君子慎取友也。”品德高尚的人,历来受人推崇,也是人们愿意结交的对象。而品德低劣的人,却常常被人所鄙视,当然也不排除“臭味相投”的“酒肉朋友”。

实际上,每个人不管自觉或不自觉,他们交朋友总是有所选择的,总是有自己的标准的。明代学者苏竣把朋友分为“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如此划分便可明白;畏友、密友可以知心、交心,互相帮助并患难与共,是值得深交的;那些互相吹捧、酒肉不分的昵友,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利则来、无利则去,还有可能乘人之危损人利己的贼友,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结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