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活越简单越好
8057500000009

第9章 欲望简单:需求越少烦恼越少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1)

知足者常乐,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有位哲人曾说:“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拥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正是因为欲望太多,从而造成心理贫穷。

其实我们每个人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房子、车子或者是其他的任何物品,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你的,那些东西都是暂时寄托在你这里。有的让你暂时使用,有的让你暂时保管而已,到最后,物归何主都不得而知。所以智者把这些财富都视为身外之物。而贪婪者把它们视为珍宝,到最后却往往是一无所获。这里讲一个两个贪婪者的故事。

以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去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圣山,绝不回家。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这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就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个教徒心里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不行!”而另外一个教徒也想:“我怎么可以先讲,而让他获得加倍的礼物呢?”于是,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起来,彼此推来推去。“客套地”推辞一番后,俩人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你干吗?你先讲!”“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

俩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来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意,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个教徒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个眼睛马上瞎掉,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两个眼睛都瞎掉了!

原本这件礼物非常美好,可以使两位好朋友互相共享,但是人的“贪念”与“嫉妒”,左右了他们心中的情绪,所以使得“祝福”变成“诅咒”、使“好友”变成“仇敌”,更是让原来可以“双赢”的事,变成俩人瞎眼的“双输”!

如果他们每个人都有知足者常乐的心态,抱着有礼物总比没有好的态度,不在乎多少,我想他们最终也不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知足并不表示不进取,物质上要知足常乐,但追求上要不断向前。物质上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权力、地位、金钱之类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爆炸,自我毁灭。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拥有的,并不是太少,而是欲望太多;欲望太多的结果,就使自己不满足、不知足,甚至憎恨别人所拥有的,或嫉妒别人比我们更多,以致心里产生忧愁、愤怒和不平衡。有的时候,放弃也是一种幸福。因而要减轻欲望,获得幸福,就要懂得舍弃。而外在的放弃让你接受教训,心里的放弃让你得到解脱,从而心境变得安宁。

有的时候在利益面前,不要总想着拥有,人生也需要放弃。放弃是一门艺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既需要你做出选择努力拥有,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学会放弃。与其说是抉择得当,不如说是放弃更好。人生苦短,要想获得越多,就得放弃越多。要懂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那些什么都不放弃的人,是不可能有多少获得的。其结果必然是对自身生命的最大的放弃,让自己的一生永远处在碌碌无为之中。

放弃是一种让步,但让步不是退步。放弃是量力而行,明知得不到的东西,何必苦苦相求,明知做不到的事,何必硬撑着去做呢?放弃更需要明智,该得时你便得之,该失时你要大胆地让它失去。有时你以为得到了但可能失去的更多;有时你以为失去了不少,却有可能获得许多。不以得喜,不以失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去,该放则放。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句话,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卡耐基也曾说:“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且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罗马政治学家及哲学家塞尼加也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且让我们记住,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

“身外物,不奢恋。”这是知足常乐者的智慧;放弃也是一种幸福,这是智者的思想。这些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来的豁达襟怀。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真正地摆脱心理的贫穷。

上帝的金币是用来看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当一个人的欲望膨胀,贪婪的本性就会暴露无疑。不仅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即使到手的东西也会得而复失。

有一天,上帝经过一座城市时,对三个乞丐动了恻隐之心,便对他们说:“我是上帝,我可以给你们每人一袋金币。不过,有个条件,你们只能用身上装乞讨物的布袋来装,但一旦掉到地上,金币就成了石头。”于是,乞丐们纷纷解下身上的布袋,准备装上帝给的金币。

第一个人敞开布袋,只见金币像雨点一样落了进去。当金币落满半布袋时,上帝提醒“差不多了”。而这个人却连声道:“再来点,再来点。”结果,话音未落,布袋承受不了金币的重量,袋底破了,所有的金币掉落在地上,化为石头。第一个人沮丧之极,忿然离去。

当轮到第二个人的时候,不断地提醒道:“够你一辈子花了,够你两辈子花了,够你三辈子花了……”这个人连忙说停,金币已装满大半袋。

接着是第三个人,上帝刚落下去一枚金币,他就叫停。上帝觉得非常可惜。

有一天,上帝突然想到这三个乞丐,就叫天使去查一下他们的下落。原来,这三个人都已进了天堂。上帝就问他们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第一个人说:“我悔恨成疾,不到一年便抑郁而死。”

第二个人说:“我回老家买了座城堡,娶了三房太太,正准备购置大笔房产时,结果因露富而遭人暗算,丢了性命。”

轮到第三个人时,他将手中紧握的那枚金币还给上帝。他说,他一直将上帝的金币带在身边,自始至终都感到上帝与己同在。因为在芸芸众生之中,唯有两个人得到上帝的金币,而他是其中的一个。他创立了一番事业,并功成名就,儿孙满堂,活到99岁才无疾而终。

上帝接过金币,微微一笑,然后把那枚金币递给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看,说:“你们好好看看,这才是我的金币。”

三个乞丐虽然同时得到上帝的恩惠,可是每个人的命运结局却完全不同。其原因就在于上帝的金币不是用来花的,而是用来看的,并且需要用心地去看,才能摸出门道。正像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莎莉·拉斐尔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的那样:“上帝只掌握了我的一半,我越继续努力,手中掌握的另一半就越大,靠着自身的努力,我终于赢得了上帝!”

命运的一半掌握在上帝手里,另一半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就是你自己的救世主。只有不断克制自己的欲望,做自己的主人,才能用自己手里的一半去赢得上帝手里的另一半。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道德修养高尚的人能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正如庄子所说,人的境界决定了人的眼界和格局。当大鹏飞往南方时,震荡起来的水花达3000里,翼拍旋风而直冲到9万里高空,当它俯视大地的时候,看到的自然和小小的斑鸠所看到的截然不同。那么,当我们的境界只是一个汲汲于名利的庸人时,自然也就不可能体会到那些淡泊名利的人的感受。庄子的《逍遥游》同儒学的积极经世、佛学的无欲止观一样,都是人安身立命的精神追求,是生命寄托的一种途径,它所标举的精神解放,给予了在沉重压力下生存的人们一种自由的希望。

有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已经身为某市领导的老赵坐车去赴宴,经过市场时,车子抛锚。等待司机修理车子的时候,他无意中向车窗外看去。在一个卖羊肉串的摊位前,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那昔日的同窗老张。老张正一手扶着自行车,一手拿着羊肉串吃得津津有味。他心中不无怜悯地想:“哎呀,老同学啊,都四十好几的人了,还没混上在高级宴会里的一席之位,多么可怜啊!”

而老张这时也看到了在车中正襟危坐的老赵,他心中也十分同情地想:“你现在有车有房,可是恐怕再也寻不回在街边吃小吃的逍遥自在了。你的生活完全被各种各样的名利给缠裹住了,哪能像我这样自由呢?唉,老同学啊,你的生活实在太无趣了。”

老赵和老张代表的便是两种人生价值观,一种追求名誉、地位、财富,以世俗的价值观衡量自己人生的价值;而另一种则是淡泊名利,注意精神和自由,洒脱无为。可是,前者看不到后者的逍遥,后者体会不到前者的意气风发。这便是因为价值观不同造成的境界差异。

庄子在他的作品中常用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在《逍遥游》中,他写道: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日月出来了,而小小的炬火还不熄灭,它和日月比起光亮来,不是太没意思了吗?好雨普降了,还要提水灌溉,这对于润泽禾苗岂不是徒劳吗?先生如果在位,一定能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可是我还占着这个位子,自己都觉得很不满意,请允许我把天下奉交给先生执掌吧。”

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若再来代替您,难道是为着虚名吗?名是实的影子,我要做影子吗?鹪鹩在森林里筑巢,不过占一根树枝;鼹鼠喝大河里的水,不过喝满一肚皮。你回去吧,先生!天下对我是没有什么用的。厨师就是不做祭祀用的饭菜,掌祭奠的人也绝不会越俎代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