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8071900000071

第71章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哲学名著(7)

伊:凡我不容许别人与我的妻所犯的行为,我就知道那是恶的。谁向别人行他不愿别人向他自己行的事,谁就作了恶。

奥:若是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妻给予别人,让她被那人引诱,因为他自己要与那人的妻发生同样放纵的关系,你想他没有作恶么?

伊:当然他作了大恶。

奥:可是他犯罪并没有违反你所提出来的原则;他并没有作他不愿别人向他自己行的事。你必须找出另外一个理由,来支持你以奸淫为恶事的信念。

(7)伊:我想奸淫是恶事,因为我常看见人因此而被定罪。

奥:岂不是常有人因善行而被定罪吗?且不提别的书,只提有上帝权威的圣经历史。你立刻会看出,若我们认为人被定罪就是有恶行的可靠证明,那么我们对使徒和殉道士印象就很坏;因为他们都因承认他们的信仰而被定了罪。所以凡被定罪的事,若都是恶的,那么相信基督并且自认相信他,在那时就都是恶的了。但若凡被定罪的事,并不都是恶的,你就得另觅理由来说奸淫是恶的。

伊:对此我看不出任何答复。

(8)奥:可能情欲是使奸淫成为恶事的。你的困难是要从我们看得见的外表行为去发现恶。我要证实情欲是使奸淫成为恶事的。一个人没有机会与别人的妻同居,但若他表现这种欲望,而且他若得着机会,就必如此行,那么他的罪愆就并不亚于他若在淫行中被捉住了。

伊:是,那是十分清楚的。我看现在用不着长篇大论,就足以使我信服,杀人和渎圣以及一切罪恶,都是如此。显然情欲才是诸般恶行的要素。

一部经典的“反省笔记”

《沉思录》

·作者简介·

马可·奥勒留(121—180),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他在希腊文学、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和绘画等方面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晚期也曾是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从青年时代开始,他就已经三度出任执政官,并在40岁(161年)的时候成为了掌控全权的皇帝。此后,他便为了帝国的繁荣夜以继日地勤勉工作。作为一个体恤民心的法律践行者,他颁布大量的法令,并删除了民法当中的不合理条款。作为统帅,他征战四方,为平定兵患动乱而竭尽全力,并最终死于军中。利用辛劳当中的空暇,他记录下了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从而完成了经久不衰的《沉思录》。他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尽管他的勤奋工作最后没能挽救古罗马,但他的《沉思录》却成为西方历史上最感人的伟大名著。

·作品导读·

《沉思录》是一部奥勒留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其中大部分内容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沉思录》来源于作者对身处宫廷的自己和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之间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经常自省以取得内心的平静,书中主张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不仅仅要对善良、光明的事情进行思考,更要付诸行动。《沉思录》被誉为斯多葛派哲学(斯多亚哲学)的一个里程碑。

·作品概要·

《沉思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考证,但这并不影响作品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对人思想和灵魂上的启迪。

作者从不把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苦难看成是恶,他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是可以通过心灵加以消除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热诚地从别人身上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等等。他希望人们能够热爱劳作,了解到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书中的文章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虽然很朴实,但却能直抵人心。

·经典章节·

卷二

1.一日之始就对自己说:我将遇见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傲慢的人、欺诈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们染有这些品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是,我,——作为知道善和恶的性质,知道前者是美后者是丑的人;作为知道做了错事的人们的本性是与我相似,我们不仅具有同样的血液和皮肤,而且分享同样的理智和同样的一份神性的人——绝不可能被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损害,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恶强加于我,我也不可能迁怒于这些与我同类的人,或者憎恨他们。因为,我们是天生要合作的,犹如手足、唇齿和眼睑。那么,相互反对就是违反本性了,就是自寻烦恼和自我排斥。

2.不论我是什么人,都只是一小小的肉体、呼吸和支配部分。丢开你的书吧,不要再让你分心,分心是不允许的;但仿佛你现在濒临死亡、轻视这肉体吧,那只是血液、骨骼和一种网状组织,一种神经、静脉和动脉的结构。也看看呼吸,它是一种什么东西?空气,并不总是同样的空气,而是每一刻都在排出和再吸入的空气。那第三就是支配部分了:这样来考虑它,你是一个老人;不要再让这成为一个奴隶,不要再像线拉木偶一样做反社会的运动,不要再不满意你现在的命运,或者躲避将来。

3.所有从神而来的东西都充满神意。那来自命运的东西并不脱离本性,并非与神命令的事物没有关系和干连。所有的事物都从此流出;此外有一种必然,那是为着整个宇宙的利益的,而你是它的一部分。但整体的本性所带来的,对于本性的每一都是好的,有助于保持这一本性。而现在宇宙是通过各种元素及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事物的变化保存其存在的。让这些原则对你有足够的力量,让它们总是决定你的意见吧。丢开对书本的渴望,你就能不抱怨着死去,而是欢乐、真诚地在衷心感谢神灵中死去。

4.记住你已经把这些事情推迟得够久了,你从神灵得到的机会已够多了,但你没有利用它。你现在终于必须领悟那个你只是其中一部分的宇宙,领悟那种你的存在只是其中一段流逝的宇宙的管理;你只有有限的时间,如果你不用这段时间来清除你灵感上的阴霾,它就将逝去,你亦将逝去,并永不复返。

5.每时每刻都要坚定地思考,就像一个罗马人,像一个赋有完整而朴实的尊严,怀着友爱、自由和正义之情感去做手头要做的事情的人那样。你要摆脱所有别的思想。如果你做你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仿佛它是最后的行为,排除对理性命令的各种冷漠态度和强烈厌恶,排除所有虚伪、自爱和对给你的那一份的不满之情,你就将使自己得到解脱。你看到一个人只要把握多么少的东西就能过一种宁静的生活,就会像神的存在一样;因为就神灵来说,他们不会向注意这些事情的人要求更多的东西。

6.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

7.你碰到的外部事物使你分心吗?给出时间来学习新的和好的东西而停止兜圈子吧。但你也必须避免被带到另一条道路。因为那些在生活中被自己的活动弄得筋疲力尽的人也是放浪者,他们没有目标来引导每一个行为,总之,他们的所有思想都是无目的的。

8.不要去注意别人心里在想什么,一个人就很少会被看成是不幸福的,而那些不注意他们自己内心的活动的人却必然是不幸的。

9.你必须总是把这记在心里:什么是整体的本性,什么是我的本性,两者怎么联系,我的本性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整体的一部分;没有人阻止你说或者做那符合本性(你是其中的一部分)的事情。

10.西奥菲拉斯图斯在他比较各种恶的行为时像一个真正的哲学家那样说(这种比较就像一个人根据人类的共同概念所做的比较):因为欲望而引起的犯罪比那些因愤怒而引起的犯罪更应该受谴责。因为,因愤怒而犯罪的人看来是因某种痛苦和不自觉的患病而失去了理智,但因欲望而犯罪的人却是被快乐所压倒,他的犯罪看来是更放纵和更懦弱。紧接着,他又以一种配得上哲学的方式说:因快乐而犯的罪比因痛苦而犯的罪更应该受谴责;总之,后者较像一个人首先被人错待,由于痛苦而陷入愤怒;而前者则是被他自己的冲动驱使做出恶事,是受欲望的牵导。

11.由于你有可能在此刻辞世,那么相应地调节你的每一行为和思想吧。如果有神灵存在,离开人世并非一件值得害怕的事情,因为神灵将不会使你陷入恶;但如果他们确实不存在,或者他们不关心人类的事务,那生活在一个没有神或神意的宇宙中对你意味着什么呢?而事实上他们是存在的,他们的确关心人类的事情,他们赋予人所有的手段使人不能不陷入真正的恶。至于其他的恶,即便有的话,神灵也不会使人陷入其中的。不陷入恶完全是在一个人的力量范围之内的。那不使一个人变坏的事物,怎么能使一个人的生活变坏呢?但宇宙的本性忽视这些事情是有可能的,但这不是由于无知,也不是因为有知,亦不是因为防止或纠正这些事情的力量,也不可能是因为它缺少力量或技艺,以致犯了如此大的一个错误——使好事和坏事竟然不加区别地降临于善人和恶人身上。但肯定,死生、荣辱、苦乐所有这些事情都同样地发生于善人和恶人,它们并不使我们变好或变坏。所以,这些事物既非善亦非恶。

12.所有事物消失得多么快呀!在宇宙中是物体本身的消失,而在时间虽是对它们的记忆的消失。这就是所有可感觉事物的性质,特别是那些伴有快乐的诱惑或骇人的痛苦的事物,或者是那些远播国外的虚浮名声的性质。它们是多么的无价值、可蔑视、肮脏、腐烂和易朽啊!所有这些都是理智能力要注意的。理智能力也要注意那些以意见和言论造成名声的人;注意什么是死亡这一事实:如果一个人观察死亡本身,通过反省的抽象力把所有有关死亡的想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他就将把死亡视为不过是自然的一种运转;如果有什么人害怕自然的运转,那他只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无论如何,死亡不仅是自然的一种运转,也是一件有利于自然之目的事情。理智能力也要注意人是怎样接近神的,是通过他的什么部分接近神,以及他的这个部分是在什么时候这样做的。

13.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了:一个人旋转着穿越一切,像诗人说的那样打听地下的事情,猜测他的邻人心里的想法,不知道只要专注于他心中的神并真诚地尊奉他就足够了。对心中神的尊奉在于使心灵免于激情和无价值的思想而保持纯洁,不要不满于那来自神灵和人们的东西。因为,来自神灵的东西,因其优越性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而来自人的东西,因我们与他们是亲族的缘故是我们应当珍重的。有时他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因对善恶的无知而引起我们的怜悯,这种不辨善恶的缺陷并不亚于不辨黑白的缺陷。

14.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虽然那已逝去的并不相同,但现在对于所有人都是同样的。所以那丧失的看来就只是一单纯的片刻。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丧失过去或未来——一个人没有的东西,有什么人能从他手中夺走呢?这样你就必须把这两件事牢记在心:一是所有来自永恒的事物犹如形式,是循环往复的,一个人是在一百年还是在两千年或无限的时间里看到同样的事物,这对他都是一回事;二是生命最长者和濒临死亡者失去的是同样的东西。因为,唯一能从一个人那里夺走的只是现在。如果这是真的,即一个人只拥有现在,那么一个人就不可能丧失一件他并不拥有的东西。

15.要记住一切都是意见。因为犬儒派摩尼穆斯所说的话是很显然的,这些话的用途也是很显然的,只要一个人从这些真实的话中汲取教益。

16.人的灵魂的确摧残自身,首先是在它变成宇宙的一个肿块的时候,或者说,就其可能而言变成一个赘生物的时候。因为,为发生的事情烦恼就是使我们自己脱离本性——所有别的事物的本性都包含在这一本性的某一部分之中。其次,灵魂摧残自身是在它被什么人排斥甚或怀着恶意攻击的时候,那些愤怒的人的灵魂就是这样。第三,灵魂摧残自身是在它被快乐或痛苦压倒的时候。第四,灵魂摧残自身是在它扮演一个角色,言行不真诚的时候。第五,是在它让自己的行动漫无目标,不加考虑和不辨真相地做事的时候,因为甚至最小的事情也只有在参照一个标准来做时才是对的,而理性动物的目的就是要遵循理性和最古老的城邦和政府的法律。

17.在人的生活中,时间是瞬息即逝的一个点,实体处在流动之中,知觉是迟钝的,整个身体的结构容易分解,灵魂是一涡流,命运之谜不可解,名声并非根据明智的判断。一言以蔽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那么一个人靠什么指引呢?唯有哲学。而这就在于使一个人心中的神不受摧残,不受伤害,免于痛苦和快乐,不做无目的事情,而且毫不虚伪和欺瞒,并不感到需要别人做或不做任何事情。此外,接受所有对他发生的事情,所有分配给他的份额,不管它们是什么,就好像它们是从那儿,从他自己所来的地方来的;最后,以一种欢乐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做不是别的,只是组成一切生物的元素的分解。而如果在一个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没有受到损害,为什么一个人竟忧虑所有这些元素的变化和分解呢?因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东西都不是恶。

哲学史上的惊世之作

《善恶的彼岸》

·作者简介·

1900年8月23日,一颗让世界骚动不安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就是日后震世骇俗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尼采生前的影响力并不大,仅仅局限在欧洲的几个小国的学术圈内,因此他总是抱怨世人不理解他的哲学。他常常说:“到了2003年世人才能理解我的学说的魅力和震颤力。”

但是,尼采还是没能想象到世人对新学说的耐力和抵抗力。在他去世后不久,他的学说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重估一切价值”、“上帝死了”等一些震世骇俗的口号在这时横跨大洋洲,一时间风靡亚欧大陆。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对尼采的毁誉也随着战火的洗礼和如火如荼的政治风云而几经沉浮。无论是从欧洲第一个评说尼采思想的丹麦著名文学评论家乔治·勃兰兑斯到德国存在主义大师卡尔·雅斯贝尔斯,抑或是从尼采挚爱的女友露·莎乐美到法国后现代主义大师吉尔·德勒兹,他们在尼采的思想引导下都裹胁其中,无法自拔。

·作品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