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包容比批评更重要
8137100000008

第8章 包容他人化解矛盾 (2)

所以,我们其实完全不必要把别人的过去洞察得完全透明化,只要你认为对方是一个真诚的人,即使某些人的个性、做事风格与你格格不入,或者某些人有你不认可的一些习惯,你也不必太在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能使你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为你人生的发展打好人脉基础。睁一只眼,就要多看到对方的长处;闭一只眼,就是少看到对方的弱点。只有这样,才是聪明者应持的态度,你才能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即使在别人犯错误甚至伤害了你的时候,也要尽量对别人抱持宽容的态度。这样不仅能使你的人际关系更融洽,还能提升你的个人品质形象,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宽容是消除人们之间隔阂、解开心结的最佳良药,宽广胸襟是为人处世的上乘之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妙法。英国诗人济慈说:“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个人都有缺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每个人都有弱点与缺陷,都可能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竭力避免伤害他人,而如果自己遭受伤害,则要以博大胸怀宽容对方,对他人的过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睚眦必报,避免怨恨消极情绪的产生,消除人为的紧张,愈合身心的创伤。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恶交到建立真挚友谊就充分证明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人际交往的巨大影响力。

杰弗逊在上任前夕,特地到白宫去拜访亚当斯,想告诉他说,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谊。但据说在杰弗逊还没来得及开口之前,亚当斯一见他进来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从这里赶走的!是你把我从这里赶走的!”杰弗逊并没有把这放在心上,但鉴于亚当斯当时对他强硬的抗拒态度,也就没再进一步交往下去,但不管是在为人处世还是政治思想上,杰弗逊对亚当斯还是一如既往的尊重。

还是数年之后,已经逐渐淡然的亚当斯才对以前的事情释怀,一次杰弗逊的几个邻居去探访亚当斯,这个坚强的老人对他们诉说了那件难堪的事,邻居们告诉他其实杰弗逊对他非常的尊重,亚当斯听后很是感动,缓缓地说:“其实,我也是很欣赏杰弗逊的。”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弗逊,杰弗逊便请了一个彼此皆熟悉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他的深重友情。后来,亚当斯写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信往来。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宽容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高尚的人格,适时地对朋友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够换来真挚的友谊。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一种宽容精神的外化,意味着理解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也是建立友谊虹桥的基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是说对别人的伤害或指责无限制的妥协,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这种宽容的方法来争得彼此的相互理解,合理地处理面对的事情,还能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获得全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戴尔·卡耐基在电台上介绍《小妇人》的作者时候,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地理位置。一位女性听众就恨恨地写信来批评他,把他批评得体无完肤。戴尔·卡耐基气的立马想回信告诉她:“我把区域位置说错了,但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粗鲁无礼的女人。”但他控制了自己,没有向她回击,他先让自己冷静了一会,然后开始进行反思,他自问:“如果我是她的话,可能也会像她一样愤怒吗?”他尽量站在她的立场上来思索这件事情,认为那位女性听众之所以能够明确指出自己的这些小失误,肯定是用心听了自己的节目,并且还能够来信指出自己的不足,这是对自己的喜爱和支持啊。想到这里,他也就谅解了那位女士“粗鲁无礼”的批评。于是,他打了个电话给那位女士,再三向她承认错误并表达道歉。这位女士也表示自己的方式不对,希望他不要介意,并表示了对他的敬佩,希望能与他进一步深交。

戴尔·卡耐基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宽容去理解别人,“闭一只眼”使他能够忽略那位女士无礼的批评方式,“睁一只眼”,使他看到了那位女士的指责是对他的支持和帮助,正是这种宽容的态度,使他最终得了别人的尊重和敬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睁一只眼”是喜人之长,“闭一只眼”是能容人之短。既能喜人之长,又能容人之短,才更显出胸怀的宽阔、人格的高尚。

宽容消除交际中的潜在矛盾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社会整体的一个小细胞,这是一个相对静止的概念,加上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这一运动着的因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集合体。由此可见,交际交往活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而在这些交际过程中,难免会与人产生矛盾摩擦。而宽容则能够有效地消除交际过程中的潜在矛盾,用理解和包容在矛盾冲突还未爆发之前将其化解开来,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脉络。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固执己见,一味地站在自己立场上看问题,基于自己狭隘的经验去处理问题,凡事从自己的利益点出发。当然,每个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益,这样,就难免会导致意见不和、争论不休,长此以往,自然会形成潜在的矛盾冲突,使办事受阻,工作无法获得圆满的结果。而那些善于包容的人,因为懂得“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的处事原则,懂得“泰山不辞寸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的人生道理,能够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世间的人和事,面对生活中的悲欢喜乐。

宽容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化矛盾为和睦,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工作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重,在这种繁重的压力之下,人们难免会产生烦躁、易怒的情绪,这给人际交往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那些朝夕相处的同事之间,更容易产生摩擦、产生潜在的矛盾。因此,人们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些宽容,这样才能避免产生摩擦,化解潜在的人际矛盾。

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容人之过,方显大家本色:宽容大度的姿态,有时比横眉冷对的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对他人的小过以大度相待,不仅能够化解潜在矛盾,还能给别人一种温暖、一种感动,这种温暖和感动会使人没齿难忘,终生感激。

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日常人际交往特别是与朝夕相处的同事们的交往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用宽容的心去处理你们之间发生的事情,用宽容化解潜在的矛盾,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交际群体。

总的来说,与同事交往的初始阶段是比较容易相处的。在这期间,因为彼此还不太熟悉,都会有一种新鲜感,都希望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并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发展双方的友谊。这时大家都会很刻意地隐藏自己的缺点,去迎合别人的喜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际范围和相互了解的不断增加,彼此之间的新鲜感与客气程度逐渐较弱,人们的态度、行为方式和感觉都会逐渐趋于本我,不再刻意地去迎合彼此,再加上工作中繁杂的工作来往,难免会引起摩擦隔阂,潜在的矛盾冲突也就形成。如果只是一味地苛求别人去改正,对别人的过失大加指责和批评,势必会将激化潜在的矛盾,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但如果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用真诚去包容别人,相信所有的矛盾隔阂都会自然消失,交往会更密切和谐,心情会更愉悦,世界似乎也变得更加精彩。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人生境界。宽容就像催化剂一样,能够化解人们之间潜在的矛盾冲突,消除摩擦隔阂,使人们密切和谐地相处。宽容是一个人素养和气度的体现,宽容的人能够正确对待生活中面对的一切是是非非,能够合理处理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一切问题。宽容有助于更好的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化矛盾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宽容是成就事业的奠基石,是化解人们之间潜在矛盾的良药,是营造良好人际网的法宝。因为有了宽容,让和你交往的人感觉到了你的真诚;正因为你的宽容,你的身边才会有很多交心的朋友;宽容给别人带去温暖,给自己带来欢心。

消除误会,融洽彼此的关系

误会,顾名思义,误,错误;会,即理解、理会。误会,就是错误的理解、错误的理会别人的意思。俗话说的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纵是满腹经纶的大智者,也难免有“千虑一失”之时,更何况众人呢?所以说,误会的产生是正常的。

误会,误人亦误己,它会阻碍人们之间的正常交流,致使隔阂产生,那么怎样才能打破隔阂,化干戈为玉帛呢?默然不语,冷眼相向,抑或破口大骂,这些都解决不了误会问题。误会产生之前,人与人的心灵距离就开始渐渐疏离,心灵之音难以传达,如果在有了这种矛盾罅隙后,对此默然相对,心灵的隔阂愈积愈厚,误会就会趁隙而入。此时,如果能怀宽容之心,在彼此之间架一座宽容之桥,积极主动地去洞悉对方的心灵世界,学会换位思考,才不至于彼此的误会逐渐加深,人际关系才能和睦愉悦。

误会多因琐事而生,如果不能冷静、客观地去考虑,加以冲动之火助长,便会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一发不可收拾,纵使是心有灵犀的恋人之间也难免误会连连。此时所需之良药便是一轮松间明月,或一缕江上清风般的宽容,来抚慰烦躁的心灵,消融心灵的隔膜。胸怀宽容之心,静观庭前花开花落,坐看天边云卷云舒。

心怀宽容之人,能容人之过,谅人之失。宽容之人,不会斤斤计较别人含沙射影的中伤,亦不会久久记恨别人对自己的误解。他们能包容你的无知、愚拙以及放肆,然后用宽容的心去融化所有的不快和隔阂。宽容别人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善待,纵观古今误解之辈,皆为心胸狭窄,不懂得宽容待人之人。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便是个爱耍小性子之人,对别人的无心之言妄加揣测、斤斤计较,这样做不仅使她得了个难相处的名声,还折磨得自己身心不堪重负,老夫人虽百般疼爱她,却不选她做孙媳妇,还有最后她的命殒归天,这些都与她的小性子、不懂宽容别人,有莫大的关系。这些都是小说故事中的人物,也许不足以给我们多大的警醒,那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则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来真实感受一下误会的巨大伤害性,以及宽容对误会的消解作用。

节日里,饭桌上的菜比往常丰富得多,可妻子怎么也打不起精神。“上上个星期天你跟谁在一起逛街呢?”妻子似乎漫不经心地问了这么一句。“逛街?没跟谁逛街呀!”丈夫很随意地回答道,头也没从饭碗上抬起。“没跟谁?那个在东大街和你一块走的女的是谁?”妻子不依不饶地继续问到。“东大街?”丈夫听到妻子的声音有点严肃,就抬起头望向妻子,看着妻子把地点说得如此清楚,便不得不认真起来。“上上个星期天?呵呵,我也记不清了。那天好像是到过东大街,可好像没和哪个女的走一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