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活着的学问
8151000000005

第5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件自然的事情变得不那么自然了,居然把母亲分为成功和失败的,优秀的和一般的,幸运的和不幸的,用子女的好坏来评判母亲当得如何……这使当母亲变得非常不容易了,随着妇女自身意识的不断升级,由女人变为母亲的痛苦历程被渲染得无以复加,成为一种畏途。痛苦自不待言,还有更沉重的责任:同样都是母亲,为什么人家生下的孩子成了神童、天才或什么什么人物,而你生下的却是庸才陋夫?如今已不再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时代,而是龙母想生龙王,凤母想生女皇,鼠母想生凤子龙孙。自己这一辈子没混出个人样,指望儿女出人头地。即便是自己这一辈子箅混出了个人样,也希望儿女更上一层楼。人希望下一代超越自己,这是合情合理的。但合情合理的愿望,不等于就是儿女功成名就、升官发财的保票。有些高学历髙智商的人就看透了这一点,如果连自己都指望不上,想指望下一代就更靠不住了。为了省却拖儿带女的麻烦和辛苦,干脆不要孩子。于是城市里的“丁克家庭”越来越多,对责任的惧怕大于对天伦之乐的追求。与此相反的是负不起责任的硬负,其结果是不负责任,有些贫困落后的地区干脆生育不计划,反正一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赶。

肚风如此,孩子们的感觉又如何呢?孩子身上的压力并不比父母轻,他们的竞争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不但要承担自身全部压力,还要承担父母转嫁过来的各种压力。而父母的期望值总是过高,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更好的孩子相比,却常常忘记“人比人得死”的古训。

在这种情势下,人们格外需要一种智慧,化解父母及孩子们身上的诸多压力和痛苦,让人生变得自然些,多获得一些做父母或做儿女应该有的快乐。

最近我读了胳晓戈的《母亲手记》,发觉此书具有这般智慧。

这是一本实实在在的书。时下有太多叫书的东西,是玩虚弄玄、华而不实、花里胡哨、强拉硬扯、敷衍成章的。这本书读了是不会让人后悔的,如果后悔那是因为在当母亲或父亲之前没有读到它。说它实在,是因为它确实有自己的思想和实用价值。当今世界缺少伟大的思想,已是现代人类的共识,也缺少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具体思想,许多冒充思想的东西不过是夸夸其谈、东摘西抄,或在语言上绕弯子、兜圈子,故作惊人之语。这本书的思想来自作者亲身的体验,顺“理”成章,淸新质朴。比如:

女性的完善需要付出,要释放自己那份心血和精力,才能得到身为女人的那份生命的享受。但牺牲自己,完全依赖男人,则很容易种错了别人的地……骆晓戈分析各种各样的女人都有独到的见解,尤其对楚文化下的妇女的种种特点,有更精辟的论述。

因为她做过“妇女热线”的主持人,对现代妇女的境遇感同身受,坦诚而富有勇气。这坦诚和勇气我想是来自做母亲的自信。骆晓戈是一位不俗的诗人,湖南一家儿童文学刊物的主编,让她感到满意、感到自豪的似乎是当母亲这个“职业”至少她尝到了做母亲的成功。

每个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都是喜欢模仿的,或喜欢唱唱跳跳,或喜欢在纸上涂涂抹抹。骆晓戈成全女儿的天性,鼓励她乱画。画了就给她挂起来,她的家里永远都在举办女儿的画展。这样做不是为了让女儿将来一定当画家,只考虑对开发她的智力、对她的成长有好处。亚里士多德说过,懂得如何启发才是教育的伟大本领。让孩子自我觉悟,教给她思考的方法,这不是痛苦,而是快乐。不是逼孩子活受罪,而是让孩子享受把物体变为线条的奥妙和乐趣。

尽管骆晓戈的女儿岸子今天已是有点名气的小画家了,在国内获得过诸多奖励,多次参加国际儿童画展,并获得过大奖和某个城市荣誉市民的金钥匙等,但骆晓戈至今也不要求女儿将来非当画家不可,岸子自己对将来干什么也不是很明确。当你问她喜欢什么,她首先说是数学,她喜欢的事情很多,画画、搓泥巴〈捏泥人八唱歌、外出……还有作文,也是她的强项。岸子的发展均衡而全面,她对未来选择的余地很大,她的可塑性很大。

我见过另一类少年成名者,大人雕琢的痕迹太重,为了出人头地,练出一项特长,丧失了童年,像小大人、小人精,熟得早老得就快。人生被夺走一个阶段,生活就不健全,这是成功,还是失败?200年前西方就调查过,在培养儿童问题上过于精细是否有害?可惜至今也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的注意,“精益求精”以至拔苗助长的情况时有发生。大人为了让孩子及早地适应大人的世界,往往过早地扼杀了孩子的感觉和想像力,忽视了他们的悟。件。事实证明,有许多“神童”成人之后并不“神”,许多伟大的天才青少年时期并不格外出色。

胳晓戈作为母亲的成功,是让女儿有了一个成功的开端,为成功地度过漫长的一生打下了美好而坚实的基础。人生的价值并无统一的标准,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看看岸子的文章和绘画,会明显地感到她看世界看生活都同悟性遭到压制和破坏的孩子不一样,兴趣广泛,富于创造性,快乐而自信。

这样的孩子自立性强,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无疑更具优势——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体能和技能上。

父母爱孩子不必争一时之髙下,要为孩子的长远着想。教育的主要职责是“引导意志力”。有什么样的意志力,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也不要老觉得孩子的未来全在父母身上了,每个人一生要接受来自三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社会。儿孙自有儿孙的路。更不要总认为只有父母教育孩子,而孩+不能教育父母,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孩子为成人之父。”《母亲手记》是两方面的记录:母亲培养女儿,女儿启发母亲。

爱情欺负什么人

一位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年轻编辑,常常崇拜某女作家,求我写了封引荐信,千里迢迢去朝圣。朝圣归来仿佛突然长大了10岁,知道人间是怎么回事了,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了。此事虽过去好长时间了,但她对那位女作家过的日子仍感慨不已。她没有想到自己心目中的文学女神、一代才女,竟然过着近似凄凉的日子——独身一人,请了一个保姆,而且3天才来一次,帮助收拾一下屋子,做一顿像样子的饭菜。在保姆不来的日子里,她便吃剩菜剩饭,或随便胡弄—点,有一口没一口。才刚50岁出头,按理说正是享受成熟人生的最好时期,功成名就,没有负担,平静自然,理应紧紧抓住中年的尾巴,好好享受成熟的生活和成熟的生命的种种欢乐。她没有,早早地松开了手,提前以老年的心境安详自然地迎接老境的到来。这是为什么?她内心深处怎样认识自己生活中的缺陷?是无可奈何地接受?还是就喜欢这种缺陷?

这位年轻的编辑也是女性,所以感触格外深切。

曾引以自豪的满脑袋现代意识,也因此受到强烈的震顫,以致动摇并生出许多疑问……“少年夫荽老来伴儿”为什么年轻的时候称夫妻,而老了就称“伴儿”?“红颜多薄命”、“赖汉子找好妻”……这些重复了千百年的俗语、套话,至今仍在重复,一定有它的道理。它成了创作上的一个很大的套子,历代都有文人钻进钻出,套来套去,也说明生活里还在不断发生这样的故事。这不能不说是优秀女子的悲哀。

用不着我来饶舌,打开现代社会这本大书,有多少“女强人”被无能的丈夫背叛乃至遗弃;有多少出类拔萃的女性拥有漂亮的容貌、事业的成功、足够开销的金钱等一切令人妒忌的东西,惟独不能拥有令自己满意的爱情,或者曾经有过但没有善始善终。

莫非爱情也是“高处不胜寒”?这里难道有什么规律可循?

对不同的人来说,爱情的分量也不一样,从重达千斤到轻如鸿毛的都有。有人时刻准备用整个生命去爱,为了爱而生存,视爱情为人生的全部,为追求伟大的爱情即便毁灭了人生也无愧无悔。这是悬空式的伟大恋人,把自己整个吊在了想像中的爱情大树上。任何爰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愈是优秀分子,由于智商高、知识多、想像力发达,这种主观色彩就愈重。而客观现实是,那种伟大的灿烂辉煌的爱情不是很容易能碰得到的。于是,视为自己惟一所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便铸成了天下情人的悲剧因素。

爱情的辉煌在于浪漫,爱情的长久取决于清醒地对感情的把握这是另一种人的爱情观。不管讲起来多么动听,写在纸上多么漂亮,爱情只是人类生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生存的全部。不论所爱的人多么重要,也不可能取代一个社会。正如鲁迅所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古今中外举世闻名的爱情和各种艺术作品里的爱情,就是一种美丽的诱惑。正因为真正的爱情难寻,人类基于对爱情的渴望才生出许多想像,编出许多故事,无形中给爱情定出了一种标准。倘没有这个参照系,人间也许会少些爱情悲剧。实际上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特殊性,跟谁的都不一样,尤其跟古今中外著名的爱情范例不一样,这才是你的。优秀分子推荐独特的风格和个性,爱起来却喜欢跟别人比你看人家怎样怎样……”许多长久夫妻的长久秘诀,是爱对方的缺点。一个人身上的优点谁都喜欢。而缺点,尤其是隐秘的缺一点,只有爱人知道,能够容忍,当然包括帮助,帮助不好仍然是容忍。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习惯,形成了一种惰性,相互适应了。这种习惯和适应构成了一种深切的别人无法替代的关系,生理、心理上的一种完全的容忍、默契、理解,胜过浪漫的爱。虽然爱情的光环消失了,换来的是长久而平实的爱情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是婚姻?婚姻就是包容,包容婚姻的缺陷。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某夫妻中的一个曾犯过严重的很丢人现眼的错误,邻里、朋友还记忆犹新,可人家两口子又一块儿上街、散步、说说笑笑,日子过得还不错。当事人、受害者比别人转弯子还快,这是为什么?一个女研究生热烈地爱上了自己的导师,这位导师正值中年,是个有成果的名人,他的夫人知道了,不气,不躁,找到了那位研究生,心平气和地问她对自己的导师知道多少?他有名气,有成就,别人很容易看到他的优点,很容易喜欢他,爱他。这位夫人又列举了只有她才知道的他的许多缺点和身上的疾病,讲厂自己是怎样忍辱负重地帮助他,照顾他,使他有今天还有牢靠的明天。最后坦诚地问研究生:“如果你自信能比我做得更好,我就撤出,成全你们。”结果在这场感情纠葛中撤出的是那位研究生。她没有把握在成了导师的妻子以后还能长期忍受他的缺点和那讨厌的疾病。

优秀女子的感情负担太重了。爱得浅了不够味儿,怀疑不是真正的爱情。爱得太深了又会患得患失,不仅会爱得没有了自己,还将最终失去所爱的人。说起话来思想很“现代”,真正动真情爱上了一个人又很“传统”。我在一次会议上曾听到一位情场得意的老兄发过这样的感叹:“愈是优秀的女人愈烦人!”看来,对优秀的女子来说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现代”,要么保留一颗女人的平常心。

优秀而又幸福的女人多半都有一颗平常心,她们活得自然而又完整。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的生命倒常常是有缺陷的尽管这种缺陷也不失为一种美,一种高尚。记不得是哪位先哲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一个婚事顺利的普通人要比一个过独身生活的天才幸福得多。”这话也不是没有毛病,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

1996年2月日本一家妇女杂志《莫拉》做了一项调查,为两种女人打分:一种是以放弃工作专做主妇的山口百惠所代表的温柔贤惠型;一种是以松田圣子所代表的我行我素型,不放弃职业,不舍弃自我。结果是大多数人更喜欢后者。《两性差异》一书的作者韦娜说得直截了当:“对于男女双方而言,爱情是为生存而战。”社会继续开放,观念不断变化,带来了许多快速而多变的感情问题。婚姻的缺陷暴露得最多,感情的饥渴者和流浪儿最多,情人最多。几乎冲击了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的人。心里岿然不动者是少数,巳经采取了行动的也是少数,大部分人是心里有所动或正准备动。至于怎样动,动的结果如何,那就难说了。

爱侣景观

1982年赴洛杉矶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双方各出8位作家。美国作家一多半都有夫人或先生陪同,相互照顾,有情有趣。中国作家则都是单打独斗,中青年作家可以不予理会,有些老作家在国内是权威级的人物,也形单影只,生活有诸多小便,看上去和美国团不对等。好在我们一个团就是一个整体,形同一家,相互照顾,同样有中国人自己的情自己的趣。因为国情不同,好像全世界都能理解,中国人出国就该男的是王老五,女的是何仙姑。

两年后,第二次中美作家会议在北京召开,美国作家中除去原本就是单身的以外,其余都是成双成对来的。庞大的中国作家团仍然男的是王老五,女的是何仙姑。在正式会议之外的所有联谊活动中,总显得有点硬邦邦,不协调。它不光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一种情致,一道风景……60年代初,中国人看了记录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访问印尼的电影,有几个感到气愤、妒忌或不自在?更多的人是感到新奇,赏心悦目,还有几分为自己的国家主席和夫人的风度而自豪。

1995年初春,中国作家协会在上海召开主席团会议,大多数老作家都带了老伴,相帮相衬,和谐自然,我作为旁观者看着都觉得舒服,中国文学一下子有了人情味儿,多了一份温馨。开幕的当天,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推出了巴金老的大特写,那是一张当代文学的面孔,我甚至觉得那个月,成了中国的文学月,感情月。

“少年夫妻老来伴”老来相伴,双飞双栖,是一种美,一种福祉,显得生活风调雨顺,慈和祥瑞。

“少年夫妻”形影相随,更是一种景致,显得社会阴阳平衡,温情脉脉。

十几年前,中国人在公共场所或大街上看到情人们勾肩搭背、做出种种亲昵动作还甚不习惯,现在则见怪不怪,习为常情了。但是人们恭维这种把闺房秘室的举止搬到光天化日之下来演示的行为,恐怕心理还有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