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还草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沙措施,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民靠山吃山,开荒、砍树、挖草,形成“越砍越荒、越荒越砍”的恶性循环。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把分散居住在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迁移出来,落实退耕还林还草,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与沙漠治理的问题。
沙漠分类
沙漠分类一般按照每年降雨量天数、降雨量总额、温度、湿度来分类。地球上的干燥地区分为三类:特干地区是完全没有植物的地带(年降水量100毫米以下),其面积占全球陆地的4.2%;干燥地区是指季节性的长草但不生长树木的地带(蒸发量比降水量大,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其面积占全球陆地的14.6%;半干地区有250~500毫米雨水,是可生长草和低矮树木的地带。特干和干燥区称为沙漠,半干区命名为干草原。
但是只够干燥性标准的地区并非都是沙漠,如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布鲁克斯岭的北山坡一年有250毫米以下雨水,通常不算为沙漠。
沙漠又根据其气候特点和成因分为:贸易风沙漠、中纬度沙漠、雨影沙漠、沿海沙漠、仙人掌公园、古代沙漠、盐碱沙漠等。
沙漠特点
泥土。干燥地区的泥土有很多矿物质,很少有机肥料。重覆的水储积把有的土壤变成盐性层。盐溶液里沉淀的碳酸钙可以把沙粒和石子沾成50米厚的“水泥”。
植物。多数沙漠植物是抗旱或抗盐的植物。有些在根、茎、叶里存水;有些具有庞大的根茎系统,可以达到地下水层,拦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有些有较大的茎叶,可以减低风速,保存沙土。
水源。沙漠里偶尔也会下雨,下起来常常是暴风雨。撒哈拉沙漠曾经有过在3个小时内降水44毫米的记录。这种时候,平常干的河道会很快充满水,容易发洪水。
虽然沙漠内部下雨少,沙漠常从附近高山流出的河流进水。这些河流一般带着很多土,在沙漠里流了一两天的距离就干了。
矿物储藏。有些矿物在干燥区域形成。地面的水溶解矿物质,然后把它集中在地下水面附近,成为容易开发的储藏。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藏大多在沙漠地带,但是这些储藏并非因为干燥气候而成。在这些地区成为沙漠之前,它们是浅海,石油为史前海洋生物和藻类遗体形成。
地球的年轮
地质时代的单位为:宙、代、纪、世、期、时。整个地壳历史划分为隐生宙和显生宙两大阶段。宙之下分代,隐生宙分为太古代、元古代,显生宙又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代之下又可划分若干纪如寒武纪、侏罗纪、第四纪。每个纪又分为二个或三个世,世下分若干期。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我们最常听到的“纪”。
寒武纪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全球气候变冷造成地球史上第三大物种灭绝事件,那时,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泥盆纪
泥盆纪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开始于距今4.1亿年,延续了约5500万年。陆地面积的扩大,生物界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也显著改变,但是海洋生物却遭到重创。正笔石类大部分绝灭,早泥盆纪残存少量单笔石科的代表。竹节石类始于奥陶纪,泥盆纪一度达到最盛,泥盆纪末期绝灭。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
二叠纪
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海平面下降和大陆漂移,所有的大陆聚集成了一个联合的古陆,富饶的海岸线急剧减少,大陆架也缩小了,很多物种的灭绝是因为失去了生存空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引发了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地球史上最大也是最严重的物种灭绝事件。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
三叠纪
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了,出现了大面积缺氧的海水,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消失。三叠纪早期植物面貌多为一些耐旱的类型,随着气候由半干热、干热向温湿转变,植物趋向繁茂,低丘缓坡则分布有和现代相似的常绿树,如松、苏铁等,而盛产于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几乎全部灭绝。
爬行动物到陆地上生活,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那时的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有的长了较长的腿,适宜在陆地生活;有的则完全失去了腿,长的像蛇一样;有的腿又变成了像鱼鳍一样的鳍状肢,还有的长了翅膀,它们不断的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其中有一种变成今天的龟类,而另一类则演变成为哺乳动物,还有一类成了现代的蛇和蜥蜴。但最为突出、最多样化的一类是分为鳄鱼、恐龙及鸟类。
白垩纪
在五次大灭绝中,最为著名的大灭绝事件是第五次,约75~80%的物种灭绝。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长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是地球史上第二大生物大灭绝事件。
当时是一颗类似小行星的物质不仅撞击了地球还撞破了地壳,致使地球内部岩浆汹涌喷出,造成超级火山爆发。此次爆发的威力远远高于黄石超级火山最大的能量,整个地球被浓浓的火山灰和毒气所覆盖,使地球上的生物长时间无法光合作用,大气层氧气含量极低,大多数恐龙死亡直接原因是缺氧。光是撞击,不足以导致全球性的毁灭,包括黄石超级火山在内,都不足引起如此大的生物灭绝,撞击与撞击引起的火山喷发,两者的结合才可能造成如此重大的地球生物大灭绝。
这次灾难,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可能。
地球四极
地球四极指地球的南极、北极、地球的高极(珠穆朗玛峰)、低极(最深的海沟)。
南极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南极洲腹地几乎是一片不毛之地。那里仅有的生物就是一些简单的植物和一两种昆虫。但是,海洋里却充满了生机,南极洲是个巨大的天然“冷库”,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藏地,拥有地球70%左右的淡水资源。横贯南极的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两部分。东南极洲,面积较大,为一古老的地盾和准平原,横贯南极山脉绵延于地盾的边缘;西南极洲面积较小,为一褶皱带,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西两部分之间有一沉陷地带,从罗斯海一直延伸到威德尔海。南极洲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是地球上最高的洲。
北极
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
北极地区包括极区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北极苔原和最外侧的泰加林带。北冰洋周边的陆地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欧亚大陆,另一部分是北美大陆与格陵兰岛,两部分以白令海峡和格陵兰海分隔,这两部分陆地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由非常古老的大隐性地壳组成的。北极地区的总面积是21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占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表面的绝大部分终年被海冰覆盖,是地球上唯一的白色海洋。北冰洋海冰平均厚3米,冬季覆盖海洋总面积的73%,约有1000~1100万平方千米,夏季覆盖53%,约有750~800万平方千米。中央北冰洋的海冰已持续存在300万年,属永久性海冰。
北极居民爱斯基摩人的祖先来自中国北方,大约是在一万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又译作圣母峰,尼泊尔称为萨加马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高度为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珠峰周围20千米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障。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挤压而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每100年上升7厘米。
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中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东侧,是一条非常著名的海沟。沟南北延伸2550千米,而宽度只有70千米,以近乎壁立的陡崖,深深的切入大海的底部。
这条海沟的形成据估计已有6000万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沟的一部分。它位于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之间,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大水深在斐查兹海渊,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点。
1899年,人类在关岛东南首先测到内罗渊的深度为9660米。这一记录一直保持了30年。
1929年在其附近发现了9814米的深度。
1960年美国海军“的里亚斯特”号深潜器创造了潜入海沟10916米的世界记录。这些地方都是地质活动强烈的区域,表现为火山和地震。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海洋等。由于人类的强大作用,绝对未受人类干扰的生态系统已经没有了。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分为:1.水生生态系统:以水为基质的生态系统;2.陆生生态系统:以陆地土壤或母质等为基质的生态系统。
人类的生态足迹
为定量分析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威廉·里斯于1992年提出了生态足迹的概念。
这个方法类似于经济学中的“供需分析”:自然生态系统是“供方”,它提供的是社会系统所需的物质,同时消纳其排放的废弃物;而社会系统是“需方”,它向自然生态系统索取各种物质,并向其排放废物。前者的供给称为“生态容量”或“生态承载力”,后者的需求称为“生态足迹”。这个方法用统一的尺度——“全球公顷”来度量供需双方。比如,水田的生产能力是世界上土地平均能力的4.4倍,那1公顷就相当于4.4全球公顷。有了这个尺度,就可以定量分析“供需平衡”了。
“生态足迹”大于“生态容量”即为“生态赤字”,反之则为“生态盈余”。而当生态压力小于1,意味着生态系统当期产出足以应付社会系统所需;反之,就出现了“生态赤字”,社会系统在透支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自然生态系统是如何实现自我调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这种稳态是靠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反馈进行的。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的出现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使其变化减弱或增强,这种过程就叫反馈。负反馈能够使生态系统趋于平衡或稳态。生态系统中的反馈现象十分复杂,既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表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结构与功能之间,等等。
生物组分之间的反馈现象。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当被捕食者动物数量很多时,捕食者动物因获得充足食物而大量发展;捕食者数量增多后,被捕食者数量又减少;接着,捕食者动物由于得不到足够食物,数量自然减少。二者互为因果,彼此消长,维持着个体数量的大致平衡。这仅是以两个种群数量的相互制约关系的简单例子说明在无外力干扰下,反馈机制和自我调节的作用,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破坏时,只要不过分严重,一般都可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得到修复,维持其稳定与平衡。
生态平衡失调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界压力很大,使系统的变化超过了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即“生态阀限”时,它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之下降,以至消失。此时,系统结构被破坏,功能受阻,以致整个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此即通常所说的生态平衡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