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旦遣孙纵之等前后十馀辈[1],多赍金宝、走马赂遗盖主、桀、弘羊等[2]。桀等又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3],道上称跸[4],太官先置[5]”。又引“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乃为典属国[6];大将军长史敞无功[7],为搜粟都尉[8];又擅调益莫府校尉[9]。光专权自恣[10],疑有非常[11]。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候司光出沐日奏之[12]。桀欲从中下其事[13],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14]。书奏,帝不肯下。明旦[15],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16]。上问:“大将军安在[17]?”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18]。上曰:“将军冠[19]!朕知是书诈也,将军无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之广明都郎[20],近耳;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是时帝年十四,尚书、左右皆惊。而上书者果亡[21],捕之甚急。桀等惧,白上:“小事不足遂[22]。”上不听。后桀党与有谮光者[23],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24],敢有毁者坐之[25]!”自是桀等不敢复言。
“注释”
[1]旦:燕王旦。武帝之子。[2]赍(jī):带东西送人。走马:快马。盖主:武帝女。因嫁给盖侯,故又称盖主。桀:上官桀。武帝时为太仆。昭帝时为车骑将军。弘羊:桑弘羊。武帝时任大司农。昭帝时为御史大夫。[3]都肄:总阅演习武备。[4]称跸(bì):皇帝出行,清道上行人。[5]太官先置:皇帝车驾所至,太官先往其处准备饮食供应。[6]典属国:官名。掌少数民族事务。[7]长史:辅佐官。敞:杨敞。[8]搜粟都尉:官名。掌军粮。[9]莫府:幕府。校尉:军职名。略次于将军。[10]自恣:放任,为所欲为。[11]非常:异常,不可告人。[12]出沐日:官吏休假沐浴。例假。[13]中下其事:从禁中下其事于有关部门。[14]执退:逮捕,撤职。[15]明旦:第二天早晨。[16]画室:近臣计划之室。[17]安:疑问代词。哪里。[18]免冠:脱下帽子。顿首:磕头。[19]冠:戴上帽子。作动词用。[20]广明:亭名。都:检阅。[21]亡:逃亡。[22]遂:竟。穷究。[23]谮:诋毁。
“译文”
刘旦派遣孙纵之等人前后十余批,携带大批金银、珠宝、快马等前往长安,贿赂盖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上官桀等又命人伪造燕王上书,言称:“霍光出外校阅郎官及羽林军时,就仿佛皇上出巡一般,命人清道,驱赶行人,派太官为其预先安排饮食。”又称:“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二十年而不肯投降,回朝后只不过给了个典属国的官职;而大将军长史杨敞并无功劳,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另外,霍光还擅自增选幕府的校尉。霍光独揽大权,为所欲为,怀疑他将做出异常之举。因此,我愿意交还燕王的印玺,进入宫廷,侍卫在皇上左右,监督奸臣的行动,以防有变。”等到霍光休假不在朝中时奏闻汉昭帝。上官桀打算从朝廷中交给有关官员去查办,由桑弘羊与大臣们一起逮捕霍光,撤销其职务。上奏后,汉昭帝扣留不发。第二天早晨,霍光入朝,听说此事后,停在画室中不敢进殿。汉昭帝问:“大将军在什么地方?”左将军上官桀回答说:“因燕王控告他的罪行,所以他不敢进殿。”汉昭帝下诏:“召大将军。”霍光进殿后,脱下官帽,叩头请罪。汉昭帝说道:“将军请戴上帽子。朕知道这道奏章是假的,将军没有罪。”霍光说:“陛下怎么知道的?”汉昭帝说:“将军去广明校阅郎官,是最近的事,选调校尉以来,也还不到十天,燕王怎么能知道这些事呢!况且将军如要谋反,也用不着选调校尉。”此时汉昭帝年仅十四岁,尚书及左右官员全都震惊了。后发现呈递这奏章的人果然逃亡,汉昭帝下令紧急追捕。上官桀等人心中害怕,便对汉昭帝说:“区区小事,用不着穷追不放。”汉昭帝不听。后来上官桀的同党中有人说霍光的坏话,汉昭帝立即怒斥道:“大将军是忠臣,先帝托付他辅佐我,谁再诋毁大将军,就问他的罪!”从此,上官桀等不敢再攻击霍光。
“点评”
年仅14岁的昭帝,却非常有主意,他居然能够不为谗言所惑,坚信霍光对帝王的忠诚。估计其身边必有为其出谋划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