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执手南唐
8246000000230

第230章  权利

或许每个人最初的时候都是单纯的,就像是“人性本善”说的一样。可是,为了身边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更为了天下霸气的权利,人们最初的那抹纯真已经消失。

自从徐知诰当上宰相,手中的权利已经很大,即便是傀儡皇帝杨隆演,都对他惟命是从。

徐温为了独揽大权,逼死吴王杨隆演,让杨隆演的四弟杨博继位。

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徐知诰听从宋齐丘尊王攘父之法,对杨博,装成一副尊重的样子,取得杨博的信任,使得吴国臣民认为自己很讲道义,那样就能把一直对吴王很不尊重的徐温逐渐排挤出吴国的政治舞台。等到那个时候,杨博拱手让权,自然只会让给自己,不会让给徐温了。

每天天没亮,徐知诰就开始起床,梳洗完毕,就身穿朝服,脚蹬朝靴,拿着奏折,带着文武百官,恭恭敬敬的去叩见杨隆演,禀告当天要办理的大事。

此外,徐知诰的另一步棋是处理好臣僚之间的关系,争取朝中的文武大臣来拥护自己。在这些文武大臣之中,地位比较崇高均是与徐温同辈的开国元勋“三十六英雄”。对于这些人,徐知诰也一反当年徐知训的态度,对他们恭恭敬敬,亲亲热热以叔叔伯伯相称。

就在徐知诰在杨博和各位大臣的眼中都树立起威望的时候,那些大臣们听闻,徐知诰原先姓李,祖上是李唐宗室,他们自然的联想起唐太宗那样的圣贤之主和贞观年间的太平盛世。

可是,如果想取代杨博的位置,光是有大臣的支持是不够的,于是,徐知诰又听从宋齐丘等谋士的建议,逐渐在百姓心中树立威望。他以宰相的名义到民间进行慰问和帮助。对于那些没有没钱抚养孩子,或是无钱殡葬这类事,他就上凑杨博,拨出库房里的钱财,给予赈济。

作为徐知诰的养父徐温,因为徐知诰的大权在握,他渐渐对徐知诰有了猜忌。有句俗语叫做“关门养虎,虎大伤人”,他想到徐知诰日渐大起来的权利,和死去的徐知训,更是觉得心中难耐。于是,他就有找个儿子代替徐知诰的想法。可是细数几个儿子,都没有成用的。所以一时之间,徐温还没有适当的接班人,心里却难受着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徐温渐渐年迈,经常耳鸣心跳,觉得自己将不久离世,他也认为侍寝不能再这么拖下去了。因为比时间,他比过自己的样子徐知诰。

他觉得应该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赶快从养子手中夺回权利,利用自己大丞相的名义,率领吴国境内诸多藩镇的兵力,一起到扬州示威,逼使杨博称帝,从养子手中夺权。可是徐温毕竟已经是风烛残年,不能够过于激动。他这一调兵遣将的操劳,心跳的速度大大加快,周身的血液沸腾,几乎要胀破血管冲出体外。于是,在还没有从金陵动身的时候,就突然病倒了。

此时,徐温觉得这一次病势来得很急,也许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就赶快把自己的次子徐知询叫到床边,下令将金陵府的军政大权全部托付给他。叫徐知询赶快带着诸藩镇的兵力到扬州去,向徐知诰夺权,逼使杨博先称帝,后禅位,然后到病榻边向自己报告喜讯。

徐温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南面而尊--做吴国的君主,只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徐知询身上,可是还没有等徐知询点齐兵马从金陵出发,徐府的后堂便传来一大群女子的哭声,原来徐温已经一命呜呼。

按照规矩,长子要主持丧事。既然徐知训已死,就让徐知询接管,如此一来,就把扬州之行搁浅了。

远在扬州的徐知诰,得知徐温已死,自然高兴。可是他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表现的十分伤心,他一方面表示要去金陵祭拜,一方面又要在朝中辅佐年幼的杨博主持朝政。都说忠孝不能两全,徐知诰就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在家中穿戴丧父,为父亲守孝。

至此,吴国大臣中,已经没有徐知诰的对手,而吴王杨博,最为一个傀儡,自然也没有多少权利。这个时候的徐知诰,俨然已经是吴国权利最高的人。

一个男人在得到权利的过程中,或许会牺牲掉几个女人。而当他们大权在握时,又会怀念曾经的种种。

徐知诰坐在院中石凳上,端着小酒,看着月色,又想起那年命丧火海的女人。

那大火烧了一夜,等到大火全部熄灭以后,已经是一片废墟。他命人仔细查询,自己也亲自过去找她的遗骸。可是,没有,什么都没有。大家都说那个女人已经烧成灰烬,他也仔细找过,没有找到一丝有关她的东西。

现在,他手中也不过是小四在火中找到的那个檀木盒子。

他抚摸着上面的纹路,仔细的端详着,忽然,他看到这个镯子的里侧,分明刻着两个字--“田”“昪”。这两个字不是现代的字体,而且中间还有一个奇怪的形状,好似是?的样子。

夜里,他抓着那个镯子,缓缓的入睡,睡梦中,他总觉得那个女人没死……

或许,真的没死。不,不是或许,是真的,因为今天他看到的那个背影就是她,他可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