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二百五”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这个说法的确切来源很难考证。
一说来源于战国时的一个故事。苏秦是战国时代著名的策士,他在晚年的时候曾担任齐国的客卿,身居高位,深受齐王宠爱。齐国一些士大夫看到苏秦经常伴君左右,便嫉恨在心。于是,他们派了几个人去暗杀苏秦。苏秦被刺成重伤,不久死去。
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抓不到凶手。为了使凶手现形,他想到了一个法子。于是,他在城内外张贴榜文说:“苏秦里通外国,是个内奸,杀了他乃为齐国除了一大祸害,当赏黄金千两,望杀苏秦的人快来领赏。”
榜文贴出去没多久,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早年五百两银子包好叫做一封,那么“二百五”即“半封”了。“半封”同“半疯”同音,于是人们就用“半疯”称呼行为完全不合常规的人,也称“二百五”。
还有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蹩十”。因为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指代办不成事的人,久而久之,又讹传成“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