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职位称号,职责是辅佐皇帝,总揽政务。“宰”原意是指祭祀时宰杀牲畜的主要家臣,“相”则是在古代主人会见宾客的时候,辅助主人进行接待仪式的人,一般由家中高级家臣担任,宰、相这样的名称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名称,说明家天下的情形已经出现,原来管理一家的家臣因为这个家庭的主人成为天下之主而成为管理天下的行政官员。
据历史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太宰、尹、太师等官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相的名称开始出现。
在诸侯国之中,秦国最早设置丞相之职。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秦国任命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其后或置丞相,或置相国,统一后仍旧。汉朝承袭秦朝的制度。置丞相,间或亦置相国或左右丞相。成帝以后,丞相改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同行相权。东汉相权转归尚书台行使,丞相变称的司徒只是“备员而已”(《后汉书·仲长统传》)。东汉末年,又恢复了丞相之职。
魏、晋时期,朝廷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执政者为宰相,无定名也无定员。南北朝期间,宋、齐、梁、陈、魏、周等朝,均设丞相或相国。隋代,废除丞相,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为宰相。
唐代,因袭隋制,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职位最高的官员同为宰相。后来,皇帝又使用其他官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增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官衔,它们都属于宰相之类。
宋代直接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官位,与其副职参知政事、枢密使等合称宰执。神宗元丰时,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又改为左右丞相。
到了元代,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明初沿袭元制,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亲揽政务。明成祖时,翰林官入值内廷殿阁,参与机务。此后,内阁大学士成为明朝实际上的宰相。
清朝时期,权力集中于军机处,军机大臣实际上也就是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