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是我国古代三个具有崇高地位、荣誉的官位。“三公”一词,在周代时就已出现。今文经学家据《尚书》、《礼记》等书认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根据《周礼》认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此三者都是宗族的长老,对中央政务负有全面指导之责,且负责指导、辅政、监护国王。
秦代不设三公。西汉最初继承汉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最高军事长官为太尉,但不常置。从汉武帝时起,因为受到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也被称为三公了。
西汉成帝以后,统治者将丞相改为大司徒、太尉改为大司马、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并以改称后的三大臣为三公,同行相权,并称宰相。
西汉末虽是三公鼎立,但以大司马权势最炽,如董贤、王莽均居此职而专擅朝政。新莽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改大司马为太尉、大司徒为司徒、大司空为司空。三公各自开府置官署,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
汉光武帝时,因尚书台上升为政务中枢,三公的实权开始削弱,但三公的名位还在。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署,位在三公之上,三公便有名无实了。
东汉末年,汉朝统治势微,董卓自任太师、相国,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设丞相、御史大夫。两汉时实行了二百多年的三公制遂告终止。
后来,曹丕建魏,又重新恢复了三公制。魏晋南北朝时,除北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外,其他朝代都沿袭了东汉的制度。
隋代取北周而统天下,官职也大多循北周旧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此时三公却完全变成了虚衔或优崇之位,只用来安置老臣显贵。唐承隋制,无太多变化,宋代以后,也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沿袭不变。
三公的演变揭露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基本现象:尽量保留原有的职衔和荣誉,但以新的职位接管其实权,从而巧妙地防止位高权重之臣威胁和侵夺皇权。